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關於上海四大高校新聞學專業主攻方向的分析

職業2.22W

眼下全國各大綜合類、專科類、工科類院校紛紛開出新聞系,以至於新聞系畢業生與媒體間的數量關係愈發顯現出“僧多粥少”的架勢,學生如何選擇新聞院校,以便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關於上海四大高校新聞學專業主攻方向的分析

上海高校“新聞系”競技場上,在“老大哥”復旦大學新聞系之外,已經悄然出現“分衆現象”——華東政法大學專攻法制新聞方向、上海外國語大學專攻國際新聞方向、上海體育學院專攻體育新聞方向、上海財經大學專攻財經新聞方向……記者培養走上“分衆化”道路。記者日前專門採訪了滬上各大高校新聞系的負責人,爲有意報考新聞系的學生答疑釋惑。

上海財經大學新聞系(經濟新聞方向)

復旦新聞系的學生曾調侃,“當我們還只能用案例分析來上《財經報道》課程,財大的學生早已拿起財務報表分析企業業績,挖掘深度報道了。”此言的確道出財大新聞系最大特色:財經新聞。

在上海財大新聞系,課程設置是“新聞+財經”,比例也是1:1。本科生入學,在接受基礎新聞概論、採寫教學之外,還得接受財經課程的轟炸。財報分析、會計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市場營銷、證券投資、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等課程,是本科一、二年級的基礎課程。授課老師來自其他各財經院系。另外,爲了給這些財經課“打基礎”,高等數學成了財大新聞的必修課——在上海,其他新聞系一般“與數學絕緣”。也正因如此,財大新聞系被不少學生譽爲“新聞理科班”。

當學生進入高年級後,新聞與財經的嫁接課程出現。例如《財經新聞實務》、《財經新聞評論》,此時,一、二年級學習的財報分析、貨幣銀行學、會計學等課程紛紛派上用處,課程教授學生如何解讀公司年報、如何發現問題。

上海財大新聞得益於學校濃厚的財經課程資源,又抓住了財經媒體日漸火爆的態勢,畢業生就業路徑較多,除了財經類媒體,還有不少人憑藉紮實的財經基礎,進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銀行等金融機構

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英語)系

如果說而今的新聞課程趨於同質化——三本《新聞學概論》、《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史》治天下,那麼,上外的新聞系就是把這些課程統統“中譯英”。當然,實際操作不是這樣生搬硬套,發端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上外新聞系,目標在於培養外宣人才,寫“外國人看得懂的英語新聞”。

新聞系有兩門經典課程:“英語新聞採訪與寫作”、“英語特寫採訪與寫作”,這也是難度最高的兩門課,全英文授課,“一中一外”老師配比——國外新聞院系和報刊的記者、學者爲主講者,輔以新聞系裏的中國老師。值得一提的是,這些40、50歲的“老外教授”不是做講座,而是住在上外一年甚至兩年,上英語寫作課。老外豐富的採訪經歷、問題探究教學,不僅帶來中外思維的碰撞,對學生的英語口語、寫作都是不小的挑戰。此外,低年級學生需要聽寫BBC、VOA等時事新聞,適應英式、美式,甚至印度、西班牙英語播報習慣;閱讀《紐約時報》、《新聞週刊》等報刊。

上外新聞系的另一個重頭課就是“英語課”——每天最少兩節課,本科四年天天如此。與上外英語系採用同樣的教材,本科生必須參加英語專業四級、英語專業八級考試。

也正是得益於這樣的訓練,上外新聞系的學生除了進入媒體,還有很大一部分進入外企——外企面試基本採用英語,這是上外學生的最大利好。

上海體育學院新聞系(體育新聞方向)

“讀不懂教練的排兵佈陣,不知道體育賽事的規則,甚至連運動員的`名字都叫不上來……”一位體育媒體人曾如此抱怨“體育記者之短缺”。而在上海體育學院新聞系,正有一批體育新聞特色的畢業生意在填補這個缺口,他們的培養目標就是“讀懂賽場”。

上海體院新聞系帶有濃濃的“體育色彩”,在新聞概論、中國新聞事業史、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編輯與評論等基本課程之外,開設了體育傳播學、運動項目特徵分析、體育媒體策劃、體育播音主持等體育特色課程。以運動項目特徵分析爲例,課程講解各個體育賽事中的比賽規則、新老排兵佈陣方法,分析教練的意圖、運動員的表現等。在廣告創意、數碼攝影等課程上,則側重體育廣告、體育賽事攝影。

儘管體育新聞方向的學生只需“通曉賽場”,無需“變身運動員”,但是浸染在體院濃郁的運動氛圍下,學生不妨親身實踐、深入接觸一門運動,這對日後從事體育賽事報道頗有益處。目前,學校除了常規體育課,還設有體育俱樂部、體育類社團。另外,游泳是學校的必修課,如果學不會游泳,畢業堪憂。所以,要融入這個環境,學生真得有顆“熱愛運動的心”。

在就業方面,早年體院新聞系的畢業生進入全國體育類報刊,眼下,除了傳統媒體之外,畢業生進入門戶網站體育頻道等電子媒體成爲新趨勢。

華東政法大學新聞系(法制新聞方向)

華東政法大學新聞系的“法味”十足。它的新聞系實際是法制新聞方向,除了新聞系主幹課程,特別增加了法務內容、法治新聞寫作等。

上世紀90年代,爲應對“法治新聞專業人才短缺”,華政曾受司法部委託,舉辦多期由全國各法制報刊記者參加的法制新聞培訓班,1997年起,又在本科生中舉辦法制新聞專門化班,三年級學生經考試選拔進入該班,舉辦七屆,30餘位同學先後進入媒體工作。直到2004年華政對全國統招法治新聞方向本科生。彼時,法務內容爲各類部門法,比如《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等,不過學院很快發現,學生對此興趣不大。原來得益於華政豐富的法政資源,大部分新聞系學生修讀了法學第二專業,“上兩次《民法》課,自然少了興趣。”爲此,學院很快調整思路,將新聞系的法務課程調整爲以著作權法、知識產權法、新聞侵權、傳播法等與新聞傳播相關的內容——這些內容是新聞界規範採寫的必要知識貯備。

這形成了華政法制新聞專業頗具特色的學習模塊:在本專業學習新聞+新聞相關法務,在法學二專深造某一具體的部門法。前提是,學生得下一番功夫,法學條文以及背後的邏輯辯證關係非朝夕所能掌握。

因爲擁有紮實的法學基礎,華政新聞系的畢業生除了進入傳統媒體,還有不少進入政法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