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農業保護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業保護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業保護論文

農業保護論文1

從古至今,人類經歷了無數次生物性災害,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從我國春秋時期開始,一直到現在,蝗蟲災害就發生了多次,蝗蟲所到之處,莊稼被一掃而空,人們無糧可收。在1845年,愛爾蘭曾發生過馬鈴薯晚疫病,造成馬鈴薯大減產,甚至絕收。可見,生物災害是農業生產的大敵,我們只有把生物災害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纔有可能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說到控制生物災害,那就離不開植物保護技術。

植物保護技術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包含很多知識,不僅可以對病蟲草害的發生進行預測預報,還可以採取相應的對策對要發生或者是已經發生的病蟲草害進行預防和治療,減少有害生物對農作物造成的損失。

一、植物保護的防治方法

(一)農業防治法

農業防治法是從古到今一直存在的,它不能直接消滅病蟲草鼠,而是通過改善農田環境和耕作制度等方法使病蟲草害無法生存和發生,但對農作物是沒有影響的。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農業防治法一直有着一定的地位,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二)物理防治法

物理防治法相對來說操作簡單,而且經濟安全。但是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新的應用技術誕生,這就要求植物保護人員學會更多新技術。比較古老的有捕殺法、誘殺法,還有利用高溫、低溫對害蟲進行消滅。新技術包括了高頻電流、超聲波以及紅寶石的光束等,它們對害蟲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三)化學防治法

從人們開始使用化學防治法至今,它已經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有着防治範圍廣、見效快、效果顯著的特點,而且現在我們還可以利用機械大面積使用,節省了勞動力。但是化學農藥中的很多物質不易被分解,會造成高殘留,污染土壤和水源,而且時間久了,病、蟲、草害都會產生抗藥性,會導致防治效果越來越差。這些問題都會對我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所以我們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它的優缺點,然後正確地使用它,不能說爲了發揮它的優點,而忽略了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

(四)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是利用有益生物或有益生物的代謝產物來對病蟲草害進行防治的一種方法。它是近些年剛剛興起的一種防治法,它的優點在於對非標靶生物無害。這裏的非標靶生物主要指的是人畜,而且生物防治法對環境沒有危害,因爲生物防治法所用到的資源都來源於自然,最終又都回歸自然,是一種循環利用,所以被人們所認可,在植物保護技術中也逐漸被重視起來,也被人們認爲是病蟲害防治的發展方向。

二、加強植物保護技術的應用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突飛猛進,但是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很多問題就隨之而來:外來物種的侵害越來越嚴重;農民對化學農藥的誤用、錯用始終存在;化學農藥的高殘留問題一直無法徹底解決等。所以說如何正確地運用植物保護技術,把它的作用最大化,既要防治病蟲草鼠害,又要對我們的環境破壞小,就顯得尤爲重要。所以說它是我們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三、加強植物保護技術的運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一)提高全國人民的文化水平,增加全民族的植物保護意識

有一句話說的好:“知識改變命運。”我們都知道現今社會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那農民種地更是離不開知識。對於植物保護技術的運用,不是說只有農民需要學習,我們其他國民就可以不用關注。農業能否可持續發展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農業發展不好,我們就解決不了溫飽問題,這是全民族的大事,所以必須要增強全民族的植物保護意識,讓每一個人都知道什麼是植物保護及植物保護技術應該怎麼去應用。

(二)科學使用化學農藥

化學農藥雖然有着見效快、省時省工、防治範圍廣等優點,但是它的缺點也比較突出,它的殘留較大,加上農民誤用、錯用農藥的現象經常發生,所以導致化學農藥對我們的環境危害較大,破壞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所以能否科學使用化學農藥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問題。

科學的使用化學農藥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對症下藥;二是適時用藥;三是適量用藥;四是農藥混用;五是交替用藥。

(三)大力發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法與化學防治法相比,它有着針對性強、對人畜安全的優點,同時它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生物防治是一種循環利用,減少自然資源的損耗,所以應該大力提倡發展生物防治。

綜上所述,農業能否可持續發展已經不是農民自己的事了,而是關係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一件大事。所以作爲一個植保人,我們不僅要學好,還要用好植物保護技術,並把植物保護的思想散發出去。只有全民族都認識到植物保護的重要性,有植物保護意識,才能更快更好地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江弘.淺析植物保護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xx(31):125-126.

[2]杜愛華.遼西北設施農業發展中植物保護新問題初探[J].植物醫生,20xx(1):45-46.

農業保護論文2

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爲推進經濟的發展對環境與資源的掠奪日益加劇,各種資源環境問題不斷顯現,與生產活動最爲密切的農業生態環境首當其衝遭受污染與破壞,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迫在眉睫。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20xx年糧食產量高達6847.9萬噸,約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1%,其中,大豆產量居全國首位,稻米質優享譽全國,可見黑龍江農業的生產影響着國家糧食安全。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是農業生產與發展的基礎保障,因此,保護好黑龍江省農業生態環境對黑龍江省農業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有着重要意義。

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應該有清晰地正確的價值理念,先進的環保的生產發展模式,強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撐體系以及技術創新與推廣保障體系,多管齊下,實現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從源頭遏制,從過程防治,有監督保障。特別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機遇,全力保護與建設農業生態環境。本文主要從環保意識、法律法規體系、技術支撐以及經濟手段等方面提出黑龍江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路徑。

一、培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培養公衆環保意識。環境問題的產生主要源於人與自然關係的失衡,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就要通過對社會公衆的環保宣傳與教育,使其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倫理觀,以達到重新建立起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需要各級政府的重視和農民的認可與支持,所以必須讓各級政府和農民充分認識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生產發展的關係,瞭解各自地區以及黑龍江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困境,清晰地認識到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深遠意義,牢固樹立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責任心,成爲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力軍。首先,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對全省民衆的宣傳教育,普及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基本知識,通過電視、廣播和雜誌報刊等途徑,大力宣傳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及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使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觀念形成共識、深入人心,並體現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具體行動中。同時,農業生態環保工作要從娃娃抓起,在農村中國小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加強環保教育。其次,培養公衆環保意識,使公衆瞭解生態環境,尊重生態環境客觀規律,樹立生態倫理觀念,在這種尊重生態環境及其規律的思想中,促使人類轉變對待環境態度觀念,轉換社會生產、經濟發展方式,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代替以犧牲環境爲代價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使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和諧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完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爲提高保證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成果,爲環境保護執法提供有力的法律後盾,黑龍江省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立法體系,不斷的補充關於生態環境、自然環境方面的立法,完善具體可行性條款,明確環境保護法律的主體與範圍等相關細節,使黑龍江省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能夠切實解決黑龍江省農業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強化環境保護成果。此外,需要強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樹立全新的環境行政執法理念,增強農業生態環境行政執法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環境行政執法必然涉及並影響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問題,在環境行政執法中必須強調發展與環境的辯證統一,即把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當做一個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互相依存的統一整體。

三、完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經濟手段

黑龍江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經濟手段主要是實行農業生態補償。農業生態補償利用市場經濟的規律,激勵和保障農業生態環境資源的利益相關方,實現多元主體的共贏。農業生態補償制度不同於傳統的帶有懲罰性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它是一種多元的保護機制,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實現環境友好型社會有重大的意義。就黑龍江省而言,首先,要增加農民收入,減少農民爲維持生存對生態環境進行的破壞;其次,政府還應採用銀行貸款、財政轉移支付等多種渠道,對因進行生態環境保護而減少收入的農民進行補助,尤其是對興建生態保護林體系的農民進行鼓勵及補償;第三,對於在農業生產中爲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而採取優良措施的以及使用對環境保護有利方式生產的農戶給予一定獎勵;最後,可以利用項目管理實施農業生態補償,即運用項目支持或項目獎勵的方式,將補償資金轉化爲技術項目安排到農業環境治理中,使外部補償轉化爲自我積累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的補償,其目標是形成農業地區的自我發展機制。

四、強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支撐

加強水資源管理。黑龍江省目前的水資源管理方式是分散的各自爲政,這樣不利於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推行,黑龍江迫切需要協調行政區域水資源管理和流域水資源管理的關係,實行以流域爲基礎的水資源統一管理。合理利用有限水資源的整體佈局、全面策劃考慮區域經濟發展與水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流域水資源統一考考慮需要對全流域的水資源進行統籌安排,協調上下游用水矛盾,協調地表水、地下水關係,大力提倡和推廣節水產品和節水技術,提高用水效率,保護流域生態。

加強土壤保護和管理。不斷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以及河流流域的綜合治理,植樹種草,防治土壤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改革耕作制度,保持水土。根據條件,推廣少耕和不耕栽培技術;選用抗病蟲害的作物,控制農藥的使用量,生產使用無毒、低毒農藥,特別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減少農藥對土壤的污染,保持生物多樣性,維持土壤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加強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在黑龍江省範圍內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化肥和可降解農膜,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減輕化肥農藥對農田、漁業水域和農產品的污染。實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對集約化畜禽養殖場糞便進行集中處理,對養殖規模小以及散養的畜禽糞便結合農村沼氣池進行處理,改善黑龍江農業生態環境質量。

加快農業生態環境預防監測網絡工程建設。黑龍江應圍繞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重點,利用現有各種監測預防設施和機構,建立現代化的包括水環境、區域生態與資源、地質災害以及重大氣象災害等多因子、多層次的綜合性的預防監測網絡體系。加快農業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各類污染源監管、農業生態環境管理支撐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形成完整的污染源監管體系。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構建一系列的保護體系——認識體系、法律體系、經濟手段、技術手段等綜合發揮作用來得以實現。從認識體系方面要着力加強環境教育,不斷提高民衆的環境意識,因爲環境意識的高低標誌着一個民族的素質高低;在法律上應完善環境立法,特別是農業生態環境的立法,同時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爲環境保護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經濟手段的實施,主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遏制污染趨勢。技術手段則是環境保護與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

農業保護論文3

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下,農業可謂是我國經濟運作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和基礎,更加是確保人類實現高質量生存的基本,農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可以對某一個地域的經濟發展水平進行有效衡量,值得一提的是,農業的經濟發展與植物保護理念二者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同時兩者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關係,兩者的關係極其密切,可爲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一、農業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關係淺談

1.農業可持續發展

所謂的農業可持續性發展指的就是運用現代化的科技措施,在保證地球上可利用資源不被耗盡和破壞的前提下,極大的提高農業資源的實際利用效率,一定程度的減少資源浪費,儘可能滿足人類對於農業資源的應用需要。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理念,其中涵蓋着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觀,而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理念中也涵蓋着諸多的內容和因素,比如人口、經濟以及環境等等都是重要內容,農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要求農業在實現高速運作的同時,也應當相應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確保整體的農業生產產量,儘可能使其中各個環節的質量達到最優,這樣方可滿足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實際需要。

2.農業生態環境

而所謂的農業生態環境則指的是給整個農業生態系統造成影響的氛圍,整個農業生態環境之中所涵蓋的因素和內容較多,其中有土地資源、生態平衡、水資源以及空氣資源等等,農業生態環境對於農業經濟的發展來講具有極大的影響,同時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然因素。

衆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男耕女織是農業生產中的必然因素,這一生產形式經歷了幾個重要時期,而現在我們所經歷的則是現代先進農耕技術階段,農業運作和發展環節,農業的發展很可能以環境破壞爲代價,同時環境也在逐年呈現惡化的趨勢,因此,保護農業環境可謂是發展農業經濟的重要路徑,在此過程中,還應當逐步健全環境保護制度,促使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農業在我國整體的經濟意義發展環節佔據着重要地位,但是環境保護這一重要因素很容易被忽略,導致農業發展的外界環境日趨惡化,面臨着被污染和被破壞的問題,導致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發展都受到嚴重阻礙和制約。

3.農業生態與可持續發展二者之間的關係

我國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農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作爲有力支撐,農業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作的生命線,因此農業發展和運作的環節應當注重環境污染問題,避免給人們的生命安全以及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同時還會相應的降低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國際競爭力。故此,我國應當重點關注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將此工作落實到實踐中,不斷健全系統化的生態環境體系,強化農藥的管理以及檢測力度,這些都是確保農業生態環趨於穩定的重點工作內容。

農業生態環境的發展,需要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這一理論的促進作用,可持續發展也是當前農業運作所追求的根本目標,要想將此設想高效落實,就應當不斷的進行技術更新,促使社會、資源、經濟以及環境等各方面實現協調性的發展,逐步達到經濟穩健發展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農業可持續發展這一目標,要求農業發展中,不僅要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還應積極引入科學技術等諸多領域,切實提高糧食生產量,基於各類資源的利用,營造良好的農業生態氛圍,爲我國整體農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農業可持續發展和植物保護的關係協調

科學、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本着可持續發展理念,是我國當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此過程中,強化植物保護方面的工作落實力度,也是確保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因此,一定要注重植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間接的保護自然,高效利用自然資源,爲自然資源的再生提供良好的外在環境。

若想真正實現植物保護這一目標,就能從科技層面進行重點把握,可從生物工程領域角度着手,將植物保護工作落實到實踐中,比如,轉基因工程基因重組技術可有效防控病蟲害。另外,農藥的使用技術更新也可凸顯科技應用的優勢,可從農藥成分亦或是噴灑技術的使用等角度完成改進工作,儘可能選用毒性以及對土地、空氣造成污染和破壞較小的農藥,間接的起到植物保護作用,儘可能將危害降低到最小,這樣方可促使農業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最終也能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由上可知,農業的持續性發展這一目標的落實,需要在滿足人類生存需要的基礎上,強化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而後逐步實現在生產、生產以及消費三者之間的良性運作,爲植物保護這一工作的實施提供先決條件。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速度呈現着迅猛的態勢,同時農業經濟發展也爲其提供了一定的支撐,農業運作過程中,不僅要本着可持續性發展的人,還應當注重植物保護工作的落實,將二者之間的關係進行協調,逐步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同時還應從哲學的層面進行衡量以及考慮,促使二者實現相輔相成的發展,從客觀的角度意識到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以及植物保護二者之間的關係,及時發現工作落實的不足,結合實際發展情況,高效落實植物保護工作,爲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間接地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韓忠海.錫盟對農作物野生近緣植物技術保護的幾種措施[J].現代農業,20xx,16(11):23-23.

[2]杜啟順.我國植物保護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關係-以吉林省梨樹縣研究爲例[J].北京農業,20xx,12(27):172.

[3]莊軍召.植物保護對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J].河南農業,20xx,17(14):124.

[4]彭秀軍.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關係研究[J].北京農業,20xx,18(30):5-5.

農業保護論文4

摘要: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環境保護的重要一環,也是解決農業發展障礙性因素的主要途徑。從立體生產技術、有機物多層次利用技術、節水技術等角度描述基於環境保護的生態農業技術體系,指出生態農業的技術特點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制定生態農業發展政策等措施,實現生態農業與環境保護互促發展。

關鍵詞:生態農業;環境保護;體系;問題;策略

長期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爲我國社會穩定與國民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在追求糧食產量的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制約農業發展的障礙性因素,如耕地面積減少、土壤質量下降、水污染問題加劇、生態環境惡化等,時刻威脅我國糧食生產安全和人類自身安全。發展基於環境保護的生態農業,是解決農業發展障礙性因素的主要途徑,也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一件大事。

1基於環境保護的生態農業技術體系

生態農業技術是指根據生態學、生物學和農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及生產實踐經驗而發展起來的有關生態農業的各種方法和技能。生態農業與常規農業的區別就在於使用的是生態農業技術。

1.1立體生產技術

立體生產技術是指在農業生產中,利用生物羣落各層生物的不同生態位特性及互利共生關係,分層利用自然資源,以達到充分利用空間、提高生態系統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產力、增加物質生產的目的。在農林牧漁各領域,種植業中的間套種及稻蟹共生,林業生產中的喬灌草結合,水產養殖業中的池塘立體放養等,均呈現出空間上多層次、時間上多序列的產業結構立體化特徵。

1.2有機物多層次利用技術

有機物多層次利用技術是模擬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結構,在生態系統中形成物質良性循環多級利用的狀態,即一個系統廢棄物的產出是另一個系統的投入,廢棄物在生產過程中得到再次或多次利用,使系統內形成穩定的物質良性循環狀態。這一技術有利於有限資源的充分利用,例如,養雞(豬)場的糞便進入沼氣池,沼氣供用戶使用,沼氣池中廢棄物用於製作農作物肥料,生產的農作物又成爲雞(豬)的飼料,形成良性循環,實現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1.3節水技術

節水技術是一切能夠節省水資源或在相同用水量下獲得更多回報的工藝技術措施和管理手段的總稱。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缺水比缺地更爲嚴重。農業是用水大戶,佔全國總用水量的70%,其中農田灌溉用水量佔農業用水量的90%以上。農業缺水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節水方式來解決,這就需要大力推廣節水農業技術,如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爲中心的節水農業技術,保護性耕作節水保墒技術,防治水土流失技術,以及渠道防滲、管道輸水、管理節水、噴灌、微灌、滴灌等節水農業。

1.4微生態技術

微生態技術包括利用微生物農藥、農用抗生劑防治作物和畜禽、水產病蟲害,利用微生物發酵水產蛋白飼料等。推廣應用微生態技術有利於可從源頭解決和控制畜禽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結構,部分取代化肥農藥,這是目前解決抗生素過度使用、降低養殖污染的重要手段。

1.5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技術的發展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進步產生很大的推動作用,如用抑制雌性玉米螟產卵的化學物質殺滅歐洲玉米螟、植入蒼蠅抗菌基因使作物抗病蟲害、不殺益蟲的人工生物大分子滅蟲法、既滅蟲又環保的綠色殺蟲劑等生物技術,正在得到逐步應用。採用抗病蟲品種,利用天敵昆蟲防治某些病蟲害,開展病蟲害發生預測預報,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實行輪作倒茬等,都是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保障農作物質量安全的重要技術手段。

1.6農村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一是太陽能利用技術,包括太陽能-熱能轉換利用技術和太陽能-電能轉換利用技術,其中太陽能-熱能轉換利用技術是太陽能利用技術中效率最高、技術最成熟、經濟效益最好的一種,主要包括太陽熱水器、太陽竈、太陽房、陽光溫室大棚等,而太陽能-電能轉換利用技術主要是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二是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生物質能是世界上最爲廣泛的可再生能源,它利用微生物將農業廢棄物生成沼氣或採用熱解法制造液體和氣體燃料或者生物炭,有助於實現資源的再利用,解決能源緊缺問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2生態農業技術特點

生態農業是一種遵循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因地制宜地設計、組裝、調整和管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系統工程體系。它要求把發展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結合起來,把發展農業與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協調資源利用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係,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當然,生態農業並不是簡單地迴歸舊有的農業生產模式,而是在傳統農業基礎上,採用現代生態學原理和科學技術發展起來的環境友好型農業模式,其典型特點是:優美的農業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元素循環再生、生態平衡、多樣性物種及減少抗生素、人工合成激素用量,降低農藥化肥用量並使大部分化肥被作物吸收而不是污染環境。

3生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生態農業技術不過硬

生態農業技術發展滯後,在與常規技術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如農業廢棄物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化肥農藥高效利用與污染防治技術、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等生態農業技術受到了政府部門和農業部門不同程度的重視,但距離大規模應用還有很長的距離,主要原因歸結於市場因素的作用。對於生態農業,大家普遍認可和推崇,但投入較多、風險較大,經濟性不明顯,農民應用後無法見到明顯的效益而難以推廣應用。此外,生態農業技術產業化水平較低,制約了技術的擴散與應用。

3.2農業種植習慣影響生態農業的發展

隨着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固守農村的多爲婦女和老人,他們的勞動生產能力十分有限。對於他們而言,能省事就省事,能省錢就省錢。噴施10元錢的除草劑就能解決一畝地的雜草問題,誰還會自己去頭頂烈日去鋤草?更不會顧忌什麼環境保護問題。依靠化肥實現增產已成爲廣大農民普遍採用的習慣方式,因爲化肥的足量施用確實有作物增產的效果,農民當然願意繼續施用。農藥化肥的過度使用以及轉基因技術的隱形出現,將對農業生態環境帶來前所未有的危害。發展基於環境保護的生態農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成爲涉及國計民生的大事,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重視生態農業發展,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生態環境重建中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3區域生態農業產業技術不配套

一些地區的生態農業發展證明,針對特定區域的豬—沼—果、林—魚—鴨等生態農業技術模式,不僅可以充分體現生態農業技術集成的特點,顯示生態農業獨特的優勢,而且展現出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但這種集成技術模式一般是在先期巨大投入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很難維繫和發展,對普通農民而言更是無法複製,因此,即使有成功的先例,也難以大規模推廣應用,無法實現區域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

3.4生態農業保障體系不健全

生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規模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更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確立長遠可行的目標,但在生態農業發展中,受傳統農業發展規劃的影響,往往把生態農業看作是單純的綠色農產品生產或涉及農林牧副漁的生產綜合規劃,而沒有充分體現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高效利用。以生態農業爲基礎的無公害產品和環境質量控制標準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規範化管理保障體系。

4基於環境保護的生態農業發展措施

4.1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彰顯生態農業特色

農業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爲代價。生態農業產業鏈較長,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應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科學發展意識,做好農業生態環境功能區劃,明確各區域特色農業發展目標,充分合理利用農業資源,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扶持生態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和家庭農場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有較強競爭力的生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有機、綠色、無公害產品認證工作,培育具有產地認證和標準化的生態農業生產基地及農產品品牌。

4.2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統籌有關部門加強對農業污染源監測預警,查清農業污染源頭,制定科學治理措施,減輕土壤污染,防治生態破壞和生態失調。發展循環農業,推進農作物秸稈、人畜糞便、污水、生活垃圾等農村廢棄物綜合化處理,探索農村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清潔模式。推廣節肥、節藥、節水、節能綠色農業生產技術,控制農藥化肥使用,把農業面源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抓好人居環境整治,做好畜禽養殖污染減排以及廢棄果袋、塑料薄膜清理回收,改善人居環境。

4.3制定生態農業發展政策,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生態農業的生產成本較高,且所產商品的真正價值無法通過現有的市場體系完全體現,因此,生產者往往缺少發展這種模式的動力。這就需要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扶持發展政策,例如:爲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及採用生態循環模式、改善產地生態環境、使用綠色農資等做法提供補貼,出臺支持生態農業發展的稅收減免政策,建立生態農業保險制度。對生態農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給予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激勵等,同時,隨着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人們對優質安全農產品的需求將逐步增加,在這種有利形勢下,生態農業企業應主動適應市場要求,按照產品受衆的不同需求打好綠色牌、安全牌、優質牌,瞄準中高端市場搞宣傳搞營銷,實現產品優質優價,提高生態農產品附加值,實現生態農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壬午,計文瑛,張彤.我國生態農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性研究[J].生態農業研究,1995(4):7-12.

[2]邱志國,史長久.生態農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性研究[J].農業環境與發展,20xx(4):42-44.

[3]韓沙沙.生態農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性[J].遼寧城鄉環境科技,20xx(4):47-49.

農業保護論文5

摘要:在中國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因城市擴展、土地利用的改變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十分明顯。本文以景觀生態重建理論爲基礎,探討景觀格局分析方法包括景觀格局分析理論、景觀指數的選擇、景觀生態系統問題診斷和景觀格局的優化等,綜述城鎮化背景下的生態重建研究進展。

關鍵詞:城鎮化;景觀生態重建;景觀格局

目前中國處於快速城鎮化時期,因城市擴展、土地利用的改變帶來景觀生態的巨大改變,自然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通過景觀生態重建分析,建立量化的土地景觀指數模型,可對研究區進行問題診斷,進而建立“格局—過程”關係,通過規劃構建較合理的景觀生態格局,最終實現整個區域內土地利用結構和空間合理佈局相結合的優化配置,爲解決城鎮化過程中土地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途徑。

一、景觀生態重建理論

蔡雲龍提出,通過大規模的社會投入對退化土地進行整治,既迅速提高土地生產力以滿足當地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又保證生態系統維持相對穩定的生態平衡並進入良性生態循環;同時還對導致土地退化和貧困的惡性循環的經濟和社會因素加以改造的措施稱爲“生態重建”。

景觀生態重建的目的在於構建可持續的格局。景觀尺度上的生態安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假設來討論:

①景觀中水平生態過程是一種對景觀的競爭性控制過程;

②某種過程必須通過克服景觀阻力來實現對景觀生態系統的控制。景觀中某些關鍵性點、位置或關係的破壞對整個生態安全具有毀滅性的後果,它被認爲是景觀中某種潛在的空間格局,由一些關鍵性的點、線、局部(面)或其空間組合所構成,對維護和控制景觀水平生態過程起着關鍵性作用。因此,景觀生態恢復和重建的研究焦點包括:景觀層次上的生態恢復模式及恢復技術、選擇恢復的關鍵位置、構築可持續性的景觀生態格局。

二、景觀格局分析方法

(一)景觀格局分析理論。景觀是一個由不同土地單元鑲嵌組成,且有明顯視覺特徵的地理實體;它處於生態系統之上,大地理區域之下的中間尺度,兼具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美學價值。景觀格局分析是定量描述景觀結構,建立景觀結構與功能間相互關係,並從景觀結構變化中推斷功能變化的一種方法。

(二)景觀指數的選擇。建立格局與過程關係的首要問題是景觀格局的數量化,使景觀格局的表示更加客觀、直觀。

景觀指數法與轉移矩陣法相結合是目前應用廣泛的景觀格局分析方法。目前的景觀指數衆多,指數之間相關性高的多個指數,被認爲在對格局進行評價時只需要其中之一即具有代表性,因此,景觀指數因研究對象不同需要優化選擇。FRAGSTATS的開發者McGarigal提出了景觀指數應用過程中系統的建議,並建立了基於生態學意義的景觀指數分類標準。國內外很多學者在指數的選擇方面做了很多實際的工作。

(三)通過“格局—過程”分析進行景觀生態系統問題診斷。景觀生態學強調景觀格局,生態學過程和尺度之間的作用。從格局到過程的推繹是當前景觀生態學面臨的一大挑戰。景觀生態學的重要目標就是了解空間格局對生態過程的影響。通過建立景觀格局與過程關係研究景觀特徵是實現時空動態評價的重要方法。

(四)景觀格局的優化。景觀生態規劃是建立合理景觀結構的基礎。景觀可持續發展應該通過優化景觀格局來實現。有文章認爲,爲了維持景觀可持續發展與生態安全,要根據生態因子對景觀斑塊的類型進行調整,而且還要運用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景觀的管理方法進行優化,運用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措施得以實現,這種方法稱爲“景觀格局的優化”。景觀優化將其規劃原則與不同的土地規劃任務相結合,發現景觀利用中存在的生態問題並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整體的生態學途徑。

三、城鎮化背景下的生態重建研究

關於城市生態重建當前已經開展了土地利用變化、景觀指數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然而存在以下不足:

1。研究與景觀生態分析與規劃相關,卻並不能形成系統的、結合城鎮化過程特點的、景觀生態重建的.理論與方法;

2。目前運用景觀指數與GIS/RS分析格局與過程的問題尚不多;

3。景觀格局分析的研究集中在城市中心或礦山等區域。以生態系統流變化最大的城市周邊爲尺度的研究方法,但景觀格局分析與優化理論和方法均顯缺乏。尤其體現在土地規劃與土地利用和環境保護後期管理中,如何引入景觀理念和景觀生態學方法,做出更加科學和完美的規劃設計值得探討。

如何豐富和發展景觀格局分析,建立“格局—過程”關係,以及如何通過景觀生態規劃建立優化的景觀格局以至於建立起小流域尺度上的景觀重建理論和方法體系是當前科研面臨的挑戰。從其它尺度景觀生態格局研究當中借鑑方法用於城鄉結合部的研究,構建整體的、多變量的、全面地的多目標景觀重建方法成爲景觀規劃和管理的必要。

目前,景觀生態重建的理論和部分方法已經有所描述,內容涉及到恢復生態學、景觀格局評價、景觀可持續性評價、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等各個環節,然而缺乏對景觀生態重建的理論與方法的系統描述。通過系統地探討城鎮化過程中城鄉結合部土地利用景觀尺度上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結合景觀格局的現狀分析生態狀況,對於景觀生態全格局設計和景觀可持續發展十分具有探討意義。

參考文獻:

[1]蔡運龍,蒙吉軍。退化土地的生態重建:社會工程途徑。地理科學,1999,19,3:198—204

[2]張豔芳,任志遠。景觀尺度上的區域生態安全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6:815—818

[3]周霞,廖聖東。鶴山市景觀格局動態變化研究[J]。熱帶地理,20xx,25,3:206—210

[4]曹新向,郭志永。區域土地資源持續利用的生態安全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xx,18,2:192—195

[5]鄔建國。景觀生態學——格局、過程、尺度與等級LandscapeEcology—pattern,process,scaleandhierarchy(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6]鄭彩紅,曾從盛。閩江河口區溼地景觀格局演變研究[J]。溼地科學,20xx,4,1:29—35

農業保護論文6

人們可以長久的生存下來,依靠的就是農業。只有農業能夠得到好的發展,國家才能保證更加穩定的糧食儲備。另外,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情況需要農業的發展程度來進行衡量的。想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就無法不對農業生態保護進行關注,我們需要合理的保護生態環境,對我國的農業生態結構進行科學的調節,實現農業可持續進步。因爲生態環境問題作爲最關鍵的問題,所以,只有對農業生態環境不斷的改善,才能夠真正的實現可持續發展農業的目標。

1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問題

1.1農業生產結構不科學

農產品種類非常單一。農業區域的重點目標就是保證全國所有地區所需要的農作物的使用用度,當中還要包含餵養牲畜禽類等的糧食用量;而且我國還有很大面積不合理開發使用的山地以及草原。高速發展的農業範圍以及農業機械水平的快速發展,就直接給地下水開採量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目前,用水量已經超過了標準量,最終造成土地表面出現沙化情況,將鹽鹼地面積增長了。尤其是還在城市旁邊建立大規模的養殖基地,只會直接增加用水量,給農業生態環境帶來了更大的負擔。

1.2農業自然災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們過度的對森林濫砍濫伐、荒地開墾,直接造成了地表植被嚴重受到損害的情形,擴大了出現自然災害的機率。極有可能出現水土流失災害,土壤當中微量元素的大量流失,讓土壤養分流失,大地變得更加無養分。還可能出現土地沙漠化,讓耕地開始被吞沒,可耕種土地面積逐漸減少。還會出現全球變暖情況,直接造成旱災或者洪水氾濫情況。一旦不關心對生態環境進行改變,農業受災範圍就會逐漸增大。

2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2.1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教育宣傳工作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可以促使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功能不僅僅具備生態功效,同時能夠行之有效的將人們的實際生活品質提升,確保人們的食品安全。想要更好的將生態農業環境改變,就要確保人們羣衆有非常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深刻到人們羣衆心中,讓羣衆思想覺悟提高,增強羣衆法制概念,同時是增大環境保護宣傳最根本的目標。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要從最根本的導致農業生態環境出現問題的原因着手,徹底的解決這些污染源,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降低垃圾的出現機率,這些方法,都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增強了保護農業生態保護環境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2.2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使用,需要對農業可耕土地面積進行合理使用和開發。國家有關部門要對可耕地進行科學的劃分範圍和種類,對農業使用土地積極的開展保護措施,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內部使用的耕地面積嚴格掌控,提升土地農業耕地資源的使用率。要合理開發使用水資源。例如:我國的貴州因爲不合理使用肥料造成土壤出現了酸化板結的情況,給農業生產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同時將不合理使用肥料改善同時使用有機肥料,能夠將農業生態環境進行改善,發揮不可估量的效果。

2.3對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

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同時發展農業要關心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工作,確保農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要積極使用有效方法進行治理。因此,就需要加強建設農業基礎設備,確保農業進步。保證農業和我國科學技術以及經濟水平共進步。農業生態環境的快速進步的首要環節就是加強建設農業基礎設備,通過將基礎設備健全來實現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

2.4重視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

根據我國目前的農業生態環境狀況,我國政府開始頒佈了一些有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可是跟隨者不斷髮展的社會經濟水平,出現了更爲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改變完善有關的法律規範已經勢在必行。因此,國家要充分了解法律法規健全的重要程度,有關單位要保證做好立法工作,提供了實現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2.5將技術方面的優勢發揮到最佳狀態

農業環境安全評價體系當中要使用監測和普查技術,能夠更好的將環境質量改善,同時將已經成熟的生物技術以及各種有關技術進行推廣使用,將農藥、化肥等農業資源合理使用效率提高,降低因爲這些導致環境受到損害的機率。加上,推廣農業技術管理系統,不斷對農業技術管理改善,將綜合防治技術建立起來,利用實踐經驗,科學合理的對使用結果進行技術的選擇,從而獲得更爲有效的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技術。

2.6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和宣傳教育作用

每層政府和領導階層需要加強生態保護觀念,纔可以確保農業可持續進步,利用有關會議的展開和有關規章制度的確定,構成健全的法律系統,同時要農業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健全的法律系統當中的規範制度進行,將財務人員的自身素養提高,從而提高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管理水平,促使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提高。總而言之,人類在長時間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充分的瞭解到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性,同時農業生態環境的進步能夠帶給經濟快速發展積極效果。只有農業生態環境得以有效保護才能保證農業可以持續發展下去,在比較牢固的生態環境當中使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加強基礎設備利用、使用科學技術等來幫助農業可持續進步,保證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發展能夠共同進步,保證我國總體經濟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王新宇.淺析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及治理[J].化工管理,20xx,11:254.

[2]宋洪遠,金書秦,張燦強.強化農業資源環境保護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5:33-41.

農業保護論文7

一、農業環境保護政策實施中的難題

我國採取了指令規制、技術創新和經濟激勵等多種農業環境保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業生產污染影響,維護了農村生態環境。但是,很多政策措施並沒有得到有效實施,政策力度不夠,環境保護水平還比較低,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還相距甚遠。其主要表現爲:

(一)直接管制乏力。制定法律法規,對污染排放和主體行爲做出規定,依法強制實行,是世界各國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這種手段要求不僅包括不同層次的法律法規文本,還要制定具體的執行標準、處罰細則,並有相關部門監督執行這些法規,並對違規行爲實施處罰,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作用。目前從土地到灌溉水到農藥使用,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但是調查發現,絕大多數農業生產經營者並不知曉這些法律法規及標準,不知道如果遵守這樣規章以及相應的權利和義務,也沒有相關的部門進行宣傳、監督和執法。此外,農村地域寬廣、農業生產規模小而分散、農業生產技術和方式複雜多樣、農戶自身素質不高等特點,對實施這種強制性指令控制手段提出更高要求。

(二)技術推廣難度大。當前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難度非常大。第一,由於農村青壯勞動力的外出轉移,農業生產經營者出現兼業化、老齡化和女性化的趨勢,年齡結構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風險承受能力較弱,對新技術的使用意願和接受能力不強。第二,一些對環境影響小的新技術如生物製劑、物理防護手段等,往往物化成本高於傳統的化學投入品,而且使用起來有相應的操作規程,較爲費事,在沒有相應收益增加的情況下,農戶不願承擔這樣的額外成本。第三,一些環保技術要求少施化肥、少打藥,可能會導致產量下降或者產品品相不好,造成農戶收益下降,影響農戶的使用積極性。第四,當前農技推广部門力量較爲薄弱,工作經費不足,難以進行技術推廣,加上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業生產特點,新技術推廣運用難度較大。

(三)環保產品市場發育不足。與工業品不同的是,大部分農產品最終將走上餐桌,其質量安全水平與居民健康水平息息相關,因此人們將更加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更願意爲安全、綠色、有機的農產品買單。但是,農產品市場又容易出現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當優質農產品的信息難以辨別、確認和信任時,人們往往會選擇劣質產品,一旦優質農產品的市場銷售出現困難,所付出的成本難以收回時,相應的生產技術和方式就難以維持。目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等環境友好型產品標識的市場推廣不夠,消費者的認可度不高,產品價格優勢不突出,對生產者實施相應生產規範的激勵不夠。

二、完善農業環境保護政策的建議

當前全社會高度重視環境問題,要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對開展農業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是個重要契機。應該結合農業生產和農民居住的特點,完善相關政策,改進工作方式,加快農業農村環境治理。

(一)加強基層環保建設,加大農村農業環境治理投入。正確認識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重要性,提高農業農村環境保護的認識,將農業農村環保工作切實放在一個重要位置。第一,加強農村基層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建設,加強環保部門和農業部門的溝通協作,優化人員配備,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嚴格執行國家的環境保護政策,確保工業企業的連續達標排放,確保城市垃圾的合理化處理,遏制工業和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的趨勢,減少農村環境的外源污染。

(二)改進工作方式,落實各項法律法規和標準。儘管農業生產存在分佈廣、監管難、成本高等困難,但是落實各項法律法規和標準,實施強制性指令手段依然是控制農業農村污染的主要手段。首先要加強各項法律法規、生產規範、技術標準及其重要意義的宣傳和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的環保和法制意識,引導農民自覺改進生產生活方式,合理施肥打藥,對畜禽糞便進行處理,自覺控制養殖規模,提高企業的強化社會責任,自覺採用環保生產技術。其次,制定具體的排污標準、環保標準和處罰細則,明確監督部門,確保環保法規的執行,對違規行爲實施處罰。防治沒有環保處理實施的企業盲目上馬,強制要求不達標企業整改,對嚴重違規的企業要關停;對一般小農戶,要充分利用相互監督和村莊自治,建立健全舉報機制,對造成嚴重環境影響的行爲要嚴肅處理,對好的做法要加以表彰、獎勵和宣傳,並將村莊環境治理作爲村幹部的一項重要工作。

(三)規範產品認證,加大市場宣傳力度。嚴格規範各項優質農產品的產品認證,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降低認證費用,鼓勵符合條件的專業合作社開展產品認證。加大市場營銷,擴大銷售模式,減少中間環節,將信息儘可能地傳遞給消費者,獲取消費者的認可和信任,從而建立成長期的供銷關係。加強對已獲認證產品的監管,開展不定期抽查,一旦發現違規行爲,立即取消認證標識,並進行信息披露,加強認證產品的公信力。

(四)加強生產資料市場監管,減少污染源。加強對農藥、化肥、飼料等農資產品生產企業的監管力度,認真落實產品標準,鼓勵研發和推廣環保產品。加強對農村生產資料市場的監管,嚴厲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的生產和流通,一旦發現必定重罰,打擊假冒僞劣產品,確保產品質量,推廣綠色、環保、有機的農資產品,從源頭上降低農業生產經營者因使用劣質投入品對環境和食品安全造成負面影響的可能性。

農業保護論文8

據農業部統計顯示,我國現階段水土流失總面積高達1.95億hm2,土地沙漠化總面積爲1.3億hm2,人均可利用耕地不足0.133hm2,嚴重製約了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和農業經濟的發展。文章列舉了常見的農業污染源,並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提出加強農業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

1、農業污染源的主要類型

1.1農藥污染

農藥污染是指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中,超量使用高毒性、難分解的農藥,並造成水體、空氣、土壤以及人體危害的一種污染。根據農藥化學成分的不同,可以將農藥分爲有機農藥和無機農藥2類,有機農藥多由大分子的化合物組成,性質穩定、難降解,這些農藥雖然具有較好的殺蟲滅菌效果,但是容易殘留在農作物、土壤中,隨着食物鏈最終進入人體內,給人類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的危害。無機農藥的主要組成成分是重金屬,包括汞、砷、鉛等,無機農藥的超量使用會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對植物和人體危害極大。

1.2化肥污染

化肥污染與農藥污染類似,都是由於農民不合理的使用而引發的農業污染問題。農業生產活動中所使用化肥,根據成分含量的不同,大體可分爲氮肥、鉀肥、磷肥、有機肥等種類,如果化肥使用量超標,化肥中的有機物不能被農作物充分吸收,隨地下水、地表水彙集到河流中,就會導致河流、湖泊的富營養化,出現赤潮、水華等水體污染問題。目前,化肥仍然是提高農業產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化肥污染也是農業污染源中最爲常見的一種形式。

1.3地膜污染

北方地區在春季開展農業活動時,爲了提高地溫,通過採用覆蓋地膜的方式,使土壤溫度升高,加快作物種子發芽。地膜多爲高分子的塑料材料,很難降解,如果地膜殘留在土壤中,不利於作物根系的生長,而且影響根對土壤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導致農作物的產量降低。如果地膜四處飄落,還容易產生“白色污染”,給周邊環境造成破壞影響。

1.4秸稈焚燒污染

秋收結束後,農田裏的作物秸稈失去利用價值,農民常常採用就地焚燒的措施進行處理。這些作物秸稈未完全乾燥,因此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煙霧,不僅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空氣質量狀況,而且這些煙霧還會隨風流動,結合周邊工廠排放的廢氣,形成嚴重的霧霾天氣。

2、農業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

2.1建立健全農業環境管理體制

農藥、化肥如果能夠得到合理的利用,就會對農業生產起到促進作用;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就會造成農業環境污染。因此,加強農業環境保護的當務之急,是要建立健全一套農業環境管理體制,對農藥、化肥的使用進行嚴格控制和明確規定,指導農民進行科學用藥、科學施肥,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農業經濟的發展。

2.2推廣低毒高效的新型農藥

隨着科研成果的不斷推陳出新,新的農業生產技術、裝備和新型農藥、化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農藥的使用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必須要引起重視。近年來,國內研發出多種低毒、高效的新型農藥,具有靶向滅菌殺蟲效果,不會在農作物的莖、葉、果實上殘留,保障了農作物的綠色、健康。現階段,這種低毒高效農藥仍處於推廣階段,需要各地農業部門做好宣傳、推廣工作,切實改變農藥污染危害。

2.3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超量使用化肥會引發土壤富營養化和水體污染,產生嚴重的生態污染問題。控制化肥污染,杜絕長期過量使用同一種肥料,控制好施肥次數、用量和時間,運用深施肥、分層施肥等措施,增加肥料利用率。配合施用有機肥與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土壤保肥能力,降低養分和水分流失,讓土質疏鬆,控制土壤板結。提高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增施鉀肥、微肥和磷肥,減少農作物中硝酸鹽的含量。

3、結語

農業環境污染對生態的衝擊效應是全方位的,影響到了以人爲中心的整個食物鏈的安全,環境污染不但給人類的健康帶來危害,而且還具有遺傳作用。所以,應科學、合理地使用化肥、農藥,落實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切實確保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

農業保護論文9

1農業生態環境問題的提出

在我國經濟持續發展,農業生產輸出不斷提高的形勢之下,羣衆的眼光不僅僅聚焦於農業生產的質量,其背後的農業生態環境也得以被越發重視。農藥使用的泛濫,造成了土壤結構的深度污染,同時也對周邊的水資源處理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壞,使得原有的生態平衡面貌被打破,我國農村區域的人民羣衆日常生活難以被保障。

尤其是我國農業化肥的使用過度,遠遠超出了土壤原有的承受能力,使得農業難以進行可持續化發展,農業的生產效率不進反退,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惡性循環經濟財產的損失。同時,由於農業用地的結構被破壞,還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近年來頻發的地震、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都和不科學的農業生產作業有着直接的聯繫。

衆所周知,我國的人口數量較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爲了解決人口的最基本生存需求,部分區域的土地勢必需要進行超負荷的開發和利用。尤其是在我國部分欠發達地區,其科學技術水平較爲落後,且其人口數量也相對較大,相關農戶在生產作業的過程中呈現明確缺乏可持續化發展的意識,所以導致其農業生產領域的破壞,造成難以挽回的重大損失。隨着我國城市化的進程不斷推進,城市人口呈現出明顯增長的態勢,同時也帶來了數量巨大的城市垃圾。而城市的生活空間較爲有限,無法排出的生活垃圾往往會流入農業環境中進行處理,這就導致了我國農業領域的生態污染,對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較大的阻力。

2處理好農業生態環境發展與保護的關係

2.1積極保護生態環境

首先,地方職能單位需要深入各個農業區域之中,瞭解每一個農業生產企業或個體戶,進行深入分析和調查,針對污染排放超標的單位進行改善處理,最大程度上避免我國農業環境的破壞和污染。針對產生的生活垃圾,需要做好合理分類處理的工作,並以更爲科學化的方式處理垃圾,儘量避免使用原有的焚燒法、填埋法等對環境危害較大的垃圾處理方法。針對部分有價值的垃圾,相關職能單位需要加以二次循環使用,做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農村區域最值得二次開發利用的資源即爲沼氣,不僅能夠作爲能源加以使用,還能利用沼氣進行化肥處理,確保農作物的生長效率和質量。此外,針對最爲常見的水資源,相關職能單位也要做好節約保護工作,不斷提升羣衆的節約用水意識。

2.2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科技

政府需要加大在農業生產領域的資金投入,並積極聯動我國高校,驅動高校開設更多與農業生產相關的專業,讓更多的高知識、高文化、高素質人才進入農業領域,實現多元化、科學化農業生產發展。爲了更好調動我國農戶的積極性,首先政府相關職能單位需要組織好科學培訓工作,驅動更多的農戶參與到現代化農業的學習過程之中。其次,職能單位還需要設立一定的激勵機制,針對在現代化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策略農戶,可給予相應的獎勵,從而更好激發農戶的改造積極性。

2.3積極保護農業資源

土地資源是整個農業生產活動中最爲基礎的資源之一,所以政府職能單位的首要任務即爲設置好農業領域的區域劃分工作。針對加以使用農業生產的區域,嚴禁外來的企業或工廠單位進入耕地區域,保障我國農業土地資源的使用。政府職能單位要對自己的農業區域做好規劃,劃分好農業生產的紅線。針對每一位實際農業生產的農戶,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確保每一位農戶以規範和智能化的方式進行種植作業。尤其是水資源的利用處理上,政府職能單位需要加以合理分配工作,確保每一位農戶都有水資源加以使用。此外,職能單位還需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保障每一位農戶使用安全、合理的方法進行農業生產,最大程度上杜絕因人爲因素造成的我國農業生產區域的污染破壞現象。只有從根本上做好了農業生產指導工作,才能真正完成我國可持續化發展的戰略。

農業保護論文10

[摘要]隨着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到來,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生活和事業中去,將傳統農業轉換爲循環農業,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文章通過介紹循環農業,分析循環農業對農業保護的作用,並提出相關建議加強農業環境中循環農業的運用,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農民的收入,改善農業生態系統,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共同進步。

[關鍵詞]循環農業;農業環境保護;傳統農業

在我國產業中,農業屬於第一產業。我國農業耕種面積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與印度。[1]但是我國人均可耕種面積卻在世界第120名以外,主要原因是我國人口較多,其次就是我國農業的可循環度不高。可循環農業是指以農業發展規律爲基礎,以農業環境保護和農業資源循環利用爲目的,將農業打造成高效率、低消耗、排放低的發展模式。近年來,我國多個城市相繼提出建設生態城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理念,並在20xx年年末中央在此提及農業要圍繞生態循環、節約資源、高效產糧、產品安全等要素髮展,更加明確了農業發展的道路要向着生態循環農業的方向前進。循環農業模式的提出在保護我國農業環境、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推動我國農業轉型升級的作用上有着重要的意義。文章對農業環境保護中循環農業的運用進行探析,爲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化發展、科學合理化發展提供有效思路。

1循環農業的概念

循環農業對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對於保護農業環境也有着顯著的效果。循環農業指的是在原有的農業經濟領域上加入生態學和經濟學的因素,讓農業資源往更高效的方向發展,實現節能減排、農產品增收的目的。[2]利用農物耕種多樣化和循環再生等技術原理,有效利用農業耕地資源,同時對傳統的農業技術和管理進行改革,推動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也是保障糧食安全質量、農業環境生態的重要手段。循環農業是一種創新型的發展模式,這種形式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循環農業可以向外界不斷地傳輸技術,形成經濟循環發展,能有效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

2循環農業對農業保護的意義

2.1是農業經濟發展的保障

目前全球發展中,大部分都存在着生態即將失去平衡、資源枯竭危機和糧食出現危機等問題,由此可見,循環農業已經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途徑,下文將從以下三點來分析爲什麼循環農業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對於農業發展來說,水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國是目前全球缺乏水資源的國家之一。[3]我國目前水資源極度缺乏和水污染的問題十分嚴重,因此循環農業已經成爲根治這些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農業發展的用水量佔全國的總水量將近70%,是非常龐大的比重,而對於農業發展用水量的70%中,由於大部分的農業產業都需要很多的灌溉水資源,所以農業灌溉用水就佔了90%,出現地區性土地乾旱和季節性乾旱等問題。比如20xx年安徽省特大幹旱災害,相關氣象數據表明,安徽省當年的平均年降水量只有83.9mm,常年處於乾旱狀態。[4]主要的農業灌溉水資源是人工降雨,可人工降雨也是治標不治本。而和上述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年江南、華南地區的洪澇災害,從6月6日至13日16時,浙江、福建、湖南、貴州、廣東等多個地區出現強降雨現象,造成了不少人員的傷亡和房屋的損壞,導致國家經濟和人民財產、精神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據相關資料數據顯示,我國農業灌溉缺水的問題導致農業產量損失達700億千克左右。在我國缺水嚴重的部分地區,地方農業用水利用率卻一點也不高,甚至出現了浪費水資源的現象,部分地區的農業用水浪費量高達80%左右。並且我國各地的農業水資源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根據專業水資源資料顯示,我國地下水資源污染問題十分普遍,有50%左右的地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水污染,[5]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生長。同時大量的耕地也被污染,導致農業經濟的損失十分慘重,農業的生產要素對於農業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在農業中濫用多種消滅病蟲的有害藥物,在這些藥物中高毒性化學成分佔據70%左右,[6]使得農產品受到嚴重的污染;農作物化肥的使用不合理,讓農產品的營養流失或者過剩,使得土壤養分流失和土壤酸化,影響農作物的質量,再加上人工操作的不合理,就導致了農業環境被破壞,所以綠色農業的發展必須將循環農業作爲必經途徑。由此可見循環農業的有效實施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2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

循環農業發展的核心是農業資源再利用,用其技術將農業生產中出現的垃圾、污水、畜禽糞便和秸稈等進行循環利用,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的同時也降低了農業發展成本。[7]對於減少環境污染和節約能源有促進作用,我國部分地區已經將循環農業充分運用到農業產業中,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達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在我國節能減排實施方案中最核心的重點就是農業產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土地、農藥、水、化肥等都要節約使用,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加強施肥技術的宣傳,傳播農藥安全的使用方法。農業的發展與自然資源是不可分離的,但是我國由於國土遼闊,導致各地的自然條件和土地差異都十分明顯,所以在實施循環農業過程中,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使用不同的方式來優化循環農業。根據當地農業的發展情況,對其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控制和改善,避免自然災害對環境造成影響;根據當地的土地條件來種植合適的農作物;充分地利用耕地資源,確認農作物的種植原理,使得土地和農作物共同生存;利用當地的資源和產業優勢,設立一站式服務的農業生產模式,讓農業發展道路更加平穩;充分顧及當地產業特點和定位,進行多角度的循環農業發展規劃,促進農業產業可持續性發展。

3農業環境保護中循環農業的運用

3.1提高宣傳力度

在循環農業發展中,應該先在當地建立農業技術服務組織,通過優化農業技術服務組織,對耕種技術進行有效指導,向人們宣傳循環農業的再利用、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優勢,讓循環農業的理念深入農民羣衆心中。以後再建立與之相對應的鼓勵制度,鼓勵技術人員進行改革發展,也鼓勵基層農業生產者使用循環農業技術,讓農業生產者的種植更加科學化。針對宣傳方面,對廢棄農作物再利用、清潔生產產業、消除污染物等內容進行着重宣傳,以此爲亮點可以和農業產業互相合作,開展對循環農業的大力宣傳和測試,擴大循環農業的宣傳效應。

3.2建立完善全面的技術體系

在循環農業發展過程中,相關的專業技術是非常關鍵的,比如保護耕地土壤的保護性耕耘技術;通過可控制管道進行供水的滴灌技術等。[8]爲了確保農作物在不同時間段的不同水分需求,就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不斷研發和創新,並將研發成功的技術大範圍地運用到循環農業中去,將技術指導作爲循環農業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提高農業生產的科學性和農作物的質量。

3.3加強綠色生產的建設

綠色生產是循環農業發展中重點關注的環節,農業產業科研部可以和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建立農業綠色生產研究基地、建設農業清理能源的生產、廢棄農作物循環利用、加大循環農業科研人才的培養爲目的,重點探究節能減排、節水減污、能源消耗等綠色循環生產的問題,讓循環農業綠色生產更加科學有效。

3.4創新發展模式

有很多部分需要相關專業人員在實施循環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研究、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且對這些問題進行創新和重置。例如立體種植和兼做套種技術的研發和實施就是在對大量的數據進行探究研發過程中,不斷改進並最終得到成功的技能產品,這兩種產品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還能提高生產的產出效率。所以技術人員應該加強農業節省成本、提高效率的問題研究,在農業產業運營過程中,由於相應的市場和政策方面的信息不斷變化,使得生產也在日常農業產品運營中去收集、整理、歸納、彙總、分析、保存這些相關信息,讓農業產業運營過程對後期的變化能有所準備,這樣能有效強化農業產業運營的預測性,避免因爲盲目操作而導致的農業生產資源的浪費和損失。

4結論

在我國目前環境污染嚴重和資源相對缺乏等各種方面都不是很樂觀的條件下,循環農業的發展對於改善環境污染、避免資源浪費等問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提升了農業生產科技水平的同時也提高了農業生產者的生活質量和收入水平。所以,政府部門與當地農業產業部門和企業都要充分認識到循環農業的重要性以及必然性,循環農業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循環農業有利於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生產模式,提高經濟增長的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美麗中國,只要做好循環農業的宣傳推廣工作,擴大循環農業的使用範圍,根據不同地區採取不同的方式,全面實現全國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爲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提供更優質的道路。

農業保護論文11

分析了我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存在的立法空缺、制度不足、政策缺陷問題,探討通過資源環境保護制度的良性架構,發揮政府的宏觀性指導作用、法律的主體性保護作用、公益訴訟的關鍵作用,建立多樣化的循環經濟模式、設立關於循環經濟發展目標的管理機制,使農業資源得以有效分配、使資源壓力有效緩解,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齊心協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效推進小康社會全面建設,有利於城鄉經濟向着健康、協調的方向發展。當前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農業科技發展滯緩、農業資源匱乏、農業生產效益低、農業資源利用率不高,並且長期以來一直是粗放經營,農業資源環境問題日益加劇。農村中普遍存在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環境質量下降等生態問題。在經濟效益和利益追求的推動下,人們往往忽視了保護農業環境資源的重要性。保護農業自然資源並進行可持續利用,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要求,只有將循環經濟推廣到農村當中,纔能有效改革農村經濟增長模式。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不僅關係到傳統農業資源利用方式的改革,還與環境保護息息相關,農業資源的科學利用和綜合使用對於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有着重大意義,建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筆者對農業循環經濟影響下的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問題進行研究,以期爲有效解決相關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問題提供參考。

1我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困境分析

嚴重的人口壓力以及對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使得我國農業環境日益突出:①農業自然資源面臨短缺。例如耕地逐漸減少、土壤肥力流失、農業水資源缺乏、水資源供應問題嚴重。②生態環境遭受破壞。耕地和草場面臨退化、水土流失嚴重、鹽漬化現象嚴峻、土地沙化問題日益普遍。③環境污染問題嚴峻。水資源、大氣、土壤等各方面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當前農業資源環境條件正在不斷惡化,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問題亟需解決。

1.1立法方面的空缺當前國內法律在保護農業環境資源方面已經獲得較大的進步,基本的保護框架已經形成,並且還形成了相關的綜合性立法文件,如《農業法》有着對農業環境和資源保護的專門性規定,《環境保護法》有着關於保護農業環境的較爲明確的規定。此外還有一系列專項的具體立法文件,如《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這些立法文件在保護農業環境資源方面有着極大的貢獻[1]。

然而,已有立法都有着計劃經濟時期的烙印,與當前的國情有所脫離,當中的缺陷和不足還沒有及時完善。農業環境與農業資源的立法是兩個不同的體系,是依照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的,雖然立法上對於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都有着許多協調性規定,但是立法體系上的分立以及並存,會導致某些不和諧因素的產生,使得調整手段上有牴觸、矛盾、割裂、重複的現象發生。此外,農業資源環境的立法有很多籠統性的、原則性的規定,缺乏現實操作性,使得現實執法效果大受影響,難以避免執法漏洞的出現。

1.2制度方面的不足從經濟制度的角度看,之所以產生資源環境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公衆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不協調所造成的。由於人們在環境保護和個人利益之間往往選擇維護後者,使得農業生產時缺少對環境耗損成本的計劃和計算,也缺乏採取有效措施減少或避免破壞環境資源的意識。另一方面,從整治制度的角度看,環境資源日益稀缺,利益集團形成與社會階層分化的現象日益明顯,使得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日益突出。利益的平衡機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會導致治理環境資源的國家資金難以發揮效力,進一步導致治理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工作陷入顧此失彼的地步。

1.3政策方面的缺陷已有關於資源環境保護的生態補償制度超過十項,比如生態環境補償費制度、退耕還林政策、生態移民政策以及礦產資源稅等。然而這些補償制度的自身作用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包括資源利用的低效率、政策過於單調死板、投入力度有待提高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管理模式過於死板,沒有較高的靈活性,不同地區的資源保護缺乏相應的配套政策。與此同時,平衡機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相關部門難以將當期的相關資源、資金、組織、人才以及技術有效協調和運作起來,甚至出現了因經費浪費、爭奪經費而導致的忽視管理的現象發生[2]。

2我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制度的良性架構

2.1發揮宏觀方面的全面性指導作用對農業資源環境進行保護,涉及整個民族的利益。若市場無法對行業間、地域間的利益矛盾進行良性調節,國家就應當設計一系列宏觀制度,對管理問題、利益分散問題進行協調,以解決其與環境保護的客觀性衝突,並使各類利益主體間的矛盾得以化解。第一,政府應當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作用,在考慮農業資源環境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政策性扶持,統一評價標準,設定一系列具備硬性和執行性的約束機制,利用宏觀調控對耗能高、污染嚴重的生產部門進行限制和約束,建立起良好的制度環境。由於企業完成低能耗目標的手段就是規模經濟,只有當企業形成了規模經濟時,資源消耗量才能達到最小程度[3]。因此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幫助企業實現生產方式的轉型,逐漸從粗放型轉變成集約型,實現規模性的經營,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第二,國家應當通過宏觀調控合理配置區域之間的分工,使區域功能有着明確的定位,通過國家補償的方式平衡社會成本和私人成本。此外,還應當加大對有較大貢獻的個人或地區的補償力度,使其獲得較好的利益補償,緩解利益矛盾。第三,政府在規劃新農村建設時,應注重與環境資源保護相結合,保持兩者的同步性和協調性,重視關於基礎設施建設的環境影響評價,對於廢水、廢棄物和污染物建立科學有效的處理設施,以防止植被被破壞和水土流失。還應注重在項目建設之前開設環境監測,避免不必要的環境破壞。

2.2發揮法律方面的主體性保護作用在立法方面,應當在農業環境資源的立法當中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則,爲該方面的立法提供原則性的指導方向。雖然國內的立法已在一定程度上使農業環境惡化得到緩解,但是總體上還是缺少可操作性,亟需建立起完備的資源保護制度和責任制度,使得相關的考覈制度、規劃制度得以良好落實。此外,與農業環境資源有關的法律體系應當被保護,當前的相關法律法規多以合理利用和保護某種農業環境資源作爲立足點,通常缺乏關於資源整體聯繫的深度考慮,在綜合調整保護方面也缺乏明確規定,亟需出臺綜合性的農業資源和環境管理條例,將各類因素統一併形成整體,並對某些重要問題作出全面性、系統性的規定。在執法方面,要設立具備規範性、可執行性的執法流程和程序,使執法人員有明確的執法依據。同時建立懲罰制度,有效約束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爲。在司法方面,司法機關在處理關於農業環境資源的案件(尤其是公益訴訟)時應當秉承認真的態度和公正的理念,作出慎重又具有社會意義的判決。在守法方面,要注意發揮宣傳的作用,對羣衆進行多方面的教育,使其對農業資源保護知識有充分了解,培養他們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識和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意願,將節約農業資環、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成公衆的自覺行爲。

2.3發揮公益訴訟的關鍵作用當前我國環境問題不斷惡化,污染問題越來越嚴峻,水質惡化、大氣污染、臭氧層破壞、森林資源銳減等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威脅着公衆的生存環境和身心健康。公衆缺乏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的意識,是當前環境污染無法獲得控制和治理的原因之一。環境訴訟一方面有助於調動公衆保護環境、與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爲做鬥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從根本上解決國內環境污染投訴無門的尷尬現象,爲大衆揭發、舉報污染環境的惡性行爲提供一個暢通渠道和途徑,促使行政部門將執法工作落實到位,形成對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監督力量和影響力量。

首先,應當重視訴訟的民衆基礎的建立,培養起廣大羣衆的訴訟意識、公益意識以及環境保護的意識,避免使公益訴訟陷入形同虛設的境地。政府也應當做好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號召公衆積極爲環境保護奉獻力量,爲環境訴訟積累起堅實的羣衆基礎。許多民間環保組織對環境保護事業奉獻出了巨大的力量,是環保事業的中流砥柱和堅實力量。這些民間組織能夠把相當範圍內的羣衆力量聚集起來形成環境訴訟的力量,法律應當賦予該類組織以訴訟權利使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4]。

其次,應當對國內的環境訴訟進行制度上的設計和完善。比如,拓寬原告的範圍、合理設定和降低訴訟費用、合理分配舉證責任等。當前衆多污染事件當中的受害者都是不確定的,使得訴訟的難度增加。或者受害者難以舉出明確有效的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也爲環境訴訟增加了難度。上述的兩種情況在現實當中往往以法院不予立案作爲結果,使得民間組織和相關公民投訴無門,自身合法權益失去保障。實際上,環境權益的享有者以及保護者都應當是每一個社會成員或者說國家公民,所以國家有必要在立法上將訴訟原告範圍擴大,使公民積極參與到公益訴訟當中。環境污染事件的始作俑者大多數是具有財勢或優勢地位的財團、企業以及單位,甚至政府機構,它們通常不缺乏技術優勢、信息以及資金,而作爲原告方的公民、民間組織或者小企業通常處於劣勢地位,難以對事件收集證據,也難以承擔起訴訟當中的舉證責任。因此,立法應當採用舉證責任倒置的處理方法,把更多的舉證責任分配到被告一方,減輕原告方的舉證負擔,使更多環境污染訴求能夠得到合法處理。一般而言,環境侵權訴訟案件都會涉及到許多專業而複雜的知識,涉及面也非常廣泛,原告方通常也是昂貴技術鑑定費用的承擔者,但是作爲原告的公民或者民間組織對此是難以承擔和接受的[5]。國家必須對環境訴訟的費用作出合理規定,減輕原告的負擔,以鼓勵羣衆積極維權。

2.4將發展循環經濟作爲最終歸屬循環經濟是使農業資源得以有效分配、使資源壓力得以有效緩解的戰略性措施。首先,要建立起多樣化的循環經濟模式,加大科學研究力度,加大推廣已研發的循環經濟模式,比如沼能的綜合利用、農業節水等。加大對於高新技術(比如生物技術和核技術)加工農業有機肥料的研究力度和創新力度,合理規劃和管理各種資源,對微生物資源做好充分利用。其次,要儘快設立關於循環經濟的發展目標的管理機制。發揮農民的主體地位,將科學的生態價值觀植入他們的觀念之中,激發他們參與循環經濟的熱情,使參與循環經濟成爲他們的自發行爲。此外,政府也應當具備危機意識,將循環經濟的發展放在農村建設工作的首要地位,儘快設立關於循環經濟的發展目標的管理機制。

3結語

農業資源保護是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科學技術手段,協調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業自然資源利用的關係,對破壞和濫用農業自然資源的行爲所實行的監督管理。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保護問題與當前農村社會的建設和發展息息相關,妥善處理和解決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保護問題需要政府的努力和社會大衆的配合,不僅涉及宏觀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法律方面的設計和保護、制度設計上的建設和相關立法的完善,還與實踐行動息息相關。需要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循環經濟作爲發展的最終歸屬,通過政府與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有效推進農業經濟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農業保護論文12

建國初期,我國實施優先發展工業的策略,導致我國農業長期處於落後的狀態。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消農業稅、允許土地流轉等保護農業發展、維護農民利益的政策,使農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許多學者認爲我國不必再實施農業保護政策。筆者認爲,在我國二元經濟結構明顯和加入WTO的國際市場競爭、農民權益缺失等多重壓力下,應當繼續實施農業保護政策。

1現階段我國繼續實施農業保護政策必要性

1.1我國農業自身特點

農業具有弱質性的特性,如抗風險能力弱、產出收益低等。我國農業的發展也要考慮這些特性。同時,又要考慮我國的特殊國情和我國農業過去20年的發展特點,並加以具體分析。

1.1.1我國農業的集約化程度、收益程度、農業的現代化水平遠低於發達國家。

①農業集約化是指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勞動、資金和技術,以期取得較多的單位面積產量,又能減少每單位產品勞動耗費的一種農業經營方式。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每1000hm2耕地上的拖拉機使用量爲7.1臺,同爲發展中國家的印度爲17.1臺,而日本高達438.2臺,美國爲27.3臺。我國農業的從業人佔總人口的比例爲38.5%,印度、日本、美國分別爲25.4%、1.6%、0.9%。

②收益程度受農業的生產成本、農產品的價格和產業的附加值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實行農業支持工業發展政策,使工農產品價格的“剪刀差”一直在不斷擴大,農民的收入水平偏低。我國實行對主要農產品特別是對糧食作物實行保護價格的收購政策,但是農產品受本身收入需求彈性等因素的影響,價格上漲幅度有限。另一方面,我國農產品大多是以初級產品的形式進入市場的,因此收益比較低。

③科技投入是衡量一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標。從農業科技投資強度看,20xx年我國農業科技投入強度僅爲0.5%,遠遠低於欠發達國家1%~2%的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3%~5%的平均水平則相差更遠[1]。

1.1.2我國農業的粗放發展模式,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不利於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當前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形勢十分嚴峻,突出表現爲生活污染加劇,面源污染加重,工礦污染凸顯,飲水安全存在隱患,呈現出污染從城市向農村轉移的態勢。以水土流失問題爲例,因森林資源過度開發和礦產資源的過度開採,我國水土流失的面積爲56.92萬km2,佔國土總面積的37.2%。可見,農業環境問題已是制約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阻礙。

1.1.3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中,城鄉差距加大,佔中國70%的農民的權益保障機制缺失嚴重。城鄉之間的差距表現明顯,不僅有收入方面的,而且有政治民主、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爲我國農業發展中的最大問題。有調查顯示:城鎮勞動人口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爲3.0%,而農村勞動人口的比例僅爲1.0%。較低的農民的科學素質,將阻礙我國農業的現代化步伐。農民以及農民工的社會地位低、科學素質低、就業難、看病難、養老等問題已經成爲關係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頸。“民工荒”現象集中反映了我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1.2我國農業所處的微宏觀環境

1.2.1微觀環境。隨着我國加入WTO和市場機制的完善,農業所處的市場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農業面臨着來自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方面使我國農業能夠迅速成長;另一方面,我國農業的生產效率低,標準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的水平低,導致我國農業在世界市場中處於不利地位。發達國家利用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隱形的非關稅壁壘的措施,對我國農產品的出口進行種種的限制,使我國農業的發展受到制約[2]。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國如果仍對農業的發展不予重視,必將阻礙原本脆弱的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2.2宏觀環境。按照馮海法[3]提出了工業反哺農業的4個標誌:①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相對地位已經大大下降。在國內生產總值結構中,農業的份額已降低到15%以下;在工農業增加值結構中,工業份額與農業份額的比例大約爲75%∶25%,即工業份額已經是農業份額的3倍以上。②農業部門的就業人數在社會總就業人數中所佔的份額已下降到30%左右。③城市人中在總人口中所佔的份額已上升到50%以上。④人均GNP按1980年美元計算達到1500美元以上。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xx),20xx年農業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份額爲11.3%,工業與農業份額比例大約爲4∶1;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佔整個經濟的活動的人口數約爲39%;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爲44.94%;人均GNP按照1980年的匯率約爲12622美元。以上數據表明:第2個條件和第3個條件中略有偏差,但是隨着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逐漸推進以及農村富餘勞動力的流動,我國的城鎮化水平將逐漸提高,因此我國已經基本上達到了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的要求。另外,我國經濟一直保持着8%的增長速度,不斷增強財政收入與政府宏觀調控能力,都爲我國實行工業反哺農業的保護政策調控了現實條件。

2現階段我國農業保護的現狀與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擬對我國農業保護的現狀與主要問題從價格保護和補貼、財政支出、貿易保護、法律保護等4個方面進行分析。

2.1價格保護和補貼價格保護是農業保護最基礎的手段。1985年,我國取消農產品的購銷體制,農產品價格逐步實現了由市場的供求調節。隨着工業化、城市化的提高,我國出現了大量的荒地,農用耕地被工業所佔用及土地出現的沙化現象的嚴重,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面積在逐漸減少。同時,由於種糧的收益低,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在逐漸下降,威脅我國的糧食的安全。我國自20xx年實行對水稻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以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圖1爲20xx~20xx年我國水稻的最低平均收購價格。由圖1可知,我國水稻的最低收購價格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說明我國對主要糧食作物的保護力度在不斷增強,極大的避免了“穀賤傷農”現象的發生。但是,實行單一的最低收購價格欠缺靈活性和競爭性、收益性,不利於農業的長期持續發展。我國最低收購價格主要的對象是糧食作物小麥和水稻,並在每年2月份左右出臺相關文件規定今年的最低收購價格,且由國有企業或者相關國家部門進行統一收購。這種硬性的價格保護政策不能有效的應對市場變化,對農民的利益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國可以建立統一的糧食收購價格和主要農產品價格的管理競拍體制,並允許從事農作物生產的私人企業參加糧食收購的競拍,既可以發揮競爭的作用提高糧食的價格,又可以在最大程度接近市場,延長農業生產鏈,獲取來自市場的最大利益。最低收購價格僅僅是對農業生產或者是農民在交易環節的最高限度的保護的手段之一。對農業或者農民的直接補貼,可以涉及農業的生產環節,從源頭上對農業實施切實保護。對農民的直接補貼應涉及來自良種、農業機械、化肥農藥、環境治理等多方面的補貼,提高農民的積極性,最佳化農民的利益。筆者認爲,單一的糧食收購價格或者是單一的糧食直接補貼都不能發揮其最優作用,而應當是將其兩者結合的價格支持體系。

2.2財政保護財政支出在我國農業保護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價格保護僅是財政保護的一個方面。另外,農業的基礎設施的建設、農產品數量和質量、動植物的保護、農村環境的治理等農村公共產品的建設都不能離開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但我國在財政支農方面有很多待完善之處。第一,農業保護的資金來源具有單一化的傾向。我國農業保護的資金主要來源於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限的財政,而忽略了作爲農業市場主體的企業和農民多元化的投資機制。一方面,農業收益水平低是缺少企業和個人投資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國城鄉二元金融體制的存在也制約着農業資金來源。第二,財政支農的結構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xx》的有關農業的數據,我國在農村水電建設、有效灌溉面積和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的治理每年都在提高。但是財政支農在農村“軟件”設施,如農村環境污染、農村保險機制的建立卻存有空缺。以農村“軟件”設施建設爲例,農村在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被邊緣化,教育資源、醫療資源長期被城市佔據,使作爲農業主體的農民長效利益受損,不利於農業的發展模式的轉變和可持續發展。以醫療資源爲例,全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醫院。第三,財政支農資金管理混亂,使得財政支農績效大打折扣。“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重資金分配、輕最近的使用和管理,缺乏對資金使用全過程以及效果的監督和評價,導致資金在多環節中層層流失”[4]。

2.3貿易保護加入WTO之後,我國農產品將面臨來自市場的更爲激烈的競爭,如沒有政府的保護,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和安全問題都將受到挑戰,因此,加強對農業的貿易保護是有必要的。而這種保護必須在WTO《農業協議》的範圍之內。加入WTO之後,我國農產品進口關稅在不斷降低,同時,不能使用出口補貼,我國農產品貿易差額在不斷增加。一方面,我國農產品貿易摩擦的數量在不斷增大,傳統優勢產品水果、蔬菜等因貿易摩擦出口數量在不斷下降,對我國農業發展和農民的利益帶來較大的損害。發達國家對我國農產品實行的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等隱形的非關稅壁壘的力度在增強,而我國農產品貿易摩擦的預警機制、反應機制、應對機制等存在明顯的不足,使我國農業在進出口貿易中損失較大。另一方面,面對國內農產品的競爭力不強,卻在進口保護上做的明顯不足。我國對發達國家農產品的反傾銷措施、以及利用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非關稅壁壘的強度和數量都遠低於發達國家針對我國的數量,主要是由於政策和法律在非關稅壁壘措施的缺失。

2.4法律保護20xx年,我國將有關的農業保護的內容寫入了《農業法》,將農業保護正式納入了法律保護的範圍。20xx年,我國頒佈《農業稅條例》,取消農業稅,標誌着我國已經進入了工業支持農業和城市支持鄉村的階段。根據《中國農業年鑑20xx》的有關法律文獻的表述,我國對農業的保護支持力度涉及能源保護、水建、機械、農村文化、稅費改革等個法律條文和通知規定達十八種。另外,在農業保護政策體系的內容中出臺的法律達十八種之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農業的法律保護因執法力度不夠、監管不到位,以及部分文件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缺乏,致使保護力度的效用減弱。

3我國農業保護政策措施的建議

我國在農業保護方面已經取得了長遠的發展,但是仍有許多的不足,與發達國家存有差距,這不僅損害了作爲農業主體地位的農民的利益,且將進一步制約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在農業保護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遠。筆者認爲農業保護的重中之重是:農業保護體系應該把影響農業長效發展的主體地位的農民置於第一位,只有從農民的長遠利益和權益出發,才能夠使我國農業得到長效發展。

3.1完善農業的投入機制、產出機制和風險機制完善農業的投入機制、產出機制和風險機制需要增加財政支農的力度,不遺餘力的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業保護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只有農民的收入得到不斷的增加,農業的發展纔有源泉。因此,降低農民在農業的投入成本,提高農民在產出中的收益,降低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風險,是減輕農民的負擔,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

3.1.1投入機制。投入是農業生產的首要環節,是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的基礎。政府應做好水利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建立農村環境氣候災害的預警和應急管理,爲農民發展生產解決基礎性的問題。同時,政府還應當增加農民在生產性方面的投入,如免費提供優良品種,降低農藥化肥的購買成本,普及新的耕種技術,以及農業大型機械市場的租賃制度的完善等。

3.1.2產出機制。避免“穀賤傷農”的現象的產生,是完善產出機制的重要方面之一。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發佈體系,爲農民提供市場生產的良好信息機制,同時,縮短農產品的流通渠道,讓農產品更快的進入市場,建立農產品完善的物流系統。

3.1.3風險機制。農業生產的風險機制的建立,應着眼於農業保險市場的建立和完善。農業面對着來自自然災害、信息不對稱的市場風險、農產品出口風險等等,因此,符合農業的保險制度的建立尤爲關鍵。

3.2縮小城鄉差距,保障農民的基本權益

3.2.1保障農民的生存權。土地是農民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是農民基本的生存要素。我國在城市化的過程中,農民失地的現象非常嚴重。因此,保障農民的生存權就要保障農業生產用地的數量,保障失地農民在城市化過程中的權益不受損害。

3.2.2保障農民作爲市場主體的各項權益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是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主體,因此,農民應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生產資料處置權和農產品的處置權。

3.2.3保障農民的發展權。農村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文化資源等長期被城市佔用,因此,縮小城鄉差距就應當在城市和鄉村的“軟設施“的平衡中尋找出路。教育權是農民發展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在重視農村義務教育之外,應加強農村的職業技能的教育和法律教育,提高農民素質的同時,讓農民知道如何捍衛自己的權利。

農業保護論文13

摘要:農業機械化是實現甘肅藏區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實行農業機械化,對甘肅藏區意義重大,可以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使甘肅藏區農民快速脫貧致富。但衆所周知,甘肅藏區是保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在保持生態環境良好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在甘肅藏區推進農業機械化途徑,其意義十分重大。文章基於生態環境保護視角,深入分析甘肅藏區現有農業機械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甘肅藏區農業機械化的途徑,爲協調甘肅藏區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與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海拔地區;生態保護;農業機械化;途徑

0引言

甘肅藏區主要指的是甘南州藏族自治州的全部,位於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匯處,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過渡地帶的甘南州,是黃河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和長江重要支流的發源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黃河、長江流域水源補給、氣候調節、水土保持、維繫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態地位極其重要。長期以來,甘肅藏區農業牧業人口占大多數,農業生產效率極低,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近幾年來,甘肅藏區農業機械化水平有所提高,各種農業機械得到了較大範圍的推廣,並且機械化進程加快,農機裝備機構逐漸優化,但鑑於保護當地生態環境,整體農業機械化仍處於低水平發展階段,不利於甘肅藏區農業的較高層次發展。因此,研究生態環境保護下如何提高甘肅藏區農業機械化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意義。

1甘肅藏區的農業機械化存在的問題

1.1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

目前,甘肅藏區主要依賴小型拖拉機、單一作業機具及動力機具等,而大中型拖拉機、複式作業機具、配套機具等較少,農業機械的科技含量較低。新機械沒有針對高海拔地區的環境特點進行相應的改進,造成部分農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率較高,進而影響了農機裝備結構的合理化進程。

1.2農業機械化推廣困難

甘肅藏區有很多地區屬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農業機械推廣過程中,因該區域的環境保護級別較高,適用的農業機械較少,普通農業機械推廣難度加大。

1.3農業機械利用率較低

因受區域性、季節性的影響,在甘肅藏區農忙時節,農業機械使用率較高,有時甚至出現一定需求缺口。但農忙季一結束,農用機械大多處於閒置狀態,利用率較低[1]。這造成了大量的農機資源嚴重浪費,影響當地農民購機的積極性,不利於藏區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1.4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影響農業機械化的普及

甘肅藏區受地理位置影響,發展閉塞,農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接受新知識、新技術速度較慢,不利於藏區農業機械的推廣使用,農業機械維修水平不高,農業機械專業人才匱乏。

1.5藏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後

甘肅藏區多爲高海拔地區,地勢高,爲高原山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可供農業機械正常作業的道路缺乏,成爲制約藏區農業機械化普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2生態環境保護下提升甘肅藏區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途徑

2.1重視甘肅藏區基礎設施建設

海拔高、地形多爲高原或山區,是制約甘肅藏區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的最主要的因素,應在國家相關政策允許範圍內,加大藏區農機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增加面向藏區機耕道路財政資金投入,爲切實改善甘肅藏區農業機械作業的整體環境,推廣農用機械創造更爲有利的條件[2]。

2.2加大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與培訓力度

建立健全甘肅藏區農業機械推廣體系,提高農機管理人員與推廣人員的綜合素養和業務能力,加大培訓力度,優化培訓內容,重視培訓質量,努力培養出熱愛並忠誠於農機事業發展的專業人才,增強科技人才對藏區農業發展的引領作用,引領藏區農業機械化朝智能化、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藏區農業的高端水平發展[3]。

2.3利用互聯網+,實行“農機共享”

“農機共享”已經在一些地區嶄露頭角,對促進農業機械化、農業集約化經營及提高農業生產率方面意義重大。因甘肅藏區農機購置、使用與維修成本高、使用率低,農業機械共享模式最適合在該地區推廣與使用,該模式將原來分佈在不同區域、不同農戶的農用機械、農機維修、農機培訓、農機駕駛人員等活動獨立出來,由專門的組織去提供統一的農用機械服務[4]。該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可大大降低藏區農業機械的閒置率,促進藏區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羅方,湯紹武,王洪明,等.加速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途徑選擇與推進措施———以湖南省爲例[J].湖南農機,20xx,41(11):1-4+23.

[2]羅錫文,廖娟,胡煉,等.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J].農業工程學報,20xx,32(1):1-11.

[3]呂黃珍.共享農機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農村科技,20xx(10):33-35.

[4]黃明興.鄉鎮農機推廣工作現狀及對策[J].南方農機,20xx,48(5):49+54.

農業保護論文14

近年來,隨着城鄉經濟的快速發展,鄉村工業化的進程迅速提升,鄉鎮工業園區不斷涌現,招商引資、集團化擴展、民營企業、私營經濟等不同經濟實體的落戶,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越來越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起到議事日程,已經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加快推進農業節能減排、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等項措施落實十分必要。針對儀徵市實際,近期開展了農業污染防治工作的技術集成路徑的調研探討活動。

1基本概況

儀徵市地處寧、鎮、揚幾何三角中心,寧啓鐵路、江六高速、寧通高速、沿江高等級公路、揚州文昌公路西延,333省道、長江黃金水道等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捷。改革開放以來,儀徵經濟突飛猛進,20xx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5億元,區域經濟形成了沿江經濟開發區、汽車工業園區、化學工業園、船船製造工業園等一大批經濟實體正在蓬勃發展,上海大衆30萬輛整車項目建成投產,城鄉居民幸福指數逐年攀升。全市擁有耕地面積75多萬畝,人口60多萬,糧食產量31萬多噸,年產秸稈30萬噸左右;新建規模養殖場46家,年產生畜禽糞便17.62萬噸,年生豬出欄量4萬頭。隨着工礦企業的數量增多、畜禽養殖規模的擴大,帶來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逐漸加大。一是農業面源污染。由於年輕人外出打工,農業種植不夠重視,農田有機肥料缺乏,水稻、小麥種植大部分施用化肥,加之農田植物發病率時有發生,病蟲害危害加大,如水稻生長從秧苗到收割,要治病蟲2-3次,有的田塊病蟲害防治5次才能解決問題,造成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降低。二是養殖場規模加大。發展規模化養殖,養雞、養鴨、養鵝、養豬等規模新增量逐漸加大,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養殖帶來糞水較多,生態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三是農業廢棄物逐年增多。目前,農業廢棄物主要是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農產品加工產生的廢棄物等三大類,而農作物秸稈難以處置,主要是夏季麥秸稈由於收割時間緊、趕季節、忙插秧,秸稈難以收集,出現少數秸稈焚燒污染環境,大量秸稈切割粉碎還田。秋季稻秸稈面積大、收集時間長,也容易就地焚燒,或者放置溝渠,造成水體污染,大部分被用於切割粉碎還田。四是少數工礦企業排污不達標。有些工礦企業只重視生產,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視生產中的廢氣、廢水、廢渣的治理,亂排亂放,可能造成農產品產地土壤不同程度污染。

2主要措施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所採取的必然措施,是一種事物發展的兩個方面,是矛盾的統一體。針對上述情況,我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相應領導小組,組建了工作機構,明確了工作職責,制定了考覈機制。

2.1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成效顯著。

由農業植保部門總負責,制定年初規劃目標,在農業種植方面採取統防統治,社會化服務的模式,廣泛動員農戶農田種植多施用有機肥料、複合肥,少施用化肥,控制在用肥量的30%以下。少使用農藥,使用一些農作物殘留量少、對人體健康無妨礙的環保類生物農藥,特別提出水稻生長全過程使用農藥不得超過3次。

2.2規模畜禽場推行環保養殖。

針對規模養殖場,特別是飼養生豬,從源頭抓起。一是抓好環保準入。在新建養殖場時,就實行環境評價機制,對養殖規模、地址、可能影響周邊環境等進行環境評估,做好環評工作,只有通過環境綜合評估,纔能有新建養殖場的可能。二是抓好治理工程。新建養殖場必須配套與養殖場規模相適應的種植土地來吸納養殖產生的廢棄物、建設廢棄物沼氣治理工程、幹清堆積場,畜禽產生的廢棄物經過厭氧發酵無害化處理後,才能進入農田、生態園作爲肥料。三是抓好後續管理。新建養殖場需要配套相應的種植面積,吸納治理過的養殖廢棄物如:沼液、沼渣。或與養殖場周邊農戶、蔬菜種植園區、花木場、茶葉園等單位,簽訂用肥合同,養殖場還需登記肥料運輸銷售量的記錄。四是抓好農業減排。按照上級文件規定認真抓好養殖場減排工作。首先,簽訂減排合同。根據環保部門提供的減排量,主動深入到規模養殖場,調查養殖規模,年存欄、出欄,廢棄物處置採取措施,和養殖場主要負責人簽訂減排合同,明確提出養殖場有責任、有義務做好減排工作。其次,督查減排措施。養殖場建立雨污分流系統,污水進入厭氧發酵池處理;畜禽幹清糞搭棚收集堆放場,及時清運銷售。再次,深入田頭調研。按照養殖場提供的養殖廢棄物銷售渠道,及時走訪農戶、生態園,深入到田間地頭,進一步覈實畜禽糞便使用量,吸納土地量,瞭解使用養殖場肥料後農作物的長勢情況、病蟲害抑制以及增產結果。

2.3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增加效益。

儀徵市水稻種植面積38.5萬畝,產生秸稈21.175萬噸,小麥種植面積28.4萬畝,產生秸稈9.94萬噸。全年秸稈產生量31.1175萬噸。面對農業生產大量的秸稈,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採取相應措施。一是環保部門負責秸稈禁燒工作。市裏成立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部門工作職責,實行任務承包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環保部門每年稻麥收割季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秸稈禁燒宣傳工作,和鄉鎮簽訂秸稈禁燒目標責任狀,實行績效考覈獎懲制度,在鄉村拉宣傳橫幅,刷寫宣傳標語,開動循環宣傳車,鼓勵中國小生開展“小手拉大手”等項秸稈禁燒宣傳活動,廣泛宣傳秸稈禁燒好處。二是農業部門負責秸稈綜合利用。統一思想,秸稈禁燒工作重點要堅持“以堵爲疏”的原則,在秸稈綜合利用上做文章求突破,市農委突出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基礎工作。一抓機械化插秧。抓好秸稈還田機械化插秧,明確鄉鎮每年購買插秧機數量,督查商品秧培育數量,滿足機械插秧需求,列入農業考覈指標,重點督查,提倡“百、千、萬”工程,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二抓秸稈機械化還田。每年收割季節組織秸稈禁燒小分隊,日夜巡視。全力打造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力度,凡是在儀徵區域稻麥收割機械必須安裝秸稈切碎裝置,邊收割邊將秸稈切碎,留高茬控制在15公分左右。據不完全統計秸稈機械化還田量70-80%以上。年初制定秸稈機械化面積,按照還田面積實行一定經濟補助。三抓農田深翻。要求農機手購買100馬力以上大型機械,農田作業深耕挖耕,儘可能將秸稈進行深埋,達到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三是推進秸稈多種形式利用措施。大力推進秸稈多種形式利用,創造經濟價值。①秸稈固化。積極發展秸稈固化技術,在揚州鼎盛炭業、揚州金鼎秸稈固化等地,利用固化機械加工成型燃料棒,年收集加工消耗秸稈3000多噸,其中揚州鼎盛炭業生產的秸稈成型燃料棒還遠銷德國、法國、荷蘭等歐洲發達國家,用於家庭壁爐取暖,爲國家創造了外匯。②食用菌基料。結合我市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利用秸稈作基料培植食用菌,在月塘鎮天潤吳記高效農業生態園、劉集鎮君祥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新城鎮三茅翔飛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等地大力推進秸稈基料,年消耗秸稈約3000噸左右,近兩年月塘鎮金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結合做康能公司冬蟲夏草生產的基料試驗,生產的食用菌基料遠銷上海、蘇州以及本地現代化食用菌生產基地碧陽菌業。③秸稈飼料化。秸稈含有大量的粗纖維物質,粉碎後和玉米、豆粕混合作爲生豬飼料,營養豐富,促進生豬生長,改變生豬肉質。在揚州市港灣養殖場生豬養殖中,每天每頭生豬消耗秸稈加工的飼料2-3公斤,生豬肯吃肯睡肯長肉,生豬養殖綜合效益提高10%以上。④秸稈能源化。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星級莊臺打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同時,大力發展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小區,全市已經新建集中小區48處,集中居住人口3.5萬人,佔農村人口10%,新型農民集中小區的涌現,開展秸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提供清潔能源十分必要,改變傳統用能習慣,提升農民生活質量,保護生態環境至關重要。⑤秸稈收集的方法。秸稈綜合利用主要是秸稈難以收集,人工費用高,機械化作業不適用。發展經紀人隊伍,秸稈利用主體,將秸稈收集事宜,交有1個或幾個人負責,這些人員,組織拖拉機運輸隊伍,動員10-30人,到農戶或種糧大戶地頭,打捆,有的用草繩,有的用無紡布邊角料布條,每人每天打捆150-160個,重量在15斤左右,農田在2畝地,一般工作時間早晨8:00到晚上6:00,輪留做飯,大約一小時,同時負責搬運上拖拉機,每個平均價格0.8元,拖拉機運輸每次運費20元,但是柴油費用由秸稈收集主體負擔。同時,拖拉機採用自動卸貨裝置,拖拉機手負責把草堆積好。拖拉機運輸秸稈重量在0.8-1.0噸左右。收集秸稈每噸260元左右,但是有一點,現在秸稈提倡機械化全量還田,每個村要利用片長負責的生產隊,再通過生產隊隊長向各家各戶宣傳秸稈有人收集,在收割季節不要切割秸稈。秋季要收集秸稈大約35-40天,收入每人每天200元,總收入在7000-8000元。四是紮實推進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調查。按照省市統一部署,積極組織開展工礦企業、一般農區等重金屬污染防治調查工作,①研究部署。傳達學習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制定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調查方案,講解表格填寫注意事項,實際調查技術路線與操作步驟等,明確時間節點,工作做細做實,數字填寫有根有據。②狠抓落實。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鄉鎮對重點區域重點把關,指導調查,做到數據填報正確、座標定位準確無誤,按照要求拍攝採樣照片,註明時間、地點。③查閱資料。根據省市要求,確保數字提供準確性、完整性,先後走訪市農委、市統計局、市國土局等相關單位科室,翻閱資料,全面掌握儀徵國土面積、糧食生產、耕地面積、產業佈局、區域經濟等相關指標,作爲調查依據。

3體會和認識

我們始終認爲,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與發展農村經濟是矛盾的統一體,相輔相成,決不能犧牲生態環境來發展經濟,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有效保持經濟增長,在今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方面要抓好“三個強化”。一是強化宣傳,形成齊抓共管的氛圍。要廣泛宣傳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園,是造福子孫後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項偉業。建設養殖、生產企業必須提供環保部門的環境評價報告和建立“三同時制度”,要做到養殖場蓬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時刻不忘,真正做到生產發展、環境保護兩個不誤。二是強化聯動,形成協調一致的氛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是全人類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只有大家共同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保護環境的意識才能增強。在以後的農業減排、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秸稈多種形式利用、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等項工作中,農委、發改、國土,統計、環保等相關部門分工協作、及早謀劃、相互配合,按照各自職責,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強化培訓,形成技術支撐的氛圍。要加大培訓力度,舉辦相應技術培訓班、業務輔導班,將環保知識、農業減排知識、重金屬污染防治等納入培訓範圍,加大保護生態環境的技術支撐力度,在項目落戶的同時要做好前期調研,從源頭抓起,對環境有危害的,即使經濟附加值再高也不能建設。要加大地方財政支持力度,有效解決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工作經費。

4對策和思考

新的時期,圍繞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做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減排、秸稈多種形式利用、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等項工作,是時代賦予我們神聖使命,我們要增強順應新常態的新要求,引起高度重視,增強克難攻堅的責任意識,抓牢抓實。

4.1加強領導,突出宣傳,營造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各級領導要大力宣傳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責任意識,全面動員社會參與,公衆支持,編印宣傳小冊子,通過報刊雜誌、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好處,利用牆報橫幅、宣傳車、報刊、新聞媒體等加大宣傳力度,把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宣傳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4.2加強引領,制定標準,科學編制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技術指標。

建立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示範點,樹立典型,起到示範引領作用;設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指標,明確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減排、秸稈多種形式利用、農業廢棄物治理排放等各項指標。各地按照標準執行,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用於指導各行業開展防治工作。

4.3加強管理,突出重點,狠抓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組織實施。

要統籌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利益關係,把環境保護放在優先位置來思考,要加強重點區域、關鍵部位的環境保護的檢測和監測,發揮行政調控職能作用。參與重大項目落戶的前期調研,對農業生態環境影響程度,要適時做好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4.4加大投入,突出質量,順利實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程項目。

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要本着先治理後生產的原則,如:畜禽養殖場,在發展養殖的同時,有責任、有義務治理養殖環境,要增強治污投入,建造科學治污工程,落實減排措施。要提高治污工程質量,對國家投資新建的項目嚴格執行“四項制度”即工程管理法人制、項目建設招投標制、建設內容合同制、建設工程監理制等,確保工程項目建設公開、公正、公平,項目建設運行管理常態化、處理效果高效化。

4.5加大創新,突出效果,確保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落到實處。

增強創新意識,緊跟時代脈搏,增大科技含量,注重管理效果。一是堅持學習。要組織相關技術管理人員外出學習,做到走出去、學回來、用起來,把先進的技術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增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信心和決心。二是堅持創新。要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聯合科研單位,運用科技成果,走產、學、研相結合的工作思路,提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含量。三是堅持效果。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成效,是關係到農村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的大事,所以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必須抓緊抓好。抓好工程項目運行管理效果十分必要,要建立崗位責任制,簽訂任務合同,明確職責;建立目標考覈制,實行績效掛鉤,和利益相結合;建立獎懲制度,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減排工作不力、農業廢棄物處理不完善等相關工作,必須限令整改,不達標準堅決停產、關閉。

農業保護論文15

摘要:農作物秸稈是可再生資源,過去農民總是將秸稈焚燒,這一行爲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生態環境,非常不利於環保。自從禁燒之後,雖然這現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大量的秸稈還是給農民的生產活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對於秸稈的綜合利用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就顯得尤爲重要。結合實際對這一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幫助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關鍵詞:秸稈;綜合利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近些年農村經濟發展迅速,農民生活條件與方式都有了明顯的改變,秸稈已經不再像以往一樣利用,這就使的大量的秸稈失去了一個有效的處理途徑。因此秸稈的有效利用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農民的一大難題,特別是我國的農業大省,這一問題雖然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但是仍然是困擾農民的一個難題。

1秸稈利用現狀和綜合利用

1.1秸稈利用現狀

目前,我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人口總數也在不斷的上漲,這些都不斷的促進着農業產業的發展。現階段不管是農業生產的規模還是產量全部都有所擴大和增長,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農作物的秸稈。一直以來,秸稈都是被焚燒處理的,但是這樣處理會對環境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非常不利於環保,而且在新大氣法中的第76、77條已經明確規定各個地方要禁止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鼓勵並且支持對秸稈、落葉等進行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工業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等綜合利用。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在20xx年我國秸稈的可收集量達到了9億t左右,利用量達到了7.2億t,利用率是80.11%,這一數據明顯表示,秸稈的綜合利用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的,在很多地方秸稈的綜合利用程度還非常不夠,甚至還有很多地方仍然在將秸稈進行焚燒處理。

1.2秸稈綜合利用

所謂秸稈綜合利用其實就是說秸稈的處理需要遵循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做到變廢爲寶,始終以環保節能作爲其重要的思想理念。就目前階段來說,秸稈的綜合利用主要是兩種主要的方式,一種就是利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將秸稈進行粉碎化處理,最大程度的返回農田,降低其污染程度;另外一種就是將秸稈作爲有機肥、飼料或是能源等進行再次利用,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比如秸稈食用菌、利用秸稈發電等都是秸稈良好的利用方式。

2秸稈的綜合利用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

2.1增加財政投入

根據目前我國的秸稈綜合利用程度來看,想要提高秸稈的利用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相關部門提高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增加對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提高對於這方面的研究力度,加快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與生態化發展進程。另外,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應該加大對農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秸稈的綜合利用過程中,涉及到許多費用,比如機械化設備的使用,秸稈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經費等,政府需要增加財政投入,有效的減輕農民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承擔的經濟壓力,這樣有利於提高農民的積極性,真正的讓農民做到不願意將秸稈焚燒。

2.2發展和利用秸稈+青貯飼料-糞-沼-渣生態模式

發展和利用秸稈+青貯飼料-糞-沼-渣生態模式,這就是循環經濟,使秸稈的綜合利用與其他的產業活動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生態的完整小循環,這不僅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秸稈的利用率,還能夠有效的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進而獲得經濟效益,這是真正的變廢爲寶、廢物再利用。比如山東陽信超前牧業就在這樣的生態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他們將秸稈作爲養殖牛的飼料,再將養殖糞便用來產生沼氣1。沼氣用於發電,沼渣沼液生產綠色有機肥或養殖食用菌,這一舉措將整個鏈條的資源都充分的調動了起來,在當地帶動了周圍一千多戶農民走上了新的發家致富的道路。

2.3發展秸稈食用菌產業

秸稈看似是沒有用的廢物,但其實秸稈中含有大量的碳、氫、礦物質和激素,這些都是非常適合食用菌生長的營養元素,而且秸稈的獲得相對容易,又沒有什麼成本,如果發展食用菌產業就可以爲農民創收做出一些貢獻。目前我國已經有一些地區實現了秸稈食用菌產業的有效發展,而且已經能夠生產出像平菇、木耳、香菇、金針菇等十多種常見的食用菌。而且生產鮮菇之後留下的蘑菇糠也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飼料,能夠再次作爲有機肥使用到土地當中。很顯然,發展秸稈食用菌產業能夠將秸稈的作用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增加了秸稈的利用率,爲農民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收入,既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又促進了秸稈的綜合利用。

2.4秸稈發電

秸稈發電很顯然就是將秸稈充分燃燒進而產生電能,目前我國的以生物燃料燃燒進行發電的企業中不僅僅是燃燒秸稈,還有很多都是可以作爲其燃料的,比如林業中的廢棄物、刀客、玉米芯廢棄菌袋鋸末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好人燃料,發展這項產業能夠將這些廢棄物充分利用起來,減少了廢棄物對環境的消極作用。但是在發展秸稈發電產業的同時需要注意的,這些廢棄物的收集與存放問題。

3結語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能夠實現秸稈的利用,但是利用效果卻有很大差別,因此做好秸稈的綜合利用以及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仍然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相關的部門還需要加大監督力度,做好政策扶持工作,加強宣傳,另外就是要想保證以上措施的實現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解決秸稈的收集、儲存和運輸問題,這樣的全面進行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秸稈資源的浪費以及對環境的污染。

參考文獻

[1]門國保.淺談秸稈綜合利用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J].農民致富之友,20xx,(6):230.

標籤:論文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