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育隨筆:國小老師的反思6篇

教師1.82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隨筆:國小老師的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隨筆:國小老師的反思6篇

教育隨筆:國小老師的反思1

每到新的學年,中心國小的各個教學班都要新增不少生源,特別是中、高年級要集中全鎮大部分村小、及教學點的學生,這種中、高年級集中辦學方式在農村鄉鎮是一個普遍現象,特別是現今計劃生育抓得好,生源少,這種辦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優化化教學資源,體現教育的均衡性。

可這件好事卻讓中心國小的教師非常頭痛,關鍵原因還是村小的教學質量差,並班後這部分學生的管理難度大。就拿這兩天併到我班的7個學生來說吧:開學第一天,感覺到自己還沒有進入到教學的狀態,學生似乎也還沒有從假期不回過神來,於是就找來上學期的試卷讓學生訂正。在發放試卷的過程中,我也瀏覽了一下剛轉來的學生的成績:最高分70分,最低分31分,平均分不足50分,比我班原來的平均成績少了十幾分,簡直不可思議。

可經過兩天的接觸,和他們課堂上的表現,我發現這7個學生中除了兩個學生學習新知識慢一點外,其他幾個能完全跟上班上中等學生的水平,特別是有幾個課堂上特別投入,如此表現,不可能學不好呀,這又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其一,村小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村小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一般的教師都不願意去,即使勉強派去任教,教師也是走馬燈似的更換,而能在哪裏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這部分人一般都是民師出生,文化水平低,缺乏專業素養。民師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產物,這部分教師年齡偏大,有些是教師甚至是父子兩代人的老師,雖然時代不同,但這些老教師還是秉承着過去的.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方式。如今的教學相比幾十年來年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他們所沿用的還是過去的老一套。

教育隨筆:國小老師的反思2

時光悄無聲息,小升中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一種無形的壓力向家長和老師襲來。最近兩週的家長羣溝通中,總是無可避免地被家長問到小升中的問題。面對順德教育小升中近乎殘酷的競爭環境,的確足以使很多高年級家長坐不住。關於這個問題,我有自己的看法。

家長都難以承受的壓力孩子如何能夠承擔。家長和老師都有希望孩子成龍成鳳的願望,但一味地把小升中考試掛在嘴邊來鞭策孩子,孩子除了對學習更加厭倦,對老師和家長滿是逆反還會有什麼?當然,這不是在逃避小升中,而是應當思考用更合理的方法來對待。我認爲,家長和老師對孩子應當外鬆內緊。既讓孩子重視起小升中的重要,又不要刻意緊逼。

小升中其實並沒什麼可怕,不過是孩子國小升中學的`一個階段性檢測。根據我對小升中考試的瞭解,小升中考試其實就是在考查孩子在國小階段對掌握的知識的運用。就拿國小語文來說,你學會那麼多的字詞,背誦了那麼多的詩詞文章,練習過那麼多的習作,小升中一張考卷能檢測到多少?只有通過試卷來檢測孩子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即理解、應用能力的檢測,才能真正測出水平,數學就是考查孩子的思維能力,國小英語則重在積累,聽說寫的能力最重要。老師和家長應當着重培養孩子的能力。在學校,要培養孩子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以達到訓練能力的目的,家校要協作一致,培養孩子細緻、規範完成作業的能力,起到鞏固練習的作用。說白了,還是孩子的習慣培養,五年級下學期,還有時間,從現在開始,家校共同努力持之以恆,培養孩子積極思考、發言,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還來得及。

話說回來,小升中考試僅僅是孩子一次重要的抉擇,但,就孩子的一生需要經歷的波折來說,它又算什麼呢?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努力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讓好習慣領着孩子進步纔是上策。

教育隨筆:國小老師的反思3

俗話說:“十個指頭有長短”,何況一個班四五十人呢?在各科教學中,每個班總有幾個差生,而大多數教師也爲此而頭痛。其實,差生並不永遠是差生,只可是看我們如何對待他們,治好頭痛病。

 一、讓差生“親其師,信其道”

教師在平時要多主動接觸差生,向他們提問,找機會與他們接近交談,和他們交朋友,多給他們情感,以博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沁出他們的自卑感和對數學學習的恐懼感。在教學中,教師還能夠經過自我的語言、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二、讓差生有成功的體驗

教師要善於捕捉差生的閃光點,一旦發現他們的提高,哪怕是點滴提高,都要及時給與肯定和鼓勵;並且還要善於創設情境,給學生供給成功的機會。教學中可挑一些容易回答、解答、操作的問題給差生作,使他們在成功中樹立信心和決心,應對他們的不完整的答案,不要過早的下結論,而是尋找他們思維的合理成分,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巧妙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解題的自覺性和必勝信心。

 三、讓差生歡樂的學習

實踐有證明,一味地講授,容易養成學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覺,並且講授效果往往不怎樣夢想,常常既不能把學生教會(異常是差生),也不能讓學生真正聽懂。所以,改變傳統方法,創新設計,使學生真正動起來,把課堂提高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以迎合學生好動心理,培養學生的樂趣,使學生在活動操作中,既吸取又加工,即生化概念又構成本事。

 四、讓差生拾級而上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差生知識“欠帳多”,認識本事差,思維本事弱,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暴露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和構成過程,即降低起點,採用慢鏡頭,小步子能倒退的手段,給差生大氣思維的臺階,使他們拾級而上。

教育隨筆:國小老師的反思4

我進教室聽課或跟班的話,一向都是和某坐的,我們班一共55個孩子,所以就多出來一個,據班主任教師講,某是主動要求自我坐的。這是一個很有思想的男孩子,笑起來兩個眼睛彎彎的,每次我去他都會很主動地給收拾桌子。大多數時候,很想一個人,靜靜的,可是偶爾的時候,卻感覺自我與周遭格格不入,很孤獨,卻執拗地想堅持那種極致的平靜,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是這樣的生活狀態,而某比這要好很多,性格很好,可是我還是能夠感受到他偶爾流淌出來的孤獨。有時候懷念的並不是過去的一些人一些事,而是當年的自我。在班裏的時候,會莫名的感到一種寧靜。

早讀完第一節是語文課,王教師是一位很有主見的教師,兒子今年念九年級,據說還不會騎自行車,因爲幼兒園、國小、國中都是在自家小區裏上的。和她相處的這些天,我越發喜歡她了。歲月會毀滅絕世的容顏,卻也會沉澱下廣博的睿智,她對語文這門學科的理解是很深刻的,其教學的'思想性、邏輯性、人文性,讓我發現,於高二的學生而言,語文也能夠是一位裙裾飄搖的妙齡少女,在峭壁f巖間款步行走。每週的語文常規作業是練字、寫隨筆、摘抄,基本沒有其他作業。可是,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有很高的要求,會推薦很多名著,每週會推薦一到兩部電影,每週一節讀書交流課。高二校級活動很豐富,話劇節、大合唱、辯論賽、運動會……學校對學生本事的培養是很重視的。

剛上課,我提筆記錄,筆帽飛了出去,看了眼地上的筆帽,看了眼講臺上聲情並茂的王教師,我默默低下頭繼續做聽課筆記。沒想到,隔了個過道的朱晨陽同學,居然趴下去給我撿起筆帽,輕輕放在我的手邊,然後繼續認真聽課。一下子,在這個轉冷的秋季,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我感到了溫暖,很是純淨。

教育隨筆:國小老師的反思5

兩個月的暑假又過去了,新學期又到來了。今年是我第一年來到思賢實驗國小工作。學校很美麗,老師很親切。爲了讓老師更好地工作,學校安排了工作培訓。

今年,我被安排教一年級兩個班小朋友數學。對於一年級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活潑、無拘束。爲了讓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以及根據學校的一些規章,我準備在一開始就着重培養小朋友們養成一些好習慣。

 一、培養認真聽課的習慣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畢業,肯定會把幼兒園的一些習慣帶過來。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上課紀律。在幼兒園,課堂很活躍的,玩玩遊戲很開心的;而國小的課堂是有紀律規定的。一年級開始,學生就要正式開始學習書本基礎知識了,需要一個安靜的課堂環境,需要學生注意力集中。一年級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認真聽課。認真聽課首先要做到:小手不亂動、小腳放放好,背挺直、做神器,小耳朵認真聽、小眼睛認真看。這樣一個小口訣,教給小朋友,隨時念一念,檢查自己有沒有做到。認真聽課習慣養成了,學習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二、培養認真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

爲了下一節課上得更順利,課前準備很重要。剛開學幾天,一年級學生剛剛認真上完一節課,想要在下節課有同樣角的表現,就要利用好下課的時間,上個廁所,喝點水,教師外轉一轉,外面休息休息,把下節課的書本準備好,10分鐘的'休息利用好了,又可以精神地聽下一節課了。

 三、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在幼兒園或者家裏,大多都是老師、父母幫忙完成的,但到了國小,就要慢慢獨立了。垃圾不亂扔、飯前便後洗洗手,自己的課桌整整齊。

四、養成文明講禮的好習慣

一個有禮貌的人總是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那就需要從小就培養。要教一年級學生遇到老師問好,上學要和爸爸媽媽說再見,學會使用“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堅持、用心去做的,過程辛苦,但回報很大。希望一年級的小朋友們能在一開始,就嚴於律己,養成好習慣。

教育隨筆:國小老師的反思6

每個人從國小到中學再到大學,十多年的學生生涯,經歷過許許多多的老師,這些老師中,哪一個讓你印象深刻甚至永生難忘……

我記憶深處的是中學時的張老師。張老師教我們語文課,那時候的我很是內向,上課根本不會主動發言,用張老師的話說“像一個小綿羊”。但我卻經常被張老師當堂叫起來朗讀課文,朗讀完後她總能找到“讚揚”的理由,比如吐字清楚啦,比如語氣輕重緩急把握的好啦等等。漸漸地,我喜歡上了語文課,也喜歡上了的作文。因喜歡而熱愛,我的作文幾乎成了每堂作文課的範文。

那個年代,還沒有“賞識教育”這一概念,但我幸運遇到了一個會賞識學生的老師。

我也曾有過從教經歷,三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也遇到過一些“問題學生”,其中一個男生的個子幾乎比我還高。正是因爲個大身壯的緣故,這個學生很霸道, 課堂搗亂課後打架哪個老師也管不住,而每門功課的成績可想而知地差。於是課任老師多次將狀告到我面前。我對他也是束手無策,惟一的念頭就是將他“驅逐”出班級。於是,在他又一次課堂搗亂的時候,我不由分說連喝帶斥把他趕出教室,並當即叫來他的家長,嚴厲聲明不允許他參加即將到來的期會考試。

那一年,這個男生不但沒有參加期會考試,而且我再沒有在學校看到過他。有學生告訴我,他停學了。

班裏的刺頭兒沒有了,一段時間,我甚至感到慶幸。直到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他。當時他和三四個男孩在一起,衣着都是不倫不類的`時尚,頭髮染得一半紅一半黃,看到我並沒有打招呼,而是打了聲長長的口哨。

那一聲尖利的口哨,將我的心拽得生疼。

……

我爲什麼要寫下上面的事件和感受,是因爲手頭一本《班主任教育案例反思》(張英華、楊學傑編,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書中的許多案例讓我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讓我看到聽到摸到甚至嗅到一種親切的氣息。從中我看到當年的班主任,也看到了當年的自己,看到了當年的學生。

中學時的班主任,善於發現並鼓勵學生的閃光點,至今,許多學生提起她都是滿心的感激。讀《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我明白了:最好的老師就是尊重學生的老師,是可以和學生成爲朋友的老師。

曾經爲師的自己,如果多進行反思,會不會做出武斷的舉動? 讀《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我意識到:過去對於學生,我們只是一味地強調嚴字當頭,放棄了愛所蘊涵的理解、寬容。而理解和寬容正是構架師生和諧關係的橋樑。

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所謂的“問題學生“,我們應該怎麼做?《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告訴我們,每個所謂的“問題生”都不差,差的是我們的關注程度。因爲教育是用愛心呼喚良知的事業,教師要懷着對學生的關愛,對教育的熱愛,身體力行關愛孩子。

教育要產生最佳效益,還必須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切結合,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所以說,《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也是聯繫教師與家長的紐帶。作爲班主任老師,只有隨時觀察瞭解自己的學生,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繫,並能從指導家教入手,端正家長的思想認識和教育態度、方式方法,以達到家校合力,共同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就會實現理想的教育效果。

春江水暖鴨先知。評價教育的發展,教師的感受最爲真切,也最有發言權。《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來自教學實踐第一線,是教師對教學的反思,對課堂的反思,對學生的反思,更是對人生的反思。帶着反思,他們更多地走近學生,貼近學生,靠近學生,與學生成朋友,關注着教育,關注着學生個體。

反思有利於提高,這不僅是一條教育思想,一條教育原則,也是教育者自身素質提升的一種模式。《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樸素,真摯,抒寫着內心的一個個感動,充滿着教育的智慧,充滿着愛,充滿着對教育事業的熾熱、真摯和溫暖;一個個案例的背後,呈現的是教師人生履歷中或深或淺的詩意的印記;一個個案例,有教師的聲音,也有學生的聲音,與其說是教師個體的,莫如說是運城市實驗中學的整體宣言。它不僅是班主任工作的簡單彙總,承載着教育人的反思,更承載着教育工作者的夢想。

教育家葉瀾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爲名師。” 運城市實驗中學始終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關注教師自身成長,爲教師發展提供平臺,這本《班主任教育案例與反思》的彙編出版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從而告別教書匠,實現教育家的夢想。我想,這是編者的初衷,也是全體教師的共同目標。

在反思中成長,教育因反思而美麗。相信運城市實驗中學的教育教學會是一片新天地,真正實現師生與學校同成長、學校與師生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