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服裝

在紡織廠的實習報告範文錦集5篇

服裝1.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在紡織廠的實習報告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紡織廠的實習報告範文錦集5篇

在紡織廠的實習報告 篇1

在晟佳製衣廠參觀學習的兩天時間裏,讓我對製衣行業有了大概的瞭解。製衣業作爲製造業的其中一員,濃縮了製造業的普遍特點:以產品爲中心來組織運作,而且更兼具了勞動密集型工業的生產運作方式:工人的勞動是價值的來源。而且晟佳的生產是貼牌(OEM)生產,外商來樣,企業按樣版生產,所以,在這裏還學到了一些國際貿易的知識。

晟佳的生產車間給人舒適的感覺:寬敞明亮,每個生產區之間、每臺設備之間都隔開一定間隔,並裝有“簡易空調”(一種降溫設備,即使是盛夏,室溫也保持在二十幾度)。這都是爲了符合外商的要求——保障工人的基本權益。

作爲製衣企業,縫紉機是最必要也是最主要的設備。經瞭解,才知道縫紉機可分爲三大類,有平縫機、包縫機、特種機,而這三大類裏面,每類又包括150種機。縫紉機主要根據不同的衣服式樣和客戶要求來配置,現在生產車間有300臺左右不同種類的縫紉機。在另一邊的輔助車間,主要進行驗布、剪裁、剪線、整燙、包裝(貼牌,掛商標卡)這些輔助工序,這裏用到的設備分別有預縮機(預先對布匹進行縮水,以防止日後使用時縮水,主要用於高級衣服)、驗布機、電動剪刀、整燙設備、驗針機(檢驗出留在衣服上的針,防止扎傷衣服使用者)。

該廠的生產運作流程,成一個環形狀(見下圖),首先從廠房東邊的輔助車間開始,然後轉到西邊生產車間進行生產,最後回到東邊的輔助車間進行最後工序。當然,這只是正常情況下,大致而言的。由於時裝製作的特殊性,其品種多、變化大、不固定、結構複雜,導致這個環形的內部經常出現工序間的交叉。而且有時會需要配合工廠外面的資源、工序來完成生產,例如:客人要求衣服上要刺繡上圖案,那麼生產到某部分必須停下來,運到外面加工,然後再運回來再生產。可見,該廠以混合組織方式進行生產。

具體地介紹一下生產流程,首先是接訂單。然後製衣廠的設計人員會根據客戶帶來的衣服樣版,用電腦排版(考慮該如何製衣樣,用料才最少),試製一件,根據試製過程中得出的方法結論,製出工藝技術圖,以該圖與客人商量、協商修改,當客人滿意後,這份工藝技術圖就定下來,不許再變動,成爲該廠的“天書”、“聖旨”。接着就根據要求採購材料,材料五花八門,大至布匹,小至小配飾(如釘狀的鈕釦)。布匹運來後就要驗布,這叫做“先前Q”。然後合格布匹送到裁剪間用電動剪刀根據衣樣剪裁成衣服不同部分,再對這些“細塊”進行“查片”,即是“前Q”。“查片”合格的“細塊”送到生產車間開始主要的生產,期間要經過幾次“中Q”。生產完成後就到後整部門,即進行剪線、整燙、包裝工序,期間要經過後Q,合格的就進倉庫,等待客戶派人到廠進行最後驗貨。驗貨合格的,就可以籤放行條,運輸、交貨。

所有工序中,工藝設計是全廠最最核心、要求最高的部分,而三者相互獨立,相互聯繫、相互牽連(見下圖)。QC品質檢驗與車間生產關係更表現爲:車間生產過程中每到一個階段都需要QC。該廠將很大精力放在了QC上,對質量要求很高,可見在其競爭策略中,產品質量居於首位。這樣做十分現實也是可行的。由於該廠做OEM,不必擔心供應鏈(製衣業已經成熟,有充足的供應)、庫存管理(參觀中發現庫存量不大)和產品銷售問題,所以他有大量精力投放在QC上,只要在成本許可範圍內,將質量做到最好,就不需要擔心其他問題了。

根據調查,晟佳的生產作業屬於小流水作業。生產工人分爲八個小組,每個組有一個師傅監督,全組人分工完成。衣服需要平縫的部分,統一由平縫工人完成, 要包縫的部分由包縫工人完成,要縫特種線的就交由特種工完成。由於每件衣服要求不同,可以先做平縫部分,也可以先做其他部分,三大工種的編排有很大靈活性,每批貨都不同,所以三大類縫紉機的擺放可以經常根據需要變動。通常一個縫紉工序完成後,就會有一次QC,檢驗合格後,直接進入下一個工序。各個工序所需的時間主要根據該衣服的式樣變動,就單單以生產步驟來說,最簡單的只要一分鐘,最複雜的一個小時也不一定可以完成。通常一批貨從客人下單到完成,要半年。採取小流水作業的原因主要是由時裝的式樣加上該廠客觀情況決定的:時裝工序短,交貨期短,品種多,結構複雜,不固定,而且廠小人少,不可能大批量、用大流水方式去完成,所以小流水比較適合。

在紡織廠的實習報告 篇2

時間如梭,轉眼間,這一學期的紡織英語和棉紡織廠設計等課程的學習一轉眼就結束了,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感觸和深,老師辛勤的授課讓我學到了很的多關於紡織的專業知識,讓我對紡織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而不是像原來對紡織專業瞭解的那麼膚淺,並且我通過這些天來的實踐學習讓我感觸很多。下面我就簡單說說我對實習的感受以及我所學會的知識。

首先,我們從最基礎的來源,即棉花開始進行認識及瞭解。先具體的瞭解了棉花的產地、品種、生長條件及軋工質量等各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別,則發現原棉的長度、線密度、強力、成熟度、含雜、含水等指標有較大差異。

然後根據前面所分析出來的結果進行配棉。配棉工作是紡紗工藝的最前期工作,它是根據紡紗實際要求,合理選擇多種原棉搭配使用,充分發揮不同原棉的特點,達到提高產品質量、穩定生產、降低成本的作用。這種搭配使用原棉的技術工作稱爲配棉。與此同時,我還讓許多相關知識得到了鞏固,如配棉的目的,配棉依據,配棉方法,配棉實例等等的常識。對於這方面的學習讓我感覺到紡織其實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

此外,老師對開請棉的介紹也是反具體:

配棉:因爲棉花的品種、產地,生長條件,軋工質量不同,則原棉的長度、線密度、

成熟度、強力、含雜、含水等指標有較大差異。配棉工作是紡紗工藝的最前期工作,它是根據紡紗實際要求,合理選擇多種原棉搭配使用,充分發揮不同原棉的特點,達到提高產品質量、穩定生產、降低成本的作用。這種搭配使用原棉的技術工作稱爲配棉。

一、配棉的目的

(一)合理使用原棉,滿足紗線產品的實際要求,通過混合棉來進行紡紗,充分發揮各種原棉的特性,相互取長補短,又滿足不同品種、不同用途紗線的質量要求。

(二)保持生產和成紗質量的相對穩定

各種原棉的性質指標和紡紗性能不同,如採用單嘜原棉紡紗,當一批原棉在幾天用完調換另一批原棉時,大幅度地調換原料,勢必造成生產和成紗質量的波動。要掌握好到棉、存棉、預到棉的各種情況,通過結合成紗要求和原料性能實行分類排隊,搭配使用原料,從而保持生產過程和成紗質量的相對穩定。

(三)節約用棉,降低原棉成本

質量好的原棉並非所有指標和紡紗性能都好,反之,質量差的原棉也非都差。如在纖維較短的混合棉中,適當混用一定比例長度較長的低級棉,在纖維線密度較粗時,混用部分成熟度較低,線密度較細的低級棉,不僅成本降低,節約用棉,還使成紗質量有所提高。 化纖原料的選配目的:

(一)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服用性能

充分利用化學纖維的各種特性,取長補短,提高使用價值。

(二)增加花色品種

通過不同纖維純紡或混紡,製成各種風格、用途的產品,滿足社會的各種需要。

(三)改善可紡性能

在合成纖維中混用吸溼性能較高的棉或粘膠,可改善可紡性能。

(四)降低產品成本

在保證服用要求的情況下,混用部分價格低廉的纖維,可降低生產成本。

二、配棉依據

(一)棉紗的種類與要求

棉紡廠是多品種生產,品種不同時質量要求也不一樣,在配棉時應全面給以考慮。不同品種紗線對原棉性質。

(二)成紗的質量指標

國家標準規定,紗線以品質指標、重量不勻率兩項內在質量指標爲品等,以條幹均勻度、棉結雜質粒數兩項外觀質量指標爲品級。選用長度長、細度細、強度高的原棉,可提高紗線的品質指標。減少混合棉中原棉性質差異,可降低紗線的重量不夠。特別是要控制好接批棉的性質差異,選用細度細、雜疵和短纖維含量少的原棉,可改善條幹均勻度。選用成熟度正常,有疵點和短纖維含量少的原棉,則對減少棉結雜質有好處。同時還要調整好工藝參數,空調狀態、機械狀態,搞好操作管理。

三、配棉方法

(一)分類

分類就是根據原棉的性質和各種成紗的不同要求,把適紡某類紗的原棉劃爲一類,組成該種紗線的混合棉。原棉分類時,先安排特細和細特紗,後安排中、粗特紗;先安排重點產品,後安排一般或低擋產品,同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原棉資源

分類時要考慮棉季變動和到棉趨勢,並結合考慮各種原棉的庫存量。要做到瞻前顧後,留有餘地。

2、氣候條件

嚴冬乾燥季節,爲使擋車工操作方便,需適當提高成紗強力。梅雨季節,可在混棉中適當混用成熟度好,棉結、雜質較少的原棉。適當的調度便可穩定生產。

3、機械性能

當使用的機器型號、性能不同,應針對開鬆、除雜、牽伸等效率的不同,合理選用原棉。

4、原棉性質差異

採取“短中加長” 、“粗中加細”的配棉方法,有利於改善成紗條幹和成紗強力,接批棉間的性質差異越小越好。

(二)排隊

排隊就是在分類的基礎上將同一類原棉分成幾個隊,把地區、性質相近的原棉排在一個隊內,當一批原棉用完時,將同一隊內另一批原棉接替上去。排隊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主體成分

配棉時選擇若干隊性質相近的原棉爲主體成分,一般主體成分佔70%。可以產地爲主體,也可以長度、線密度爲主體。

2、隊數與混用百分率

一般選用5-8隊,隊數多,生產管理麻煩,隊數少,則混用百分率高,混合棉性質差異大。每隊原棉最大混用百分率控制在25%以內。

3、交叉抵補

當接批混合棉中某一嘜頭某項指標太差或太好,選用另一隊對應質量較好或較差的嘜頭同時接批以便互相彌補。但同一天調換嘜頭不宜超過2個,比例不宜超過25%。

4、勤調少調

即接批時每次調動的比例小些,調動的次數多些,使混合棉質量穩定。如一批原棉混用25%,接近用完前,先將後批原棉用上15%左右,當前一批原棉用完後,再將後一批原棉增到25%,避免混合棉性質突變。

(三)回花和再用棉的使用

紡紗生產過程中的回花、回條、粗紗頭、皮輥花等稱回花,可以與混合棉混用,但混用量不宜超過5%。再用棉包括開清棉機的車肚落棉(俗稱系統籽)、梳棉機的車肚花、斬刀花和抄針花、精梳機的落棉等。開清棉機落棉中可紡纖維少,纖維短,含小雜多,經處理後常混於線密度較大的紗或副牌紗中;斬刀花一般降級混用,精梳落棉在粗特紗中混用5~20%,在中特紗中也可混用1~5%。

實習總結

這次去工廠實習,雖然只有兩個禮拜的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裏,對於一些平常理論的東西,有了感性的認識,感覺受益匪淺。

這次的認識實習,讓我瞭解到了工廠的規模水平、生產流程以及一些機械的,對以後的理論學習相信會有較大的幫助。

“三分理論,七分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欲知此事要躬行,滿腹理論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結合理論實踐,纔會得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次雖然只是短短參觀,但它將作爲我們以後學習和工作中的一筆寶貴財富,終生受用。

通過本次實習,我學到了很多在大學書本上不能學到的東西,雖然我瞭解到的只是紡織專業的皮毛。但世界在發展,別人在學習,如果我們一天不好好學習、也不去了解別人的先進生產技術,我們勢必會被這個社會淘汰;通過本次認識實習,我明白自己所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但是理論用來指導實踐,同時我也意識到實踐的重要性。“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從實踐中學習,才能真正學到屬於自己的東西。

在紡織廠的實習報告 篇3

這周我們的學習方法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前一週看實樣時遇到的疑問到了車間看到她們額縫製流程及方法,所有的疑問就打消了。有時候平縫車空着,我們也拿廢料小試一下自己的手藝,我們主要做的就是拼角,被套門襟,我們做的都是袖珍型的四件套。第一天看工藝單,第二天去縫製車間,這種輪流模式下學習,對套件的工藝製作又加深了理解。

在大學裏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現在處於半工作狀態的我才深刻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少之又少,專業課的學習爲我們瞭解家紡產品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之前未接觸過家紡的同事,經過員工培訓,兩三週的學習及公司文化的薰陶對產品的認識理解也不比我們這些“專業學生”差,現在對於工作也處於學習狀態,必須在工作中勤於動手,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法設法解決,實在不行要虛心請教他人,而沒有自學能力的人遲早要被企業和社會淘汰。

在紡織廠的實習報告 篇4

對於接觸社會方面,我個人的認識是,如同常說的一樣,大學就是如同一座象牙塔一樣。在大學學習期間,對社會的直接接觸機會是十分少的,不多的接觸也都是間接接觸。大學中的我們對社會的認識,就如同從象牙塔的窗戶中向外窺探窗外廣袤的風景一般,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表象。大學只是一個小課堂,而社會纔是一個真正的大課堂。暑期社會實踐,就給我們帶給了一個到大課堂進行試驗的機會,給我們帶給了一個與社會真正接觸的平臺。只有經歷社會的磨礪,我們才能夠在成長中成熟、完善自我。

不知不覺中我們將要面臨找工作,應對人生的抉擇。找個什麼樣的工作就應是每個人都所關心的。而今年暑假的暑期實習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學校和社會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團體,在學校我們是受到學校的保護與愛護的,而在工作中只能自我應對遇到的困難和解決遇到的問題。

來到東莞德永佳的第一感覺就是德永佳人帶給我們的熱情,不管是在工作方面還是生活方應對我們都是那麼的熱情。讓我們覺得雖然身處不一樣的地方卻有着同樣的感覺。

第一天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當然是對新環境的熟悉和認識了。首先是對各個厂部進行了初步的參觀瞭解,從電廠到紡紗廠,織廠再到染廠。德永佳是一個一條龍的生產線,各個厂部佔地面積很大,每個厂部都是經過精心的設計,使各個厂部聯繫方便快捷。

那裏除了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外,還有較齊備的娛樂設施。能夠使員工在緊張的工作之餘能夠享受簡單的業餘時光。

公司根據每個人的專業不一樣將不一樣專業的學生分配到各個厂部,我被分配到紡紗廠實習,在那裏的一個月體會很深,感觸很多。剛來到這個廠就對我們進行嚴格要求。在工廠和在學校是不一樣的,那裏到處都是高速回轉的大型機器設備,可能到處都隱藏着不安全因素,要求我們時時不得不加強注意和預防。在那裏安全永遠是第一,員工的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任何具有一點不安全的事情是不允許發生的,所以不僅僅是要求我們,同時也要求員工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我們剛剛來到那裏,所以更要求更加註意的。

每個實習當然要有必須的實習計劃,主任在爲我們做了嚴格的安全教育後,爲我們做了詳細的實習計劃和對各個部門的大致介紹和整個紡紗廠的工藝流程。實習計劃是一個很具體很詳細的計劃,具體到幾號在哪個部門幹嘛?都是經過精心安排的,使我們對自我這一個月的努力指明瞭方向。

主任對我們的實習進行了詳細的計劃,資料具體時光合理,能在有限的時光內對各個部門有個初步的瞭解,腦海中有大概連貫的概念,對各個工序有個大致的瞭解以及不一樣機器設備的名稱作用有所瞭解。

在實習過程中,能有少數的動手操作機會,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因爲在動手操作中,我們能夠發現很多我們無法預料的問題狀況。在操作中發現問題,並且能夠透過請教教練或師傅幫忙解決和解答,對我們來說是個難得學習機會。

紡織這個行業就是要從實際生產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僅能夠很好的鍛鍊我們的動手操作潛力,而且更能更好的鍛鍊我們處理問題的思路和依據。

在車間的實際生產操作中能夠發現許多我們不曾見過的問題,鍛鍊我們的思維想法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裏?能夠不斷地增強自我的處理問題的潛力,爲自我積累不一樣的經驗。紡織這一行業更多的是來自自身經驗的積累。

不僅僅在工作方面我們瞭解很多,在生活方面也爲我們帶給了很好的食宿,我們在那裏也開了不少眼界,外表看似平常的員工,一個個卻深藏不漏。公司爲員工帶給各式各樣的'娛樂設施,爲他們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帶給簡單愉快的娛樂活動,他們的表演實在很精彩。

公司在注重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很注重企業文化的發展,綜合潛力的不斷提高。是我明白,在此刻的環境中,不僅僅侷限於專業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融入羣衆的活中,知識是無限量的,我們學習不僅僅在課本上,更多的來在於自我的周圍,自我的生活因爲我們將來應對是外界而不是應對課本。

這次實習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感觸很深,很多事情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很多。這次讓我明確了方向,也爲自我在今後的學習中中更加的努力學習奠定了基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次實踐讓我明白自我是那麼的欠缺,需要在今後的學習中不斷努力來充實自我,彌補自我的不足。不斷的提升自我讓自我無所畏懼地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加油。

在紡織廠的實習報告 篇5

在晟佳製衣廠參觀學習的兩天時間裏,讓我對製衣行業有了大概的瞭解。製衣業作爲製造業的其中一員,濃縮了製造業的普遍特點:以產品爲中心來組織運作,而且更兼具了勞動密集型工業的生產運作方式:工人的勞動是價值的來源。而且晟佳的生產是貼牌生產,外商來樣,企業按樣版生產,所以,在這裏還學到了一些國際貿易的知識。

晟佳的生產車間給人舒適的感覺:寬敞明亮,每個生產區之間、每臺設備之間都隔開一定間隔,並裝有“簡易電腦”(一種降溫設備,即使是盛夏,室溫也保持在二十幾度)。這都是爲了符合外商的要求——保障工人的基本權益。

作爲製衣企業,縫紉機是最必要也是最主要的設備。經瞭解,才知道縫紉機可分爲三大類,有平縫機、包縫機、特種機,而這三大類裏面,每類又包括150種機。縫紉機主要根據不同的衣服式樣和客戶要求來配置,現在生產車間有300臺左右不同種類的縫紉機。在另一邊的輔助車間,主要進行驗布、剪裁、剪線、整燙、電腦(貼牌,掛商標卡)這些輔助工序,這裏用到的設備分別有預縮機(預先對布匹進行縮水,以防止日後使用時縮水,主要用於高級衣服)、驗布機、電動剪刀、整燙設備、驗針機(檢驗出留在衣服上的針,防止扎傷衣服使用者)。

該廠的生產運作流程,成一個環形狀,首先從廠房東邊的輔助車間開始,然後轉到西邊生產車間進行生產,最後回到東邊的輔助車間進行最後工序。當然,這只是正常情況下,大致而言的。由於時裝製作的特殊性,其品種多、變化大、不固定、結構複雜,導致這個環形的內部經常出現工序間的交*。而且有時會需要配合工廠外面的資源、工序來完成生產,例如:客人要求衣服上要刺繡上圖案,那麼生產到某部分必須停下來,運到外面加工,然後再運回來再生產。可見,該廠以混合組織方式進行生產。

具體地介紹一下生產流程,首先是接訂單。然後製衣廠的設計人員會根據客戶帶來的衣服樣版,用電腦排版(考慮該如何製衣樣,用料才最少),試製一件,根據試製過程中得出的方法結論,製出工藝技術圖,以該圖與客人商量、協商修改,當客人滿意後,這份工藝技術圖就定下來,不許再變動,成爲該廠的“天書”、“聖旨”。接着就根據要求採購材料,材料五電腦八門,大至布匹,小至小配飾(如釘狀的鈕釦)。布匹運來後就要驗布,這叫做“先前Q”。然後合格布匹送到裁剪間用電動剪刀根據衣樣剪裁成衣服不同部分,再對這些“細塊”進行“查片”,即是“前Q”。“查片”合格的“細塊”送到生產車間開始主要的生產,期間要經過幾次“中Q”。生產完成後就到後整部門,即進行剪線、整燙、電腦工序,期間要經過後Q,合格的就進倉庫,等待客戶派人到廠進行最後驗貨。驗貨合格的,就可以籤放行條,運輸、交貨。

所有工序中,工藝設計是全廠最最核心、要求最高的部分,而三者相互獨立,相互聯繫、相互牽連(見下圖)。Qc品質檢驗與車間生產關係更表現爲:車間生產過程中每到一個階段都需要Qc。該廠將很大精力放在了Qc上,對質量要求很高,可見在其競爭策略中,產品質量居於首位。這樣做十分現實也是可行的。由於該廠做oEm,不必擔心供應鏈(製衣業已經成熟,有充足的供應)、庫存管理(參觀中發現庫存量不大)和產品銷售問題,所以他有大量精力投放在Qc上,只要在成本許可範圍內,將質量做到最好,就不需要擔心其他問題了。

根據調查,晟佳的生產作業屬於小流水作業。生產工人分爲八個小組,每個組有一個師傅監督,全組人分工完成。衣服需要平縫的部分,統一由平縫工人完成,要包縫的部分由包縫工人完成,要縫特種線的就交由特種工完成。由於每件衣服要求不同,可以先做平縫部分,也可以先做其他部分,三大工種的編排有很大靈活性,每批貨都不同,所以三大類縫紉機的擺放可以經常根據需要變動。通常一個縫紉工序完成後,就會有一次Qc,檢驗合格後,直接進入下一個工序。各個工序所需的時間主要根據該衣服的式樣變動,就單單以生產步驟來說,最簡單的只要一分鐘,最複雜的一個小時也不一定可以完成。通常一批貨從客人下單到完成,要半年。採取小流水作業的原因主要是由時裝的式樣加上該廠客觀情況決定的:時裝工序短,交貨期短,品種多,結構複雜,不固定,而且廠小人少,不可能大批量、用大流水方式去完成,所以小流水比較適合。

該廠的問題:

(1)人手不足。晟佳的最理想狀態(要達到最大生產力)應該要配置500臺縫紉機,但因爲現在工人不足,所以現在不足300。該廠的生產量爲每月8萬件,但據瞭解,同規模的成熟的廠的總產量最少應爲12萬件,可見工人的不足對本廠影響有多大。我認爲,除了繼續招聘員工,還應該對在廠的縫紉工人培訓,提高技能。從專業技校招聘一定量有專業技術的學生,讓工人互相學習,使專業技能得到最大範圍的利用。

(2)排班問題,即是書本所說的mRP問題。該廠有時會出現閒忙不平衡的現象:有的工種要加班,有的工種卻沒事幹。參觀那天,燙整工人就沒有上班,原來是昨晚剛剛趕工交貨,所以今天沒有工作。該廠的排班有問題,工序與工序之間銜接得不通暢,以致浪費了資源,造成空閒。

(3)Qc導致鑑定成本提高。解決方法:培養員工的“質量爲本”的思想,使員工在生產過程中自覺發現和防止質量問題的出現,不放過任何一個已發現的質量問題,不讓有問題的衣服進入下一個生產工序,及時對問題進行補救。迅速發現質量問題的根源,有效減低因出錯而造成的沉沒成本,降低反覆Qc帶來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