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0篇)

教師2.7W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

《給教師的建議》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一部教育經典,蘇聯的霍姆林斯基所作,雖然年代有些久遠,但其價值依然熠熠生輝。它不僅有光輝的教育理論,更有鮮活的案例指導,每次讀它的時候,都有豁然開朗之感,彷彿找到了教育的活水源頭,彷彿撥開了困惑的迷霧見到湛藍天空······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0篇)

在書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有如下幾條:

“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視野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爲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

想起自己初爲人師時,總是碰到這樣的情形:因爲對教材不熟悉,因爲知識儲備不夠,所以上課的時候自己總是拼足所有的力氣去記住教材的內容和授課的邏輯順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教材的內容上,而沒有關注學生的思維和心靈,對課文的理解是粗糙的,語言的表達是沒有情感的。沒有鮮明情感的表達,學生聽起來自然費力而又無趣。蘇霍姆林斯基認爲,一節好的課堂的前提應當是老師的知識儲備是這堂課的知識容量的20倍以上,這樣你才能減少對教材的關注度,做到上課遊刃有餘。你對教材的關注度越少,你對學生的關注度纔會越高,教師在講課時才能直接訴諸學生的理智和心靈,關注學生的思維以及學生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知識視野比學校的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呢?

閱讀,閱讀,再閱讀。教師是知識的傳承者,但知識會老化、會過時,教師必須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把閱讀當作飢餓時的食物,當作自己的精神需求,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來,深入地思考。閱讀,有時候還能幫助自己抵制職業倦怠,能讓自己的思想保持活力,能讓自己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有一份底氣和自信。

“先進的教師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往往變成了不能移動的重物,知識被積累起來似乎是‘爲了儲備’,它們‘不能進入週轉’。這在實踐中會導致什麼結果呢?結果就是知識脫離學生的精神生活,脫離他的智力興趣,學生掌握知識變成了毫無樂趣的可言的事,變成了爲知識而知識。”

現行教育真正可怕的失誤在於,它把學生的主要精力用到了消極地掌握知識上去了,就是讓學生記憶老師講過的現成的知識,死背教科書。學生揹負着厚厚的知識行囊,越學越累,而他們用大好的青春時光學到的知識,卻是人工智能幾秒鐘就可以搜索到的。就像馬雲近日在貴州大數據峯會上所言:現今社會,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孩子去記、背、算,不讓孩子去體驗、去思考,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爲他們無法競爭過機器、智能。知識可以學,但智慧不能學。

“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這纔是學校和教師應該指向的地方。

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慢慢積澱,需如靜水一般,不喧囂、不浮躁,慢慢流深。如此,真正的教育才會發生。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2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學生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纔可能成爲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纔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着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爲一名名師。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3

雖然我還沒有仔細得閱讀完這本著作,但現在覺得自己有了不少的想法。雖然蘇聯已經解體了,但是蘇聯的教育卻依然對全社會有着無比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作者在書裏面講到的很多條建議裏,我認爲可以歸納出兩個字“思考”,提醒我們教師時刻得“思考”着。不管教師對待學生的問題時,還是對待自己教學的問題都應該思考。

我們說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大綱只可能包含一定階段和範圍的 知識水平,他不包括活生生的孩子。既然是“活生生”的孩子,那麼我們怎麼能不思考就對他們實施教育。活潑好動的孩子們他們的問題很多,從他們一年級一入學他們的問題就隨之而來了。進入一年級,孩子們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學習任務了,他們會喜歡嗎?他們會思考嗎?他們會記憶嗎??我已經帶過兩屆的一年級了,學生在一開始都非常得配合老師,來上學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但是沒有一學期,有時甚至只有2個月,就不耐煩了。爲什麼呢?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知道自己太不瞭解孩子了,沒有真正得思考他們。當然你不懂孩子,孩子自然就會把你丟棄。以後我就會首先去思考他們,然後再嘗試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還告訴我們光思考孩子們還是不夠的,還要思考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教學。我常常羨慕那些上公開課上得很漂亮的老師,以爲肯定很辛苦得花了幾天準備了一堂課。但是蘇說真正優秀的課是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的,可以是隨時拿來。但細看看真有這樣的好事嗎?不,絕對不是,那是要花一輩子的功夫在思考的。一輩子似乎誇張了點?沒有!優秀的教師就是這樣做的!我教的是數學,覺得有的孩子天生沒有數感,剛講過的東西換了一種形式他就不會了。現在看來是自己不會思考學生,更沒有思考方法。我要給自己準備兩套教學大綱:一、就是教育部門發的;二、就要給學生準備和其有關的課外閱讀和其他資源來源。那麼當我提出問題時尤其是較難的時候,他們不會搞得手足無措,他們的腦子裏馬上反應出與之相關的事物。這樣他們對數學感覺不是那麼抽象,而是越來越鮮明,他們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來越敏銳。

以前正是因爲少了這份思考,感覺自己每天都在努力着,花的時間和精力也不比別人少,但是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沒有很大的提高。現在我找到了原因,不善於思考的教師永遠是不合格的教師,他只能是一名教書匠。那麼我希望以後自己能做個善於思考的老師,培養出善於思考的學生。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4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勞動在智育中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鑽研的智慧。只要是複雜的、創造性的勞動,這種勞動裏有思想、有巧妙的技能和技藝,就會讓兒童越聰明,讓他們對事實、現象、因果聯繫、規律性進行深入思考,同時他們的分析能力就表現得越鮮明。

我們先來看一下,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勞動是什麼?首先是指複雜的、創造性的勞動,這種勞動裏要有思想、有巧妙的技能和技藝。一年年積累的事實更有力地證明,這裏面有一種直接的聯繫。手所掌握的和正在學習的技藝越高超,兒童、少年和青年就越聰明,他對事實、現象、因果聯繫、規律性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就表現得越鮮明。有一點,我是非常讚賞與認同的,那就是"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心靈手巧是互通的。結合目前我們學校的實際,我認爲可以創造性地利用蘇氏的觀點。那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玩",這裏的玩是和蘇氏的"勞動"是相通的。

在我所任教的家政課中,在帶領學生學習一個新的菜品時,往往出現了一種現象:那就是動手能力好的學生完成的較快,動手能力差的總是落在最後。就拿我教的涼拌三鮮來說,聰明的同學聽完教師的講解,三下五除二,就弄好了。而一些動手能力差的學生,就是手把手地教,也是糊塗。因此,我主動聯繫班主任,在家長來校接學生的時候,與家長溝通,放假在家讓家長配合,適當放手讓孩子回家也試着練習做一些基礎菜品,因爲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們多動手玩耍。尤其是一些比較複雜的活動,它的各個步驟和操作之間都有依存性,而且它要求高度的注意力、精神專注和動腦筋思考。這些動手的過程其實腦力也是在勞動的。

會玩的孩子聰明,因爲他們反應敏捷,接受新生事物速度快。因此,勞動(有意義的玩)在智育中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當然,玩耍(勞動)還要和閱讀結合起來,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通過讀書學習,使我深刻認識到教學中強調的動手實踐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回想到自己的課堂,有關這方面的訓練較少。當學生在學習新知遇到困難時,與其老師一遍又一遍的口乾舌燥的說,我們不妨讓學生放下刀磨一磨(動手操作),磨刀不誤砍柴工。當然勞動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上,老師讓學生動手操作,不就是在培養學生思維的過程嗎?我們教師應時刻留意,給學生創造勞動的機會,讓勞動在學生的指尖上生花。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5

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他的名字對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說,都不陌生,在我們的教育成長之路上,可以說都曾得到過他卓越的教育理論和教育精神的滋養。

從這本《給教師的建議》娓娓道來的文字中,我懂得和徹悟了一個教師所應明白的道理: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藝術;教育需要經驗更需要技巧,還需要爲人師者付出愛心與真心進行“人文”教育。讓我敬佩的是,他當年所闡述的很多教育理論,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現在,依然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它們並沒有因爲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它理性和實踐的光輝。這本《給教師的建議》是專門寫給國小教師的,書中沒有生硬的說教,沒有空泛的大道理。在書中的字裏行間,在每字每句裏,都滲透着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真愛。他在給教師的每一條建議當中都結合了他自己多年教學當中生動感人、令人信服的教育事例。他對教育的闡述形象精準,加以精闢的理論分析,一針見血地點明瞭教育的真諦。爲在教育工作中遇到迷惘感到困惑的人們指點了迷津,使我們感到貼心和溫暖,也找到了前進的方向。通讀全書,感悟很多,但總的來說,我認爲蘇霍姆林斯基是真正爲學生着想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是爲“人”服務的,是爲人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服務的。從他的文字中,我們隨時感到他的道德、信念教育是與情感培養、美育乃至智育非常和諧地統一起來的。蘇霍姆林斯基格外重視德育,力求讓孩子從小就有鮮明的是非觀和羞恥感。他說:“羞恥心是對於卑劣的,醜惡的東西的強有力的抗毒劑;形象地說,它是能浮載榮譽感,良心和自尊感的大船的深水。如果一個年輕的公民,沒有早在他的童年時代就體驗到對卑劣行爲的蔑視和爲別人的痛苦分擔憂愁,那就難以設想他會有成爲一個好人的志向。” 蘇霍姆林斯基善於利用一切小事鼓勵孩子們善良的念頭,幫助孩子們體驗正義的思想取得勝利的心情。蘇霍姆林斯基耐心地培養着孩子們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操和道德信念,始終堅持在個性全面和諧發展教育中,德育居於首位。這種教育理念在我們今天看來,也是非常可取的。

在培養智力方面,蘇霍姆林斯基自始至終屏棄死記硬背,強調思考的重要性。他認爲,只評價學習的最終成果,而忽視學生的勤奮、努力程度,這是不公正的。不能把評價變成威脅人的東西,任何時候評價都不可變爲貶低個性的手段。“學習、上課、完成作業、經常得到分數——這一切絕不應當成爲用來衡量、評價一個人的惟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如果在教師看來,他只是一種頭腦裏被填塞知識的生物,他就不會成爲全面發展的人。如果一個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類心靈的某一領域成爲主宰者……那麼,所謂的人就是不可思議的。” 這一段話可以說是振聾發聵的,對照素質教育,這不就是素質教育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嗎?可我們在這方面到底做了多少呢?恐怕還是說得多,認識的多,但實際上孩子們還是掙扎在學海題海中難以自拔,或是在老師設計的學習程序中機械地完成着記憶的訓練。 蘇霍姆林斯基在文章最後說了一句話:“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話的思想的教學方法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值得我們研究和探索一輩子的,我們有太多的方面要向這位教育理論家學習。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6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作爲教師沒有一個不知道的,我以前讀過一次,但是說實話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很是慚愧,所以我決定重新研讀這本教育鉅著,以“改過自新”。

今天讀了《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條建議,讓我有很深刻的反省,尤其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是否公正?每一個人的認識能力、接受能力懂不同,即使是雙胞胎他們也是有差異的,而我們教師卻是用一把刻度尺來衡量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這是不公的,書中舉了個讓學生提水的例子,“一個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了,而另外一個孩子卻能提來20桶。如果你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提夠20桶,那麼這就會損傷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麼也幹不成了,說不定還會躺到醫院裏去。”想一想,我們現在對學生的要求,對學生的評價是不是正在傷害着學生,他們雖然出於對我們教師的敬畏而不敢說出一些“我不會”、“我不懂”、“我完成不了”等話語,但這正在傷害着我們與學生間的感情,因爲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喜歡接受一些完成不了的工作,更不喜歡佈置這個工作的人,而更重要的是這種行爲在慢慢扼殺學生在學習中的快樂,因爲他們覺得學習帶來的只是失敗後的批評,沒有一絲獲得哪怕丁點進步後的喜悅與肯定。

說句實話,我們的眼光及意識還停留在學生的成績上,這是出於我們教師自身考慮的一種自私的行爲,要改變這種現象,首先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明白教育是要讓每一名學生都獲得不同程度進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想辦法讓學生達到或者接近教學大綱上的要求,書中說的很好,“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成功的樂趣。”書中還舉了個一個例子,一個有經驗的老師,爲了讓不同的學生都享受到腦力勞動中成功的樂趣,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而佈置不同要求的作業,讓他們來完成,這樣所有的學生都在前進,有人快一點,有人慢一點,但是每一個人都看見了自己的勞動和努力,也享受到了快樂。試想一下,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我們教師還會因學生抄襲作業而煩惱嗎?學生爲什麼會抄襲作業,很簡單因爲他不會,這和老師有直接的關係,說明你沒有對全班學生的各種能力做到心中有數,也說明了你在備課時沒有做到備學生這個環節,更說明了你評價學生的標準是出於自私的考慮。

所以,我覺得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依據差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即使微小的進步也能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讚許,從而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不要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失去。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7

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你是明天的教師,請記住:每一個兒童都是帶着想好好學習的願望來上學的,這種願望像一顆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兒童所關切的情感世界,他以無比信任的心情把這顆火星交給我們,做教師的人”。

承接着孩子的火星,這沉甸甸的分量和責任也提醒着自己,我也是帶着追求做一位好老師的願望來工作的,我和學生的願望火星在學校相逢,這成了我努力想做到的:在專業上可持續發展。如果把工作生涯比作一篇高影響力的論文,那麼過去的一年多教師經歷則是開頭的序和引言,而《給教師的建議》恰恰是質量很高的一篇參考文獻,所以我得好好引用指導自己以後的工作方法。

關於專業知識: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紮實的心理學基礎,就談不上教育修養。一頁頁的讀完,一點點地在體會心理學知識的身影。如利用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利用兒童的語言發展關鍵期提高閱讀水平;利用多種記憶技巧提高學習方法;利用能力發展觀讓興趣與挑戰同在,提高後進生成績。這些理論深入淺出的滲透到實踐中,指導和啓發着我,在後續的教學中膜拜學習,遷移到課堂實踐中。

關於時間分配和閱讀:每個階段關注的點不同,想法也不同,在教四年級學生時間管理的課堂中,也引發了自己對時間的思考。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篇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閱讀二字點出了平衡時間的關鍵。整本書出現頻率最高的建議就是:閱讀。

教師如何備好課上好課,閱讀。你想上好一節課,不能僅僅是把這一節課要講的東西羅列出來,或者絞盡腦汁去想課堂上的串詞,這樣的課上起來看似很好,實際上往往會忽略學生的需要,忽略學生的課堂狀態。好的教師注意中心並不是教材內容而是兒童的腦力勞動。爲了教好自己任教的學科要充分學習關於此學科的知識,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自己要講的問題會遊刃有餘的多。學生甚至是後進生如何學習和閱讀?對於一般學生,要從小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邊讀邊思考,邊記邊思考。對於後進生更是這樣,要給他們提供單獨的題或書籍,讓他們逐漸體會閱讀的樂趣。蘇霍姆林斯基主張每一個學生都要有自己的閱讀書目,自己收藏一定的書籍。此外,培養學生思維習慣,提高教學質量,甚至德育教育也離不開閱讀。

關於自我教育:作爲教學新手,一直在反思如何成爲學生喜歡的老師。國小生對所有的老師都崇拜,而國中以後一般不會超過三個,受歡迎的老師要學識淵博,授課水平高,公正親切有個性等等,對照下來任重而道遠。不過在學校的大家庭中,每一位老師都有我要學習的財富,通過對他們的觀察學習,我才能更好的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教育,形成自己的風格。

當然這篇工作論文的最精華部分還是在操作方法和設計,這些還需要在課堂時間中磨練,我會在這一百條建議的指導下繼續努力!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8

剛接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情緒上有些牴觸,總覺得,讀書是個人的事,學習也是個人的事,主動的學習纔會是有效的學習。等到需要寫讀書筆記了,才擠出時間翻開了第一頁,書的第一章剛看完,就不由得從心底喝彩了一聲——好書。許多教學上的困惑、許多理論上的缺失,在此一一得到了解釋。至此,也才理解了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一片苦心,慚愧於自己的井底之眼。

自認爲還算是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雖然工作中時常會遇到一些不快,然而,從心底裏來說,還是喜歡這份職業,能從事這份職業,是命運使然,所以,我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不斷地學習,永遠不滿足於自我,才能對得起命運對我的這份厚愛。

人說讀史可以明智,我說,做爲一名教育者,不間斷的學習同樣可以明智,還可以名目、明心。一本好書,是一把開啓智慧之門的鑰匙,我很慶幸,能讀到這樣一本好書,對於沒有良好閱讀習慣的我來說,希望這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9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是有限的。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教師應該有一桶。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所以,作爲老師更應該多讀書。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卻讓我受益匪淺,也深深地感動於他對教師,對教育的深刻剖析。

着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專業水平。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同事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着作。”

在科學知識的海洋裏,我所教給學生的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他的功之就是用他的終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做出嚴格的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爲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學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思考,與書籍接下深厚的友誼,與孩子結緣,讓自己的思想更加成熟,讓時間控制在自己手中,讓備課成爲一種樂趣。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0

俗話說的好:“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是在看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後,給了我一些啓發和思考。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的確,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就需要不斷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書中第二十二條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麼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纔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生活中的種種事實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是啊,作爲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纔有興趣學,才能學的好!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了你教的這門學科。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說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但有一些學生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但同時也給了我們建議: “接近那種無動於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所以我們要思考……

標籤:有感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