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創業

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心得體會2篇(經典)

創業3.08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心得體會2篇(經典)

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心得體會1

去年年底開始,創業熱在大陸開始迅速升溫,大學生作爲國家期待的創業主體,其受到的關注與關照尤其明顯,這種情況,也就將擔任創業教育的教師推到了尷尬的境地。

從這個大背景來分析,國內對創業的重視,絕非僅僅爲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權宜之計,而是有較深層次的原因。1947年,哈佛大學商學院梅斯教授以MBA學員爲對象開設創業課程,但其後二三十年中,以大企業爲主流的經濟,使得創業教育發展慘淡。1979年,大衛伯奇的研究《工作產生過程》,以翔實的數據否定了大型企業是經濟支柱和創造新就業機會主體的論斷,揭示創業對創造新工作機會、推動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引發了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對創業重要性的大討論,隨後,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獲得了快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之後,科技創新和創業成爲經濟發展的兩翼,科技創業教育的興起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早就了美國新經濟的“奇蹟”。

近期,我國提出經濟新常態的概念,在資源有限、經濟總體容量基本保持不變的背景下,激發個體尋找機會,重新整合資源,也成爲了政府的選擇。然而,我國的情況與美國科技創業教育還存在一些差異。在科技發展方面有差異,在文化背景方面也存在差異,但在創業基礎教育方面差異更大。在美國,商業意識的教育起於高中甚至更早,而我國的學生,在商業意識方面的教育趨近於零。也就是說,對我國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進行科技創業教育固然重要,但進行基本的商業意識的啓迪,尤爲重要。

國內外創業教育的現狀與趨勢是什麼?創業,是否是一門學問?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是什麼?我們是否有資格進行創業教育?這種資格如何獲取?大學中創業教育的內容與社會上的創業教育內容與形式有何異同?如何衡量我們創業教育的成果?這些都是我想從臺灣兩位專家那裏請教的問題。

首先,我瞭解到,創業升溫,不是我國獨有的一種現象。從歐美國家到亞洲的韓國、新加坡,均在近幾年推出了一系列促進創業的政策,而臺灣地區,政府部門中有13個部會推出了48個促進創業的計劃。在美國,MIT的創業教育《打造企業的黃金24法則》、斯坦福的精益創業是兩大流派,百森商學院的創業課程很有特色,新生代創業模式畫布非常實用。臺灣交通大學的創業生態系統ecosystem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創業教育模型,十多年的`創業孵化器以及完整的孵化體系令人羨慕,開展的諸多創業活動令人神往。完整的課程體系、強有力的校內支持使得交通大學有很強的潛力。

其次,對於創業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創業有很多定義,但個人感覺,創業,是一個人或者團隊,將人的行爲或社會活動轉變爲具有價值的經濟活動,並能從中持續獲利的初始過程。到目前爲止,個人感覺創業還很難稱之爲一個獨立的學科。主要原因是,雖然研究對象日漸清晰,但研究方法還難以明確,雖然總結出了很多規律,但難以通過實驗去驗證。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創業不能研究,不能發展,只是還需要積累。目前,文獻法、案例法、觀察法都可以揭示很多創業規律。與創業相關的學科有很多,但基本是: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因爲其相關學科很多,所以大學在選擇課程時,需要有針對性。主要原則有:第一,因爲受到學時數量的限制,社會中能提供更專業課程的不必細講,例如,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等等。第二,課程的目標,不應是學生馬上去創立企業,而應該是根據所學內容對自己進行評估。第三,就教學形式而言,應該是傳授內容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偏重於體驗。第四,應該將授課對象設定爲普通高校,而非重點高校的大學生,以培養他們的意識,而不是依靠高科技創業。

第三,創業教育應達到怎樣的效果呢?對於講授主體而言,在校教師與創業者相結合或許更爲理想,筆者最近曾就效果問題詢問過投資機構人士。用比喻來講,他們希望接受過創業教育的同學,能夠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創業地圖,也就是說,對創業這件事情有個全局性的概念。還能意識到自己在地圖中所處的位置,要到達的位置,並對行動時所需要的資源,應該具備的心態有所瞭解或掌握。而這些資源,或者一些具體的技能,如產品設計,營銷,財務,法務等,未必要作爲課程的重點,因爲各個投資機構基本都有專家級的培訓。

最後,對於創業教育成果的衡量問題。交通大學創業孵化園的歷史很悠久,開展了很多活動,但其中在校生參與的非常積極,但在校生創業的成果好像還沒有成規模的出現。創業教育好像開始於20xx年,正如老師所講,課程的效果是培養學生對創業的興趣,對成果不宜過於強求。這也是我國目前相關部門及高校應警醒的方面,應該認識到,對於創業知識的普及很重要,但對創業及自身有所瞭解後,未必要選擇創業。因此,不能僅將創業成功率作爲衡量標準。

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心得體會2

轉眼一學期的創新創業訓練營實踐活動就結束了,心中感想萬千。在今天這個社會,大學生擇業面臨很大的挑戰。創業就成了一條很好的出路,創業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鼓勵創業,不僅有利於拓寬勞動者的就業門路,爲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而且有利於實現勞動者的個人價值,在全社會形成創新、創業的氛圍,推動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大學生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中,有更多的優勢,但也面臨着很大的挑戰。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創業有了更清晰的瞭解,對自身的不足也更加了解。在外出參觀時瞭解了當前社會較熱的創業前景,讓自己對自己創業更加有熱情,但也明白創業不是一蹴而就,我還需要更深的學習來幫助自己成長,也爲自己的`創業做準備。同時,那些創業實踐家的講座讓我明白創業要面臨許許多多的困難,我要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對一切,並堅持下去。

最後,我相信,我以後不論是創業者還是就業者,這次培訓課都將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我會運用這次培訓課中學到知識知道我的人生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