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關於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引起的思考的會計畢業論文

職業2.92W

論文關鍵詞: 信息失真 現狀分析

關於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引起的思考的會計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大潮的衝擊下,當前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因此,會計倫理規範建設顯得尤爲重要。本文通過文獻綜述和問卷的方式,在分析研究了會計倫理現狀的基礎上,給出了提高廣大會計人員道德素質的建議。

最近十幾年以來,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我國會計領域出現了普遍的會計造假以及由此引起的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究其原因,雖有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會計行爲人的道德意識日漸淡薄、道德意志日漸薄弱,經不起金錢、名利的誘惑而喪失最基本的會計行爲規範——倫理道德,進而導致了這些不道德會計行爲的發生。

由於會計活動及其活動結果涉及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會計領域的這些不道德行爲不僅直接損害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影響了會計職業者的聲譽,造成了會計行業風氣的下降,也嚴重破壞了整個社會的風氣,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的有效運行。這是和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極不吻合的一種不和諧現象。所以,會計倫理道德規範建設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

一、我國會計倫理現狀與分析

中國5000多年的,其創造的源遠流長,其中許多經典的倫理文化運用到了會計職業,如仁義、和諧、誠實守信、實事求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公而忘私等,都是會計從業人員的高尚品質。本文通過研究文獻並進行了必要的問卷調查來探討我國當前會計倫理的現狀。

(一)會計道德情況不容樂觀

國家會計學院《會汁誠信教育》課題組曾對會計職業道德課的開設情況進行過相關調查,結果如下:

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沒有開設《會計職業道德》這方面的課程,一小部分是“有但不獨立”,即有內容但沒有單獨設課,陳琪、戴蓬軍和馬正凱也曾對目前會計專業學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研究,獲得情況如表1、表2:

表l結果顯示,290名專科學生只有20名學習過會計職業道德課程,只佔專科學生總人數的6.9%;380名本科學生有l5人學習過會計職業道德課程,只佔本科學生總數的3.9%;285名研究生中有130人學習過會計職業道德課程,只佔研究生總數的45.6%,有25人通過其他課程和方式學習過會計職業道德,只佔研究生總數的8.8%。經過回訪和實地訪談了解到,三類學生中學習過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的大部分是以前從事過會計工作,在會計人員後續教育中學習過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研究生中有一部分學生專門從事過會計職業道德研究或者相關研究,從其他途徑學習了會計職業道德課程。80.1%的在校學生沒有學習過會計職業道德課程,這說明大部分學校的會計專業沒有設置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或對學生進行相關教育,說明大學中會計專業課程的設置和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方而還存在缺陷。

表2結果顯示,290名專科學生中有280人不瞭解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約佔專科學生人數的96.6%;380名本科學生中有367人不瞭解,約佔本科學生人數的96.6%;285名研究生中有151人不瞭解,約佔研究生人數的53%。被調查的學生中共有798人不瞭解基本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約佔被調查人數的83.4%;共中有141人對會計職業道德規範一般瞭解,分別爲:專科生6人、本科生11人、研究生124人,約佔被調查學生人數的14.8%;三類學生中對會計職業道德規範非常瞭解的只有16人,其中專科生4人、本科生2人、研究生1O人,只佔被調查總人數的1.8%。有83.4%的被調查學生不瞭解會計職業道德規範,說明了我們在教學中存在不重視對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缺陷。

[1]

(二)從業人員會計職業的狀況

爲了解當前企業會計狀況,筆者設計了問卷,並隨機選取當地企業進行了研究,其中對涉及會計從業人員會計道德的調查結果,如表3、表4、表5、表6、表7:

如上表所示,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暴露的主要問題有:

(1)從業人員對會計倫理的理解程度總體不高,對會計倫理不理解的佔到了75.77%,必須加強對會計倫理的;(2)除了極少數人認爲倫理“不重要,可忽略”和“不清楚”外,多數人承認倫理道德對企業有重要性,會計倫理道德的重要性得到共識;(3)會計報表的可信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幾乎不相信”和“完全不相信”的佔到了接近一半,可見會計從業人員對自己的職業信心不足;(4)對會計造假現象,“瞭解技巧,學習一下”和“漠不關心”的佔到了65.39%,說明大部分人已經對會計造假現象麻木,有認同的趨勢,可見全面遵守會計職業道德面臨很大的困難;(5)正常工作中,大部分人還是能有自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意識,完全不遵守的只佔一成,但是迫於上級壓力的情況下,大部分會計人員都不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說明公司負責人的職業道德影響着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也說明了會計人員缺乏獨立性。

二、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建議

通過研究文獻並進行了必要的問卷垌,我們清楚地瞭解到:當前我國會計人員有一定的道德意識,當然也有一定的倫理基礎,但對會汁職業道德的認同感不強,相當一部分從業人員對提供虛假信息資料視爲常物,而且對會計道德的操作運用很差。必須儘快採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廣大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現提出以卜議:

(一)加強會計道德教育

目前在我國高等院校的會計學專業的教學體系中,會計道德教育的課程建設問題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存在着倫理的道德教育與科技知識的能力教育相分離的現象,使道德教育缺乏載體。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提高其綜合素質,必須堅持不懈地開展後續教育。在教育體系上,要建立分層次的教育系統,在教學方法上,應採用以案例爲主的方式;在教學手段上,應大力發展以網絡爲基礎的遠程教育系統;再教育形式上,應不限於課堂教學,還應採取學術會議、專題研討會、參觀學習、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教育。

[2]

(二)加強法規的可操作性

新《會計法》規範了會計行爲,對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某些方面操作性差。如規定了承擔責任的.主體爲“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沒有明確哪些人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法律責任”一章提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重大損失”等詞都沒有量化,也無具體的解釋,給執法帶來了困難;對會計人員的激勵機制也缺乏操作性,“對認真執行本法,忠於職守,堅持原則,作出顯著成績的會計人員,給予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獎勵”,對於會計人員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三)加大會計造假的處罰力度

處罰力度不大,不會對造假者帶來威懾的作用。有些情況下違反會計法規,常常就只是批評,下不爲例了之,或者是罰款了之,懲罰力度不大,對他們自身沒有影響,還是一如既往地製造虛假會計信息。《會計法》規定,對違反《會計法》有關規定,對個人處以3000至5萬元的罰款。對企業的處罰最多是l0萬元,這10萬元對預期收入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造假者來說是微不足道的,這樣無法起到威懾作用應該根據效益原則,對會計造假行爲的處罰應數倍於其捩得的經濟利益和所造成的損失,應引入民事賠償機制和相應的民事訴訟機制,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法律對會計造假行爲的震懾作用。

(四)完善內部監督體系

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內部監控制度,把住會計信息失真的第一關。會計內部監督必須改變會計負責人擔任內部負責人的做法,會計內部監督要強調單位負責人對法律負責,會計人員對單位負責人負責,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其次要完善監督體系。保證註冊會計師能保持應有的獨立性和謹慎原則。不但要提高審計的獨立性,對任何單位或個人無論以何種方式干預註冊會計師進行獨立審計的行爲,都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而且,應規範會計事務所的審計費用,制定合理的價格,並把審計費用寫在出具的審計報告裏,接受監督,這樣能減少事務所壓價拉客而出具虛假報表的可能。

(五)加強企業建設

企業倫理包含了企業全部生活中的所有現象,體現在其所蘊涵和活躍着的道德意識、道德準則與道德活動總和。會計倫理從屬於企業倫理,要求所有員工都有責任保證公司會計和內部控制程序在任何時候都得到嚴格遵守,只要他們發現這些程序的缺點,都應該向有關部門提出以不斷改進企業的會計行爲,建立會計倫理準則形成企業會計行爲由外部法規約束和內部道德引導的雙重製約,使會計人員的行爲合理化。會計人員是會計倫理系統的核心,他們是會計法規和會計制度的執行者。會計人員遵守了會計倫理道德,作爲一名僱員又會自覺遵守企業的倫理規範,形成良性循環,會計倫理道德以其規範力量,有助於企業確立整體價值觀和發揚企業精神,有助於羣體行爲合理化,有助於企業的形成。

(六)建立和完善其他相關制度

首先,要建立一個促使領導者從內心不願造假的機制。要激發領導追求長遠利益,而不是看重眼前利益。領導任職期限較短容易使他們只關心自己在任的業績,不注重可持續發展,放棄了長遠利益,爲應付上級主管部門的考覈,隱瞞企業的真實業績,將道德觀念拋開,採取種種手段進行會計造假。想從根本上治理會計失真,需要建立一個讓領導願意講誠信、關注長遠利益的內在機理機制,在足夠長的任期內,使其具有追求長期利益的動力和壓力,減少追求短期利益的會計造假行爲,誠實守信會重新回到會計領域。其次,完善委託代理關係。在企業的代理關係中,向委託人報告受託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的是直接受僱於代理人的會計人員,而委託人、代理人以及會計人員之間有着不同的利益傾向。當代理人與委託人之間存在利益衝突時,處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就有可能通過命令、暗示的方式,要求會計人員提供不真實的會計信息,基於現行的會計人員體制,使會計人員陷入困境。應該通過完善相關制度,使代理關係中的委託人、代理人的利益衝突降至最低,爲會計人員營造一個良好的從業。最後,對單位負責人實行會計必備知識資格認定製度。《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承擔單位的會計責任,但單位負責人不懂會計的情況依然存在,爲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轉變一些單位負責人的錯誤觀念,應該對單位負責人的會計知識(包括會計職業道德)做出最低的要求,在有關規範中實行資格認定製度,要求單位負責人雖然無需掌握具體的會計處理技術,但基本的會計原理應成爲單位負責人必備的知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