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演講稿

生而逢盛世青年當有爲演講稿

演講稿9.43K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衆,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而逢盛世青年當有爲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而逢盛世青年當有爲演講稿

生而逢盛世青年當有爲演講稿1

不恥最後,執着向前

生活猶如競賽場,有贏有輸。贏者,欣喜之後,自然需要戒驕戒躁,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輸者,失落之餘,仍有必要不恥最後,不言放棄,執着向前。在這裏,我更願意爲那些不恥最後、執着向前者鼓掌喝彩!

不恥最後,是一種勇氣;明知落後,仍執着向前,更是一種姿態。

常勝將軍,固然可敬,但生活中常常有輸有贏,如何面對輸?輸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輸了以後便“自鄙乃至沉淪”,甚至“將一時之輸看作一生之結局”。與勝利者相比,那些敢於不恥最後、執着向前的失敗的英雄更值得我們的關注與尊重。青年一代要樹立“不恥最後”的輸贏觀,面對失敗能“不恥最後”纔是精神上的強者。

不恥最後,不是甘於最後,而是百折不撓的精神。

魯迅說:“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不恥最後,執着向前,意味着堅持到底。儘管身處逆境,儘管暫時落後,但依然不悲觀,不放棄,執着向前,更可以看出這種人擁有的是不屈的心態、堅忍的意志。擁有這種心態、意志的人,纔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的脊樑”。

不恥最後,執着向前,意味着責任擔當。

曾經的中國,一窮二白,衆多“中國的脊樑”以國家民族命運爲己任,以愛國主義爲底色,以不恥最後的勇氣和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於是我們有了原子彈,有了特區……如今,新時代的中國,衆多“中國的脊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依然不恥最後、執着向前。於是我們有了“中國高鐵”,有了“核潛艇”,有了“互聯網+”,有了“中國北斗”……新時代青年學生要爭做“中國的脊樑”。

不恥最後,執着向前,也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守。

對我們青年學生來說,努力學習的過程中,肯定遭受過學業的`挫折,擁有過自卑的心理,甚至有過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念頭。但我們可以依然選擇相信“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後,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往的目標”。只要我們不恥最後,執着追求,堅持自己的理想,終會迎來柳暗花明的春天。

我想,當面對生活中的“輸”,我們應該知道如何面對了。

生而逢盛世青年當有爲演講稿2

“千擊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溫室中的花草,只有經歷風雨的錘鍊後才能茁壯成長。小樹只有經過暴雨的吹打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人生需要奮鬥,青春需要奮鬥。

奮鬥是走向成功的階梯。一個人若放棄了奮鬥,虛度年華,就算他擁有再好的資源,他的起跑線再高,那麼這個人也終究難以有所成就。

每個曾經奮鬥過的人生,都走過同樣的路,不同的人都在這條奮鬥的路上演譯自己精彩的人生,也呈現出自己的心酸歷程。也許人生度之如夢,又何須感傷自己的無奈,於是上演了許多五彩繽紛的人生傳奇。

一百年前,陳獨秀曾言:“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確,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對於當時的青年來說,青春,意味着一種生機勃勃、百折不饒的人生,意味着一種以天下爲己任、飽藏奉獻的精神,意味着一種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理想。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已經進入多種價值取向並存、多重轉換共振的關鍵時期,矛盾、爭議、混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密集。年輕一代的青春又應該賦予怎樣的內涵,定下怎樣的方向,沉澱什麼樣的價值?

奮鬥磨鍊我們的意志,幫助我們成長。這是一個無畏的00後”小魔王”,是我國備戰東京奧運會的關鍵力量;她和孫穎莎、王曼麗並稱國乒00後”三劍客”,曾兩次橫掃日本新銳運動員平野美宇。她便是我國乒乓球選手——石洵瑤。20xx年12月的世青賽,可謂中國隊迄今爲止最差的一次,國乒當初多名種子選手皆遭受不成功,氛圍一度慘烈。石洵瑤登場後便兩次橫掃了來源日本的新科世界總冠軍平野美宇,拿到了那次競賽中國隊唯一的一塊金牌。在這塊金牌的的背後不知灑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在不斷的奮鬥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青春不息,奮鬥不止。丁寧,她是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隊長,是中國女乒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一個軟萌俏皮的鄰家女孩。一些人認識她,是因爲倫敦奧運失金的潸然淚下;更多人記住她,是因爲里約奧運奪金的喜極而泣。

人生如球場,即使在最灰暗的日子,她也會每天拿起球拍。球場如人生,不確定性永遠都會有,難得是死磕到底的'心。黑暗中,她始終沒有停下來,最終找到了那絲光。所謂“百折不撓”,“心如磐石”。

陳冬,“神舟十一號”航天員。20xx年1月,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5月,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航天員是最光榮也最危險的職業,從接受飛天任務那一刻起,他們已經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6年封閉式生活,33天最長航天任務,其間經歷了多少風險與煎熬,只有陳冬最清楚。出發那天,戰友們在車裏自發唱起了《歌唱祖國》;榮歸那天,和戰友團聚時陳冬不禁潸然淚下。有人說,能趕上飛天的時代,是我們的幸運;也有人說,擁有這些飛天的人,是我們的驕傲。和陳冬一樣,我們都是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追尋的腳步不會停止,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奮鬥是成就自我的道路,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鑰匙,是指引前進的指明燈,在如此美好的年華里,我們應該奮鬥,爲未來奮鬥,爲自己的理想奮鬥,爲中華之崛起奮鬥。

“羨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作爲新時代新青年,正當青春年少的我們理應擔負起時代和國家賦予的使命,摒除浮躁淺薄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風氣,積蓄滴水穿石的韌勁,鑄就輝煌而美麗的人生,成就偉大而光輝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