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我縣冬季農業開發的現狀與對策調研報告

__縣位於滇東北烏蒙山主峯地段,平均海拔高,太陽短波輻射總量大,年日照時間長,光照資源豐富,發展冬季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近年來,__緊緊抓住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全省實施綠色經濟強省戰略等機遇,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爲主線,以農民增收致富爲目標,依託全縣優勢資源,突出區域特色,大力開發冬季農業,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實現冬季農業由“糧袋子”向“錢袋子”的轉變。

我縣冬季農業開發的現狀與對策調研報告

  一、__冬季農業發展現狀

(一)冬早蔬菜發展取得新成績

__冬早蔬菜起步較晚,20__年全縣種植冬早蔬菜僅____畝,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全縣除__、__、__、__四個鄉(鎮)外均有種植,20__年全縣種植面積已達__萬畝,品種以瓜類(西瓜、西葫蘆)、茄果類、豆類、甜玉米爲主,總產量達1.82億公斤(鮮菜),加之農產品市場價格的上漲,銷售收入達1.32億元,種植區農戶戶均收入可達1200餘元,涌現出了部分蔬菜生產鄉、蔬菜專業村和種植大戶,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

(二)區域佈局取得新進展

__冬季農業開發,堅持佈局區域化、發展規模化,不斷優化農作物品種結構和區域佈局,逐步壓縮槽壩區蠶豆麪積,擴大小春優質馬鈴薯、小春優質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兩江流域和低熱河谷區冬早蔬菜、冬早玉米種植面積,優化小春作物糧經比例。目前,已形成以__、__、__、__等兩江流域和低熱河谷鄉(鎮)爲主的萬畝冬早蔬菜生產基地;__、__、__等鄉(鎮)以“會—2號”爲主的小春馬鈴薯生產基地;__、__、__爲主的小春優質蔬菜生產基地。

(三)品牌創建實現新突破

全縣牢固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精”的精品意識,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地方特色品牌創建實現新突破,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牌,現已註冊了“__”牌、“__”牌商標,且在周邊地區具有較高知名度,爲__農產品進入市場開闢了通道。

(四)市場開拓出現新局面

通過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搞活流通,培育市場,冬早蔬菜銷售市場已初步形成,在滿足本縣市場需求的基礎上,主要銷往昭通、曲靖等周邊縣市及四川、貴州、重慶、廣州等市場,使蔬菜銷售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20__年全縣有冬早蔬菜龍頭企業2家,營銷大戶和中介組織3個,發展各種訂單蔬菜2210.8畝,其中,麒麟蔬菜有限責任公司與__鎮__村、__鄉__村和縣良種場簽訂了開發種植410畝加工型甜脆玉米,產值達60萬元;雲南銀健食品有限公司與__鎮簽訂了發展1000畝日本丹波大豆,實現產值140萬元;呈貢蔬菜批發商人與__鎮__等村簽訂了發展青花、生菜、寶塔花、蓮花白等夏秋山地反季蔬菜610.8畝,每年三茬畝產值高達3500元,爲高寒冷涼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找到了一條成功之路,帶動了__反季山地蔬菜的迅猛發展。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基礎設施落後

__冬季農業生產區主要分佈在兩江流域的乾熱河谷區,這些地區水分蒸發量大,且水利基礎設施落後,水利灌溉條件差,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弱,冬季農業生產受天氣影響較大。

(二)產業化程度低

近年來,__冬季農業具備了一定發展規模,但由於市場風險大和服務體系不健全,專業協會、中介組織服務能力不強,龍頭企業不多且輻射帶動能力不足,冬季農產品主要是以原料銷售爲主,缺乏深加工和貯藏、保鮮等配套技術及設施,產品附加值低,產業鏈條較短,市場空間相對狹窄。

(三)羣衆觀念滯後於產業發展要求

長期以來,部分農民羣衆“重大季、輕小季”思想仍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秋冬季大面積田塊依然丟荒;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較低,隨意種植,盲目生產,粗放管理的傳統生產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這種小規模、低水平生產狀況與大市場對農產品的數量、質量等方面的需求存在差距。

  三、加快冬季農業開發的對策

20__年,__冬季農業計劃種植面積爲__萬畝,蔬菜產量預計達*億公斤,可實現銷售收入*億元。爲加快__冬季農業開發進程,要以“穩糧增收”爲方針,以資源爲依託,以市場爲導向,以產業化發展爲方向,以科技爲動力,不斷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佈局,做到提認識、強領導,增投入、強基礎,重特色、優佈局,強龍頭、帶發展,活流通、拓市場,建體系、優服務,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冬季農業生產是__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措施,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冬季農業生產的領導和指導。一是要把冬季農業開發作爲調整農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的效益工程來抓,當作廣大農民羣衆實施增收致富的富民工程來抓,努力克服“三種傾向”,樹立“三個觀念”,即克服“重大季輕小季”傾向,樹立“大小季並重”觀念;克服“粗放耕作”傾向,樹立“精耕細作”觀念;克服“傳統種植模式”傾向,樹立“高產優質高效開發模式”觀念。同時,要堅持“三個原則”,即堅持擴大秋冬季作物種植面積,提高秋冬季作物綠色覆蓋面,不斷減少冬閒田地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願,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種植模式的原則;堅持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種植水平,發展優質特色農產品,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原則。二是按照“一套班子,一個目標,一套政策,一筆經費,一個考覈辦法”的要求,進一步健全縣級冬季農業開發項目掛鉤責任制,逐級分解落實任務和工作措施,對項目建設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領導和督促檢查,切實做到精力、人力、財力、物力、措施五到位,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投入,夯實基礎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直接關係到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近年來,__不斷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農業基礎設施有了明顯改善,但受特殊地理環境等因素制約,__農業基礎設施仍顯落後,制約着農業的快速發展。因此,要加強以農田水利建設爲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對__冬季農業開發工作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二是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冬季農業開發,吸引外地的先進技術和閒散資金投入到冬季農業開發中來;三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現有

財政支農資金,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加快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重點解決灌溉難題,鞏固、改造、提升冬早蔬菜生產基地,確保冬早蔬菜旱時保收,高產穩產,推動冬早蔬菜不斷髮展壯大。

(三)依託特色,優化佈局

農產品的'區域化佈局是農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是優化農產品品種,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業效益的有效途徑。__要依託資源,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圍繞優質糧食、馬鈴薯、蔬菜等主導產業,大力調整種植結構,優化冬季農業生產佈局,在__、__、__等鄉(鎮)建立5萬畝冬早馬鈴薯基地,在紙廠、迤車等鄉(鎮)建立萬畝冬早蔬菜基地,在大井、者海等鄉(鎮)建立以西葫蘆、冬早玉米、番茄爲主要品種的特色蔬菜基地,在雨碌、老廠等鄉(鎮)建立小黃姜生產基地,在田壩、上村等鄉(鎮)建立優質軟葉大蒜基地,在者海、待補等鄉(鎮)大力發展大棚蔬菜,逐步推進優勢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不斷增強農產品競爭力,提高其經濟效益。

(四)培育龍頭,帶動發展

大力培育龍頭企業,不斷提高其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關鍵。要改變__農戶經營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生產、加工、流通難以形成規模的有效途徑是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導生產、深化加工、開拓市場、配套服務的綜合功能,通過龍頭企業與農戶的有效銜接、組合,引導基地、農戶進行生產結構調整,培育或種植優質特色冬季農產品,引導產業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轉移,帶動延伸產業鏈,實現冬早蔬菜的規模生產、深度開發和轉化增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發展蔬菜加工經營企業作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重要內容來抓,對從事蔬菜加工、經營的優勢企業給予重點扶持,鼓勵企業整合各種資源,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積極引進加工、包裝、儲運等先進技術和工藝設備,充分利用閒置場地和設備,努力提高加工技術水平,開發具有__特色的優質蔬菜產品。

(五)搞活流通,開拓市場

農產品流通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環節,及時地解決冬季農產品流通中的問題,對於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意義。一是發展中介組織,培育營銷大戶。要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積極發展,逐步規範”的方針,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大力培育農村專業協會、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經紀人、營銷大戶等中介組織,特別是要加快營銷隊伍的建設步伐,積極構建營銷網絡,支持和鼓勵中介組織採取請進來與走出去、內銷與外銷、簽訂單與跑市場等相結合的綜合性措施開拓市場,尤其是大力發展“訂單蔬菜”,引導菜農走進市場,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戶與市場的對接。要加快推進“支部 協會(公司)”的發展模式,通過支部加協會、公司,協會、公司帶農戶,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民增收。二是積極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加快冬早蔬菜產品的流通速度。要加大市場建設投入,編制好市場建設標準、發展規劃和整頓規範方案,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設施,加強市場監管,規範市場行爲,重點抓好大井鎮黃梨蔬菜批發交易市場等市場建設,確保信息流、商品流暢通,通過市場的規模經營帶動規模效益,帶動__冬早蔬菜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三是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品牌是質量的標誌,品牌價值一旦凸現,就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接受。__應進一步加大農產品品牌創建力度,創建更多農產品知名品牌,爲農產品流通打下良好基礎。當前,應重點做強做大“牛欄江”牌、“黃梨樹”牌等農產品品牌。

(六)完善體系,優化服務

一是加強農產品信息體系建設,抓緊建立鄉級信息站,村級和龍頭企業信息點,並逐步建立重點龍頭企業信息網。二是加快農產品質量標準化體系建設,依據國家頒佈的農產品質量標準,切實推進__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進程。三是加強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全縣特色蔬菜產品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抓緊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申報和認證工作,加快大井“牛欄江”牌辣椒、“黃梨樹”牌番茄等冬早蔬菜的品牌認證和宣傳力度,打造本區域特色品牌,力爭20__年樂業辣椒、迤車魚腥草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四是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加強與省市農科院所、院校的合作交流,開展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範,爲__進一步優化品種結構、拓寬開發領域、提高開發效益、增加科技含量做好科技儲備。切實抓好以結構調整爲主的高產、優質、高效示範樣板建設,引導農民搞好結構調整,達到突出重點,搞好示範,典型引路,輻射全局,辦一塊成功一塊的目的。採取召開科技培訓會、現場會、田間技術指導等形式,加強科技培訓,力爭每年縣對鄉(鎮)培訓6次以上,鄉(鎮)對農戶培訓不少於40次,受訓人員15000人以上,把先進適用技術送到千家萬戶,實現戶均有一個科技明白人。抓好以節令爲前提、良種爲中心、規範化栽培爲保證的關鍵科技措施的落實,重點加大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的引進、選育及試驗示範推廣,抓好冬早蔬菜、馬鈴薯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推廣和各類冬季作物的規範化種植,提高作物栽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