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計算機專業考研和考博的區別

職業1.09W

這年頭考研已經異常火爆了,不少人已經把讀研究生視爲人生的必經之路。更有甚者在研究生入學第一日已經把考博提上日程。下面就我搜集的一些資料和個人見解給一些想了解考博的人做個介紹(當然僅限國內讀博,而非出國或者直博):

計算機專業考研和考博的區別

考試時間和地點

衆所周知,研究生考試一年一次,由教育部統籌規劃,一般是每年過年前的一兩週考。一共考4門課,政治,英語,數學,專業課。基本2天時間(一般是雙休日)既可完成。考博科目一般來說較少,不超過4門。通常來講可以分爲秋博和春博。秋博的意思是,秋季入學的博士,一般是當年3-4月考試,9月入學(今年北航例外,第一年11月考試,第二年9月入學,本質上屬於秋博)。春博一般是第一年10-11月考試,第二年3月入學。由於目前碩士普遍推行2年制,所以招收春博的單位越來越少(比如哈工大,東大),現在主要的院校都是招收秋博爲主(比如北大,浙大),也有一年招兩次的(同濟,西工大?不是很確定)。總之應屆碩士必須在入學前拿到碩士學位。各個學校考試具體時間也不太相同(但肯定是雙休日),所以理論上,在院校時間不相同的前提下,你可以同時選擇多個院校報考。一般考試跨度爲兩天,具體參見招生簡章,部分院校爲方便外地考生,將初試和複試時間安排在一塊兒。

此外,考試地點也不盡相同。考研的話,如果你完全可以在自己戶口所在地考外省外地區的院校。這時,你的初試組織工作由當地研招辦負責。而考博則你必須去該校現場考試,只有少量院校允許你在特殊原因下在其他地方完成考試。

入學考試(初試)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除專業課之外的三門公共課採用全國統一命題,命題單位是教育部考試中心。而專業課由各個招生單位的各個院系統一命題。比如計算機系統結構碩士點的專業課是統一的,而不是由導師決定。但有可能該碩士點給你提供幾套專業課選擇,比如是選擇數據結構+C語言,還是計算機組成+彙編。這個由你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做選擇,不受導師影響。

博士考試一般由各個學校自主命題(醫學博士可能有全國統考成分)。大致考試科目可以分爲三類:英語,專業基礎課,導師指定專業課。英語一般全校統一,比如同一學校考計算機的英語和考機械的英語是同一份試卷(當然英語系除外)。專業基礎課一般類似考研的專業課,比如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博士點可能會統一命題,該博士點下的導師都是用這套專業課來考你。同理,也會有幾套專業課組合,但是有些博導會做限定,報考該博導的考生只能選擇其中的某套或幾套組合之一來做。這在報名的時候都會讓你在報名表上註明考試科目。還有一類就是導師指定專業課,這種情況的話,每兩個導師之間的考試科目除了英語之外,都不相同。比如A老師會讓你考英語+數據結構+C語言組合,B老師會讓你考英語+算法+操作系統組合。

招生數量

單純從數量上來看,碩士招生數遠多於博士招生數(擴招也是一個原因)。不論考研還是考博,招生總量都要由院校上報教育部,經批准後才能敲定。但是招生的最小單位還是有區別的。

考研來說,有些計算機系完全以一級學科爲單位招生。也就是考計算機的都統一劃線,不分什麼系統結構碩士點,軟件與理論碩士點,計算機應用碩士點。而有些院校正好相反,這樣就有可能導致碩士點之間分數線不均的情況。

考博的話,以導師招生爲最基本單位。這個博導今年招2個,除掉1個直博生,那對外招考的名額就是1個。有的導師可能多點,比如院士,有3-5個名額。在你初試都上線的前提下,如果有多人競爭則需要差額複試刷人。而且有的導師可能今年招生,明年不招生,所以報之前都要打聽好了。

複試與聯繫導師

考研複試由各個院系,甚至各個碩士點自己組織。基本導師不插手,除非他是複試小組成員,但大部分導師都不是。英語口語面試,專業筆試,專業面試完之後,把各輪分數和初試成績最後做一下計算之後得出的總分就決定你的去留了。

考博來說也有類似考研的情況,但有的學校博導就可以親自面試報考他的學生,由他來決定他的考生的所有複試成績。

至於聯繫導師差別就比較大了。考研考前聯繫導師基本沒有多大用處(除非有非一般的`關係和後門)。一般導師要求你過線之後再聯繫他,有些學校爲保證公平,要求學生在入學學習一年之後再進行學生和導師的雙向選擇,跟本科做畢設一樣。

但考博來說基本都要求提前聯繫,甚至在招生簡章出來之前就該聯繫。不光是爲了表明你想讀他的博士,也是爲了瞭解該導師今年是否招生,招幾個等關鍵信息。如果不提前打招呼就直接報考,即便最後上線也很有可能被刷。

錄取準則

考研最終成績包括:初試總分+複試總分。各個學校會按照各自的計算公式最終得出總分,然後按照分數從高往低排序,擇優錄取。

考博相對就難說了,畢竟現在的博導自主權很大。前幾年出了個甘德懷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真正未曝光的黑幕有多少呢?所以我覺得考生除了自己把握能把握的部分,比如初試部分。還要儘量考察報考學校和導師的公平透明程度。一般來說,越好的學校公平程度越高,比如CAS,ZJU這些。所以除了保送之外,自己考外校的考生很少有人選擇考和本校同一檔次的,甚至更差的學校。基本都是人往高處走,也是一部分出於公平的原因。

收費

研究生收費已經喊了幾年了,去年終於有了動靜。15所比較好的學校,率先進行收費改革。取消了大部分院校仍在採用的公費+自費原則。當然這15所學校各自的政策還是不太相同的。有的通過學業獎學金抵消學費的做法,不出現現金流。也就是隻要學生按規定,不掛科,不違紀,基本可以不用自己掏錢,還有得助學金等機會。有的學校乾脆自擔學費,省去了一出一進(不過退學要補足學費的錢)。所以在報考的時候看清楚,自己要考的學校收費政策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