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

教師1.48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老師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1

讀書,這對我來書是一個朗朗上口的詞,畢竟面對自己的學生,我已經不止多少次的向他們說起。但對我個人來說,卻少有時間能用上這個詞。作爲一名教師,我不知不覺中總是容易沉浸在學生的“讀書”當中,卻不知不覺間忽略了自己的“讀書”。

爲此,在這段時間裏,我也忙裏抽閒的爲自己選了基本書籍,想通過閱讀的方式來提升自己,也讓自己能在休息的時間中更加的放鬆。

關於這次的閱讀,我們選擇的有基本書主要是有關於:教師修養,學生的心理以及一些文學名著類的書籍。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閱讀後,我漸漸的沉浸到了書中的世界。這種感覺真的是讓人慾罷不能。作爲一名教師,我在閱讀一些教學類書籍的時候,總會情不自禁的將自己帶入進去。如在閱讀教師修養累的書籍的時候,我會不自覺的反思自身的問題,檢討自己在行爲上的誤差或錯誤。閱讀結束,對自己的反思也做了滿滿的筆記。看着自己這麼多的問題和錯誤,我深深的對自己的師德感到慚愧。儘管沒有多麼嚴重的問題,但作爲教師,我卻更應該在一言一行中都展現好教師的風範,更何況是作爲國小老師的我!國小正是孩子們學習的習慣的時候,老師作爲榜樣,作爲學生們學習的標杆,如果我對自身一些問題的不注重,就是對學生的不負責!

此外,通過對學生心理類書籍的閱讀。我也漸漸認識到班上很多的問題。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很多學生的表現我都看在眼裏,但卻沒能及時的去做出引導!這是的我的`不足!通過閱讀這些心理知識,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作爲一名老師,因該在心理層面去認識學生,而不僅僅在於行爲上的引導。

最後,是一些文學的名著。儘管早已閱覽過,但再次翻看,卻讓我有了更多的收穫和體會。這是對我自身思想的一種洗滌,也是對自我的一種放鬆。這類書籍的閱讀,不僅讓我收穫了更多的對名著的感受,還讓我調整好了自身的狀態,準備好迎接接下來的教學任務。

此次的閱讀就像是對我的自身的一種反思和調整,讓我不僅僅收穫了知識和經驗,更瞭解了自己的不足!今後的工作中,我也會好好的反思自我,加強自身的學習!讓自己的在教育學生前,更多多審視自身!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2

筆記讀書是一種美的享受,是心靈的舒展,與枯燥而又嚴肅的理論相比,我更加喜歡看風趣、生動但又不失教育意義的書籍,例如《告訴孩子你真棒》、《美國國小教育》、《窗邊的小豆豆》等,最近在看《教育照亮未來》這本書,讀着讀着,我彷彿回到了自己的課堂,耳邊想起了自己的聲音,同時也開始思考作爲老師,我們應該怎樣照亮孩子,指引他們前行的道路?

閱讀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出以前曾出現過的場景:十歲的孩子無意中撞翻了掛着的黑板。他嚇壞了,呆呆地站在那裏。換了往常,老師一定會說:“你究竟怎麼回事?真是太笨了。爲什麼總是這麼不小心?你爲什麼像個白癡一樣站在那裏,你在等什麼?”這一次,老師的反應卻與以往不同。他謹記教育原則:就事論事,不要給孩子下結論。於是,他說道:“這些掛着的黑板確實很麻煩,只要輕輕一碰,它們就會掉下來。你需要幫忙嗎?”孩子對老師出人意料的變化大吃一驚。他撿起黑板和粉筆,把它們收拾整齊。他的眼睛裏流露出了對老師的感激,因爲老師坦然地面對了他的過錯,讓他在這樣的錯誤中得到成長。

每回想起,總是不停地假設,換做是我,能否和這位老師那樣以一個寬容的心,用寥寥數語把無心犯錯的孩子從尷尬而又無助的困境中解救出來;換做是我,能否用一顆平常心接納孩子所犯的錯,繼續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對話;換做是我,會不會放下手中正在“疾馳”的紅筆,放下厚厚的作業本,彎下腰和孩子一起撿粉筆,換做是我……我不敢繼續往下想,所有的假設讓我更加羞愧,也讓我更加清楚地意識到老師對學生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可又能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應該慎行。

有時候,我們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們的未來。現在,我卻有了更爲切實的目標,我只關注孩子們現在的情緒和主要的需要,我只想富有人情味地處理好教室裏發生的各種問題,把注意力和目標放在孩子以後會怎麼樣,而不是用強硬的手段制止他們這樣做,或者明確地規定他們應該做什麼。例如某個孩子等上課鈴響後還在和同桌說說笑笑,通常我會點名提醒他或者直接扣紅星,是的,我這樣做的.確能使這位學生停止講話而安靜地上課,但是第二天或者幾天後這樣的事情又在這個孩子身上發生了,而我也常因爲這樣的事情苦惱。

但是前幾天的一件事讓我突然間有所頓悟:上鈴響了之後,班上的一小朋友小軒還在和後面的孩子談論着什麼,當時真想脫口而出“小軒,做好準備!”最後我還是忍住了,用眼神多次提醒軒軒,軒軒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爲,當時我的眼神並沒有馬上離開他身上,我繼續注視着他,膽小而又自尊心很強的安安開始害怕,他也不停地看着我。當時我心裏開始琢磨: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小軒會一節課都注意力不集中,說不定還會自尊心受挫,怎麼辦?後來我找了一個時機表揚起了小軒:“看,我們小軒現在的坐姿比鈴聲響起的時候更端正,精神更加飽滿,相信接下來的發言也會更加精彩。”這時小軒充滿自我保護的眼神開始放鬆,逐漸地投入課堂學習,發言也越來越積極,接下來幾天小軒還沒有等鈴聲響起,早就做好課前準備,而且聽課情緒很飽滿,注意裏很集中,還給身邊的小朋友做了了榜樣呢!

事後,我也在思考,平時我僅僅從自己的角度爲學生所做的各種安排,是不是被學生接受,他們在接受這些安排的時候是不是心情愉悅?我無法回答這些疑惑,但我可以帶着這些疑惑在今後的教學中多爲學生思考一下,講話時更加寬容、更有人情味些,潛移默化間學生也會慢慢地喜歡這樣的處理方式,他們在處理同學間的小矛盾時也會更加寬容,更有耐心。

在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能爲他們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是我也想和明燈一樣,給他們一份溫暖,幫他們養成一個好習慣,哪怕是弱弱地照亮他們的前方,也足矣!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3

近日,我讀了陶行知先生教育名著,頓覺收益匪淺,充分認識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理論充分體現了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說:“愛滿天下”。“熱愛每一個學生”“爲了孩子,甘爲駱駝”陶行知先生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

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的愛,而且通過這愛以受到教育效果。稱學生“愛人”,說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緣,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於是教育產生好的教育效果。孩子是稚嫩的,孩子是天真的,他們的思想和行爲都需要我們精心地護理,教師對幼兒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愛孩子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幼兒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積極情感,這是創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同時熱愛幼兒也是師德中至爲重要的一點,陶行知先生在書中強調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告訴我們怎樣去愛,目的是爲提高孩子的素質提供所需要的個性和能力,培養幼兒成爲身心健康的人。

讀了陶行知先生文章後,我更感到正是陶行知先生有一顆博大、無私、奉獻的愛心,更讓我體會到要成爲一名好幼兒教師,不僅要愛事業,更要愛孩子,愛是教書育人的源泉,我們更應敞開愛的大門,用愛接納每一個孩子,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書中提出許多教育觀點,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應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體現,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實踐,符合幼兒園現代教育的理念。我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要愛崗敬業、嚴謹治學、廉潔從教、要爲人師表、盡職盡責、讓家長放心。

偉大教育陶行知是“萬世師表”,他的教育思想將繼續影響着幼兒教育的改革,在幼兒園開展師陶學陶的活動中,進一步學習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充分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素質教育中的現代價值,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指導我們的工作很有必要,陶行知將教育立爲人生大事的信念、畢生奉獻於教育、我們要緊密聯繫實際,挖掘陶行知的新教育思想,更新觀念,用新教育理念指導我們的行動,只有抓住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神內涵,才能充分發揮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現代化價值,只要我們勇於探索,努力實踐,開拓創新,不斷進取。

讀陶行知先生的文章,讓我最感動的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同時認識到自己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更加明確了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繼續努力,以自己的行動來實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導,我要根據託班幼兒心理的發展、年齡的特點,改變傳統的角色定位,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提升專業的水平,善於思考、善於研究、尊重幼兒的人格,瞭解幼兒的學習特點,用最真誠的心去滋潤孩子,用言行去關愛每一個孩子,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使幼兒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更加地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對待工作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勇於奉獻,努力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勇於創新,並根據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級的老師一起搞好託班孩子的學習、生活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紮實工作,多關心集體、關心同事,在幼兒園的創建工作中真正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更新觀念,確立創新意識,善於動腦,勤于思考,讓我們學習陶行知,用愛的實際行動創造出新的成果!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4

xxxx年暑假期間,我校開展了教師讀好書活動,我認真讀了書並深有體會,以下是我讀書後的所思所想。我理解的高效課堂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老師的點撥指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展。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爲當前的首要任務。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一直處於無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課堂的低效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考。爲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開展“高效課堂”研討,其指導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那麼,究竟什麼是高效課堂呢?

一、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

2、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二、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爲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應性。

2、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

3、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化,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那麼,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爲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

第五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以上是我xxxx年暑假期間的讀書心得,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5

仍然維持着新課程改革,各種新的理念、方式成爲教師的追求。在追逐處理過程的過程中很多人覺得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甚至有人感嘆“語文教學像霧、像雨、又像風。”深知種種困惑和疑問,作爲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伴隨對新課程的深入解讀。我覺得上簡單的語文課上爲是正確的可以選擇。

一、簡單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師實施在實施教學重大任務前必須有目標意識,目標就是要求,目標就是方向。因此,教學目標要簡明。在一堂語文課上我究竟要讓高中學生學生獲得什麼知識、提高什麼能力、非議什麼情感體驗,教學目標中要明確體現。充分發揮目標在中其學術研究中的.導向、調控、檢測的功能,讓目標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

二、簡潔明瞭的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要有一條線直角而不是一大片”。誠然語文教學聽、說、讀、寫,字、詞、句、篇,積累運用千頭萬緒,“工具性”與“人文性”爭論不休。但紮紮實實的語文課堂就張慶老師講的“讀讀寫寫,寫寫讀讀”。落實在教學人體工學上就是一個實字,讓語文課上講起語文的東西,不要出現關於語文和非語文的東西。

三、簡約明晰的評價

重要環節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關鍵因素。新課程改革要求評價的方式多樣,呈現出性評價和終結評價結合,在語文教學中認識到教學評價不是一個純技術性的問題是對被評價對象的價值或特點做出判斷。應該有一個教學目標相對應的評價。

語文教學方法新穎,形式各異。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不能脫離語文授課的基本規律,語文應該姓“語”。在簡單中看到複雜,於平淡之中體現神奇。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6

前些天,我翻閱了王桂芝老師的《班主任成長日記》,此書是以教育敘事的手法講述一個個真實的教育情境。作者在對日常教學的點點滴滴與認真反思中,讓我領略了人生,教育的極致境界,即“點點滴滴都是詩”。正所謂生活着是美麗的,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是溫馨、感動、詩意的。

當初選擇幼兒教師這一職業,是因爲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可是一年多的工作經歷讓我明白:選擇幼兒教師這個職業也就是選擇了風雨兼程的旅程。因爲在教學生活中,總有許多莫名的煩惱困擾着我的心房,總有許多的失意和彷徨折磨着我的神經,我曾經一度抱怨教師生活的艱辛、繁雜,但看了這本書,心靈一直隨着作者的思路,和孩子一起慢慢長大,感受着悽苦過後的酸與甜的感覺。的確,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無數的七彩光圈,教師也是如此,只不過它的七彩光圈更絢麗複雜些罷了。只要我們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教育中的種種瑣事,那麼風雨兼程的旅程也就別具風味了。

寫教學日記、讀書心得正是引導教師思考、反思、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有效途徑。這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通過寫教學日記可以促使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可以幫助教師積累教學資料,研究探討創新教育的理論與經驗,可以鞭策教師不斷地進行總結,爲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積累第一手材料。此書讓我明白作爲新教師的我來說,寫教學日記是尤爲重要的,是自己教育生涯的真實寫照,記錄下我在幼教崗位上的點點滴滴。它可以幫我梳理一天的工作,記錄一事的過程,思考一日的得失,達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評價、自我提高的目的,爲我今後工作提供了素材,也是爲自己以後的發展鋪路。

但是衆所周知,教師的工作是瑣碎而又艱辛的,記教學日記一天容易,一週、一月……堅持就有難度,正如魏書生說的“記日記就是堅持道德長跑”。堅持寫教學日記使魏書生更深入地研究自己、改變自己,引領其走向成功;王桂芝老師作爲畢業班的班主任,在及其忙碌和疲憊中,依然遵守着“堅持”的承諾,堅持寫教育心得,堅持“細數陽光”。認識是行動的先導,相信只要我堅持對教育行爲的反思,堅持與孩子們一起成長的激情,那麼他們能做到的,我也一定做得到、做得好。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在於教師如何愛孩子”。愛是幼小兒童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有愛心的教師能爲幼兒身心發展提供精神營養。幼兒相對學前兒童,更需要以愛心滋潤幼小的心靈。作爲幼兒教師的我,每天面臨着繁雜的工作,身心處在重重工作壓力之下,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孩子哭了,哄哄了事;孩子打架了,批評了事;孩子退步了,談話了事······長期以往,孩子與我的距離越來越遠。是王桂芝老師的文章讓我知道幼兒園教師,不僅要具備紮實的理論知識和端正的教學態度,還要用自己博大的愛心、耐心,關心,細心和精心及寬闊的胸懷去關注身邊的孩子;教我學會用多元化的生態觀點來看待班上的孩子,用一顆平和而真實的心去面對孩子,真誠的愛他、欣賞他,其實大樹有大樹的風采,小草有小草的魅力,每個孩子都有其閃光點;明白了爲幼兒創造最適宜的成長環境,允許其飛揚獨有的個性,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責任,因爲高質量的生命便是那個性張揚地挺立於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需要教師用愛撒進每一個孩子的心田,用心指給每顆心靈成長的足跡,。

教師帶着愛心的教育不同於生硬的說教,教師的愛像撒向孩子心靈的陽光和雨露,滋潤着孩子的內心世界,煥發出孩子內心蘊藏着的熱情,讓孩子體驗着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交流,啓發着孩子們去熱愛生活,引導着孩子們去追求光明。我想只要在工作中做到每天堅持一點點的行動,給孩子一點點的感動,那麼就可以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跨越心理代溝,真正用愛去探索幼兒,走進他們的心裏世界,從而促進他們健康成長。也感謝《班主任成長日記》,是它教我學會在工作中的堅持、反思、以孩子爲本位,以孩子們的生命需要爲本位。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7

讀了《教師專業成長》這本書以後,我對教師專業化發展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特別是書中關於“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的介紹更是給了我很大的指引作用。其中,不論是開始實施策略還是具體措施中都重點提到了“自我反思”對加快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不斷完善的重要作用,這將對我今後的成長有極爲大轉型期的指導作用。

影響體育教師發展的因素經濟發展很多,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爲兩大類:一是外部因素,如體育教師的自由民主地位、學校的管理制度等;二是體育教師自身因素,如自我發展需要、教學反思能力等。其中,教師自身因素在教師專業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從專業產業發展角度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的專精發展實踐在具體的教學只有活動中不斷反思才能完成。教育學者杜威這樣說過:“教師應當對道德教育進行反思,將教學視爲是一種反思性實踐的學術實踐,通過反思實踐來改進教學,做‘反思型實踐者’”。國小教師要提高提高自己的職業形象,就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以自己應當的行爲表現,主動反思,做“反思型實踐者”,逐步推進自身專業發展。

反思型教師不僅要具有自省課堂教學知識、技巧和技能,還要具有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需要進行反思、研究成果和改進的能力,以及對教育的社會內在價值、個人價值教育自己的和信念進行更廣闊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即在“反思——更新——發展——再反思——再更新——再發展”這樣一個無限諾塞縣、不斷上升的過程中會,使自身的成長始終保持一種這種動態、開放、持續發展的狀態。

要想成爲反思型體育教師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簡單的過程,它需要體育教師在中不斷學習與提升,不斷地反思自己的知識、信念、行爲和各種視之爲或者說的觀點,轉變那些不正確的斷言、信念,修正那些不合理這些行爲,把反思的方法與實踐結合恨不得,不斷自我探究、自我發現、自我解決,才能逐步邁向批判反思之門。首先,要將反思外溢教學的全過程。即教師要進行全面具體的課前準備,並在教學活動教學過程中才對教學活動的內容、對象、過程進行計劃、安排、反饋、評價與調控,最後在課後對上過的課進行回顧與評價,總結教學方法的經驗,找出問題,分析原因,採取補救措施等。教師只有通過這些措施,形成對體育教學的系統反思,養成反思習慣,並深刻反思使反思伴隨着體育教學活動的常規化而逐漸自動化。其次,要講究科學的反思方法,挑選適合自己的反思方式,以提高反思的使用效率。第三,經常記錄並剖析“關鍵事件”,以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突變事件的能力,促進教師的自身的發展戰略。第四,要進行系統的理論分析。因爲系統的理論分析可以幫助教學活動教師審視那些教學中的直覺判斷,幫助認識和理解自己的行爲和思想,而且可以爲自己的實踐提供多種可能,增強陳述自己行爲的理論基礎。

要想成爲一名批判反思型體育教師,就意味着要在批判反思的過程中所,把對個人的教學活動、集體的經歷以及正規的理論、研究視爲同樣重要的利空因素,使自身的教育和思想更具有合理性。只有在不斷的批判與反思中教師的教學纔會得到持續加速地發展。爲成爲一名具有批判反思的體育教師努力!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8

讀書,讓教師更加豐富;讀書,讓教師更具魅力;讀書可以使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使我們更透徹地領悟教育真諦,從而更加成熟。“多讀方知書中味,勤寫始覺筆有神。”因此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讀書,一直以來學校都注重培養我們教師的讀書習慣,通過讀書提高我們教師的個人修養,積澱自己的文化底蘊,讓書香飄滿校園。

一、積極參加各項讀書活動。

按照要求,教師應把讀書活動和日常教科研活動融合在一起。因此要紮紮實實地投入到讀書活動中去。這學期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培訓活動,並且仔細傾聽,認真做好筆記,及時記下點滴收穫。培訓結束後,都能按要求寫一寫學習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論認識,並把這種知識運用到教學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以自學爲主,在課外和休息日主動學習、摘錄。

平時我要求自己廣泛閱讀各類書籍。並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在網上尋找好的資源幫助學習。每天堅持抽時間讀書,認真做好筆記,通過讀書,我學會了怎樣正確地去引導教育孩子,讀書使我再提起筆來寫些什麼,不再會覺得那是一件難事。我要做個真正的職業讀書人,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再把這些營養輸送給我的學生們。通過我的自主讀書實踐,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運用理論處理教學實際問題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培養完善的讀書人格,成爲有知識、更有文化底蘊的優秀教師。

三、主動與同事交流,討論讀書體會心得。

讀書內容將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螺旋上升的原則,與教育教學工作有關的先讀、精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選讀、略讀、速讀。

四、讀書要與思考有機結合。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能邊讀邊想,緊密聯繫自己教育教學實踐,讀出自己的思考與見解,提高認識,培養自己獨特的思維與創新意識。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讓自己的專業不斷提高。

常讀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和教育主體的有機結合。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那麼教師首先得去愛他們,關心他們,從而融入他們,瞭解和理解他們,找到學生的起點。

通過讀書,我的收穫:如何讓數學課有濃濃的數學味。教師在教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應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多種數學能力,使生最終形成數學素養。這肯定是一個需要老師長期的、有意識的、有目的的啓發誘導,又要靠學生自己不斷體會、領悟、深化的過程。

再比如:如何優化國小數學教學設計。要教授什麼,學生的能力現在是怎麼樣的,怎麼開展教學活動,教學又會有怎樣的效果。通過讀書我就可以將那些好的方法用起來,使自己在完成教學設計的基礎上,再慢慢進行優化。

讀書可以增長教育智慧,使教師的'思維拓寬。只有讀書並且同時進行反思和寫作,纔是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進而促進人生髮展和生命成長的最好途徑。結合學校要求和自己的學科,我讀了一些增加文化修養的書籍,同時,關注教育教學類的書籍,關注教育教學的發展動態。

在今天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知識的更新無時無刻,作爲一名教師,對於教學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讀書讀書再讀書,這樣我們才能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工作,在“教育”這份陽光的事業裏,散發屬於自己的書香,綻放自己獨特的精彩。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9

今年初,我參加了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新教師繼續教育的啓動大會。在寒假期間,我仔細研讀了《課堂教學素養五項修煉》的第一章“有效教學設計的修煉”。

下面就我的一些體會和老師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在讀書中我體會到一個有效的教學設計要有一個巧妙的切入設計,這樣可以讓教學有靈氣。切入,是邁進門檻,是升堂入室的開始。所以,課堂教學可以沒有引入,但不能沒有切入。一個巧妙的切入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可以打開學生的學習的思路,可以爲學生創設學習的情境,可以爲學生搭建一個學習的平臺。

課堂提問是國小數學教學中的一個主要形式,是教學目標達成的主要途徑,是重難點的突破口,是學生髮展的關鍵,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我們的課堂提問也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以及學生的知識起點。我們的課堂提問要求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我們的'課堂提問只有考慮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才能使課堂教學更爲有效。設計問題的時候,應設計出一些簡單易答的問題來扶一下學困生讓他們也能在課堂上有發揮的機會,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要有一兩個綜合性較強的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儘量不要讓那些在課堂上“吃不飽”的孩子“捱餓”。

還有就是目前,學生的問題意識比較薄弱,具體表現爲兩種典型形式:第一類是不敢或不願提出問題;第二類是不能或不善於提出問題。所以,在平時學習中,營造“問”的氛圍,使學生敢問;在新課引入中,創設“問”的情境,使學生想問;在新知探究中,提供“問”的機會,使學生善問;在精心組織中,體驗“問”的快樂,使學生疑問;在知識運用中,精心設計,使學生會問。從小要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這對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但是在此過程中,只要教師堅持以學生爲主體,精心設計、巧妙引導,問題意識就會在學生的頭腦中紮根,課堂教學就會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作爲一名新教師,我們在教學中需要走的路還很長,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好好揣摩,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做到勤勤懇懇,不怕失敗,相信有一天我們會在教育着片沃土上成就一片自己的天空。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10

我有幸拜讀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撰寫的《王崧舟詩意語文教育》,如縷縷春風拂面,又似涓涓細流澆灌我那乾涸的心田,給我送來了夏日裏的絲絲清涼。

在這部《詩意語文教育》中,集中了王老師近幾年對詩意語文的一個不斷理解和生成的文字軌跡,是他參與各種大型的、專題的語文教學觀摩活動、培訓活動的講座和報告.雖未親臨現場,但我能夠深切地感悟從王老師內心深處流淌出來的對於詩意語文的解讀和修行,令我對詩意語文有了滋心的感受,對我平常那近乎麻木的課堂教學有了更大的觸動。

書中王老師精闢而形象地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詩意語文,那是對語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種追尋,是對語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種深刻自覺和迴歸。一切優秀的語文教學,是詩意的語文;一切風格鮮明的語文教學,無論樸素還是絢爛、無論激情澎湃還是理趣盎然、無論散發着平民氣息還是充滿了貴族氣質,只要它是自由對話的、喚醒意會的、精神契合的、追尋幸福的、實現自我的、充滿智慧的,那就是詩意語文。

回想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真是愧對學生,愧對自己。上課時,即興發揮,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課後的反思策略也只做表面功夫。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其實我也挺討厭這樣的自己,曾經的雄心壯志,曾經的理想抱負,都已不在。而這次讀了《王崧舟詩意語文教育》,又激發了我靈魂深處的那份感動,那份純真。作爲一名語文老師,上好語文課,是自己的本職工作。王老師告訴我們,一堂好的語文課,在課堂上教師要徹底放鬆,全然進入課堂中的每一個環節,和學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要徹底打開自己的生命,讓生命中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寸肌膚去感受、去觸摸、去體認課堂中的每一個當下,他會不時地產生高峯體驗,他會在課堂上率性而爲,和學生一起歡笑、一起流淚、一起沉思、一起震撼。

在書中我學到好多王老師的“獨門祕訣”,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平時要修煉絕招。比如第一招叫“實錄還原法”。把課堂教學實錄還原成教學設計,然後再還原成教學理論;把理論再還原成設計,把設計再還原成實錄,這樣一個來回還原的過程,可以很好地修煉自己的教學思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第二招叫“情境填空法”。在聽課或看人家的優秀實錄時,看到關鍵時刻,要定格打住,進行情境填空,看看自己會有什麼反應,如果自己處理會有什麼“課像”生成,然後通過比較,這樣你的機智、通變與智慧就煉出來了。第三招叫“微格解剖法”。在教學中要研究候課,研究導入,研究提問,研究範讀,研究導讀,研究討論對話傾聽訓練結課拓展,研究很多微格,這裏面大有學問。如針對學生的朗讀,可以選擇許多角度研究,如朗讀狀態、朗讀方法、朗讀質量、朗讀內容、思維方式、情感體驗、現場氛圍、思想認知、文化背景、學習要求、動態變化等等。在書中這樣的“獨門祕訣”還有很多,有機會大家都可以去好好欣賞學習。

我真的是受益匪淺!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11

讀書筆記從教以來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老師的一句話頂家長的十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給我這樣的體會:班主任的地位在學生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班主任的話對學生是最具號召力的。在衆多任課教師中,學生對班主任老師是最崇拜的、最信賴的。因而,班主任工作的成敗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決定了學生會成爲一個怎樣的人。這段時間,我認真學習和閱讀了陳宇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讀完此書,感覺有很大的收穫。下面我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

陳宇老師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寫得很實在,讀着他的文章,感覺就像是看着一集集《陳宇的故事》連續劇一樣,書中的人物彷彿就在眼前。

在《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陳宇老師以一個化學老師而特有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陳宇老師說: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和“機智”。教師要善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善良之心逐漸佔據主要位置。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積極影響學生,讓學生成爲正直的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學習文化知識,才能使學生成長爲有智慧的人。在課堂上,如果想與學生交流對話,沒有真愛是實現不了的。

陳老師對班主任的那份執著,對愛那份堅持讓人感動。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的那份堅持讓人感動。

陳老師對“後進學生”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他既注重對後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在教化“後進學生”的過程中,陳老師所採取的方法更是獨到,如:安排當班幹部,對手競爭,爲學生生日接力會……“用心靈贏得心靈”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以後的生活中我會多試着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從他的教學中,感覺最大的是:他不僅僅是在教書,而更多是在育人,教會本領。他多年如一日認真負責地對待學生,不管優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體會記寫下來,傳播出去。當初也不是想着要出書什麼的,只是一種習慣,一種責任,現在看來卻是無價之寶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記錄。

在讀陳老師的書的過程中,我還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陳老師對於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簡直是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那也是隨手拈來。我想,不愧陳老師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自然地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還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麼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總之,教育是一門科學,在工作中只有講科學、講創新、講藝術,才能使我們這些特殊學生在各方面有所進步、有所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的學習先進教師的經驗,多讀書,多學習。不斷改進,不斷提高,積極探索,善於總結,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12

《卡耐基口才學全書》

這是我暑假讀的第一本書。戴爾·卡耐基,一個出生美國西部的貧困農家子弟,青少年充滿自卑、曾經飽受奚落嘲笑。最終,他選擇了不斷地自我磨練,經過自己的努力,開創和發展了一種融合演講術、做人處世、溝通交流和推銷管理等於一體的實用口才學理論。

本書通過大量極富情趣、啓人心智的故事和貼近生活的說話原則,生動而具體的闡釋了戴爾·卡耐基的口才智慧。這本書很適合教師閱讀。

《成功家教啓示錄》

這本書選取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怎樣才能做好父母。故事後面都有專家的精彩評析。這本書既有貧窮夫婦培養出三位博士,也有富家子弟成爲畫家的故事;既有單親之旅也成爲了成功之旅也有重組家庭造就出了哈佛女孩;既有聾女成爲留美研究生也有“蠢女孩”變成了少年大學生等等。這本書也講述了中外現代名人(毛澤東、賀龍、魯迅等)家教故事。我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領悟怎麼做個好父親、好母親。

本書是爲人父母的家庭教育讀本,是爲師從教者的參考讀物,亦可作爲孩子自勵自省的課外書。

《紅樓夢》

從國中到師範,自學考試從大專到本科,都做過有關《紅樓夢》的題目。說來慚愧,我從未完整地讀過這本經典名著。今年暑假,終於拜讀了《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史上的巔峯鉅著,代表着一個時代的文學藝術頂峯。閱讀這本看透世態人情的智慧書是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

《數學課程標準》

課程改革剛起步時,我正好參加縣學科帶頭人評選的筆試、面試。所以《數學課程標準》裏面的內容能倒背如流。平時的教學中,也經常翻閱《標準》。新課程已實施七個年頭了,暑假裏,我重新拾起《標準》,從總體到部分,從理念到實例,完完整整、詳詳細細地看了一遍,用《標準》的理念進一步指導今後的教學。

《一~六年級教材》

暑假裏,我把一~六年級教材完整的看了兩遍,先是看每冊書安排什麼內容,每塊內容、每個單元要達到什麼樣的教學目標。再按照“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大領域,把十二本書的內容進行了分類整理。整理完後,我才真正清楚每塊內容在哪冊教材,每塊知識的前後聯繫。以前總是說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其實是膚淺的、空洞的。只有對十二冊教材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13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藝術,我認爲教育更是一個慢藝術。師者何以爲師?我想大概就是示以美好,授以希望吧。

剛接觸一年級孩子時,不太瞭解他們的年齡特徵,教學有些吃力,直到朋友給我推薦了這本劉儒德編寫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後,我發現,平時的任何事情都存在心理效應,這書向我們展示了一切心理活動,把不同的事情現象用不同的心理效應進行總結歸納,給我們一個方向,讓我們知道如何去做,真是得益匪淺。教師需要掌握各種教學的方法和手段,瞭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需求,教案在精心設計,這樣才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得到學生的共鳴。

書中主要歸納了64條心理效應和規則,而且每篇小文前添加了一個小故事,使得一些原本容易忽略的事情變成一個個心理學的規律展現在我們面前,讓人眼前一亮,更加讓讀者容易瞭解。本來以爲心理學是一本很難理解的學科,可是放了一個個小故事就讓人輕鬆易懂,讓人知道很多事情多存在的`心理效應,這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是很有幫助和啓發的。在教授教學任務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會進行頻繁的交流,相互感染,造成心理和情緒上的共鳴,從而形成集體心理氣氛。體育教學就是在這樣一種心理氣氛中形成的。

最讓我印象深刻是“貼標籤效應”,教師中有一些禁語,比如“笨蛋”“豬頭”“怎麼這麼笨”之類,其實這就是“貼標籤效應”。時間長了,這位學生就真的成了教師所說的“笨蛋”了。因爲這樣的語言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學生的上進心,傷害了學生的自尊。所以,教師必須在語言上進行控制。比如某大年紀的學生欺負低年級的學生,在被你發現時,不同的語言會起到不同的效果。“你是怎麼搞的,你比他大你就欺負他丫,看我跟你父母反應好好教育教育你”另一則是“我知道你不是一個愛欺負弱小的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負小朋友對吧”兩種說法,結果會截然不同。所以在進行道德教育的時候,教師應該嚴格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從學生的心理出發,讓孩子們心理上健康的成長。

作爲在一線教師,只有在心理上了解學生後,才能發現他們身上的巨大潛能,不斷鼓勵,讓他們的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讀了這本書後,讓我深深感覺到,教師不僅要在業務上進行提高,更要在心理上對學生進行關心,只當一個教書匠是不行的,要讓學生快樂的學生。教師多看看心理學的書籍是非常有幫助的,瞭解更多的學生心理活動,才能更有效的幫助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14

“沒有任何快艇像一本書,把我們帶到遙遠的地方,也沒有任何駿馬,能像一頁歡躍的詩篇。最貧窮的人也可如此跨越旅行,而不必被迫爲通行納稅;這運載人類靈魂的馬車……”作家埃米莉·迪金森曾用這樣的語句來形容過“書”。培養書香氣,營造書香情要從家庭出發。當“書香家庭”成爲社會共識,閱讀成爲一種社會性普遍行爲時,我們的孩子才能浸潤在知識的海洋裏。作爲母親,我也不例外,和衆多家長朋友一樣也希望我的孩子能愛上閱讀,從閱讀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操。讓讀書成爲一生的習慣,我們當家長的,參與其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也經歷着親子共讀的快樂。下面將自己的點滴積累如下:

一、要挑選合適的讀本,即適合孩子年齡的書籍。

例如,在我兒子剛上幼兒園時,我給他買的是一些色彩鮮豔、不易撕破的`圖畫書,我每天都會和他一起去翻看,並給他講圖中的內容。目的是啓發他看書的興趣。隨着他年齡的增長,我給買一些適合他的刊物,如《幼兒畫報》《嘟嘟熊畫報》《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還買了一些走迷宮的幼兒圖畫書,每天吃過晚飯我都會指着字給孩子讀故事,還經常和他一起走迷宮,這鍛鍊了他的靈活思維和反應能力。上一年級後,老師推薦了閱讀書目,我就照着書單買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書籍,主要選擇彩繪本和注音版,便於孩子將來能自己看書。

二、經常帶孩子逛書店。

我們一般週末會帶孩子逛新華書店,遇到孩子感興趣的書就引導他看,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並以此爲出發點,和孩子共同閱讀,慢慢地孩子的知識面會變得開闊起來,思路會變得活躍起來,當碰到問題,會提出許多的“爲什麼”,而爲了解決這許多的爲什麼,他就願意去看更多的書,就近一步激發了他看書的興趣。

三、親子共讀,營造閱讀氛圍。

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一起在書中感受故事的精彩和詞語的優美,一起回味歷史的厚重沉澱,體驗自然的美妙天成,探索科學的新奇和不可預知,讓孩子感覺讀書的樂趣。同時爲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互動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爲孩子的心帶去更多的關愛慰藉。孩子上一年級後,隨着認字的增多,我們的閱讀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從幼兒園時期我給他指着字一字一句地念書,到孩子念故事書給家長聽,再到寒假期間孩子自己看書,孩子的閱讀經歷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不管怎麼變,唯一不變的是孩子的身邊總有我們的陪伴,我們也會拿一本書在旁邊陪孩子一起讀書,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孩子的成長也是我們家長的再學習,再成長。要想真正讓孩子成材,首先家長得先充實自己。從有了孩子,我仔細研讀過《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卡爾。威特的教育》《來吧,孩子》(池莉著)《孩子你慢慢來》(龍應臺著)《窗邊的小豆豆》等。雖然一個孩子一個樣,不能生搬硬套,但從中我學到了不少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技巧,並且,從書中我悟到,“即使是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爲不平凡的人”。

四、固定讀書時間。

特別是孩子上了國小後,我就晚上八點至八點半這個時間段作爲親子閱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裏,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做完了家裏的雜務,和孩子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久而久之,孩子也就養成了每天閱讀的好習慣。

紀伯倫在他的《致孩子》中這樣寫到:“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因爲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的夢中不能想見的。你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困爲生命是不能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你們是弓,孩子是弦上發出的箭矢,你無法預定他的軌跡!”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爲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一起快樂讀書吧,讓孩子成爲一個幸福快樂的小書蟲!

國小老師讀書心得15

利用課餘的時間認真拜讀了《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這本書,感覺受益匪淺。

這是一本講座式的教育專著,用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教育案例,向讀者詮釋了“新課程下怎樣當老師”這個如今老師們最爲關心的話題。書中介紹了很多有關於國小的教育教學案例,同時也介紹了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學策略等,許多教學方法都值得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得以借鑑,加以引用。

正如書中所說:做老師很累。誠然,白天、晚上我們都要爲各種各樣的活動忙個“不亦樂乎”;此外,作爲老師,肩上還得承擔着面對學生、面對家長、面對我們教育界內部以及社會上的各種評論與壓力,不斷誕生的新課程,急速變更的新教材,層出不窮教育新名詞,名目繁多的教師學歷提升課程,各種進修培訓,還有那總也開不完的會議,迎接不完的檢查……讓學校領導與教師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接踵而至的又是各種病痛!面對這重重壓力,正如林華民老師所說,教師應當儘快把握新課程理念的精髓,從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策略、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等方面加以轉變與改進,不當教書匠,爭當教育改革家與藝術家。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然而真正要做到這一點,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學中,有時候我“千呼萬喚”,學生就是不動,有時候又哄又獎,也只有少數學生動起來,有時候課堂熱熱鬧鬧的,批改作業、課後寫反思時才發現;老師該講的未講清楚,學生該聽的未聽清楚,整堂課紀律較難控制,教學任務也就難以完成。原來這一切只緣於停留在形式上的熱熱鬧鬧,其實,並沒有真正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對於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要保持課堂40分鐘的新鮮感確實挺爲困難的。課堂上,讓學生一會兒忙這,一會兒忙那,教室裏反顯得亂糟糟、鬧哄哄的,面對此起彼伏的熱烈場面,作爲引導者的我,我想:課堂上更多的應該捕捉學生髮言中有價值的東西,從而引導學生深入討論,同時把課堂正真意義上的還給學生,老師儘量少說。

俗話說得好,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本身應該有一桶水。在教學時,我卻常常會犯一些新教師易犯的錯誤,就是習慣從成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缺乏學生式的思維。新課標倡導蹲下來和學生講話,我想這不僅僅是身體,更包括內心吧,因此,教師要和學生共情。在此,教師也應該進行角色轉換,以尋求真正意義上的“價格平等”。這也是我所要努力的方向。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爲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仔細觀察了班上每個學生,從作業中,言語談吐中,其實他們每一個都想進步,都想學好,然總是有上課不認真聽講的表現,概是話語不夠精彩,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吧。所以,此時此刻,我所要思考的`就是怎麼樣把學生的注意力給吸引過來,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真正意義上從學生的思維出發,做一個以“兒童爲本”的踐行者。去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潛能所在,好好地引導,同時加以鼓勵和培養,小小的舉止,或許便可成就其一生。

陶行知先生也說過:“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然好學者往往也善思。思者,思考,反思也。反思是教師與自我進行的對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在反省、思考中再加以探索和解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也是積累的前提。所以,教師應着力做一個教學實踐的反思者,在反思性實踐中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從而成爲人們口中名副其實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書中所講:缺經驗的老師忙於積累,有經驗的老師勤于思考,此話也恰恰說明了反思的重要性,這好比是源頭的活水。

學校是智慧的起步,學校是快樂的源泉,這一切都是孩子們給予的,而我要的是隻揀兒童多處行,那是無窮盡的歡樂與幸福。而今,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扮演了教師這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就要清楚這個角色的規範,也要深刻理解其要領。在教育這個領域中,只有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纔有工作的目標與導航的舵子;只有按照社會要求教育學生,規範自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方可體現出教師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既要令學生肅然起敬,又要使他們覺得你平易近人。初爲人師,需要儘快成長,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踏實潛行。

標籤:國小老師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