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敘事隨筆15篇(精選)

教師1.06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爲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師敘事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敘事隨筆15篇(精選)

教師敘事隨筆1

在班級管理中,真是有許許多多的學問。教學是常備常新,班級管理也是如此。開學初,我在思考:這個學期怎樣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更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所在呢?在一次偶然的課間,天氣非常的沉悶像是馬上要下雨的樣子,我漫步在操場的花壇旁無意間我發現很多的螞蟻在集體搬運一個遠遠大過它們身體幾十倍的食物。當時我深深的被這羣團結力量如此強大的螞蟻感動了。哎,有了,前幾天還在苦思冥想的管理問題有了眉目了。我高興得像個孩子不停的說:我們五年三班不正需要這種螞蟻精神嗎?螞蟻是團結的象徵,是力量的象徵。37個同學37只螞蟻。對,號召全體同學學習螞蟻精神,時刻記住團結就是力量。手拉手共同進步是我們不變的信念。時刻記住憧憬未來做好時代的主人是我們肩負的責任。站在我旁邊的學生見我自言自語的說就我問:“李老師,你有什麼了?”老師有了使我們班成爲優秀班集體了的法寶了。

爲了讓每個孩子都能照射到"老師和集體的光芒"。我決心把五年三班打造成螞蟻團隊。我想出了這個值得嘗試的"打造螞蟻團隊"方法。也就是把全班學生分成六個小螞蟻團隊,每個小團隊以"小螞蟻"的圖案粘貼。它的寓意在於,每個同學都是班級裏的一隻小螞蟻,由一個個小螞蟻團隊完善成一個大的螞蟻團隊。,班集體就是由這樣的"小螞蟻團隊"才能組合成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平時在團隊中開展競賽,使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課上我懷着忐忑的心情和孩子們說了我的想法,沒想到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響應,不到十分鐘的功夫,一個個"小螞蟻團隊"就自由組成了。每個團隊的名字也從孩子們精靈般的'小腦袋瓜裏產生了。分別是:向日葵,成功,陽光,釘子,超越,愛心,。帶着同學們美好期望的一個個"小螞蟻團隊"產生了。怎樣纔能有效發揮它的作用呢?又是我要思考的問題。爲了使競爭真正成爲動力,而不造成傷害,我結合即將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創意讓每個"小螞蟻團隊"爭奪金,銀,銅牌。採取每週一評。爲了讓孩子們在學習,紀律,站隊,健康,環保,做人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也就從這幾方面進行加一加,減一減的辦法,讓學生在比,學,趕,幫,超中得到發展和鍛鍊。開始實施了,早自習,中午,課間有了明顯的轉變,學生們自覺的遵守紀律,自覺性不強的學生,在本團隊的提示和幫助下也很快投入了學習狀態。最令我驚喜的是在一次語文課上訓練學生朗讀的時候,每次朗讀總是被那幾個樂於朗讀和積極發言的學生"壟斷"。爲了使更多的同學得到朗讀訓練,今天這次課文又是略讀課文,於是,我想試試這些"小螞蟻團隊"的"功利"如何?因此,我採用以"小螞蟻團隊"爲學習小組,進行朗讀訓練。彙報開始了,讓我沒想到的是,班級裏學習積極性高的同學多的小組裏,他們的朗讀不但聲音洪亮有感情,更讓老師欣喜的是,有能力的同學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什麼地方齊讀,怎樣分配分角色讀,什麼地方加上孩子們幼稚可愛發自內心的動作。連一向發言聲音很小聲的李鵬宇也挺起胸脯大聲朗誦起來,作爲老師的我看見了,真是喜在心裏。接下來,我還發現了幾個平時在班級表現平平的學生,在這樣的小組互相協作,競爭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被調動起來了,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平時表現積極的同學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學習吃力的同學的潛能也充分的被挖掘出來。我暗自慶幸這些"小螞蟻團隊"的神奇。

在高興時我時刻沒有忘記思考。我和孩子們我的螞蟻團隊動腦創造班歌“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每天總有這首嘹亮的歌聲從我們教室傳出。螞蟻是我們同學確定的班標。班幹們每天都能領着全班同學唱幾次。而且教全班同學怎麼去做。就拿學校一年一次的跳繩比賽來說吧。班幹們自己又是祕密開會,又是找老師徵求意見。最後以圍繞班標“一隻螞蟻力量小,37只螞蟻力量大。”在班級組織了一次跳繩動員大會。同學們掀起了大練跳繩的熱潮。課間、中午、體活課上都會隨處看到同學們練習跳繩的場面。而且每個項目都由班幹分工組織指導。他們人人都爲項目忙得不亦樂乎。團結一致的努力無庸質疑。最終我們五年三班在跳繩比賽中,獲得了許多的第一名。只見教室裏傳出一陣陣讓人羨慕的歡呼聲。

接下來一個又一個的欣喜接踵而來,在學校舉行的趣味運動會期間,同學們以"小螞蟻團隊"爲組合進行訓練,兩人三足,抱球接力等運動項目,訓練效果非常好,有的學生兩個人從家走到學校也是兩人三足,就這樣練習着走來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孩子們爲之歡呼雀躍,我更是在一旁高興其變!

在班級開展的環保主題的活動中"小螞蟻團隊"的競爭更是發揮了它們神奇的作用,同學們來到城市街道撿廢紙,易拉罐,塑料瓶、菸頭等。人們不注意保護環境的現象,深刻的打動了孩子們的心,"小螞蟻"們爭先恐後,爭着做環保小衛士。這時的孩子們真是可愛,無論平時如何讓老師生氣,現在老師眼前的是那樣值得我關愛的學生。

九月是我效一年一屆藝術節,學生們以"小螞蟻團隊"自由組合,表演了精彩的節目,一個個小螞蟻團隊都在收穫成功的果實。看着學生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藝,同學們和我又從中發現了學生們的進步與特長,學生的表演雖然稚嫩,卻昭示着成長的訊息。成長的過程是如此的快樂,如此讓人感到幸福。

這次嘗試的收效是顯著的,我在反思:以前都是老師給小組起名字,學生喜歡不喜歡都強加上去,現在學生自己起了自己喜歡的名字,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也許很容易被我們忽視,但它神奇的效果令人欣喜,一個個小螞蟻在爭光添彩的同時也帶動了全班同學,大家的幹勁更足了。每一個"小螞蟻團隊"匯成了歡笑的大螞蟻團隊,你追我趕向前奔跑着,這樣的班集體是向上的,有凝聚力的。是的,也許班級管理不是要花力氣而是要花心思,這樣才能做得更好。

教師敘事隨筆2

週三的第二節是我們二年級的數學課,我像往常一樣開展了我們的教學。首先在講課之前利用一首數字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複習數字的同時也學會唱歌,同時音樂對孩子們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在一首兒歌過後,我就開始了本節課的教學,藉助於PPT,孩子們的聽課積極性非常好。正當我在講課的時候,班裏一個小男孩說:“老師,不好了,不好啦,她把書撕爛了。”

當我走過去的時候纔看到,這個女孩把書放在課桌下邊,地上是她剛剛撕掉的幾張紙。對於孩子的這一舉動,我不是很理解。因爲這還是第一次看到她撕東西。她是一個自閉症女生,平時很少安靜,但是她常常都是自己玩耍,很少影響到上課的學生。對於女孩的這一舉動,我並沒有批評她,因爲搞不懂她的真實想法,一味的批評只會讓孩子情緒更加激動。我安撫着孩子的情緒,同時告訴她這個行爲是不對的,以後不能這樣做。孩子本身的'行爲是不對的,但是她畢竟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也許她並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件事情是錯誤的。所以,不分青紅皁白的批評是沒有效果的。下課之後,女孩的媽媽走進教室,因爲孩子的能力較差,所以媽媽一直陪讀。當媽媽看到地上被撕的書的時候,開始對她吵了起來,甚至拿課本打了女孩。孩子哇哇的大叫起來,一臉迷茫的看着我,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媽媽這樣批評她。孩子的媽媽在我看來,一直是一個溫柔的母親,對女孩也很好,只是不知道爲什麼對這件事情會這麼在意。或許在媽媽的眼裏,課本是很重要的,雖然孩子在課堂上學的東西很少,但是書還是要好好的,這是一個態度問題,從這個方面也說明孩子的媽媽並沒有對孩子放棄,對孩子還是一種很負責任的態度。

對於孩子把書撕了的這一問題,我覺得我們老師和家長都不能單方面看待這個問題,一味地批評沒有效果,一味地溫柔對待孩子或許也起不到作用。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或許她的這一行爲只是她想要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也不願意惹老師生氣,讓家長批評自己,但是他們找不到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還需要我們去理解,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這樣的事情就不會你再發生。

教師敘事隨筆3

自信對於兒童來說從小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將對他們未來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而美術學科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有着其他學科無法的優勢。

在美術教學中,要處處播撒暖人的話語、露出會心的微笑、用欣賞的眼神使你的美術課能讓孩子們喜歡。

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玩了猜猜看的遊戲,引導孩子們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的方式導入,並且讓學生了解了水果的特點,還以水果做禮物送給他們以作鼓勵。學生們都爭先恐後的舉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當我展開範畫的一瞬,課堂一片譁然,“哦!”“好漂亮啊!”各種各樣的水果出現在他們眼前。下面就請你們當小評委,評老師的幾幅畫,說一說好在那裏,還有什麼地方你認爲還需改正。學生在自己評價的過程中找到畫水果的方法,增強了信心,創作思路也出乎意料的廣。

首先這節課的課題是《瓜果飄香》,爲了能使一年級的孩子有一個更親切、兒童化、生活化的氛圍,是以學生爲主體,俯下身來站在兒童的視角來看、來分析,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觀察。在玩、嘗、看中自然的溝通。在情感上與學生進行不斷地心與心的交流,創設和諧、寬鬆的課堂氣氛,寓教於美的享受,寓教於情感的陶冶,從而使學生處於無拘無束、心情舒暢、心情振奮的心理狀態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創造性地展開。

在一節學做賀卡的課上,我讓學生在親手做的賀卡上寫上給父母的祝詞,回家送給他們。一下課一個小男孩兒害羞的跑到我的面前,把他親手製作的賀卡遞到我的手上,神祕的`說:“等會兒再看”微笑着跑遠了。當我打開那張他親手繪製的賀卡時,一串大大小小的字映入我的眼簾“張老師,您好。我很喜歡你。

謝謝你讓我喜歡美術。請回信。”雖然這張賀卡做的很粗糙,畫的也不是非常的精美,但卻是我收到的最漂亮的賀卡。

於是我回去也做了一張賀卡,寫了一些鼓勵他的話,當作回信送給了他。事後與他的班主任隨意聊天時瞭解到他拿着我的回信看了三天,學習也比以前更努力了。

這不禁使我回想起了這個靦腆的小男孩兒剛入學時的樣子。在第一節繪畫課上,同學都開心地在畫畫。他卻拿着筆不敢畫,我走到他旁邊,用手輕撫着他的頭:“小朋友,你怎麼不畫畫?”我問,他說:“我畫不好”,“會寫你的名字嗎?寫出來讓老師看看。”他慢慢在紙上寫出自己的名字。“你寫得字很漂亮,會畫圓形嗎?”我邊鼓勵邊引導,他又在紙上畫了一個圓形,我問他這個圓形像什麼?他說像太陽,我啓發他把圓形添畫成太陽後又因勢利導:你還會畫什麼形狀?他又畫出了三角形、方形等,在我的耐心啓發下,他把各種形狀都添畫了出來。

由於過分膽怯缺乏自信,使得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很少聽到他的聲音。於是在美術課上我經常製造機會請他回答問題。當我給予他回答的肯定“說的真棒”時,他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在小組合作製作手工時我也請他做臨時小組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輔導和鼓勵,讓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慢慢消除了膽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筆畫畫,不敢大膽發言的心理障礙。現在這個小男孩兒已經喜歡上畫畫了,也就有了開頭的那幕。

在教育的長河中,只有把握住每一個細節,我們教育的田野,纔會蓬勃着碧綠的春意,喧騰着生活的甜蜜,流淌着生命的魅力。

教師敘事隨筆4

比賽誰先吃飽飯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這天突然有了轉機。

這天吃飯前,我有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說:“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裏最乾淨,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說話。”“行!”大家齊聲說,於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透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爲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瞭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教師敘事隨筆5

今天上午,我所任教的三年級進行了一場數學考試。站在講臺上,看着孩子們低着腦袋,專心致志地答題,我由衷地欣慰,再望向講桌旁邊那張空蕩蕩的桌子,我不禁有些憂慮:小楠已經有兩天沒來上課了。

昨天我已詢問過她的班主任,說是生病請假了,但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已經兩天了,該不會很嚴重吧?

小楠是一個學習認真、踏實,又很懂事的小女孩,她的數學成績也一向名列前茅。前幾日,我還見到她在校園裏生龍活虎地踢毽子,與同學嬉戲;上次放學時,她還笑着向我揮手告別……怎麼忽然病了呢?到底是什麼病呢?

忙活了一個上午,我早把這些憂慮拋在了腦後。中午休息時,忽然有學生交過來一份試卷,說是小楠媽媽送過來的。原來小楠家就在學校附近,中午有學生將試卷帶給她,她寫完後,便立刻託學生交到了辦公室。

打開這份試卷,我便愕然發現試卷上的字跡相當潦草,書寫得歪歪扭扭,字體也忽大忽小,簡直不堪入目,和之前小楠的書寫相差萬里。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忙到班級裏,又問了幾個學生:原來小楠前兩天不小心摔着右胳膊了。作業寫成這樣,想必情況一定比較嚴重,幸好小楠家離學校很近,趁中午休息,我可以和幾個學生一起去看看小楠,順便把這張卷子給小楠講評一下。

當我說出想法後,熱心善良的孩子們都不再吵鬧玩耍,一個個都嚷嚷着要去看看小楠。我們三年級愛心隊伍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終於,我們見到了小楠,只見小楠正站在院子裏,披着一件黑色的大襖,右臂裹在棉服裏面。小楠看到了我們,興奮中又有些羞澀,當我拿出那張書寫潦草的試卷時,小楠的臉更紅了。

這時她的母親過來了,她的母親非常感動,一邊感謝我們師生掛念,一邊忙解釋道:原來是小楠坐電動車時,不小心摔了下來,右臂輕微骨折,沒辦法寫字,父母又擔心她在學校再被磕着碰着,便讓她留在家裏安心養傷。而今天小楠堅持要寫這份數學試卷,她便咬牙用左手一筆一劃地寫字,寫完後又讓母親立刻把試卷交給了我……

“這孩子,在家裏一聽到上課鈴聲就急的不得了,一直問我‘媽,我到底什麼時候能好啊?’……這孩子讓你也費心了……”小楠的'母親向我敘說着小楠的近況。

我摸着小楠的腦袋:“胳膊疼嗎?”小楠笑着搖了搖頭:“不疼。”看着孩子乾淨的笑臉,那裹在厚厚衣服下瘦小而又堅強的身影,想到她那份堅持用左手完成這份試卷的毅力及對學習的渴望和努力認真的態度,我的心裏彷彿是重重一擊:孩子,好樣的!你更讓老師感動啊。

望着手裏的這份試卷,我突然覺得它上面的字跡是那麼地整潔、美觀……

教師敘事隨筆6

作爲一名新老師,在教育過程中的收穫遠遠大於疑惑。

剛入校園沒多久我就有機會給四名學生進行朗誦培訓,因爲我是播音主持畢業,所以爲了讓他們在教師節獻詞時表現的更加優秀,我搬出了大學四年所學心得,語句的停連、重點的處理、音調的把握、字音的規範等等,最重要的還是情感的把握。我講的很投入,他們也聽的很認真,可一到練習,就變得和剛開始一樣,該怎麼讀就怎麼讀,一開始我很苦惱,爲什麼一遍遍的強調、稿子上一遍遍的畫重點還是和原來一樣呢?

我在訓練時告訴學生,這句話應該這麼讀,那句話應該那麼讀,說的多了,突然發現自己錯了。

我所說的話,那就是我的理解、書本上的理解,並不是孩子的理解,哪句話怎麼處理,孩子脫口而出的就是他們的理解,爲什麼要強加?他們覺得該重度那就是重點、他們覺得該停了那就是氣不夠了、他們覺得該連着就是那麼讀才完整,我認真聽一遍他們的朗誦,我覺得這樣很“孩子”。

隨後幾次的練習,我沒有糾正任何有關讀法的問題,只是糾正了讀音,孩子們似乎也發現了,問我“這麼讀對不對”,我說“你們讀的就是對的”。確實,任何東西在不同人眼裏就時不同的樣子,一句話從不同的人嘴裏出來也是不同感覺,沒有標準、沒有對錯、更不用去評判,孩子的理解就在每一句話裏體現。

但當孩子們站在臺上,面對的是成年人,大家會理解他們的表達麼?他們不豐富的肢體動作、不高亢的.朗誦、、、、、、我很緊張,孩子們也很緊張。

孩子們站在臺上,沒有一點瑕疵,比任何一次排練都好,沒有錯詞是因爲他們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因爲理解所以記住,因爲理解所以流暢。很感謝他們獲得了陣陣掌聲,也許是因爲真實,也許時因爲可愛,那就是孩子最真的一面。

當然不只在朗誦中,在平時授課過程中也應該始終把孩子當成孩子,不要用成人的思維去評判他們,不要輕易說出“對”、“錯”,試着去理解、去交流,你會發現在他們的“世界”,有不一樣的精彩。

今天帶着我們小“軍團”又去參加了一個比賽,最終沒有被選定爲小主持人,我沒有失落但是我很緊張,我正在想他們下來了應該怎麼安慰他們,誰知結束後他們四個衝過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懵了,在場二十多個人都看着我們五個,也許是慶祝終於結束了、也許是感謝我在下面鼓勵他們、也許時他們反過來在安慰我,我猜測着他們的想法,接受着他們的擁抱,我沒有問這個擁抱的意思,我只是笑。

謝謝他們,教我單純、樂觀、包容和表達。

教師敘事隨筆7

上午,辦公室裏,不知是誰突然念起領導發佈的一條通知:縣教研室在本月中旬將對全縣五年級進行學業檢測。

聞聽此言,大家不以爲然:怎麼可能?今天是愚人節,一定是領導在嚇唬我們。可是,後來才知道,這消息是千真萬確!

下午,辦公室裏,突然冒出一位領導模樣的年輕人,眼睛像掃描儀,悄無聲息地,輕輕掃視一圈,什麼也沒說,又輕風一般離開了。大家悄悄議論,剛纔來的那個人一定是領導,你看那氣質和氣勢,絕非一般人。

好眼力,這也是真的,局領導深入一線“視察工作”呢!聽說我們的'一位同事剛掏出手機準備看看時間,這一刻就定格在領導眼裏,記錄在案了。有個小同事請假,他只是在幫忙看班,五十多歲的老教師,一天下來,自己的課加上別人的課,他已經很累了,週六,沒有鈴聲,上下課只靠哨聲,有時不一定聽得清,他情不自禁地多看了一眼,本無可厚非。可是,僅此一眼,不得不“認栽”了。

愚人節這一天,處處都是驚險!

教師敘事隨筆8

真的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似乎成了個性化閱讀的一個標籤。於是,很多老師奉這句話爲聖旨,把它理解爲想怎樣解讀就怎樣解讀。當然,這一舶來名言與我國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確不謀而和,它打破了傳統思維定勢,把學生從“標準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讀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要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們首先必須知道哈姆雷特這個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筆下的一個悲劇人物。他是一個極其軟弱的人,也是一個英雄的復仇者。莎士比亞有意造成一種“清醒與瘋狂、僞裝與真實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顯示人物的複雜性格。對於這樣一個人物,讀者自然會讀出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認爲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負復仇重擔而又躊躇,是由於他本身軟弱的關係;魏爾德爾認爲哈姆雷特的躊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麥王子的軟弱性上,而是客觀情勢妨礙了實現復仇的計劃;弗洛伊德則認爲戀母情結是哈姆雷特久而未決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

比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個詭計多端、殘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烏鴉》中的狐狸就是一個爲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設法吹捧別人的狡猾形象。這些人物形象,並不會引起讀者的獨特體驗。即使是一萬個讀者,他們心中仍然只會有一個“哈姆雷特”。如果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去產生獨特的體驗,其結果只會是把學生引入歧途。

還是以上述這兩篇課文爲例,還真有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讀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課時,老師讓學生說說對課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學生說:“白骨精雖然它詭計多端,殘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時還不忘記把老母親接來。”對於這樣的理解,老師不是加以否定,還稱讚地說道:“我們從來都說白骨精怎麼怎麼壞,可是經過大家的討論,我們發現,它的身上也有閃光點值得學習呢!”

同樣的故事也在《狐狸和烏鴉》一課上演。在課堂上,正當教師帶領學生對狐狸的卑鄙行爲進行批判時,一個學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覺得狐狸很聰明,理由是狐狸善於察言觀色,不斷改變說話的內容,直到烏鴉開口。”對於這樣脫離文本實際的解讀,老師的評價是:“你很聰明,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這樣的理解真是讓人不寒而慄。如果說學生的理解可以原諒,那麼老師的附和卻讓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爲了和母親一起分享唐僧肉,這種“孝”是我們生活中所倡導的嗎?狐狸的“聰明”則是用欺騙的手段獲取不正當的利益,這種“聰明”是爲人們所不恥的。他們的這些行爲都是極不道德的。殘害無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們永遠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師一定要這樣去引導,學生可能會認爲不管採用什麼方法得到的東西與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聰明”就是不擇手段,只要能達到目的。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好像走入一個誤區,解讀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課程標準》的理念。“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固然不錯,但是大家都不可能迴避這樣一個基本問題:哈姆雷特到底是誰?不管我們讀出多少個千姿百態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終只有一個。他就是那個爲父復仇的王子,他就是那個優柔寡斷的王子,這個誰也無法改變。而我們所讀出的“一千個”也都是從這“一個”中發散出來的。這就告訴我們,哈姆雷特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

新課程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但是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必須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進行的。能夠多元解讀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牽強附會,脫離實際。作爲教師,當學生理解出多個“哈姆雷特”的時候,我們在給予表揚的同時也要細加分析,這個“哈姆雷特”與文本的價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現偏差時,教師必須進行正確引導。

在教學《凡卡》一文時,當我講到凡卡的爺爺也過着很苦的生活時,有一位學生卻說:“老師,你講錯了,凡卡的爺爺過的生活很好。”我沒有馬上指責他,而是讓他說出理由。他說:“書中寫到爺爺穿着寬大的羊皮襖,說明爺爺穿得很好;爺爺白天在大廚房地睡覺,而凡卡卻睡在過道里,說明爺爺過得很好。”他的這一番言論,令我始料不及。細細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們又不能忽視文本的價值取向。作者契訶夫是要通過凡卡的悲慘遭遇表現沙皇統治下,城鄉人民過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們分析出爺爺過得很好,豈不是違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爲了尊重學生,我們有馬上反駁,而是對全班學生講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然後組織學生再讀課文,展開討論,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過的。那位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們從任何文本中讀出的“哈姆雷特”都離不開文本的主旨,如果我們偏離了這個主旨,一味地標新立異,其結果只會是得不償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他歸根到底還是“哈姆雷特”,永遠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也成不了羅琳筆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我們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讀文本,方能準確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準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準了文章的突破口,纔可能引領學生在語文的天堂裏尋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教師敘事隨筆9

昨天早上第三節課我在班裏面看着學生上自習,我一邊整理批改作業一邊觀察下面學生的動靜。有這樣一個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他把課本放在桌子上,小腦袋稍微貼着書本,一臉陽光的左顧右說,第一次看到我提醒了他。待到我第二次擡起頭的時候發現他依舊如此,這時我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並沒有說話。離下課還有大約兩分鐘的時候,我囑咐旁邊的同學把批改後的作業分發給其他的同學。沒想到我又看到了小涵還維持着剛剛上課時的模樣,桌子上僅有一本課本,小臉趴在課本上一臉明媚的與小組內的其他同學說這話,一節課的時間手裏居然連支筆都沒有,整整說了一節課!想到這裏頓時我內心的.小火苗就被點燃了!

“小涵,拿着你的假期作業過來!”我怒聲說道。只見他緩緩地從抽屜裏拿着自己的習題冊向我走來,剛剛的明媚燦爛的笑臉一掃而光。我快速地翻看着他的習題冊,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假期佈置的習題居然沒有寫,甚至以前佈置的作業也沒有寫完,此時我心裏的那把火是越燒越旺,“就這還說了一節課的話,你怎麼不趕緊寫作業?”我厲聲說道。而小涵一聲不吭。

“小涵,之前你一直說自己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爲老師管理不嚴格!可是你爲什麼不嚴格要求自己呢?連作業都不完成你成績能提高嗎?”

“不能!”

“你不能只依賴老師嚴格要求,要自己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把成績提上去。”我的語氣漸漸緩了寫下來,“你聽清楚沒有?”

“聽清楚了!”小涵弱弱地回答道。

“既然你一直認爲老師對你要求不嚴格,那麼從今天開始,老師就對你嚴加管教。去辦公室給你的媽媽打電話,我需要和她談一談!”說完之後小涵竟立在原地無動於衷。“愣在那裏幹什麼,快點!”我催促道,看着他還是不做任何反應,只是眉頭緊鎖,我心裏頭那把火“噌”的一下又燒起來了!這時下課鈴響了,我拉起他的手就要往辦公室走,可卻沒曾料想他用手拽着樓梯扶手怎麼也不肯下樓。

“老師,再給我一次機會吧!”小涵眉頭緊鎖,淚光閃爍。“我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了,老師你就原諒我這一次吧!”看着他那後悔的小模樣,原本態度堅決的我有了一絲鬆動,“給你一次機會,就能夠改正嗎?”“是的,老師,我再也不敢了。”他哭着說道。“好,我就給你一次機會,作業什麼時候補完?”“今天!”“今天能補完嗎?”“能!”“好,那老師就給你一次機會,看你表現,回去吧!”說完我站在遠處,看着他回到教室後方才轉身下樓,腦海中還回放着剛纔的情景。不知道明天又會是一番什麼情景。

而今天檢查他的作業還是沒有寫完,哎……這孩子一個勁兒地向我說對不起,請老師再給我最後一次機會……看着他那副模樣,耳邊縈繞他請求饒恕的話,我的腦袋混沌一片……

孩子,作業沒有完成,你不必向老師說對不起,因爲你對不起的是你自己;你也不必請求老師的寬恕,你應該徵求自我寬恕。一個人的成長如果完全依賴於外界的監督督促,那麼這種成長算不得是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就像“雞蛋從外部打開是食物,從內部打開是生長”所說的那樣,從自己身上去尋找進步的源泉吧!

所以,請不要再跟老師說對不起!

教師敘事隨筆10

我戴轉運珠已經有好幾年了,記得當年比較流行佩戴轉運珠,她們說這樣好運就會來到身邊。之前我們家也發生過一些大事情,我也很期待好運能轉到我家來,於是我就擁有了轉運珠。前兩三年都是戴在手指上的,時間久了,那編織的線都在我手上留下印痕了,我想還是編成轉運手鍊戴着比較方便,就這樣一直佩戴至今。

這幾天,我和老公一起去買過年的新衣服,每人都買,辭舊迎新嘛!昨天我們逛街時,我想把項鍊給換了,之前買的那條項鍊屬於精品鏈,很好看,但是容易斷,已經斷了再修補兩三次了。這次我想換一條結實又好看的項鍊,看看我的'轉運珠有的都被壓扁,不好看了,於是一起換些新的吧!店裏的人是不編手鍊的,步行街編手鍊的小姑娘回家過年了,等年後再找她編吧!

昨天晚上我沒有佩戴轉運珠,就感覺手腕上少了點什麼,可能已經習慣了,其它手鍊不想戴,等新年過後我就去店裏看看小姑娘來了沒有,一定要及時編上戴着。有時我還是有點相信這些的,我期待自己好運連連,也祝願我的親朋好友好運連連!

教師敘事隨筆11

藝術源於勞動、源於交流、源於娛樂活動,而興趣的發現與培養也正是在這中勞動和活動中建立並達成的。所以只有讓學生在自己高高興興地參與實踐中,才能使得他們的思維高度集中,創新的火花迸發,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把課堂知識掌握了。

這學期我又開始教美術了,這是我的老本行。我把學生們的作品都精心保存着,我可以在其中感受學生們的成功,孩子們也可以在那裏找到心喜、找到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這些作品就是學生們勞動與活動中收穫,每次學生們看見了自己的作品,都異常興奮。這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繪畫積極性,上課的紀律更好了,學生們的創作熱情更高了,一幅幅學生作品漸次涌現,讓我應接不暇,愛不釋手。

有一天,一個學生在聽到我給的良好的評價之後,想我提出了一個請求:“老師,我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送給我的語文老師嗎?”我看了看手中的這個學生的作品,又看了看孩子懇切的眼神,我微笑着把他的作品遞給他:“老師肯定會特別高興的!”學生拿着自己的作品,蹦蹦跳跳地回到座位上。我看着學生的背影,爲這個學生感到高興。因爲,這個學生體會到的是經過自己一番努力之後獲得的成功,而他沒有獨自品味這份成功,而是想着把自己的快樂與幸福與老師分享,這不僅是學生的自豪,也是作爲美術老師的.我的自豪。我被學生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而感動,想我們每一個人是不是都應該把自己的成功和人一起分享。我也感動於自己的一顆敏感的心,能夠從教學生涯中的點滴小事,有所感悟,有所體會,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學生一起成長、發展。

我們教師每天與學生接觸,每天都應該以一顆細膩的心面對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傾聽,用心感受,把自己和學生融爲一體,才能夠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那是至善、至真與至美,那師生熔爐與共的最好的境界。教師從教的心情愉快,學生學習的心情愉快,師生之間的交往愉快,那樣何愁教育的質與量呢?

教師要帶着一顆師心而來,師心裏面也要有童心、愛心,這樣就會感動學生,感動自己。作爲一名美術教師,我常思考:素質的培養在於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而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源於興趣,興趣是創造的動力。教師要在教學上利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把興趣作爲點燃智慧火花的導火索,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潛力,使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學習的動力,才能製作出更多成功的作品,進而激發出更大的學習潛力,同時更多的鼓勵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作爲美術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根據學生自己的需要來設計美術課堂的教學,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在良好的情緒中通過豐富新穎的教學內容、方法等不斷獲取新知識,創造新作品,把學生帶入美妙的學習樂園。

教師敘事隨筆12

本學期我申請教五六年級的心育,在諸多的原因中,首當其中的還應當是我離不開課堂,離不開學生。只有和他們近距離接觸,我才能感受到我汩汩的創造力和血脈噴張的激情。

爲了能夠讓他們每節課都帶着問題去發現、去思考、有收穫。我用了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如大海撈針般選取了兩張自認爲不錯的圖片,並將其作爲心理學科專屬作業紙的背景。

當我介紹完本學期的課程之後,我便開始講作業紙的使用,因爲作業紙是課前委託班長髮的,所以當孩子們從抽屜裏拿出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有的孩子拿得很小心,有的孩子取得很隨意;有的孩子的`作業紙平整如新,頗具美術功底的女孩還給邊框塗了色。有的則略顯褶皺。

心理課講究積極引導,於是我便從好的一方面說起:這是老師爲大家精心設計的作業紙,喜歡麼?話音剛落,教室裏便出現了兩種聲音:喜歡,不喜歡。說實在話,喜歡在我的預料之中,但不喜歡則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

“爲什麼呀?”我反問道,解鈴還須繫鈴人。

“說喜歡的都是女孩兒!”一個叫不出名字的男孩頗爲不服氣地說道。一石激起千層浪,頃刻間,連喜歡的女孩也開始幫男孩闡明觀點。看來的確是我疏忽了,儘管在選圖的時候,我極力選擇中性一些的圖片,但潛意識裏還是滿足了自己作爲女性的審美。

既然孩子們提及此事,我只得向男孩們講述自己的考慮不周,雖然男孩們表示可以理解並以影響不大接受了,但我的內心卻因爲這個課堂小插曲而久久不能平靜。

幾年前,我們就已經意識到國小校園裏乃至整個社會“陰盛陽衰”的走勢,尤其是幼兒園,如果哪個幼兒園有“男阿姨”,一定能成爲招生的亮點。

竇桂梅曾經說過,教育是要讓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而我們做得最多、最喜歡做得便是整齊劃一。縱觀教師的結構、課程的開設、活動的組織、規範的制定,似乎對女孩更加有利,對於想全然釋放天性的男孩,以上的這些給的最多的答案除了NO,還會有什麼?

一張作業紙,讓我看到自己對細節的欠思量,這算是給自己提了一個醒,在以後的教學中儘量做到男女有別、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都綻放出屬於自己的色彩和光芒!

教師敘事隨筆13

自信心是一個人相信自己的願望或預料一定能夠實現的心理。一個自信十足的人,能順利走向成功的彼岸。在現代社會中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羣遠比缺乏自信的人羣成功的概率要高的多,對於兒童來說從小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將對他們未來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而美術學科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有着其他學科無法的優勢。

在美術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缺乏自信。作爲一名美術教師,怎樣讓你的學生真正的獲得自信,愛上你的美術課呢?除了在平時處處播撒暖人的話語、露出會心的微笑、投去讚許的眼神,更重要的是,你的美術課能讓孩子們喜歡。 在一節學做賀卡的課上,我讓學生在親手做的賀卡上寫上給父母的祝詞,回家送給他們。一下課一個小男孩兒害羞的跑到我的面前,把他親手製作的賀卡遞到我的手上,神祕的說:“等會兒再看”微笑着跑遠了。當我打開那張他親手繪製的賀卡時,一串大大小小的字映入我的眼簾“張老師,您好。我很喜歡你。謝謝你讓我喜歡美術。請回信。”雖然這張賀卡做的很粗糙,畫的也不是非常的精美,但卻是我收到的最漂亮的賀卡。

於是我回去也做了一張賀卡,寫了一些鼓勵他的.話,當作回信送給了他。事後與他的班主任隨意聊天時瞭解到他拿着我的回信看了三天,學習也比以前更努力了。

這不禁使我回想起了這個靦腆的小男孩兒剛入學時的樣子。在第一節繪畫課上,同學都開心地在畫畫。他卻拿着筆不敢畫,我走到他旁邊,用手輕撫着他的頭:“小朋友,你怎麼不畫畫?”我問,他說:“我畫不好”,“會寫你的名字嗎?寫出來讓老師看看。”他慢慢在紙上寫出自己的名字。“你寫得字很漂亮,會畫圓形嗎?”我邊鼓勵邊引導,他又在紙上畫了一個圓形,我問他這個圓形像什麼?他說像太陽,我啓發他把圓形添畫成太陽後又因勢利導:你還會畫什麼形狀?他又畫出了三角形、方形等,在我的耐心啓發下,他把各種形狀都添畫了出來。

由於過分膽怯缺乏自信,使得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很少聽到他的聲音。於是在美術課上我經常製造機會請他回答問題。當我給予他回答的肯定“說的真棒”時,他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在小組合作製作手工時我也請他做臨時小組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輔導和鼓勵,讓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慢慢消除了膽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筆畫畫,不敢大膽發言的心理障礙。現在這個小男孩兒已經喜歡上畫畫了,也就有了開頭的那幕。

在教育的長河中,我們伸手可觸的地方,就是工作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只有把握住每一個細節,我們教育的田野,纔會蓬勃着碧綠的春意,喧騰着生活的甜蜜,流淌着生命的魅力。只要我們真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收穫得將是一張張笑臉。

教師敘事隨筆14

今天上午第二節,學校組織聽我的課,上完後,我自己知道失敗了,因爲教學任務沒完成,40分鐘只完成了我教學設計的一半,重難點剛出來,就下課了。我自己知道我時間沒把握好,前面耽誤時間太多,原因有:一是我看學生課上沒反應,以前學生學的知識不紮實,基礎薄弱,本來很快就能進行完的,但是學生基礎知識不會,怎麼能往下進行呢?所以我花了時間在複習上,哎,反思一下,學生沒沒反應的原因,和我沒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有關;二是我重複的話太多,太羅嗦,本來一句話就好,我生怕他們沒聽明白反覆的說,數學講究一個說話嚴謹,能少說的就少說,能不說的就不說,一句廢話都不能有,我正好相反,我還要修煉啊。下面是我總結的我師父和其他聽課老師給我的建議,我收穫很大,本來我苦思冥想的問題,經他們一指點,我豁然開朗。在這裏,希望能和老師們分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課堂時間要把握好。複習導入環節,新授階段,鞏固練習階段,拓展延伸階段。把時間用在解決重難點上,也就是新授環節。

2.數學課堂,老師用語要嚴謹準確。老師說話要完整,不要說太多半截話。特別是一定要提醒學生回答問題也要完整。最高境界就是這個課堂感覺少說哪一句就不行。

3.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有的課本上的主題圖可能設計的不是很合理,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選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總之,一個目的.,怎麼讓學生更清晰明瞭的獲得有用信息,就怎麼設計。

4.課堂上,學生回答完問題,老師要及時評價。回答的好的,及時鼓勵,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5.要合理的利用多媒體,適時的用。不需要用就能解決的儘量不用,如果用了效果更好的就用,總之讓多媒體起到爲課堂服務,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浪費時間的累贅。

先總結這些吧,呵呵,非常感謝我學校的領導老師們,給我的建議和幫助。以後的路還很長,我會好好反思一下我的課堂,結合我的課堂吸取有益的經驗,修改教案,爭取天天進步,我相信,我會慢慢成長。加油啊!

教師敘事隨筆15

一個緊張、充實、有序、奮進的八年級第一學期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我的數學教學工作,有得有失。八年級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是求知慾較強,特別是對新鮮事物接受快,但不喜歡抽象的乏味的知識,所以好多同學不喜歡數學,因爲他們從課堂中感受到了乏味的計算、嚴密而難於理解的推理,缺乏創造性和趣味性的知識灌輸,而現代教學內容可謂豐富多彩,教學手段五花八門,教學的對象個性迥異,教學的觀念也層出不窮。本學期我們加強了對“學、探、議、練”教學實踐。

其實數學是開啓科學知識的一把鑰匙,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邏輯性思維,提高學生智力的關鍵。

開放教學觀念搞素質教育,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評定一個學生的優劣,也不再是以學習成績作爲唯一的標準,教學的成功與否不再以考分爲唯一的指標。從考試試卷上看,能力題分量重,讓學生自主探究,老師參與學生的學習和探究,這樣一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融洽了師生關係,教師什麼時候和學生處於同等地位,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傳統的數學課的教法,往往是老師講例題、分析過程、講完後讓學生練習鞏固,往復循環,按部就班形成了一個“套路”。學生的練習無非是例題的'再版,這樣成了知識點的供給,使數學學習乏味無趣,那麼怎樣才能吸引學生呢?

第一方面,走出從數學到數學的圈子,走進生活從生活中找數學,學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是生活中處處存在的,學數學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加學生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產生數學和生活實際的需要是推動激發人的求知慾望的第一原動力,新教材數學知識的學習力求從生活實例出發,從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問題引入學習的主題,因此在上課時必須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

第二方面從生活實際中引入數學知識,有助於展現數學與理論及其他科學的聯繫,突出數學化的過程,有助於學生應用。

第三方面要注重知識的獲得的過程,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爲學生提供探索知識的機會,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經驗,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一般不會珍惜,容易忘掉,而來之不易的東西往往倍加珍惜,記憶深、有的甚至終身難忘,對知識也這樣,以前往往注重強調知識的講解,知識的落實鞏固,住忽視了知識的獲得過程,不只向學生提供的是一個被成人社會所認同的、客觀的數學知識,傳遞一些以成定論的成熟的數學,學生從事數學學習,對學生而言是模仿,或把知識複印到學生的頭腦裏,而是要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學習中探究,讓學生摸着石頭過河,只有這樣才能加深學生記憶,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慾,讓他們覺得這些知識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發現的,有一種科學家創造發明解決新問題,發現新知識的成功感,故在新知識傳播時用這種方法更有效。

教師只有大膽改革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意識,變教師講爲師生共同地雙邊活動,尤其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主動探究,使學生由原來受動者變成現在的主動參與者,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只有使學生真正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纔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應用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所以對課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的欄目,不能只留於表面,、留於形式,要做好、想透徹和議透徹給予學生充分時間,真正做到做中學和學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