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農業水利特色專業創建思考論文

一、建設方案

農業水利特色專業創建思考論文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優化是特色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本專業將圍繞我國及四川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及人才需求形勢,對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實踐教學環節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改革與建設。基於水資源循環利用、低碳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社會需求,針對農村病險水庫整治、水工建築物安全檢測、農業污水灌溉、農村水安全健康風險評估及整治等問題大力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並形成鮮明的特色。

1.以科研及教改項目爲抓手,積極推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以09年省教育廳已批准立項的科研項目《四川盆地西緣典型區農村飲水水質健康風險評估》以及教改項目《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爲抓手,通過改革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構建更加有利於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體系。繼續推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加大網上教學資源建設力度。

2.以培養質量爲着力點,進一步強化實驗、實踐、課程設計及野外教學實習。

①實驗教學方面:實驗類型:專業基礎———專業課———核心課程———綜合設計。由單純技能培養,轉化爲系統綜合的能力培養,增強學生對各學科內:請記住我站域名在有機聯繫的認識,避免實驗內容的重複。教學途徑:必修實驗-選修實驗-開放實驗-探索實驗。通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校大學生興趣培養計劃項目的實施,營造工程意識、科學精神的培養氛圍,加強學生專業興趣的.培養。輔助方法:模擬演示—電子教案—課件—微機數據處理。把各核心課程及實驗形象而直觀地介紹給學生。

②野外教學實習方面:校區周邊地區及岷江流域水電能資源十分豐富,蘊含着豐富的農業水利教學資源,地緣優勢特別突出。根據西部大開發、四川省農業水利工程現狀、新農村建設及災後重建等的社會需求導向的新特點及發展態勢,從實習內容、實習方式、實習時間等方面努力探索,改善實踐效果,大力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3.以學校“雙支計劃”和百名博士招聘爲平臺,加大師資培養及引進力度。以學校“雙支”計劃爲平臺,大力加強師資培養,加強對外合作;加強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派遣校內專任教師到相關產業領域學習交流,開展產學研合作;積極引進高層次複合型人才與聘用具有實踐經驗的校外兼職教師相結合,以此作爲現有專職教師隊伍的補充。

4.以教學管理的改革和創新爲突破口,強化並加強專業教學的標準化管。建立健全嚴格、科學的教學管理體系與管理制度,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本着規範教學管理,依據教學管理的規律,着重加強教學管理隊伍結構的優化。規範教學過程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教學實行校、院、系三級管理,以水利與建築工程系的自身建設爲重點,切實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強調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責任人和具體教學實施者的作用。

二、建設進展

1.人才培養。以學校本科生導師制爲依託,從大三上學期開始,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畢業論文題目,切實做到因材施教。繼續保持和完善現有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探索定單式培養、開放式辦學模式;聘請國內、外高級專家學者、企業高層主管和實習基地技術人員作畢業生實習和就業的指導教師,增強學生與社會的和生產一線接觸的機會;對具備良好科研潛質的優秀學生,進行科研專項輔導,積極參加學術交流,發表科研論文,確保免推或考取“985”或“211”高校的研究生。

2.專業師資隊伍、課程、教材建設。已引進人才4人;構建專業負責人———專業方向負責人———學術骨幹有機結合的金字塔形專業梯隊;增強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鼓勵教師攻讀學位和外出進修,加強科研課題和教學課題的申報工作。

3.大力推進科學研究與國際交流。突出優勢,體現特色。積極組織申報省部級以上縱向課題,力爭國家課題,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相關企業及水利部門的橫向合作力度。

4.教學設施建設。再建校外實習基地、就業基地2個。通過與企業聯合等方式建立高水平的實踐與創新平臺,與生產實際實現無縫對接。

5.教學改革。

①在課程設置上按照“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和專業技能培養的實際需要,調整課程設置的針對性,突出綜合素質和技術應用能力培養。

②在教學內容上,構建科學、合理、特色鮮明的課程教育體系。

③在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上,增設設計型和綜合型的實驗內容,推動研究性教學。

④在實踐教學方面,構建校地研三位一體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切實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⑤在教育質量評價方面,進一步完善“技能達標”的“循環教練考”的教學與考覈模式,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和監督機制。

標籤:水利 論文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