範文齋

青藏高原的獨特農業生產條件是什麼

有報道說:在我國青藏高原的日喀則地區,冬小麥的畝產可達850千克以上,春小麥的畝產也超過800千克。在柴達木盆地,春小麥更是創造了畝產959千克的紀錄。這樣的產量就是我國東部風調雨順的平原地區也是難以想象的。那麼是什麼力量造就了青藏高原上的這一農業奇蹟呢?

青藏高原的獨特農業生產條件是什麼

1.太陽輻射強烈,光照時間長,有利於農作物的光合作用。

青藏高原由於海拔高,因而空氣稀薄潔淨,大氣中的塵埃和水汽含量較少,透明度好。當陽光透過大氣時,能量的損失較少,太陽輻射強烈。這裏絕大部分地區的太陽年輻射總量都在160千卡/釐米2以上,日照時數達2200小時~3600小時,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年日照時數更高達3620小時。強烈的太陽輻射和充足的'光照時間,大大彌補了海拔高造成的低溫對農作物光合作用的不利影響,促進了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於農業的高產。

2.低溫延長了農作物的生長期,有利於其營養物質的製造和積累。

青藏高原由於海拔高,導致氣溫較低。這裏年平均氣溫多在5℃以下。特別是夏季,這裏大部分地區的年均氣溫都在8℃~18℃之間,成爲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低溫使農作物生長緩慢,延長了農作物的生長期,使農作物有更充足的時間製造和積累更多的營養物質。

3.氣溫的日較差大,減少了農作物自身對營養物質的消耗,有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

高原上由於地勢高,空氣稀薄,白晝時,太陽輻射強烈,氣溫上升較快;夜間,稀薄而又潔淨的空氣有利於地面的長波輻射,熱量散失較多,加之冷氣流的下沉,使氣溫迅速下降。據觀測,青藏高原絕大部分地區的氣溫日較差都在30℃以上。巨大的晝夜溫差,對農作物營養物質的積累非常有利。白天,氣溫高,日照強,有利於農作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更多的營養物質;夜間,氣溫低,農作物的呼吸作用被大大削弱,減少了對能量的消耗,有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

4.夜雨多,減少了旱情對農作物的危害。

由於高原上晝夜溫差很大,白晝期間蒸發到空氣中的大量水汽,到夜間就會大量凝結,形成了高原地區多夜雨的獨特現象。夜間降水後,大部分的雨水就會滲透並蓄積於土壤中,減少了那種白晝降水時的大量蒸發造成的水分損失,提高了降水的利用率。因此,雖然青藏高原的年降水量並不多(多在50毫米~900毫米間),但由於夜雨的頻率高,農作物的旱情並不嚴重,促進了農業產量的提高。

5.自然災害少。

高原上的降水較少,夜雨較多,因而很少有洪澇災害發生;氣溫偏低,沒有高溫促熟的現象;農業耕地多分佈於山谷地帶,大風少,作物少有倒伏危害。此外,強烈的太陽輻射,紫外線較多,殺菌力強;溫涼的氣候,也限制了害蟲的繁殖與生長,因而農作物的病蟲害較少,有利於農業產量的提高。

標籤:青藏高原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