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愛車

淺談汽車減振器雙工位充氣檢測一體機的設計與研製論文

愛車2.27W

減振器雙工位充氣檢測一體機是爲汽車減振器進行充氣並檢測而設計的專用設備,用於減振器內部定壓充氣並檢測充氣後的反彈力。該設備採用模塊化設計方法,優先選用比較成熟的、先進的機牀組件進行機械結構設計,因此可大大地提高設備運轉的可靠性、準確性和使用壽命。設備的控制系統採用 PLC 並附帶文本顯示器,能夠數字顯示充氣後的減振器的輸出力值以及其它參數。對於該設備,操作人員僅負責裝卸工件並目視檢測顯示儀表的數值變化即可,其餘動作均由設備按程序自動完成。所以該設備在提高減振器加工裝配檢測方面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淺談汽車減振器雙工位充氣檢測一體機的設計與研製論文

減振器充氣檢測一體機主要設計內容包括機械部分,氣壓、液壓系統設計以及控制系統的設計。機械設計包括:軸向頂緊裝置、充氣密封裝置、可調定位裝置、壓力檢測裝置等。氣壓、液壓包括:定壓充氣系統,壓力檢測系統及頂緊移動系統。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充氣控制,檢測控制,安全防護裝置等。

  1 機械部分設計

1.1 100%反彈力檢測裝置

充氣檢測一體機的 100%反彈力檢測裝置三維造型體。

通過搖動手輪,使絲槓轉動,絲槓帶動滑塊運動,實現整個裝置的前後移動。當滑塊到達指定位置時,鎖緊整個裝置。&“S 型&”壓力傳感器在氣缸推動下移動設定的距離,實現對減振器 100%反彈力檢測的功能。

1.2 充氣密封裝置

雙工位充氣檢測一體機的充氣密封裝置由前擋板、充氣針、支撐座、限位座、充氣筒、接頭、直線軸承和充氣杆組成。其中限位座、充氣筒、接頭、直線軸承和充氣杆形成密閉空間,防止高壓氣體泄漏。前擋板支持減振器的前端,與可調移動裝置配合保持減振器平衡放置,保證充氣針可準確地插入減振器的油封中。

由於擋板的密封圈、由限位座組成的密閉空間和支撐座形成一定的密封部分,可使高壓氣體準確的充入減振器的氣缸中。

1.3 可調定位裝置

充氣檢測一體機的可調定位裝置的三維造型體。

在整個裝置中,滑塊在滑體上滑動,帶動 V 鐵和 V 鐵座來回移動,通過增加墊片來調整支撐高度。當移動裝置移動到特定位置時,通過鎖緊螺釘來鎖緊整個裝置。滑體自身帶有油杯,以減小滑塊與滑體之間的阻力。

1.4 軸向頂緊裝置

充氣檢測一體機的軸向頂緊裝置三維造型體。

搖動手輪,使絲槓轉動,通過滑塊帶動整個裝置前後移動。在指定的位置上,鎖緊整個裝置。油缸推動導向杆在導向套裏移動,沿着導向杆上的螺紋導軌,使搖臂轉到與減振器同等高度的位置,進而頂緊減振器。

  2 控制系統的設計

充氣檢測一體機的 PLC 控制系統是設備控制系統的核心,是控制設備自動、準確、高效地完成充氣、頂緊、檢測等過程,乃至出現故障時停車報警的關鍵組成部分。雙工位充氣檢測一體機的工作流程。

在進行 PLC 選擇工作之前,需要對控制對象和控制任務進行統計和分析,然後確定系統的.規模、機型和配置。充氣檢測一體機的控制系統需要配置8 個開關量輸入和 13 個開關量輸出等不同性質的 I/O 點。

根據對控制任務的分析,以及爲了防止估計不足和產品升級方面的需要,I/O 點數的確定要根據計算的點數再加 10%~15%的作爲備用的原則。其次,一些高密度輸入模塊對輸入點數的使用有限制,一般同時接通的輸入點數不得超過總輸入點數的 60%;對輸出點的驅動能力也有限制。該設備選擇了日本歐姆龍 CPM2*型可編程控制器。

  3 結 論

(1)雙工位充氣檢測一體機的機械部分包括機架、機座、軸向頂緊裝置、充氣密封裝置、可調定位裝置和 100%反彈力檢測裝置。

(2)雙工位充氣檢測一體機的 PLC 控制系統選用的是日本歐姆龍 CPM2*型可編程控制器。介紹了該設備在整個工作期間的工作流程情況。

參考文獻:

[1] 高英敏, 姚建輝, 馬璇. 一體式充氣機減振器的分析與研究[J]. 現代製造工程, 2010(11): 5-90.

[2] 秦大同, 謝里陽.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M]. 北京: 化學工程出版社, 2011.

[3] 李佔英 , 姚麗君 , 梅彥平 . 零基礎學歐姆龍 CPM2 PLC[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

[4] Tang G, Zhao H, Peng M, et al. Robust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n Shock Absorber for Enhancing Ride Performance[J]. SAE Technical, 2013(1): 90-95.

[5] John C Dixon. The Shock Absorber Handboo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1997(32): 7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