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集合15篇)

教師8.72K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集合15篇)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1

上週五(4月18日)中午,幼兒園按計劃舉辦中心青年教師讀書沙龍,12位青年教師因若研有事未能參加,11位青年教師交流了讀書體會。我的要求是交流兩方面,一是上次沙龍以後看了些什麼書,二是選一則體會與大家分享。或者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說出理由。

由於18日下午1:30教育局召開全市幼兒園園長會議,我就無法參加園內的讀書沙龍活動。未能聽到老師們的交流非常遺憾,所以我就利用今天中午周例會前的一個小時時間將11位青年教師的讀書體會一一閱讀,一定要補上這一課。只是自己閱讀就未能欣賞到老師交流時的那份甜蜜和幸福,不過腦海裏還是隱約浮現了每一位老師交流時的自信和收穫的樣子。

我一口氣看罷11位老師的讀書體會,還圈劃了一些感人的或哲理的經典語句。下面摘抄一些與大家分享:

何冬亞老師寫的是《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她從書中摘錄了這樣一段話:“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她說“我想這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範仁紅老師寫的是《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她說“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前途。”

張鳳娟老師的《讀書有感》中說“只有樂學的老師,才能成爲樂教的老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爲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

對於很多家長讓孩子發展追求完美而使孩子失去快樂的做法,沈美玲老師的《讀書交流》中說出了“與其讓孩子在痛苦的圓滿中生活,不如讓孩子在快樂的殘缺中生活”的感言。

毛利娟老師的《想做一個好媽媽》給家長們提出了應該注意的幾點:要全面瞭解和掌握孩子的個性特徵,學習一些心理知識,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能正確地引導和解除他們的心理障礙。

陸燕的《讀〈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有感》中說“時間是無限的,猶如長江永遠奔流向前,源源不斷。然而,每個人所能利用、享受的時間卻是有限的,是轉瞬即逝的。”“只有在失去一樣東西時才知道它的可貴和重要,一定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李英讀的《不找藉口找方法》中說“主動的人是最聰明的人,是團隊中最好的夥伴,是人人都想要有的朋友。永遠要記住,主動精神是你最好的老師,在困難的時候能夠幫助我們的,是主動,而不是運氣。”李英激情地說“爲每個人能激情工作而主動學習,爲建設新幼美好的明天而激情工作!”

王葉芳老師讀《習慣決定孩子命運》一書。書中說“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習慣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礎。”

顧麗英讀的是《修煉你的第二顆心》,說到“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機會只給準備好的人。”

湯水英老師閱讀的是《做最好的自己》一書,她說“智慧並不是指人的智商,而是主動發現並選擇最完整,最均衡的狀態,以此來獲得成功。”

金娟老師舉了兩個教育的例子,非常生動,在生動的例子中蘊含着教育的道理,非常動聽。

一個人最大的工作動力來自自己內心而不是嚴格的規章制度,讀書學習能修煉每個人的心智,我們做老師的就需要不斷地自己修煉。我們堅持這麼開展讀書活動,就會讓每個老師達到這樣的修煉成功。我和老師一起努力着。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2

閱讀了《教學設計的重要性》這篇文章,使我深有體會,黑板是教學中使用最普遍、最直觀的教具之一,而板書設計則是配合教師教學,以形象的框架結構,簡明扼要的文字書寫在黑板上的重要的教學信息。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腦接受外界信息,90%來源於眼睛,板書正是教師爲促進學生教學信息而精心設計的視覺代碼。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感觸很深,具體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 創設情景,激起學生主體參與的興趣

1.好的教學設計能激發興趣,增強學生的記憶。

在教學過程中,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如果學生對教師講授的內容不感興趣,那麼勢必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和質量,而恰當地利用板書設計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較有藝術性的板書很可能一下子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了。

2.教學設計是實現教材及大綱要求,向課堂教學過渡的必經環節,它上承教材研究和教學設計,是其必然發展結果;下接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因此它也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

3.教學設計實質上是教師爲實施課堂教學而做出的具體行動計劃或教學方案。有沒有這個計劃,計劃制訂得怎樣,將關係到一堂課的成敗優劣,這已爲大量的教學實踐所證明。

4.教學設計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主要表現。教案是一個把科學知識因素、情意心理因素、已往組織課堂教學的經驗因素、傳知授能的技藝因素以及對教學的內容信息量大小、信息質優劣、教學難度速度等可控因素都統一起來的複合體。

因此,編寫教學設計對增強教學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 提出問題 ,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熱情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思想,情感,信息,知識交流的過程。如果僅僅發揮了老師的主導作用,沒有 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學也不會有什麼成效,所以教師應千方百計地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他們參與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來。

問題是開展科學教育的起點。有效的問題情景有助於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並對教學過程起着導引,定向,調節和控制的作用。問題要圍繞教學中心內容,提問的形式要靈活多樣。用“新”喚起學生的“心”,學生纔會對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繼而積極思考。對於學生熟悉的內容更要善於變換角度,改變方式地提出,並且要有新的要求,使學生不能簡單地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去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纔會有新鮮感,纔會啓動思維神經 ,才能激發學生運用知識探索新問題的積極性。

三. 體驗角色,深化學生“主體參與”的意識

活動是激活興趣的舞臺,是促進發展的戰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妨增設一些趣味活動。讓學生進入角色。這些活動可跟學 生學過的舊知識聯繫起來,也可跟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四. 認真小結——師生互動

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解,深化,系統,歸納課堂上所學知識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爲培養學生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學時,要打破教師的小結專利,通過讓學生個人小結,兩人一

組小結,小組討論小結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系統表達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小結的過程實質上是學生自主參與創造的過程。這樣學生纔算是真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將所學內容變成了自己的東西。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智力活動是在情緒高漲中進行的。”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爲主體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鼓勵學生積極思維,活躍思路,共享資源,探求多種獲取知識的方法,增強合作精神,使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會學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顯得尤爲重要。

總之,在課堂教學設計上,要時時想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強調主體的發展是新課改提出的要求,課堂要由師生共同創造,與學生共同發展成爲教師在教學中努力的方向。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3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夕陽之輝。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上班族們不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裏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通過書本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總的來說,讀書對於我們個人成長的好處可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說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爲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開闊人的視野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纔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說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必須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瞭解才行。

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爲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

從它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爲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讀書有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爲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

所以我們要倡導並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4

讀了《孩子,你爲什麼不聽話》後我深有感觸,“一分鐘批評”讓孩子認識自我的錯誤,但仍堅持良好的自我感覺,並且試着自我改正;當孩子身上閃現出點滴的優點時,“一分鐘表揚”讓他們堅持長久的歡樂,並所以而做得更好;而“一分鐘目標”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學會自我監督,在反覆的目標的實踐與重溫中得到提高。我深切地感受到,這“一分鐘”所帶來的效果並不僅僅是孩子不良習慣的糾正,更體現出教育的一種良性發展,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優秀,教育也變得越來越簡便。

優秀是教出來的,你想讓孩子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孩子,關鍵你有沒有用心去做,是不是真誠地應對孩子。給表現不良的孩子“一分鐘批評”,給有提高的.孩子“一分鐘稱讚”,給所有的孩子“一分鐘目標”,試一試,或許能夠得到很多驚喜。

表揚孩子之中,要含着期望和要求。我班有幾個小朋友吃飯慢,愛磨蹭或是說話,每次吃飯,我總是不停地催促他們:“快點兒,飯都涼了!”催一下好一點,不催,就又慢下來了。時間長了沒耐心,乾脆瞪眼呵斥孩子,也沒什麼提高。之後,我改批評爲稱讚,對他們說:“今日吃飯好,比昨日快了。”孩子們很高興,果然加快了點速度。批評好似命令,孩子執行起來很被動。如果換成讚揚,孩子明白了教師的要求,還會感覺自我距離目標不遠,自信心和簡便感會隨之增強。

《孩子,你爲什麼不聽話》,翻開它,慢慢品味,領略書中的經典之出。慢慢地,一個個道理遷移到我們的教育生活中,對照自我的行爲,必須會有很多感悟。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5

看這本書時很多次有感動到極致的感覺,就像看一部個性好的電影。電影是虛構的,但這本書記錄的是真實的,這讓我對原本感覺缺乏感覺的生活,又萌生了一絲期望。或許擦亮眼睛,仔細找,感動還是能找到的,個性是我們還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領。則像一股細細的沙,慢慢流進心裏,一點一點填補了石頭的縫隙,同時帶來一份柔潤,抹平石頭的棱棱角角。

作者馬麗娟老師:中國第一批理解國際華德福?史坦納幼兒教育協會培訓的幼兒教師李躍兒芭學園資深教師,擅長教育管理,培養、提升教師團隊以及對教育感悟的總結。在10年不間斷地教育實踐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積累了超多的教學觀察筆記及隨筆心得,最終構成本書。

我帶着這樣的疑惑去讀這本書:

我們天天都在講“要給孩子幸福”,那麼究竟怎樣樣纔算是給了孩子幸福?怎樣樣才能夠讓孩子感受當下的幸福?

在書中馬老師給出了答案:

馬老師的答案:

幸福對於有的人來說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裏玩一上午;能滾着一個破舊的輪胎在院子裏撒歡似的跑上幾圈;能七扭八扭地縫一個布包包;能將豆沙醬包在麪糰裏放進烤箱;能拿個大瓢給菜地澆水,給羊洗澡……

我的理解:

給孩子當下的幸福,就就應讓孩子享受他這個年齡段就應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給予孩子我們所理解的“幸福”。所以,當你看見孩子不顧剛穿上的新衣服,專注地趴在地上看螞蟻時,請你不要阻止他;當孩子不顧弄髒雙手玩泥巴時,請你不要指責他;當孩子天馬行空地給你描繪他的理想時,請你不要嘲笑他……因爲,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在讀這本書時,有一些精彩片段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片段一:點燃心靈的蠟燭

“我們要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真實地學會一件事情,就像他們真實地學會等待一樣,孩子們纔會真實地活在當下。”

我的收穫:孩子們一旦學會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學會了,不會忘記的一種學會。如果我們讓一個小孩子很快地學會一件事情,那麼相信他忘記得也快。因爲,那是他人將別人的發現硬塞進孩子的記憶中,並不是孩子自我想真實地經驗它而記住它。所以,就如馬老師所說的“我們要做的是幫忙孩子點燃他們內心那盞不滅的蠟燭,保護好它,讓它燃燒得更明亮、更久遠。”

片段二:長着棉花糖腿的人

“一眼看上去,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並沒有什麼不一樣,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透過孩子生活中的活動,我們會認識到,每個孩子狀態背後都有一些東西是我們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幫忙到一個孩子成長,瞭解孩子狀態背後的一些緣由,是我們務必要做的事情。”我的收穫: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原本走的路就會不一樣,正因爲這樣的不一樣才使得每個人都具有他自我獨一無二的個性。然而,孩子是需要我們成人的幫忙,纔會漸漸地瞭解這個世界的。

那麼,作爲教師,如何讓一個有困難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幫忙,顯得尤爲重要。而幫忙一個孩子,不僅僅僅是指,對着孩子微笑,問他我能夠幫忙你嗎,實際上,幫忙的好處遠不止這些,這是需記住的事情。我們不僅僅僅要蹲下身來看孩子,更要蹲下心來看孩子。

片段三:“難相處”背後的祕密

“從教育的角度看,我們成人要帶着一種敬畏和理解這個孩子的態度去感受他、幫忙他。同時,還要看這個孩子的狀態是不是已經超出了教育者所能幫忙的範圍,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幫忙,我們都有必要了解他狀態背後我們看不到的那部分東西。”

我的收穫:應對這類孩子,我們需要的還不只是接納這個孩子,更需要深入地瞭解在他的生活中,成人用什麼方式在和他交流,還有他的生活環境、飲食、作息規律等都是什麼樣的狀況。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幫忙孩子建立一個適合他的生活環境和具有規律的生活節奏,還需要幫忙他的人給他帶給能夠學習的情景。讓他看到大人是如何對待一條金魚,如何收拾打翻在地的魚缸,如何與人一齊做一個事情,如何表達自我……當他看到這樣的場景,會從中學習到怎樣真正地去照顧一條魚,會學會用抹布擦拭桌面上的水漬,會學會協助同伴做一個事情,會學會在羣衆中表達自我的想法。

讀這本書,我就像在看一個個生動搞笑的小故事,字裏行間充滿着溫馨愛與親切。看着故事裏的孩子們遊戲、學習、搗亂,看着看着我就會被這些小傢伙感染,跟着他們一齊哭,一齊笑,一齊學習,一齊思考,一齊感悟,一齊成長。

我喜歡這本書。因爲書裏沒有深奧難懂的語言,沒有驚人的創見,沒有苦心的勸導,有的只是老師對孩子濃濃的愛,一種發現優點的眼神,一種能夠溫暖孩子心靈的光,引領幼兒成長。透過馬老師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們的世界:一個寧靜的世界,一個充滿力量的世界,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我覺得就應像她學習,用心去體會孩子,真心將自我的生活和孩子們融匯在一齊。

幼兒園老師,絕對不是我們以前想象的那樣,只是一個“能帶孩子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樣,幼兒教育工作需要具備必須的知識基礎,工作經驗,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個人魅力,創造才華……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並不是僅僅有“愛心”就足夠的。我相信,透過自我的努力,我要成爲一名我自我心中的理想幼兒園教師。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6

通讀全書後我有一些粗淺的收穫:

一、關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對幼兒入園情緒問題的啓示:

在小班,早上入園經常會出現幼兒哭鬧着不肯來園的情況。一般情況,當幼兒情緒不好,我們總試圖用成人的觀念去安慰、用自己的道理去說服他。孩子其實更多的時候是想把自己的情感說出來並得到認同,找到一種歸屬感。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需求分爲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人人都有歸屬與愛的需要。也許理解、贊同纔是最好的安慰良藥。當孩子感受到被接納,他們纔會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認可孩子的感受,並用適合的話說出來你的.理解,不要急着給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自己說出自己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傾聽者的角色幫助幼兒走出自己的困境。

那麼該如何讓幼兒面對他們的感受呢?書中給了我們可操作性的建議:1、全神貫注的聆聽。2、認同孩子的感受。3、把孩子的感受表達出來。4、借住想象滿足孩子的願望。

二、關於如何誇獎孩子對美術活動作品評價的啓示:

我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或行爲時不經意間往往用"你做的很棒","這幅畫很漂亮"。有時甚至不知道從哪裏評價。評價語言通常存在着用詞單一、內容空洞貧乏。這樣一來評價語言成了純粹的形式語言,對幼兒語言表達、情感提升的幫助幾乎爲零。書中對於如何誇獎孩子提出以下方法:描述你所見的事物,描述你的感受,用一個詞來概括孩子值得表揚的行爲。在評價時,可以先描述一下眼睛中看到的事物,說出自己的感受,也引導孩子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在嘗試利用這樣的方式來評價幼兒的作品後,我聽到兩個幼兒的對話。A:你的畫很好,我喜歡。B:爲什麼啊?A:因爲很漂亮。B:A:因爲你的畫上面有兩個蝸牛,一個大的一個小的,我很喜歡那個小的蝸牛。A小朋友美美的笑了。A在B的評價中得到認同,增強了自信。並且知道的自己的作品的優點,今後可以繼續發揚。B也從中學到了A的優點,從而在以後學習、提升。

三、關於如何用其他方法替代懲罰對處理孩子不當行爲的啓示:

我們都一直不認同懲罰行爲,懲罰會有很多的副作用。如:懲罰給孩子帶來的感受:敵意、仇恨、抗拒、罪惡感、沒有價值感、自憐;孩子在懲罰中會把精力分散,錯失了對自己不當行爲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錯誤的機會;不利於孩子發自內心地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懲罰作爲一種行爲是會被孩子效仿的,"以強欺弱"會成爲他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孩子受到的懲罰,會減輕他們對錯誤行爲的內疚感,他們認爲"懲罰"可以抵消他們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複自己的錯誤。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7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爲一名教師並不容易,而作爲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着是無數人的期望和重託。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本事、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在實踐與反思中,我覺得幼兒園的活動設計,必須以促進幼兒發展爲出發點。教育活動設計應適應幼兒水平,對所提出的教育目標,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滯後。資料應以幼兒身心發展的成熟程序爲基礎,注重幼兒的學習準備。幼兒發展的動力是內部矛盾,活動設計應促進幼兒內部矛盾的產生並解決,促進幼兒儘早儘快地獲得發展。教師不應當把着眼點放在幼兒今日明白了什麼,明天將學會什麼,而應當着重研究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本事,如何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學習,以及該活動會對幼兒的發展起什麼作用等方面。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兒園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義。要求選擇貼合學前兒童學習的生活經驗,把富有教育價值的資料納入教學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衆所周知,對幼兒來說,生長是重要的,他的發展是隨着生命運動而進行的。兒童在自我的親身生活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學習,由此獲得各種生活知識,習得人際交往的經驗,爲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幼兒園的活動設計,應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則。

學前兒童的生活是活動,愛活動是學前兒童的天性。活動化原則是指教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應以活動爲基本形式,其本質是經過調動幼兒進取進行外部活動而引發進取的內部活動。這種內部活動不僅僅是智力運演,也是情緒調節、態度構成、知識結構化過程。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8

讀完《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爲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爲“愛人”,令人震驚,也給我很大的啓示。

當通過一段段短小卻精闢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這些他所創立的教育理論時,不禁深深地佩服這位教育大家的遠見與深刻。因爲他在多年前提出並研究的問題,正是今天我們所倡導的的理念。

書中也談到民主的教師必須要有1、虛心;2、寬容;3、與學生同甘共;4、跟民衆學習;5、跟小孩子學習;6、肅清形式、先生架子、師生的嚴格界限。

通過讀書,使我學習到了:

1、教師和孩子是平等的,我們的教育要以幼兒爲本,有一顆寬容的心,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幼兒。

2、尊重,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孩子,教師對孩子的內心深入的寬容,爲孩子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

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尊重孩子還要學會欣賞孩子,特別是對個體幼兒、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啓發、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9

翻開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

作爲守護在孩子身邊的幼兒老師,我們都有這樣的機會去分享、感受、把握這個和孩子共同快樂的機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瞭解所處的這個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學家的基本心態,當孩子正用盡辦法去探索事物時,自然科學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學教育工作者曾說:“當孩子問‘爲什麼?’時,最好的回答便是‘那你覺得爲什麼呢?’”這本書便是希望喚起成人去觀察、發現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從孩子的好奇心,提供適當的探索環境和引導,培養孩子像自然科學家的精神和態度一樣,去學習如何發現和找尋答案。這本書也是老師最佳實用指南,清楚的提供老師在自然探究前的準備,並在不同階段的探究(開放式探究、主題探究)中,詳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學計劃、引導方法和延伸活動,以及討論時的引導話語。也讓老師能在符合個別孩子的發展、興趣和能力之下,如何從孩子自身的經驗,引發他們主動觀察環境;如何提供孩子好奇、發問、探索、調查、討論、反思自己觀點的機會,進而瞭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學習中建構概念,發展出科學探究的技巧和態度。此外,書末附有相關資源、表格,可供老師記錄孩子的發現和觀點,再透過這些檔案檢討和發展課程。

《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拓展了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傳統角色。這本綜合課程能指導教師開展以探究爲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探究爲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幼兒對周圍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爲基礎的。從在室內養育生物和種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尋動物和他們的棲息環境,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討論活動,教師們能學到如何爲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到如何知道幼兒通過開放式或主體式的科學活動進行學習、學會觀察。“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這應該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秉承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思想。幼兒對於自然有着一種天生的探索慾望:看到花草,他們總試圖觸摸;看到小動物,他們又會滿懷好奇地觀察;下雨了,他們會穿着雨具,在雨中嬉戲,找尋雨水的奧祕……我們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我們應該讓幼兒在好奇中觸摸自然,親近自然。

在幼兒共同探究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總會試圖搞清楚所見和所做的事情。他們開始建構有關事物的概念。這時,“小小科學家系列”讓教師擔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幼兒有關科學的遊戲和想法可以受到關注、深化和挑戰。在幼兒探究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教室中創設一種支持和鼓勵幼兒成爲小小自然學家的環境與文化,而這種環境和文化的特點是:尊重生命;強調調查;分享觀察的內容和觀點;檔案與記錄;關注真實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讓我特有感悟。回想到,自己在平時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常常就會忽視,甚至迴避這一問題。小蝌蚪死了,老師也不向幼兒說什麼就把它處理掉,當他們發現小蝌蚪不見了時,來問老師,老師就會用一些非常理的話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將會使幼兒形成了無視周圍生物的意識。通過這次的閱讀學習,我會更新自己的認識,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問題,用全新的“自己”去帶動幼兒、帶動周圍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爲與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負責。

另外,我還充分體會到“家庭參與”的重要性,《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展示的教學案例都將家長納入到活動的參與者中,這也能進步激發幼兒觸摸自然的興趣.我們不要總以爲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其實有時候他們腦中能閃現出成人都沒有的靈感,尊重幼兒,讓他們充分觸摸自然,或許未來的自然學家就會在他們之中產生。這不僅僅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給予我的認識,更是應在今後的幼兒教育中貫穿始終的一種理念。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10

別人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書名叫《我爲誰工作》。閒暇時細閱,頗有感觸。就象書中所言: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東西,莫過於書了。一本好書能改變人的一生,讓一個人從失敗走向成功,從憂傷走向歡樂,從灰心失意走向奮發圖強。的確,一個人讀的書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讀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們說人生是一條路,而這條路確實是無數本書鋪成的。如果沒有了書,那麼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就會永遠只是一條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會變成一條被人們遺忘了的路,一條被人們丟棄了的路。培根的一段話尤爲精彩:“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數學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使人善變……無非就是讓我們博覽羣書。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相信我們的生活就必須會充實幸福。

《我爲誰工作》就是這樣一本好書。雖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讀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話給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當把心態迴歸到零,把自我放空,抱着學習的態度,將每個任務都視爲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能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願,於公於私都沒有裨益。我們當中的.有些人,時常處於消極頹廢的心理狀態中,覺得社會太大,自我所學、所想的在現實中經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離自我更是遙不可及。於是,便有些垂頭喪氣,駐足不前,面臨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時候,對自我當前的工作不太滿意,導致了一些負面的情緒。這樣,抱怨與痛苦就產生了,在這個時候,一本好書,它能夠幫忙我們,它啓示了我們的思維,掀起了我們久違的熱情,亦詮釋了某些灰與黑的現實本質。

然而,工作又是什麼呢?我認爲,工作是每個人對社會應盡的職責,如果沒有機會工作或不能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他們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到達某種目的。每個人都有自我的目標,也有自我的夢想,正是爲了獲得某些東西到達某些夢想,或是成就自我,爲了拓寬、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將自身全面發展成爲和諧美麗的人,我們纔會專注於一個方向,併爲此付出畢生的心血。工作是一個施展自我才能的舞臺,除了工作,沒有哪種活動能有如此高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種種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着生活的質量。

要明白,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爲誰工作?讓我們一齊來調整好自我的心態,一齊走向成功之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用熱情去重燃工作的活力,再來一次觸動心底的反思,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內心深處承認並理解:我們在爲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爲自我工作。這個樸素的人生理念,職責、敬業、忠誠就從而誕生了。敬業鑄成燦爛人生。愛崗,在自我的崗位上閃閃發光。在平凡中創造着不平凡的輝煌,勤奮努力、自強不息,要明白我們不是在爲誰工作,更不單純是爲了賺錢,我們是在爲自我的夢想而工作。我們要把自我當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從中獲得發展的機遇。

不言而喻,答案已經很明顯,我們是爲自我而工作,在爲自我的人生工作,既然這樣,我們就應當負起天經地義的職責,義不容辭以誠信爲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盡心盡力,忠誠第一,忠誠於工作,忠誠於同事,誠實坦率,視誠實爲生命,敞開心扉,坦蕩處世,率直爲人,把職業當作生命的信仰。記住,我們是在爲自我的人生而工作,一齊努力、一齊奮鬥,爲創立和諧社會而盡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11

讀了一本好書後,我不禁感慨萬千。我突然讀到了於永平老師的《學前課程與快樂童年》,我覺得我在短短几個月內參與工作的許多工作方法和教育策略都沒有達到應有的價值和目標。很多時候,我們過分追求教育結果,忽視了教育過程給兒童帶來的多元智能發展機會。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很好地利用地域和環境給孩子帶來的學習興趣,錯過了孩子探索和發現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成爲真正的嚮導和支持者。機械灌輸沒有充分發揮兒童的主體性。

讀完這本書後,我腦海中自然浮現出三種觀點:

1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教學就是其中之一。

幼兒園課程的核心價值是豐富兒童生活,促進兒童生活。幼兒園課程應關注兒童的生活。兒童生活是幼兒園課程的基礎&只有在關注兒童生活、關注兒童生活的課程中,兒童才能快樂、豐富、感受挑戰,真正享受快樂的童年,“這是書中的原話。生活化課程設計的核心任務是讓孩子們去做。教師的教學設計應該首先關注孩子們想要什麼、能做什麼,然後關注老師能爲他們做什麼。孩子們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和發展。孩子們的“做”包括觀察、探索、發現、表達、交流、欣賞等活動,讓孩子積極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張學門指出:“體驗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體驗來自與環境的接觸&”張學門提出的“生活體驗”觀陳鶴琴的意思是幼兒園的課程是現實的,我們應該從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和自然物體中學習,引導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和體驗。餘老師書中的一些文章,如兒童表演區、兒童博物館、圖書館、99間科學發現室、民間工藝作坊、餵養區、微型社區、烹飪區、種植園等,都強調“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教學就是一個”的觀點。

2.認真衡量各個環境區域和角落的課程價值,結合孩子的經驗,充分發揮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在快樂的成長環境中獲得有意義的知識和技能。

餘先生的書中提到的許多領域的學習價值是顯而易見的,並且受益匪淺。課程資源和教材應來源於生活。在文章中,各功能室的設置給了孩子們更多的學習空間。例如:科學發展室、餵養區、兒童圖書館、兒童博物館、表演區等。讓我們想象一下,孩子們在這些活動室中玩耍和探索是多麼快樂。因此,幼兒園應積極開發相關資源,遵循兒童規律,有目的、有系統地解放兒童的手和思想。因此,教師應該仔細衡量每一門課程對孩子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和快樂的學習中掌握一些實用的知識和技能。

3.只有當老師有一桶水時,他才能給學生一杯水。幼兒園應該有效地幫助教師提高和成長。教師也要不斷豐富自身文化修養,成爲合格的支持者和引導者,積極樂觀地開展學前教育事業。

從幼兒園課程文化的角度出發,從教師的知識中可以看出,教師在人類知識的傳播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任何方面知識的缺乏都會直接影響學習者的發展。學前教育是一種不分人、不分學科的特殊教育方式,在這種環境下,教師必須爲兒童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承擔必要的教育責任。保育與教育的結合,也使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充實各方面的知識,努力成爲成功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增加教師的學習和交流機會方面,我認爲第一幼兒園在這方面給予了教師很大的幫助。我受益匪淺。幼兒園組織的多次教研和外出學習,使我們不斷拓展知識面和教育視野。使用有效的方法幫助教師將使教師更快更好地成長。餘先生在書中提到的威爾遜教授對教師的關心、認可和情感的看法,也讓我感到我有決心以更加進取和樂觀的態度,最終把學前教育事業做好。當然,教師本身也應該結合孩子現有的生活經驗,不斷學習,從課程實施者到課程設計者,從課程設計者到課程建設者,讓孩子在我們創造的環境中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作爲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兒童觀、發展觀和教育觀。這些正確的觀念滲透在餘老師的字裏行間。讓我們一起努力,在他的理論指導下,分享有價值、有意義的快樂課程,爲孩子們創造一個快樂的童年。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12

班級的常規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如果常規沒有建立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也因爲在組織個環節活動中要分散精力去維持秩序而影響活動的質量。常規習慣的培養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教育,常規教育史幼兒德育中的重要內容,常規教育也是使幼兒學會適應集體生活並具備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行爲習慣和姣好組織紀律性的重要手段。

在新的學期,班級常規培養也是我們班級工作的重點,孩子們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本學期,在常規培養方面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及幼兒的表現,在以後的常規培養方面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規範言行舉止

幼兒好模仿、好學習,這爲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俗話說:"言傳身教",作爲教師,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影響至深。他們不僅把周圍的一切看在眼裏記在心上,還會像鏡子一樣在行動上有板有眼的表現出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時時、事事、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檢點自己的舉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要自己喜歡的孩子放任自流,孩子會看在眼裏。

二、講究方式方法

常規要求應根據幼兒的情況分階段提出。教師和幼兒可以坐在一起討論制定規則,請幼兒發表他們自己的意見,提出恰當的規則,這樣,他們就會樂意接受並遵守。

三、規範物品擺放

教室的環境,應該便於孩子自我管理。物品擺放的位置要便於幼兒取放。可以在櫃子上貼上和籮筐對應的標記,這樣孩子不用老師提醒就能物歸原處了。

四、創設有效環境

在有教育意義的環境中讓幼兒自覺地、潛移默化地改變不良習性,以培養孩子喜歡學習、學會做人爲基點,而認知應將其放在第二位,在教育方式上要立足於讓孩子體會教師讓他們這樣做的快樂,對孩子產生的行爲要留給他闡述的機會、留給他解釋的機會,然後用學習內容去吸引他,使我們的教育完全是立足於去發展每個孩子,從而在孩子面前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建立起一定的秩序。

這樣周而復始、循序漸進地進行,相信孩子們的常規一定會培養的很好,成爲自然法則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13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一書中針對教師遇到的各種問題,通過衆多案例和深入的剖析,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戒驕戒躁,不再攀比,放鬆心情,努力工作,樂在其中,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閱讀完此書後有很多觸動我的地方,比如說: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種生活狀態,是一種人們對生活經驗的感受,也是一種生活價值的體現。作爲一名平凡的幼兒教師的我來說,幸福就是真切的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舒適感,一種與孩子在一起的快樂感,一種自我價值體現的成就感。幸福就是幼兒一聲甜甜地“老師好!”幸福就是孩子們燦爛的微笑,撒嬌的吵鬧,熱情的擁抱……

——用欣賞的眼光獲得幸福感

如何得到幼兒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只有靠自己去尋找工作中的樂趣,在與幼兒的接觸中,我們要用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幼兒,把孩子看成是可愛的天使,那麼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在教育教學中,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孩子交往,成爲孩子真正的朋友,和孩子們打成一片,與孩子一起體驗成長的足跡,你會發現幸福和快樂就在身邊,你將獲得滿滿的幸福感。

——寬容的心態得到幸福感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長處和可愛之處,要多學習其他幼兒教師的可取之處,面對一件事情,要用一顆全面寬容的心來衡量要善於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你會發現其實得到愉悅感並不難,只是少了一份用幸福的眼睛看待事物心情。

——感悟幸福在生活的每一處

做一名幸福的幼兒教師,不要抱怨生活,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當你在迷茫的仰望別人的幸福時,而有好多人也仰望着你的幸福。凡人就該平凡的生活,知足者常樂,感悟幸福就在平淡的生活中;感悟幸福就在真實的生活中;感悟幸福就在瑣碎日常中;感悟幸福,就在你我的微笑中,感悟幸福就在每天太陽出來開始新的生活中。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14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 前幾天,我在《幼兒教育》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教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乾淨,很討老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老師喜歡。記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帶學前班的時候,班上有個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發育較慢,語言表達能力差,每天穿着髒兮兮的衣服,掛着兩條鼻涕來上幼兒園。看着這樣一個孩子,實在難以讓人喜歡。我剛接觸他的時候他連“老師”兩個字都叫含糊不清。後來我瞭解到這個孩子的爸爸在他半歲時就棄他母子而去,媽媽又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維持生活,家境貧窮。李小明由於長期缺乏父愛,他的母親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和他交流,導致了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與人溝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歡和他玩。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關心、呵護他。爲了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經常有事沒事的找他說話,一開始往往都是我一個人在說,他沒有任何反應,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這種情況我真有點氣餒,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和他談心,找他說話,漸漸的他能和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上課也能專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那時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激動,雖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瑣碎的,但憑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可謂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回報。 從教三年來,讓我懂得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幼兒教師。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大計師德爲本。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知識與能力的素質,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爲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是紮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和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負責。我們應該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傑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記得剛踏入幼兒園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羣羣天真可愛的孩子,一張張好奇的小臉,我有點不知所措。所幸的是,

我遇上了這麼多好的領導、好的搭班老師。正是她們,給了我幫助和鼓勵,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心。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啓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願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15

讀了《玫瑰與教育》後,我想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奮地閱讀成就了她的美麗和深刻。請看她是怎樣看待閱讀的:

“讀書,使精神高貴而豐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讓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實現自身的無限。”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

“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外在的形貌基於遺傳,是難於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

“讀書是最高檔的營養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劑……一個人,只有在讀書中才能體驗生命的滋味。在讀書中身體自然得到運動,大腦自然得到運轉,心靈自然被酬勞。”

讀書讓我們有專業的知識,思考讓我們有了獨立的思維,實踐是將我們的思考實施於課堂教學之中,這樣的實踐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師獨立特色的教學活動,竇老師強調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個性,教學活動應當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聽課之時,所獲得的那些老師們表揚、鼓勵的技巧,調動情緒的方法。回來以後便照葫蘆畫瓢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現在想起來在課堂我們反而失去了自己。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我常常爲自己語文課堂缺乏生動、靈性、激情、思想……而苦惱、煩憂、慚愧、自責。或許這就是我不斷買書讀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長“高”啊!人,讀書與不讀書肯定是不同的。身爲教師,讀書與不讀書,就更不一樣了,這可以在你的學生那裏得到驗證。就讓我們在這讀書的季節裏,來開始我們自己的閱讀吧,相信在閱讀中,我們也一定會變得美麗、優雅。教師的一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翻閱書籍,行走於學生中間以及文字之間的生命過程吧!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

對一本教育類書籍的的閱讀方式有多少種可能性呢?安靜地進入,讓作者帶着你簡便遊弋在各種教育觀念間,尋覓着教育中的清風明月,陳震教師的《做溫暖的教育者》一書做到了。

陳震教師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語言功底深厚,善於敏感把握身邊事物,對各種話題,信手拈來,皆從教育的角度進行敘述,日積月累,堅持書寫,構成了二十七萬餘字的教育類著作。

書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煉,無贅言贅語,給人很強的閱讀愉悅感。書中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師爲師、爲學、爲人的自在尋覓過程。應對現實的瑣碎與繁雜,陳震教師始終以教育者的智慧關照教育現實,展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與生活姿態。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尋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態。

書中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態提出了很多提議,如: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創設寬鬆的和諧環境,調節構成寬容的內部心境,堅持寬厚關愛的溝通心態;“小疑獲小進,大疑獲大進”,能夠努力培養出有懷疑態度,批判思維與創新精神的學生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教師不斷尋求的!

對於教育者的工作姿態陳震教師認爲有境界爲上,借鑑王國維先生對於境界的經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調,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並無優劣。教知識,教方法,教心態能夠成爲教育的三種境界,對於成長中的人來說,知識,方法,心態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層次是知識獲得,高層次是心態培育,只要能夠有效整合,就能促進終生的和諧發展。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尋求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有品質的生活姿態是內涵多元的,閱讀是良好的通道。讀書能夠愉悅身心、提升自我。讀書讓生活更有品位,讀書使人內心更加寧靜,讀書使職業更有智慧。

教育工作者是文化的傳承與引領者,讀書不僅僅是提升自我的需求,也是職業的要求。一位教師只要願意與書爲伴,堅持“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度,就能尋覓到心中的清風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讓每一點感動在心中融化,讓每一點感觸在心中發芽,並將思考記錄筆端。陳震教師作爲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爲我們供給了工作與生活姿態的良好範本。

讓我們以溫潤的內心,尋覓着教育中的清風明月,成爲溫暖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