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2022教師閱讀心得精選15篇

教師1.97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教師閱讀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教師閱讀心得精選15篇

2022教師閱讀心得1

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教研組長湛老師通知我們要參加全市的青年教師大賽。那時候的我對參加這種大賽一點概念都沒有,從選題開始就是茫然的。

選題—結合其他老師給的建議和我本身意見,我選擇了力的合成這個課題。選完課題之後我就找了網上各種比賽視頻,主要是看他們的實驗創新的地方,因爲前輩的建議是要得獎就一定要有兩點,主要就是引入和實驗這兩塊。可是看了這麼多視頻後,沒有發現什麼特別創新的地方,就是有一個比賽上的我看的很感興趣,當時就覺得,這節課也能上的很好。

實驗—我一開始的演示實驗思路是用傳感器來做,但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發現誤差很大,所以這個放棄了。(事實上這個決定還是很正確的,比賽的時候有選手用了傳感器,評委說既是有點也會缺點。)學生實驗一開始的想法就是書上的普通實驗,後來想着用三根橡皮筋來創新,這是作業上出現的一種方法,但是理論和實際還是有差距的,最終也放棄了這種想法,還是迴歸最基礎的辦法。

過程—上課整個過程的完善是靠一節一節課磨得。每次上課前都是痛苦的準備着,上課是就是浴火燃燒着,下課後就是浴火重生之後又開始準備着。但是效果還是不錯的,很多老師給了很好的建議。

經過這些過程這堂課基本成型。真正比賽的時候還是有點緊張的。經過這次比賽,收穫很多明白很多,比如說,對這樣的比賽課更瞭解了,知道該怎麼來準備,向其他學習的優秀老師學習瞭如何更好的把握課堂,另外就是學會在這種大賽情況裏對各種突發狀況的處理等等。

在此要謝謝我的指導老師肖學輝主任、湛正香老師的細心指導,還特意趕來看我的比賽;也要謝謝曾凡茂、謝珍珍老師的幫助!

2022教師閱讀心得2

閱讀教學觀摩活動是教師相互展示相互交流教學經驗、方法、技能和藝術的平臺,也是全面展示各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成就的重要窗口。

3月14日,江門市蓬江區國小語文閱讀教學觀摩活動在農林國小拉開了帷幕。大賽展示了全區不同國小20名優秀教師的小語課堂教學,他們代表着各校最新的研究,最高的水平,最精彩的演繹。

賽場座無虛席,雲集了來自區300多名教師。參加賽課的選手教師底蘊深厚,設計新穎,教學紮實。上課老師的語文意識、基礎意識、文本意識、訓練意識很強,板書規範漂亮示範性強,課堂靈感不斷生成,教學智慧豐富,教學語言令人折服,教學效果立竿見影。沒有了熱熱鬧鬧的表演,沒有了眼花繚亂的課件,在最本色的教學中,學生學會了識字寫字,學會了用心朗讀,學會了品味詞句,學會了口頭和書面表達。教師教得紮實,學生學得紮實,多元化地向我們呈示了近年來各地區的課改經驗和優秀成果,具體如下:

一、找準切入點,教學設計巧妙。

例如,在課前十分鐘師生互動時,許多老師不動聲色,巧妙找到切入點,爲上課埋下伏筆。範羅岡國小朱慧婷老師在課前活動中與學生進行了“盲人摸路”的小遊戲,順理成章地將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帶出來。

二、大賽課堂脈絡清晰,風格迥異。

也許是大賽的規定,每位參賽教師講授的都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基本上可以分爲“揭示課題”“初讀課文”“研讀課文”三大環節。紫沙國小的老師將《將相和》一文的學習分成“完璧歸趙”,“澠池會見”,“負荊請罪”三大塊;許老師緊扣“這個小夥子真棒”一句引導學生學習《檢閱》;陳老師《跨越百年的美麗》始終引導學生從文本中體會“執着追求”

三、字詞基礎訓練紮實。

幾乎每一位老師從板書課題開始,就進行寫字的指導。生字、難字,拼音讀、去拼音讀、帶入句子中讀,放入課文中讀;自主分析字形,師生交流辨析,教師工整範寫,學生當堂練寫;查字典理解詞義,聯繫課文理解,換近義詞理解;編順口溜識記,結合意思識記,歸類辨析識記從字詞入手,講求方法,不吝嗇時間,紮實教學,夯實閱讀教學的基石。四、重視朗讀訓練。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是很好的示範,分層次的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是很好的臺階,恰當的點撥是很好的指引。五、擁有民主的氛圍。親切的話語,平等的地位,對學生獨特體驗的尊重,無不讓人感受到了民主的氛圍,尤其是李老師《威尼斯的小艇》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謝謝。”“可以嗎?”這樣的話語總掛在嘴邊。

本次觀摩活動,簡單中透着智慧,簡約中成就高效,簡樸中迴歸語文,讓我們領略了全國國小語文教學的巔峯之作,提升了教學理念,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使小語教學走得更正確、健康!

2022教師閱讀心得3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寫作使人精確。假期學校要求每位教師閱讀一本好書,我進行認真篩選,我選讀了《幼兒心理學》這本書。學習幼兒心理可以瞭解幼兒的心理特徵,進而對幼兒進行更好的教育和培養,使其健康成長。

幼兒的健康成長是很重要的,他們是我們祖國的花朵,必須給予良好的教育,爲社會培養棟樑之才。但是在我們對其進行教育的時候,必須先了解其心理特徵,在瞭解幼兒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給予改變,合理正確的培養。

幼兒年齡小,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教育,瞭解幼兒心理是爲了更好的瞭解該幼兒、更好的培養幼兒,讓我們知道幼兒的思想,動態等一切是很重要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內心裏都充滿着許許多多的不滿和疑惑!我們是這樣,那幼兒呢?他們也同樣如此!年齡小的幼兒,他們只是盲目的依賴,沒有自己的主見。中班以後的孩子們就不同了,他們知道和老師“作對”,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是盲從!有了人生的第一次反叛!

學前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變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時期之一。幼兒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在以遊戲爲主的各項活動中,心理髮展異常迅速。作爲幼兒教師學習幼兒心理學是自身發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兒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每一名幼兒教師,都應該認真學習心理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積極開展幼教科研,爲幼兒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是兒童期的心理和行爲的發生與發展的規律,以及這個時期的心理年齡特徵。但有一點和我們平時理解不大一樣,兒童期是指從出生到青年前期,即從出生到17、18歲左右。當然它還可以細分爲更小的階段,比如常用的嬰幼兒期(出生到2歲)、兒童早期(2歲到6歲)、兒童中期(6歲到11歲)和青少年期(11歲到20歲)。

現在的發展心理學已逐步分化出各個以專門年齡階段爲研究對象的分支學科。它主要包括嬰兒心理學、幼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青年心理學、成年心理學、中年心理學和老年心理學。

書中非常細化地從各個部分對發展心理學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使讀者更加清晰地瞭解心理學的內容。讀這本書,使我充分體會到作爲一個老師的不易以及這份責任感,要更加細心和耐心地去觀察每一個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來跟他們說話,把自己和學生們看作是平等的對待,用他們的心去思考,去體會。這樣的話,纔會成爲一個好老師。

教育是一門關於人性的藝術,同時也是一門關於人性的科學。當我們的教育與“人”走得更近時,學生之於學校、學生之於教師、學校之於學生、學校之於教師、教師之於學生、教師之於學校等種種關係與牽動都將充盈着和諧與愉悅。作爲幼兒教師的我們也將變得幸福的享受教與學的過程。

2022教師閱讀心得4

從事教學工作多年,我漸漸認識到教育孩子重要性,於是,我讀了李鎮西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如: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爲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這些既平凡又無微不至的關懷,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感動了我。它折射出了爲人師者崇高的師德風範,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

整篇文章裏,沒有華麗的辭藻裝飾,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全是記載着李老師與他的學生們之間發生的最平常的事,可這些事又極其的不平凡!與李老師相比,我從事教學工作多年,對學生的關心與教育遠遠不夠,缺少了愛心與耐心,特別是對待學困生,我不是耐心的開導,而是多了訓斥與指責,總認爲學生不下功夫學習,腦子不夠靈活,試想一下,如果站在學生的立場想想,多和他們交流找出學困生不愛學習的原因,做到對症下藥,那又是怎樣的結果呢?在平時的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我們多的是抱怨,缺少了爲他人着想的做法,這是很不應該的。

我覺得:“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李老師是我們的楷模,值得我們每一個爲人師者好好地去學習。讀了他的書後,李老師關心學生的做法令我矛塞頓開。我也要在以後的工作中,學是在他責備學生的不滿,發泄自己的憤怒的時候,他也時刻記住:“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爲一個好人’的願望的火花熄滅。”爲指導思想,耐心地去對待我的任何一個學生。

我們往往抱怨孩子不理解老師,認爲孩子不聽話。讀了《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後,我要改正自己以前的做法,多和孩子交流,和他們交朋友,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子上,平等待人。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纔可以教育孩子。”陶行知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李鎮西在他的《愛心與教育》手記四中寫道“教育是心靈的藝術”。

在轟轟烈烈推行高效課堂的今天,李老師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教育孩子光明大道,把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落到實處,讓學生在和諧、寬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時刻讓自己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向問題,只要贏得了學生的尊重,教育也就水到渠成的事了。

2022教師閱讀心得5

自從來到國小工作,快一年的時間裏我看到了以前不一樣的景象:讓閱讀成爲一種好習慣。閱讀已經成爲了我們學校學生的良好習慣,上午到校後只見學生拿起書本,共同來進行經典誦讀;課間所見到的班級書櫃旁邊都是拿着書閱讀的氛圍;放學路隊又是齊聲進行經典誦讀的場景。

我在一個學校的一篇報道中有幸閱讀到一段這樣文字: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讀書是每一個人生命中的需要。手捧書籍,就是手捧希望;開卷讀書,就是打開窗戶。

我們學校自建校以來就十分重視閱讀,全體師生沐浴在書香中,徜徉在書海里。爲了讓老師們快速成長,學校專門爲教師買來了《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麼》、《新課標解讀》、《大學中庸》等好多書籍,教師們按時讀書,認真寫下自己打的讀書心得,每週都有讀書筆記。讀書讓師生的視野更開闊,思想更敏捷,氣質更高雅,讓校園煥發出電勃勃生機。我自己體會更加深刻,從一個不知道怎麼寫好國小教學設計的老師,很快轉變成一個熟練解讀課標,按時完成教學常規任務的合格國小教師。我很感謝學校領導的英明,給我們老師提供一個這麼好的平臺,我們想不進步都很難啊!

“好雨潤物喜無聲,書香沁心益成長”,讓我們攜起手來和好書交朋友,讓閱讀成爲一種好習慣吧!

2022教師閱讀心得6

專業閱讀在青年教師的成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這也許是我們每一個青年教師的共識。可是,作爲在路上的探索者,我們沒有“一覽衆山小”的感覺,只有“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感慨!如何開展這種閱讀活動,中心校的劉主任曾經向我問過這個問題。當時,作爲私下閒聊,我講述了我的想法,不想後來劉主任竟然就這一話題在我鄉一國小開了一次相關內容的“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交流會”。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領導讓我講一下自己的看法,現在看到當時的講稿提綱,覺得略有可取之處,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有不當之處還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經典教育論著的閱讀

當下教師專業成長中流行的是看一些這種課堂兵法,那種治班寶典之類速成的著作。社會上的浮躁之氣日盛,教育也不能倖免。如何能夠短平快,如何能夠立竿見影,好像是一本祕籍,得到之後就可以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所有問題。真的有這樣的好書嗎?我的經驗是沒有!這些像是快餐文化一樣,充滿着實用和功利的色彩。對於急於成長的青年教師,這些正能夠迎合他們的心理需要。可是,在這裏我要說的是專業閱讀首先要回歸經典。例如我國古代的《學記》、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和青年校長的談話》、《帕夫雷什中學》,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祕密》,卡爾維特的《卡爾維特的教育》等等,這些都是經過實踐和時間檢驗的優秀的教育論著無論何時都會閃爍智慧的光芒和蓬勃的生命力。對於這些書我有三點想法:

一、要耐得住寂寞

我看書的速度不是很快,一本大約三百頁的書平均會看到兩週。這些書畢竟不同於小說,很難有一口讀完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有的時候看着看着還要在思考半天。在熙熙攘攘的社會生活中,如果沒有耐得住寂寞的心境,坐下來看這些理論性很強的專業書籍真的是很困難。

二、反覆閱讀,細細品味

有的時候我拿着這些經典,我感覺我好像穿越着作者的一生。他們都是作者的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我可能不會有機會用若干個幾十年去摸索那些經驗。但是我很幸運我能夠看到這些書,用幾周的時間去經歷那幾十年的事情。所以這樣的書值得細細品味,反覆閱讀。現在回頭看看,當我的生活閱歷尚淺,工作經驗不足的時候,大師的理論體系甚至於某些話都是很難理解的。很多東西,要交給時間去沉澱。

三、把握經典的再現性

經典之所以代代被傳送的原因,我想絕不僅僅是因爲他寫很精彩,而是因爲在實踐中那種鮮活的生命力。“教學相長”“學不躐等”“寓教於樂”等等古老的教學思想,完全可以在我們的課堂上實踐。當我看到魏書生老師的某些做法,我總會千方百計的在我們教室裏進行本土化實驗,雖然沒有魏老師那麼神奇,但是我們班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當下教育名家的著作

也許一味的閱讀經典會讓你感到乏味,沒關係!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了不起的專家,他們無論從實踐、還是理論都很有見地。他們的著作一方面引導者教育發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在促進我們教育的發展。在閱讀這部分著作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教育的前瞻性

新教育的倡導者和發起人朱永新教授,他的很多著作引領者教育的方向、丁如許老師關於班會課設計頗多創意、《第五十六號教師的奇蹟》雷夫老師的故事讓人驚歎、《羅恩老師的奇蹟教育》講述了一個美國人對教育的詮釋等等,我們無論是身處都市,還是遠在深山,我們都應該知道,現在的教育發展到何種程度,我們要跟上時代的節奏。更不可以讓我們的教育,從內容和方法上顯得不合時宜。

二、閱讀他們,就是在瞭解專業成長的榜樣。

現在的很多名師和專家,都曾經是一線的老師,甚至有些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耕耘很多年都不爲人所知。閱讀他們的著作,同時也是在閱讀他這個人成長的軌跡。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青年教師總是在前行的路上迷失自己,更多的是缺少榜眼的力量。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走進他們,如果你那一天與他們幸會,那真是一件幸事。

閱讀教育類的期刊雜誌

我們這裏常見到的報紙就是《教育時報》,雜誌就是《國小教育》《河南教育》《教師博覽》等簡單的幾種。可是就是這樣簡單的幾種也不是每一位老師都可以看到。青年教師,尤其是具有成長意識的青年教師,應該經常看看這些雜誌。他們的好處也不少:

一、可以利用在校的零星時間,廣博見聞

在教學之餘,拿起一份報紙或者雜誌,看一些趣聞軼事,既有一些精神的放鬆,也有些額外的收穫。如果有事,隨手放下就可以。

二、零金碎玉,啓迪思想

說道啓迪思想,有的老師說還得是經典。我覺得閱讀經典不是啓迪,而是經受洗禮。大師的思想不是星星點點,而是汪洋大海。而報紙和雜誌就不同,也許一句話,就足夠啓發你,讓你靈光乍現。給教育一個契機,這不是很好嘛!

最後,閱讀是一定談到寫作的。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寫作,報紙雜誌上的文章就是我們學習的樣板,循着這種途徑慢慢的走上寫作之路,開始屬於自己的專業成長。

時間過得很快,記得做交流的時候還是瓜果飄香的金秋時節,現在卻已是北風呼嘯的嚴冬。也許,還有很多愛閱讀,在專業成長的道路孜孜奮鬥的同事和戰友們,在冰凍的泥土下深埋着那顆執着的心,默默地從書中吮吸着營養,去等待那春天的召喚!

2022教師閱讀心得7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後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瞭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後感受頗深。很多時候成人自以爲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並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爲我們是爲他們好。其實,作爲“異物”闖入幼兒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律和相關法律教導幼兒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瞭解孩子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和他們成爲朋友,開始發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爲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爲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幼兒的不同年齡階段有着相對應的發展關鍵期。

0--2歲: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爲幼兒帶給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僅單純的是爲幼兒鍛鍊眼睛的潛力,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必須的關係。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間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採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孩子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並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很多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羣衆生活。很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採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爲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對待“什麼都是我的”的幼兒,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要譴責還自己的行爲,若是強迫孩子歸還屬於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孩子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傑認爲: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必須是從微觀開始的,並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裏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爲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發展狀況和哪些關鍵期在這階段發展對幼兒進行了解,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展的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節。不僅僅如此,很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奇怪現象,原先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係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係的重要性。人際關係很好的幼兒和人際關係很差的幼兒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歡交往,而是在於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潛力。()行爲表現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爲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爲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很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遊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採取着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雖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幼兒會出現一些關於婚姻和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孩子會在秩序方面、文字符號和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爲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幼兒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成長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很多時候,孩子常常不明白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力,而作爲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持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爲孩子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2022教師閱讀心得8

當我跨入教師這一職業生涯,面對鋪天蓋地的教育類書籍,說實話我困惑了、迷失了——什麼樣的閱讀是適宜自己成長的閱讀?怎樣的閱讀旅程使我既收穫風景又收穫感悟?我想除了一份強烈而持久的閱讀熱情,也需要科學、合理地規劃自己的閱讀旅程,那麼什麼樣的閱讀是適宜自己成長的閱讀?怎樣的閱讀旅程使我既收穫風景又收穫感悟?正在我困惑之際,有幸聆聽了河西四幼的唐曉巖園長《教師閱讀之旅》培訓講座。

反思自己的閱讀習慣,更多傾向於感性閱讀,僅憑感覺去感受書中的信息而不加以反思咀嚼。知性閱讀比較缺乏。如果在平時閱讀中對於那些奠定教師精神及學術根基,影響和形成專業思維方式的經典書籍採取感性閱讀,無法真正領悟到其中的精髓,提高理解力、洞察力以及反應能力,而這隻有知性閱讀能夠達到。我結合自己的實踐來分享:

1、起始階段,最有效的方法或許是大量摘抄,反覆應用。因爲電子時代尤其是網絡時代形成的閱讀習慣,眼睛無法較長時間地停留在一些語段上,總是很快速地滑過,即使強迫自己停留在一些詞句上,思維卻無法集中,並且很快讓想像的野馬跑到另外的地方去了,無法專注。而專注是需要反覆練習的,摘抄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閱讀經典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甚至可以考慮用不同顏色的筆,密密麻麻地劃出那些真正有着真知灼見的含金量高的句子。

2、更深入的閱讀,則是用心去揣摩一本書的整體結構和主要概念,並清理它們之間的關係。一本真正的好書,總會貢獻出一些重要的概念或者結構,要通過反覆的閱讀找出它們。而找出它們的方法之一,就是讀懂書的結構,熟悉書的脈絡,知道作者想說什麼,並且是如何一步一步論證的。甚至編寫一本書的提綱,但不是簡單地重複目錄,而是寫下書中的主要觀點以及論證過程,這本身就是極好的讀書筆記。

3、更進一步地,要努力與書籍對話。聆聽是前提,然後寫下自己的困惑,寫下實踐中相關的問題,寫下最深的感受與思考。以批註的方式與書籍對話,是一種最積極有效的閱讀方式和思考方式。可以寫下自己對某個片斷某個觀點的理解,也可以表達與作者相同或不同的觀點,還可以旁涉到自己經歷過或者聽聞過的教育教學事件,或者與其他的書籍相互印證。

4、最後,最重要的是,必須與好書進行生命交流。看完書後,我得問自己:我爲什麼要閱讀這本書?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如果這本書給了我一些資訊,就一定要問問這些資訊有什麼意義,與原有的知識進行交流反思。

最後,用惠特曼的一首詩作爲我的結語: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而如何選擇最初的東西,又將如何變成那東西成爲一名有底蘊的書香教師,來潤澤孩子的心靈還有待我之於漫漫路上下而求索。

2022教師閱讀心得9

毋庸置疑,誰也知道閱讀的重要性,它是一個人認識世界的手段之一,是告訴你眼睛裏看不到的故事,憑藉閱讀感知心中的感悟,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總之,有百利而無一害,可是都說好,但是不僅是學生,爲什麼就連我們成人也不能像吃飯一樣讓它變得如此重要呢?學習中,藉着專家的講座還有自己的感悟,整理了幾方面的內容,以供借鑑。

一、爲什麼閱讀

明白閱讀的重要性,說教是手段,但不是,得不到利益,吃不到甜頭,或者說不讀書肚子不餓,那麼讀書就變得可有可無。四川大學教授劉莘說,追蹤學生閱讀情況,現階段出現問題有:

1、資源問題

2、閱讀場欠缺

3、閱讀激發不足

4、閱讀教學問題

針對問題,對我們的教學就提出了挑戰,怎樣實現閱讀意義的內化與提升,是我們下一步要重點思考的。

二、閱讀方法指向

核心素養、傳統文化、統編教材都以閱讀爲支撐,語文學習規律是“質從量出”,質量從哪來,讀得數量上去了,自然直觀的理解能力提升了,內涵的素養也在發生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是非曲直有了方向。葉聖陶先生說,單憑教材是不夠的,多讀纔好,一二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不少於40萬,五六年級不少於100萬,這是基數。

如何應用現有的時間完成於幾倍於教材的閱讀任務呢?北京的張豔清爲我們提出了六個字:簡約、主動、發展,就她的講解及我的理解給大家說一下。

“簡約”指教,一是要以體裁爲主題的閱讀,用專題總結課的形式上不同作者同一體裁的橫向閱讀,如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小說、詩歌等各種文體的整合教學,應用模仿與遷移的辦法使自己的能力提高。二是以明顯的單元特徵,以誠待人、田園生活、熱愛生命、自然啓示等等,選擇以點蓋面的教學方式,也就是咱們現在倡導的單元整體教學,教學中找異同點,總結方法,找同類型文章閱讀,舉一反三。三是以表達方法爲專題的閱讀,選點(細節描寫、外貌描寫、修辭手法應用、文章結構的編排、故事情節的把控等等),注重表達方法,也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以法促讀、以讀促寫的閱讀實踐活動。四是以作家作品爲專題的閱讀,只讀一個作家的作品,揣摩他的寫作特點,學習長處。

“主動”指讀法遷移課,就是A課文(教讀課,也是我們的教材)遷移到B(自讀課文,找到的相關課文)再遷移到C(可能是整合的資料、文獻),再遷移到D(由此對地方、人物、傳承、崇拜、敬仰……的拜訪,提升理解,像孩子學了,假期就要求父母親一定要帶自己看看,像我們讀了蕭紅,就想去她的故鄉呼蘭河看看,讀了孔子,就想去山東曲阜,讀了《紅樓夢》,就對曹雪芹由衷的崇拜,有人去不遺餘力查找有關他迷一樣的身世,這樣又爲閱讀發生了質的飛躍。)

“發展”指拓展延伸課,這就範圍廣了,可以是內容、作者、語言風格、人格化寫法、擬人與人性化區別、結構、寫作特點、喜歡的內容……

三、閱讀考級

閱讀必須是每天的,他們分爲四種形式:課堂閱讀(課本及延伸閱讀、資料)、班級共讀(共讀一本書,像我們的必讀書目)課外閱讀(自己喜歡的個性閱讀)親子共讀(營造一種氛圍,爲創設一個磁場,每個人都是力量)基於這些形式,我們要做一個讀書的評價,就是考級:量積累,質轉變(內在的)閱讀輸入,活動輸出(提升的)用記錄、觀察、發現、活動、改變等多種形式設計級別卡,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愛上閱讀。

2022教師閱讀心得10

xx省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培訓活動就在美麗的xx召開,能參加此次的學習,我感到非常榮幸,要感謝園領導給了我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我們是從4月18日學到4月20日,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在這兩天裏觀看了協和教育集團的李幗霞老師的示範課《邊界》,聆聽了xx師範大學出版社xx老師的專題報告《早期閱讀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探索》,以及盧老師的專題講座《課題結項要求》,讓我感受頗深!

首先講講我對那幾節觀摩課的一些感想,《邊界》這節課是我們平時覺得比較難上的課,因爲孩子們很難理解邊界的意思。以前我們就會這樣上:先讓幼兒用熟悉的呼啦圈作爲動物們的家,玩狼來了的遊戲,這一點是和李老師的相同,但我們玩完後就直接引導孩子們看書了,這樣上下來孩子們對邊界的概念並不清楚。看了李老師的引入性活動後我覺得李老師上的非常好,他不僅讓幼兒躲在呼啦圈裏,後面還讓幼兒躲到不同的地方,如柵欄、傘、桌子、椅子等等,不斷拓展孩子們對邊界的認識;設計上破費心思,提問緊扣主題,每一次孩子們躲好後老師都會問:你的家在哪裏?你家的邊界是什麼?強化幼兒對邊界的理解,突出了本節課的難點與重點,幼兒對邊界有了很清楚的認識。整節課孩子們非常有興趣,真正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也體現了以孩子爲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引導者、合作者。但在最後一環節的設計,我覺得不要這麼早讓孩子完整欣賞繪本,這樣會侷限孩子對書本中圖畫的理解。如果能讓孩子在理解了邊界的基礎上進行自主閱讀,讓他們自己根據圖畫信息尋找答案,對孩子閱讀能力的發展與提高更有幫助。在第二課時理解性活動雖然我們也是按照這個步驟上,但李老師有幾處很新穎,很值得我們學習,如當孩子們說到每一種動物的邊界時,就非常自然地出示相應的字卡,按照順序直觀地擺在黑板上,把認識漢字與理解圖意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讓幼兒自然地習得漢字。還有當孩子們看到人家的邊界時,讓幼兒以遊戲的形式,教育幼兒去別人家應先敲門,並讓幼兒知道不能給陌生人開門,將社會性的教育有效地整合起來了。不過遊戲玩的太長了,孩子們有點坐不住了。但老師非常從容,至始至終不急不慢,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向孩子們講得清清楚楚。

總之看完這幾節課讓我深深地感覺到,邊界這麼抽象的概念,而李老師卻讓孩子們理解透了,我覺得關鍵就是,李老師抓住了孩子的心理,設計活動時時處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根據孩子的興趣、發展水平、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來設計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提問。

19日下午聽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金愛民老師的專題講座《早期閱讀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探索》。早期閱讀在我們園裏開展了將近兩年了,作爲帶班老師來說我只對大班、小班的繪本熟悉,還沒有真正接觸中班的繪本。金老師就對我們三個年級組的繪本活動做了一個概括,從活動設計的原則到活動設計模式,講的很詳細具體,爲我們開展各年級繪本教學提供很重要的理論基礎。還有金老師也介紹了很多關於閱讀區域的創設,也給我們正在環境創設的老師來說,很有點撥作用。

20日上午是陸老師給我們講了《如何做好課題研究結項的相關工作》。要做一個課題研究要花很大的精力,很多老師都怕去做。但聽了盧老師的介紹,我感覺其實只要用心圍繞課題去實施,平時做一個有心人,把做了的事情及時記錄下來,其實也不是那麼難的事。正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以上這些是參加我這次培訓的一些感悟,每一次的學習都有新的發現與觸動。這使我在今後的繪本教學中,更加敦促我要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水平及指導能力,要讓孩子們真正喜歡閱讀!

2022教師閱讀心得11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發展,教師爲本。國家的現代化必須實現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必須依靠教育現代化,教育現代化要通過新課程理念的指導才能真正實現。我從事音樂教學十餘年,就中學教師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怎樣塑造自己的新角色談談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角色的幾個轉變。

一、教師在新課程中不但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也是學生的引路人、促進者。

傳統的教育認爲教師主要任務是把教科書上的知識傳播給學生,教師只要把課程學好,把思考題做好提供給學生,想方設法讓學生多聽多記,課堂強調的是學生要注意聽課,認真做好記錄,把老師傳授的東西儘可能記下來,以便在考試中能夠得心應手把老師解題技巧、方法用在考試上,強調的是積累、記憶。這種教學方法使教師越教越累,學生越學越沒興趣,師生之間形成巨大的反差,教師教得越多,學生學得越少,這說明舊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已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要求教師傳播知識的方法多樣化,要傳授給學生漁而是不是提供魚。就是教給學生如何獲取知識的方法,教給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

教師是學生的創造者和引領者,教師要在學生不同的年齡段設置路標,幫助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走過一道道關口,向更高的目標進發。當學生遇到挫折時,教師要加強引導,並伸出援助之手,給學生勇氣、力量,幫學生度過難關,教給學生處理問題的信心和方法,讓學生去面對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難題。

二、教師應參與教科書的研究和課堂研究,成爲直接的研究者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要靠教師去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等專家把問題研究好了再提供方法給教師解決問題,這好比遠水救不了近火。課堂上的問題只能靠老師在課堂上解決,這就要求教師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課堂,研究學生,成爲直接的研究者。

三、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新課程要求各校要根據本地區、本鄉、本土的實際情況制訂校本課程,形成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互相結合模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成爲新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要了解和掌握各個層次的課程知識,包括國家層次、地方層次、學校層次,以及各層次間的關係,能夠根據自己所教的學生實際分層施教,顧及到每一個學生,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四、新課程中教師角色行爲的變化

1.教師與學生的平等、民主關係

一切爲了學生,爲了每一個學生髮展,爲了每一個學生的一切成爲新課程的宗旨。教師不能體罰學生,不能辱罵學生,把他們當成子女一樣看待,不論是男是女,不論是好是壞,不論是智者還是愚者,只要他是你的學生,你就得義不容辭地關心他、愛護他、教育他,讓他健康成長。

2.多鼓勵,少批評

學生需要尊重,特別是後進生、學困生,他們常常因各方面表現差而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歧視,對學習生活失去了信心。教師要多花些時間與他們接觸,多鼓勵他們做一些有益活動,特別是他們喜歡做的活動,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在時時關心他,愛護他。同學們在幫助他,支持他,從而重新做人,發奮學習,爭取進步,有道是真誠所至,金石爲開。

3 .要善於反思,勤寫課堂後記

教師上完一節課,學生學得如何,反應如何,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需要改進,這是教師最關心的問題,只有這樣,教師的教纔有進步。所以每上完一節課,教師要進行反思,把成功與不足的方面都記下來,並養成一種習慣,日積月累,教書的經驗就會豐富起來,所以寫課堂後記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是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的重要途勁。

4. 善於研究,敢於創新

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單是教書匠,而應當是研究者。教師不僅要研究課堂,而且要研究課堂的主體——學生。掌握所教的對象,才能教好學生。所以教師要把教材、學生、學校的教學設備、教學設計融入課堂,既考慮全面發展,又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既注重尖子生又要考慮後進生。再者,教師要根據實際,敢於創新,不能被老套套圈住。因爲課堂的主體學生是複雜的,不能一概而論,再優秀的教學模式或方法也不能做到放之四海而皆準,都要因人、因地、因時而易,所以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尋找適合於自己學生需要的模式,而這樣的模式同樣也是不能一成不變。同樣隨着課堂主體學生的改變而改變,這就需要教師敢於創新,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而不斷探索,不斷研究。

2022教師閱讀心得12

任課教師在開學初第一堂課要進行充分的較詳細的自我介紹,平時也要與學生多溝通,要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的師生關係,互相瞭解是第一步,這第一步的關鍵是老師。

在傳統的師生關係中,師道尊嚴,長幼有序等觀念影響了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現代的學生觀,則要求教師要了解每一名學生,並且主動全面立體地瞭解每一名學生,這是建立平等民主師生關係的基礎和保證。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話:“儘可能深入地瞭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

班主任老師應當堅持每週與每位同學談一次話,哪怕是一兩句有意或無意的對話,哪怕是拉一拉學生的手,拍一拍學生的頭,因爲我們面對的是具有強烈情感需求的而又是十分敏感脆弱的有效稚嫩的心靈啊!

開學第一個月班主任老師必須和班上的每一位同學進行個別的談心,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經歷,家庭情況,學習情況,學習基礎,愛好特長,走近他們的心靈,瞭解他們的心靈需求,人際交往,個性情感,理想追求等,然後你纔會有的放矢地對美一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對每一塊心靈的田地施以不同的肥料與營養,纔會使他們健康成長。

現代學生的成長出現了“三大三小”現象,即:生活空間越來越大,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小;房屋的房間越來越大,心靈的空間越來越小;外界壓力越來越大,內在動力越來越小。

瞭解學生的關鍵是要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學生,現代社會中,師生之間知識的傳遞渠道在拓寬,情感交流的渠道在縮小,孩子不願或害怕與教師交流(三分之二)責任主要在教師。

陶行知說:“我們要懂得兒童”,“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作小孩子的先生”。他十分形象地指出:“你不可輕視小孩的情感!他給您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他做了一個紙鳶飛不上去,是有齊柏林飛船造不成功一樣的躊躇。他失手打破了一個泥娃娃,是有一個寡婦死了獨生子那麼悲哀。他沒有打着討厭的人,變好像是羅斯福沒有機會帶兵去打德國一般的慪氣。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撻,連夢裏也覺得由法國革命模樣的恐怖。他寫字想得雙圈沒得着,彷彿是候選總統落了選一樣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會兒您偏去抱了別的孩子,好比是一個愛人被奪去一般的傷心。”

親愛的老師,請好好記住這段名言,並時時提醒自己:要小心輕放孩子的心!

2022教師閱讀心得13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這本書由四個部分組成:做人篇、學習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它從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個方面入手,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從而成爲出色的人民教師。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最好的教育》中寫道:“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一位哲學家說:“一個隨外在力量而行動的人,就是奴隸。”一個現代人,首先必須具備獨立精神和獨立能力。獨立,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構成部分,是人能夠立足於社會,發揮其潛力的基礎。獨立性強的孩子一定會發展得好,獨立性差的孩子一定發展得比較差:這是社會的需求造成的。因此,努力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就成了我們的當務之急。

也有人說,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生活。這句話一點也不錯。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就會精神抖擻,對一切都積極努力,樂觀向上。我們家長對孩子有信心,就會覺得孩子時時在進步,渾身是優點。

相信自己能把學習搞好,積極努力地去提高學習效率,是學習中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將自己從事的工作幹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是事業上的自信。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會做什麼事情都垂頭喪氣,打不起精神來。老師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是正確的,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果孩子是個自信的人,那麼他會樂觀進取,做事積極主動,樂於接受挑戰;如果孩子缺乏自信,那麼他就會在任何事情面前表現出柔弱、恐懼的心理,從而失去了很多學習鍛鍊的機會,影響自身的發展。

雅斯貝爾斯在該書中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優秀的老師在一個學期內就把一個全校成績最差的班帶到了全校第二的好成績。當有人問他是怎樣教這些所謂的差生時,這位教師這樣的回答,事實上我沒有做什麼特別的補習,我只是每天上課前對我的學生說,你們每個同學都可以取得好成績,只要你每天監督自己多做一道題,多背一個單詞,多考一分就可以了。事實上,我的學生們每天都向着小小的目標不斷前進,一個學期下來,成績自然就上去了。

確實如此,激勵孩子其實很容易,只要適當的鼓勵孩子,讓孩子產生一種良好的自我感覺,孩子的自我激勵也就產生了。這是一段我最喜歡的故事,因爲我自己也常常面對這樣的班級,有時候心裏着急,就喜歡批評學生指責學生上課不認真,回去不好好做作業,甚至經常懷疑學生的成績都是作弊得來的。爲什麼我們明明知道鼓勵學生建立自信是最能改變一個人的好方法,卻無法在實際中去做到呢?也許是因爲我們這些成年人在責任心之外,不可避免的有功利心。考試的排名,每一次的質量分析,多年來象大石一樣壓在我們的心頭。我們總是微笑着說淡化排名,可是社會上卻又特別重視學生的成績。所以每次看到學生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忽略他們的純真、可愛,忽視他們所成長的環境,他們叛逆背後隱藏的孤單與無助。看到這些學生我們常常很厭煩,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的成績不好。在應試教育的畸形標杆下,我們無奈地把學生取得優秀成績作爲工作成功與失敗的標尺。我們給自己定下了宏偉的目標,然後把壓力轉嫁給我們的學生,恨不得只用幾天時間,就把他們教得絕頂聰明。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小”的重要。不要小看一分,不要忽略最細微的進步,不要忘記教育是直麪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爲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爲本的社會中最能體現生命關懷的一項事業。教育是對生命的關懷,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由衷熱愛教師這一職業的原動力。因爲,自然界中最能打動與震撼人心的就是生命創造的奇蹟。而我們創造奇蹟的人應該像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那樣,不爲中大學聯考成績而折腰!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善於激勵、喚醒、鼓舞!”我覺得這是作者對教育最好的理解,是世界上所有教育要抵達的本質!

人,只是簡單的一撇一捺,但是要讓這個“人”站得頂天立地——“富貴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很難很難。做人難,育人更難!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大寫的人,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爲之奮鬥的最終目標。

2022教師閱讀心得14

前幾天,我在《幼兒教育》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教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乾淨,很討老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老師喜歡。記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帶學前班的時候,班上有個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發育較慢,語言表達潛力差,每一天穿着髒兮兮的衣服,掛着兩條鼻涕來上幼兒園。看着這樣一個孩子,實在難以讓人喜歡。我剛接觸他的時候他連“老師”兩個字都叫含糊不清。之後我瞭解到這個孩子的爸爸在他半歲時就棄他母子而去,媽媽又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維持生活,家境貧窮。李小明由於長期缺乏父愛,他的母親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和他交流,導致了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與人溝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歡和他玩。應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關心、呵護他。爲了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經常有事沒事的找他說話,一開始往往都是我一個人在說,他沒有任何反應,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這種狀況我真有點氣餒,但是我並沒有放下,而是繼續和他談心,找他說話,漸漸的他能和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上課也能專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那時我的情緒是多麼的激動,雖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瑣碎的,但憑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可謂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最後換來了回報。

從教三年來,讓我懂得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幼兒教師。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大計師德爲本。幼兒教師不僅僅要具有知識與潛力的素質,更就應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爲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是紮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就應具備的是強烈的職責心和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職責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就應對孩子負責。我們就應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傑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記得剛踏入幼兒園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羣羣天真可愛的孩子,一張張好奇的小臉,我有點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這麼多好的領導、好的搭班老師。正是她們,給了我幫忙和鼓勵,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明白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職責心。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啓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願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2022教師閱讀心得15

如今越來越感覺做一名老師肩負的重任和壓力,這份壓力來自於家長和社會對老師的期望值,所以很多老師和我一樣,工作着、累着、沉重着,缺乏幸福感。做爲一名教師,幸福感在哪裏?帶着這樣的困惑,我拜讀了陶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書中從三個方面詮釋瞭如何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打點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境界。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它給了我很多啓示:幸福是一種心態,是自我的一種體驗,幸福是需要用心去營造的。那麼作爲教師的我們該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一、做幸福的教師,要讀經典書籍。

“教師必須關注讀書,實現自己的文化升值。特別是閱讀一些高層次的書,能使我們真正地擁有智慧人生”。“一旦擁有智慧,就可以從一塊石頭裏面發現一道風景,從一粒沙子中感受靈魂的律動”。通過高層次的閱讀,當我們擁有了智慧人生,就一定能感受教師職業她獨有的幸福。

二、做幸福的教師,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

有人說得好:如今我們身上的全部長處都是以前老師曾經誇獎過的地方,我們身上的大部分缺點也是當年老師曾經批評過的地方。所以一個教師,就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成爲孩子的良師益友,要學會賞識孩子。

三、做幸福的教師,要善於營造一個富有詩意的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我們應能充分相信學生的潛能,挖掘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發展孩子的個性。一個好老師一定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富有詩意的課堂,使教學成爲師生生命發展的載體,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注重塑造學生完整健全的人格。

四、做幸福的教師,要對學生真誠無私的愛。

世界充滿了愛。愛是多種多樣的,無所不在的。對於一名人民教師來說,愛學生是很重要的,也是師德的核心所在。熱愛學生是教師教育素養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因素,是教育藝術的基礎。教育需要愛心的澆灌,教師則要投入一片摯情,一顆愛心。

五、做幸福的教師,要培養自身良好的心態。

正如教育專家袁衛星老師所說:“對於幸福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

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師的一生不一定要幹成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它應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應當如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

六、做幸福的教師,要學會享受學生。

對於教師來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爲只有教師幸福,

學生纔會感到幸福。在教學中通常我們最頭痛這兩種學生:一種是調皮搗蛋,行爲有偏差的學生,一種是怎麼教也教不會的學生,面對這兩種學生一定要學會寬容和耐心,原本我一直對學生很嚴厲,對他們所犯錯誤有時會忍不住重罰,自從我兒子降生之後,我發現我的兒子和所有調皮搗蛋的孩子一樣,我對他說不的事他偏偏去做,我要求他去做的事,他偏不聽,兒子讓我學會耐心和慢教育,所以現在我面對學生時,就會始終想着兩句話,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責,多了一份尊重。俗話說:教師的活兒是良心活兒,家長把天真爛漫、聰明伶俐的孩子交給我培養,這是對我的極大信任。我又怎麼能不全身心地去愛他們呢?孩子的心是未經雕琢的璞玉,美麗而又稚嫩。當我們肯俯下身來,走進他們的世界,就會發現,原來許多成人眼中的錯誤緣於我們對孩子的誤解。教育是技術,更是藝術,只有師生心靈相通,才能共同奏響教育的和絃之音。

七。做幸福的教師,要學會享受課堂。

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爲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八、做幸福的教師,要學會學會自我調節。

教師工作性質決定了每天的忙忙碌碌,很多時候在辦公室忙不完,還得回家接着繼續忙,比如很多老師回家還得寫教案、批改作業等,有時遇到班上出了點事連睡覺也不安寧,做夢都在想着怎樣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或者怎樣開展班上的活動。長期的超負荷運轉使得很多老師都心力交瘁、未老先衰,和同齡人比起來顯得那麼的憔悴和蒼老。

老師也是人,也得吃飯、睡覺、享受生活,老師更應該好好地活着、幸福的活着,讓自己每天都精力充沛、活力十足,這樣的老師才能教出活蹦亂跳、天真可愛的學生。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因過度的操勞導致自己經常生病,上班時經常都面帶土色,說話也有氣無力的,這樣的老師怎能教出樂觀向上、健康美麗的學生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讓自己時刻都是健康的、快樂的、幸福的,因爲我們的幸福快樂,我們的學生也一定會幸福快樂的。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

讓我們懷着一顆平常之心,寬容之心,感恩之心,背起幸福的行囊上路,去享受課堂、享受學生、享受生活,使我們的人生充滿幸福,做一個幸福的人民教師。

標籤:教師 精選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