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認知分析

職業1.99W

職業素養的概念提出以來,國內外學者對其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探討與研究,希望能通過提升人的綜合素質推動社會的發展。職業素質除了包括職業技能外,還應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爲習慣。考慮到較高的職業素養是職業人獲得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因此無論是職業學校還是教育工作者都應當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將其納入教學過程中來,培養出既有較強的職業技能,又有較高職業素養的綜合性人才。

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認知分析

一、職業院校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

(一)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

隨着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用人單位政策的調整,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攀升,達到95%,甚至超過了一些本科院校,這給職業院校的發展帶來了信心,也讓更多的學生樂於選擇職業教育。但據調查顯示,職業院校畢業生在入職半年內的離職業率也高達到40%以上,可以說在職業院校學生高就業率的同時,也存在高離職率和工作的穩定性低等問題,這既影響了學生個人未來的發展,也影響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職業素養不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職業素養的培養情況直接影響着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職業院校應把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做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是加快職業院校內涵發展的需要

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政策的推動下,職業院校數量大大增加,但生源數卻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從而引發了職業教育辦學的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取決於學校內涵發展的水平。職業技能做爲支撐職業人的表象內容,通過短期的學習、培訓比較容易獲得,而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行爲習慣則需要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課內和課外、校內和校外、院校和企業共同形成一個完整的育人體系。因此職業院校必須把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作爲學校內涵發展的重中之重。

(三)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需要

通過調查顯示,用人單位更看重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爲習慣。他們認爲高職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後基本能夠勝任工作崗位,同時也能以較快的速度接受新技術、新知識。但是畢業生在職業道德、意識、行爲習慣方面則距離用人單位的`要求差距比較大。企業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從對有可持續發展型人才的需求出發,要求員工對工作要有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尤其是要有創新創造能力。因此從爲企業培養更多高技能高素養人才的需求出發,職業院校也應重視對進行學生職業素養教育。

二、職業院校進行職業素養教育實踐的探索

(一)完善職業素養課程教材內容

職業素養的主要內容除了職業技能外還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爲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職業院校學生心理生理成長特點,結合企業對人才的需要,結合職業素養的內涵,在教材的編寫上,按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爲習慣三個部分形成模塊化教學。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每個職業人必備的基本品質,是企業對員工最基本的規範和要求,也是每個職業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必備的基本素質。職業院校在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時,要教育學生愛崗敬業的優良品質,培養學生職業自毫感。做到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鑽一行,願意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熱情投入到所從事的工作中去,儘自己所長,做好本職工作,與企業一同成長進步。要教育學生無論是在做人還是在做事的過程中都要做到誠實守信。職業意識是包括創新意識、進取意識、競爭與協作意識和奉獻意識等。創新意識是成就事業之魂,創新是職業人的核心競爭力,只有勇於創新,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才能獲得事業的成功。要擁有敢爲人先、永不服輸的進取精神,又要有互幫互助的協作觀念,要善於在協作中競爭,也要在競爭中協作,達到共贏。要培養學生奉獻意識,只有具有奉獻意識才能在工作尋找到樂趣,才能激發個人的潛能,獲得個人的成功同時爲企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職業行爲習慣是職業核心能力,他們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最能持續運用和最能夠依靠的能力,是做爲一個職業人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的保證。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學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與交流的能力、組織與管理的能力等等,這些是個人在完成各項工作必備的條件,也是獲得長足發展的根本保障。

(二)採取多種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教師要善於結合學生的特點,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內容的知識性、趣味性和針對性,增強課堂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

1.情境模擬教學法

通過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進行問題的處理和解決。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將學生帶入相應的情境中,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處理問題,然後討論,讓學生逐漸形成與所從事工作內容相適應的思維方式,更好的處理工作中的人和事。

2.榜樣示範教學法

可以用社會上一些典型的人物、事例來引導學生、教育學生,也可以邀請往屆學長、學姐講述他們的奮鬥歷程。還可以讓學生們找出他們身邊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和責任心強的典型人物和事例,那時他們會發現,這些人可能是他們的任課老師、他們的鄰里鄰居,甚至就是他們的父親、母親。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自覺地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3.案例研討教學法

各種豐富多彩的案例,是對教材原理內容的一個豐富和解釋。

(三)促進專業教育與職業素養培養的深度融合

專業教育是職業素養培養的根本途徑。從學校到授課老師,都要有意識地將專業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有效的結合。教師在實驗實訓課程安排上,要有目的地引入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和激發學生在仿真學習環境中扮演職場角色,體驗到職場氛圍。利用寒暑假期間,安排學生到真實的工作環境中,讓學生從帶教老師身上學到一個職業人應具備的職業素質,在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的過程中,瞭解行業的思維方式、行爲方式,學會在工作中解決各種問題。在頂崗實習環節,安排學生在一定時期內進入到真實工作環境,實實在在地體驗到“職場人”角色,初步形成對對行業企業、職業、對社會的正確認識,接受與今後可能從事職業相關的各種信息,接觸到未來可能成爲自己上司、同事的真實職場人,在人際關係處理上得到鍛鍊。

(四)形成完整的職業素養育人體系

職業素養的培養,既不能單純的依靠課內理論課程的講授,也不能僅靠課外實訓活動來養成,需要將課內與課外、校內和校外、院校和企業共同形成一個完整的育人體系。要打造一個專兼職教師隊伍,讓職業素養課、專業課教師,教學人員、教輔人員共同形成一個育人的隊伍,讓學生通過課上的理論學習認識到職業素養的內涵,通過課外的實訓、實踐理解職業素養的基本內容。要將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行業文化很好的融合。讓學生在校內生活中即能感受到企業要求、行業需求,在校外、在企業的實踐過程中體會不同職業、不同行業對職業人的需求。能夠有意識的按社會的要求來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爲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職業人。做好職業素養教育工作,要遵循職業素養培養的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要發揮好職業素養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在改進中提升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髮展需求和期待,使各類課程與職業素養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