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人際交往心理學常用[15篇]

心理學7.21K

人際交往心理學1

一、名詞解釋

人際交往心理學常用[15篇]

1.人際溝通 2.社會測量法 3.羣體規範 4.羣體的領導 5.社會助長

6.社會惰化 7.去個體化 8.羣體極化 9.羣體思維 10.從衆 11.服從

二、單項選擇題

1.個體想要與人接觸、交往、隸屬於某個羣體,與他人建立並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關係的需要指的是( )

A.包容需要 B.合羣需要 C.支配需要 D.情感需要

2.當個體對周圍環境缺乏瞭解和把握,當個體心情緊張、有高度恐懼感時,他們傾向於尋求與他人在一起,傾向於尋求他人伴同。這是一種( )

A.包容需要 C.支配需要 B.合羣需要D.情感需要

3.個體有控制別人或被別人控制的需要,個體有在權力關係上與他人建立或維持滿意人際關係的需要。這種需要是( )

A.包容需要 B.合羣需要 C.支配需要 D.情感需要

4.個體有愛別人或被別人愛的需要,個體有在人際交往中建立並維持與他人親密的情感聯繫的需要。這是一種( )

A.包容需要 B.合羣需要 C.支配需要 D.情感需要

5.動物學家哈羅實驗發現,小猴在絨布媽媽身旁的時間平均每天達到16小時以上,可見,無論是靈長類動物,還是人類,都表現了與其他個體進行交往的( )

A.包容需要 B.合羣需要 C.本能需要 D.情感需要

6.社會學家霍曼斯採用經濟學的概念來解釋人的社會行爲,提出了( )

A.社會交換理論 B.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 C.動機需要理論 D.本能需要理論

7.人們運用語言符號進行信息交流,傳遞思想、情感、觀念和態度、達到溝通目的的過程,叫做( )

A.言語溝通 B.非言語溝通 C.人際溝通 D.社會溝通

8.除了說和寫之外的信息傳遞,人們還使用包括手勢、身體姿態、音調、身體空間和表情等來傳遞信息。這是指( )

A.言語溝通 B.非言語溝通 C.人際溝通 D.社會溝通

9.支配型的男性通常能夠與順從型的女性搭配成很好的夫妻,這符合下列人際吸引的條件中的( )

A.相似性 B.互補性 C.接近性 D.熟悉性

10.我們傾向於喜歡那些與我們具有相同態度和價值觀的人,並與之表現相互吸引,這符合人際吸引的條件中的( )

A.相似性 B.互補性 C.接近性 D.熟悉性

11.學生在排定座位後,同座的'和鄰座的同學就有了更多的接觸機會,因而多半能夠互相吸引,成爲好朋友。這符合人際吸引的條件中的( )

A.相似性 B.互補性 C.接近性 D.個人品質

12.人際關係的測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社會測量法,它的創立者是心理學家( )

A.莫雷諾 B.卡特爾 C.施特恩 D.吉爾福特

13.同一羣體的成員在共同的活動中會表現出觀念與行爲的一致性,當與其他羣體相比較時,成員就會產生一種屬於自己羣體的感覺,這就是( )

A.歸屬感 B.認同感 C.社會性支持D.自尊感

14.同一羣體的成員對重大事件和原則問題的認識傾向於與羣體保持一致。但個人對外界情況不明時,有時甚至會盲目地與羣體認識保持一致。這就是( )

A.歸屬感 B.認同感 C.社會性支持 D.自尊感

15.當個體的思想與行爲符合羣體要求時,就會受到羣體的讚許與鼓勵,從而強化了個體行爲與羣體行爲的一致性,使個體獲得( )

A.歸屬感 B.認同感 C.社會性支持 D.自尊感

人際交往心理學2

讀到大三,突然明白時間的寶貴,於是開始埋頭看書,卻不慎讓自己遠離了集體。已經有很長時間沒參加過集體活動,這次聽說要戶外活動,起初還有點不想參加。

對於集體活動,我一直有種錯誤認識。很多年以來,我總認爲這些集體活動都是在浪費時間,活動之後根本不會有什麼收穫,尤其是陌生人集體的活動。以往的經歷告訴我,在活動之後,陌生人還是陌生人,大家該幹嘛繼續幹嘛,沒什麼變化。而且,以我的思維方式,如果只是泛泛之交,那不如不要。現代人越來越忙,工作之餘的時間越來越少,這樣表面上的交往,實在不值得再浪費任何時間。

也是因爲大學讀着讀着沒了激情,以前對於一些淺淺的交情還會稍微應付一下,現在乾脆連應付都沒有。特別是在上學期被一個朋友欺騙之後,對感情不夠深的朋友,很難再相信。於是謹慎的說話,謹慎的做事。可天生不是一個謹慎的人,還總是犯錯,就很多時候無心的一句話,因爲交談對象是一個多心多嘴的人,這句話就可以完全變樣傳播出去。我相信人的善良,但身邊一些人,真的不願意爲無關的人多做一點事情,而他們在乎的人,又實在太少。可能我運氣不太好,總是能碰到這樣的人,也可能是因爲我對人的觀察比較細緻,總是能發現這樣的人。

說這麼多,挺廢話的,好在這不是寫論文。迴歸正題,談我們的遊戲。先說說我在這次活動過程中想到的一些問題。

首先是團隊中的小集體問題。這次分組一個組8個人,但有的組員之前就已經認識,於是在活動中就出現了忽略其他組員的問題。如果這個小集體人數佔小組中的多數,又或者有兩個甚至更多的小集體存在,而正好這個組的組員不夠細心,不會去考慮其他人的感受,那這個活動就會很失敗。並不是說小組玩遊戲的比賽結果失敗,而是這次活動真正的目的將不能達到。

還想到一個問題就是遊戲的心態。有人或許真的會把遊戲當作比賽,沒有了遊戲的心態,玩什麼都不快樂。在我們這組,遊戲玩得很開心。我們速度沒有比別人快,成績沒有比別人好,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快樂的進行遊戲。而如果把遊戲當比賽,那一切都變得很沒有意義。

再說說我的其他收穫。最大的一個收穫,我認識了一個很gentle的男生。這個還是不多說了,說說我們的遊戲。第一個遊戲,在蒙着眼睛的時候,能依靠的就只有身邊那個人。我要聽他的.指揮跨越障礙,只有他能告訴我該往哪裏走。個人認爲,這樣的遊戲引申了就很有意義,但我們在遊戲過程中,體會不到任何無助,也不存在信任或者不信任的問題。

之後兩個遊戲非常講究合作,人越多合作的難度就越大。值得一說的就是第三個遊戲,8個人綁着腳走,難度並不大。但很讓人驚訝的是,我們居然用了30多秒鐘走那麼短的一段路。以前看30人31足的遊戲,那些國小生用9秒鐘可以跑完50米,這可真是差距。

有一次看《創智贏家》,正好看到一個團隊因爲隊員之間的矛盾,導致任務失敗。和那個節目不同,他們之間還存在相互競爭,但我們隊員關係只是隊友。如果與競爭對手合作,那我們又會如何處理呢?到那時面臨的挑戰,需要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如今這麼的簡單。

這次活動對我的意義,更多的是給了我一次和他們接觸的機會。也許我們並不會因此而成爲非常好的朋友,但如果不給自己這樣一個機會,就根本沒有可能。不能因爲害怕失去、害怕傷害而不去努力追求,努力之後也許什麼都得不到,但至少沒有讓機會離開,至少不會因此而後悔。

寫得很亂,因爲想得很亂。一次的活動給並不能帶給我們很多改變,但能給我們一個很好的開始,我相信,很多同學都已經開始。

人際交往心理學3

一位哲人說過:“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永遠到不了人生的大海”。人們學習知識進入社會,瞭解自我,獲得新生和愛情,都是在人際交往中發生的。沒有與別人的交往,人類就無法生存。

當前,我國加快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滾滾而來,各種機遇和挫折也紛至沓來,面對這種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增大的社會心理諮詢壓力,人們就更需要嗇交往的數量和質量。培根在《論友誼》中寫道:“如果一個人有心事卻無法向朋友訴說,那麼他必然成爲操作自己身心的人”。因此,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有多麼強的能力,多麼好的條件,如果沒有良好的的人際關係,既無法取得的成功,也不會得到生活的幸福和身心健康。對於如何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少的人則感到迷茫,他們往往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怨天憂人,認爲自己周圍生活圈子晨好人太少,無法進行滿意的交往,實際上,這是因爲他們的交往活動存在着千萬的。這些主要有:

1、自私、自鋇,人際交往中的功利上:

有的人大與別人交往時處處從自己着想,只關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把別人當作自己達到的目的、滿足私慾的工具。不尊重生他人的價值和價格,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在交往中,日中無人與同伴相聚時,不顧場合,也不考慮別人的情緒,自己高興時,高談闊論,手舞足蹈高興時,由抑鬱寡歡或亂髮脾氣。這種人在交往中,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識,無論他們多麼精明,掌握了多少交往,永遠也不會與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人際關係。只有好些心地善良,待人以誠,能設身處地爲別人着想的人,纔可獲得摯友。

2、冷漠、孤僻、人際交往中的封閉性:

有些人在與別人交往時,總喜歡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和需要掩蓋起來,在他們看來,人世一切是那麼無聊,令人厭倦、平淡、無意義。他們往往缺少一種孤傲處世的態度,只注重自己的內心體驗,他們的行爲和習慣有時令人難以理解。這種人交往的失敗就在於在心理諮詢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閉起來,無法與別人溝通。因此,他們只有嗇自我的“透明度”,敞開自己的心扉,用熱情、坦誠去贏得別人的.理解。這種合適的自我坦露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吸引力。

3、自卑、多疑,人際交往中的戒備和敵以性:

在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評價,往往對自己過於苛求,估計太低。如有些青年人感到自己的身體、相貌缺乏魅力,或感到自己能力欠缺,產生自卑心理諮詢,然而事實上,他們並不一定是沒有魅力、能力差,或事業成就低下者反則是自己期望過高,不切實際,對別人的廣告過於敏感,總是認爲別人看不起自己。其實,在他們深層的心理諮詢體驗裏則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他們害怕挫折、失敗,特別是在權威、強者或一些強詞奪理的人面前,總是感到手足無措,有時則表現出一種戒備和敵對情緒。往往先在自己的思想裏,設想別人對自己的不滿,然後在生活中尋找產東真實的證據。有時則把一些無中生有的事實強加於別人,甚至屈解別人的善意,長此下去,他們就人把自己的交往範圍限制在父母、家庭這樣一個小圈子中,有的則會產生厭世心理諮詢。對於這種人,必須對一個清醒的認識,新生自我,接受自己,無論與任何人交往都要做到不亢不卑,既不取悅別人,以博得好評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更不需要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炫耀自己,以提高自己的身價。

價值正是在於自身,並不隨別人的評價而改變。這樣,就能漸漸消除多疑凡理,從而獲得多數人的尊敬。

人際交往心理學4

一、認同的觀點

人和人本來可以當朋友,但是有的人心裏設防,就難以相處,人際交往的明燈讀後感。世間,有的人喜歡成人之美,有些人專門喜歡破壞別人的好事。假如有人對我們設了心防,我們謙虛、禮讓,或是讚美、饋贈,都可以化解之。真誠相待,因爲唯有真心才能贏得友誼。

二、與自身的聯繫

人與人之間經常結下不必要的仇恨,有因爲誤會而生的,有因爲吃虧而生的,也有因爲語言傷害而生的。其實,人間不應該有仇恨,就是有一些吃虧上當,也應該不要計較,而予以原諒。“誠”是人際交往的根本,自古以來一向受到人們的'崇尚。交往能做到一個“誠”字,必能得到對方的真誠相待。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切記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往的受益者是雙方,一定要平等待人,不可盛氣凌人。

三、反思重構

想要化解危機,先要建立憂患意識。危機可能隨時發生,凡事小心謹慎,自求多福。例如,把房屋建得堅固一點,比較不怕龍捲風;或住在人煙稠密的地方,就有鄰居可以守望相助。依此類推,凡是會造成危機的人、事、物、地、時,都要事先防範,才能化解危機。要寬以待人,不要苛求於人,嚴於對人寬於對已是一種有悖於公平原則的雙重標準,它只會導致對方反感。相反,如果我們能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不放縱自己,不苛求於他人,必能贏得對方的敬重。

人際交往心理學5

1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必要性

馬克思主義強調社會性,強調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各種

社會關係的總和”,強調人的一切言行都有社會基礎,人的思想觀念也是在社會環境中形成的。這和許多學說抽象地談論人顯然是有本質不同的,因此,馬克思主義進而強調社會實踐的重要。馬克思告訴我們,人的本質就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大學生必須學會處理這些關係。這些關係的背後有一個總根源,就是利益的權衡,於是便需要人去奮鬥,而奮鬥要有一個宗旨,就是努力改變你所處的社會現狀。馬克思講過:“以往的哲學家都是在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中國傳統文化最講“處世哲學”,一定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主要講處世哲學,就是強調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從孔孟老祖宗那時起,就是主張處事應按哲理爲之,一部《論語》大都是談處事的,而據說半部《論語》就可以治天下。

當代大學生大部分深知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需要提高,接人處事不諳熟。於是不論學文學理的大學生,統統對講爲人處世、人際交往的書籍知識求學若渴,大到處事格言,小到禮儀要旨,凡有此類書籍,一定借閱;有此類講座,均座無虛席。有一問卷調查的結果爲證:對“你最想掌握的知識”,選擇“處世哲學”的達到65.2%。一時間,丁遠峙專門論述處世哲學的《方與圓》成了暢銷書,隨之,《縱與橫》、《得與失》、《點與線》等等一大堆書撲面而來。這都說明一方面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障礙,一方面大學生又急需這方面的指導。

2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現狀

人生活在社會中,如何處理好各種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成爲誰也迴避不了的事情。從進大學起,大學生就會遇到各方面的人際關係: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舍友之間,以及個人與班級、學校之間的關係等等。面對如此衆多的人際關係,有的同學因爲處理不當,整日鬱鬱寡歡,心情沮喪;有的同學因爲人際關係緊張,精神壓力很大,導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而更多的同學則由於不知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而經常爲苦悶、煩惱的情緒所困擾。

根據調查反映,當代大學生人際關係狀況並不理想。結果表明,佔44%的同學反映,跟宿舍同學存在人際關係緊張現象,75%的同學反映曾經跟同學有過關係緊張的現象。當今大學生的人生環境,在當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會直接衝擊大學生的心理世界。加之大學生正處於人的心理成熟度落後於生理成熟度的“問題年齡期”(18,23歲),生活閱歷淺,心理承受力弱,產生矛盾困惑不善於或不能及時調適、化解。加上獨生子女

較多,無論家庭條件的好壞,都會受到父母的愛護,有的甚至是溺愛,導致孩子自立能力差、依賴性強、辦事情沒有主見,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生活不能自理,於是產生心理障礙;有的由於適應能力差,容易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

這種由於不適應大學生活環境所帶來的心理問題,持續時間長,容易反覆發作,排解的難度比較大。一部分學生由於缺乏學習動力,學習成績不理想,產生困惑和焦慮。另一方面,現在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被父母呵護備至,依賴性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關注自我過多,關心他人較少。

我們不難發現,在大學生中間存在這樣的問題,有以下幾個原因: (1)過於自我。大部分大學生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只從自己的經驗和角度去認識人和事,而不能意識到別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觀點,對人或事的看法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在待人、接物、處事當中只關心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而忽視別人的處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別人的立場爲別人着想。常常喜歡盛氣凌人、自

吹自擂,並且自私自利,導致人際關係的緊張。

(2)個人性格。有的大學生性格孤僻,不願與他人交往,或者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掩蓋起來,不關心周圍的同學,冷眼看世界,周圍的同學也很難與他交談,對班裏的事情表現得很冷淡,對任何事情沉默。有的大學生性格比較小器,對什麼事情都斤斤計較;或者因爲自身的生活習慣,對任何人都過於挑剔,對同學的生活習慣都過分要求;或者性格比較高傲,看不起比自己差的人;或者性格過分獨立,有自己的想法,不屑於與同學交往,缺少集體觀念,這樣在大學人際關係中也有一定的影響。有的大學生個性特別張揚,奇裝異服,卻不關心宿舍的`衛生問題,甚至是個人的衛生問題,這樣導致了宿舍的同學對其產生不滿情緒,影響了人際關係。

(3)家庭因素。有的大學生因爲家庭環境差,或者因爲外貌、成績等因素,導致自卑心理嚴重。在交往中遭受到一點挫折,就會意志消沉,灰心喪氣,有時還會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別人的恥笑與污辱,就會忍氣吞聲,沉默寡言,最終導致自己交不到朋友。有的大學生家庭條件好,但氣焰囂張,看不起其他同學,也導致人際交往有問題。

3促進個人與他人的和諧 促進個人與他人的和諧,應堅持平等、誠信、寬容、互助等原則。作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大學生處理好人際交往。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理論,在工作中需要靈活掌握方法。

談話法作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的方法,可以很好了解談話對象的思想及心理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時把握大學生的各種心理活動變化,使談話順利進行。在談話過程中更要把握大學生的個性特徵,在和不同個性的大學生談話過程中,對談話對象的態度、語氣、表情、動作是不同的。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經常給大學生鼓勵和幫助,儘量避免埋怨和指責,幫助大學生建立起自尊、自信。對於那些缺乏自信心,性格內向的大學生,更要如此。

大學生較強的模仿心理使他們總是在現實生活中尋求並模仿自己所敬佩的人和事,所以典型事例可以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求尊重理解人、關心人,心理換位是促進理解的有效途徑。站在大學生的角度,從大學生的實際出發分析問題、認識問題。及時把握大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選擇最佳的心理狀態時進行教育。

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教育。幫助大學生們處理好同學、師生、男女等各種社會關係。

人際交往心理學6

卡耐基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從自己親身經歷的所受所感、對人類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和探索,完成了很多著作,《卡耐基人際交往心理學》就是其中一本,這是一本讓讀者可以在其書海中受益終身的關係指導書。

我每讀完一篇內容,內心都在說:“說的真對,內心豎起大拇指”。其實在人際交往中就應該像卡耐基書中說的那樣:尊重並禮遇對方,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值得他人尊重自己,其實尊重是相互的;懂得理解和關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從對方的出發點想問題,這樣的`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學會分享與合作,在社會生存,在一份工作崗位上,基本上都是團隊協作,這時的你應該拿出誠意,學會與他人分享,爲他人創造快樂,這樣你的團隊會越來越好,自然團隊的其他人也是一樣的,所謂的衆人拾柴火焰高;與他人溝通要講究溝通的技巧,會讓事情事半功倍,好的溝通能讓你前進的道路順暢很多;改變自己和提升自己,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審視自己的行爲,不要成爲自己都討厭的自己,與人溝通的時候先正視自己的問題,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可以驕傲放縱。不論是與同事、領導、陌生人、家人、朋友的交往,卡耐基的這本書都會讓你受益匪淺。

人際交往心理學7

1、每個人都在成長中變成了另一個人,或許,這纔是通用版的人生。

2、所謂堅強,不是在災難面前不哭,而是要笑着面對以後。

3、幸福像掉到沙發下面的一粒鈕釦。你專心找,怎麼也找不到,等你淡忘了,它自己就滾出來了。

4、青春的逝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熱愛生活的心。

5、嘴上不饒人的,心腸一般都很軟。心裏不饒人的,嘴上纔會說好聽話。所以好人心善,壞人嘴善。

6、幸福不是一天就能獲得的,正如不幸福的困境也不是一天形成的。無論建立還是毀壞,都是經過日積月累形成的。所以,培養自己對"小事"的耐心,願意從飲食起居做起,一點一滴地積累自己的小幸福,那麼你就會漸漸擁有平和的心境。不要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一個人身上。

7、時光繼續,然而生命中總有些什麼,會被我們惦念。

8、因爲你足夠好,所以總有人爲了要和你成爲朋友,在談話中不經意透露一些別人的祕密給你。別蠢到以爲你們真的是無話不談了,一個人爲了沒見過幾面的人出賣其他人,以後你也會成爲被出賣的對象。

9、凡遇好事的時光甭張狂,張狂過了頭後邊就有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光也甭亂套,忍着受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過了受過了好事跟着就來了。

10、膽怯的智慧還在猶豫的時候,勇敢的無知已經行動了。

11、獨處的確是一種檢驗,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真正的感受。一個連自己也不愛的人,我敢斷定他對於別人也是不會有多少價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質量的社會交往。一切交往的質量都取決於交往者本身的質量。唯有在兩個靈魂充實豐富的人,纔可能有真正動人的愛情和友誼。

12、被人走得最多的路肯定是最安全的,但別指望在這樣的路上碰到很多獵物。

13、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裏充當着配角。

14、成長不是發現世界越發黑暗,而是發現世界越發複雜的過程。兒時覺得世界美好是因爲簡單,愛你的人都爲你阻擋了複雜。世界沒有很糟糕也沒有很美好,它只是複雜。任何只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都不代表真實,它勢力虛榮,卻又真誠時而善良。成長就是了解到這一點,然後相信你選擇相信的。

15、生命的樂趣是要自己尋找的,誰也沒有義務要爲你做什麼,要討好你什麼。愛情很美好,但是,生活永遠比愛情要長,而生活,是需要智慧。樂觀,陽光,凡事往好處想。

16、每個人都有很艱難的歲月。但是大多數時候,那些艱難的歲月最後會變成整個生命中最精彩的日子,如果你挺過來的話。

17、金錢是很俗氣的,但我們都離不開它……金錢本身並無善惡之別,而是取決於使用金錢的人如何來運用它。

18、一定真誠地認真地度過人生每一天。不要再輕易抱怨人生苦短,其實所有美麗的風景都在自己的心裏和手上,與其抱怨明天不是那麼如意,不如把今天的手頭事做好。而美好的人生不需要多富足多成功,所謂美好人生,只是最簡單淳樸的小幸福。

19、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證明什麼,生活得更好,乃是爲你自己。

20、昨天很重要,它構建了我們的記憶;明天很重要,它讓我們有了憧憬和夢想。但最重要的是今天,是我們今天所要面對的人,所有想做的事。我們要告訴自己:懷着良好的心態過好每一個今天;學會給心靈療傷,不要躲藏在昨天的陰影中;做該做的事,明天自然會來。昨天今天明天,其實是同一天。

21、我們真正的敵人是隨波逐流、不管對當下思想認不認同都隨之起舞的應聲蟲。

22、執着是一種負擔,放棄是一種解脫。人沒有完美,幸福沒有一百分,不能擁有那麼多,何必要求那麼多。世間,若有人呵護你的痛楚,那就更疼。沒有人,你欠矜貴,但是堅強爭氣。

23、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較。一味的比較最容易動搖我們的心態,改變我們的初衷,而比較的結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總之是流於平庸。

24、你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進攻只是一種假象,一種詭計,人們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缺點。真正持久的力量在於忍受中。只有軟骨頭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喪失人的尊嚴。

25、比麻煩更可怕的是,我們相信自己做什麼都沒有用,然後我們便心安理得地什麼都不做。

26、隨緣並不意味任性,閒散也不意味蹉跎。時間不會爲任何人珍重,而我們卻要珍重時間。做自己所能做的,珍惜自己所能珍惜的。

27、胸懷是委屈撐出來的;煩惱是自己窮想出來的;痛苦是與人比出來的;疾病是不良習慣造出來的;心態是經歷煉出來的;快樂是知足養出來的;健康是步行走出來的。解脫才更自在,放下自然輕鬆。

28、不要去羨慕別人的人生,你看見的,並不是他們經歷的所有。你只羨慕他們的光鮮外表,卻看不到他們爲此付出的代價和努力。生活不是一定要有驚天動地的情節,才叫精彩。每個人都在演以自己爲主角的偶像劇了,在這場戲裏,你的角色與戲份沒有人能夠取而代之。

29、時間有三種步伐:未來姍姍來遲,現在象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止不動。

30、貓最喜歡吃魚,可貓又不會游泳。魚最喜歡吃蚯蚓,可魚又不能上岸。上帝給了你很多誘惑,卻不會讓你輕易得到。

31、我們常常爲錯過一些東西而感到惋惜,但其實,人生的玄妙,常常超出你的預料,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堅持,努力,勇敢追求,風景變幻,人世無常,順其自然的力量,神祕,莫測,閃着光,就這樣突然地把驚喜帶到你的世界中來。

32、壓抑委屈自己沒必要,保持應有的人格力量將贏得更多機會和尊重。

33、每一個故事都會結束,但是生活中,每一個故事的結束同時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34、青春,是這世上最絕情的東西。它離你最近的時候,會故意放輕腳步,讓你揮霍。世間所有最美好的時光皆如此,當你意識到它的美好時,通常都已行進過半。年輕時太着急的填寫一份生命答卷。在匆忙趕往成熟的路上,忘記了享用當下的璀璨。

35、生活裏不必要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就像你沒有理解和認同別人的義務。靜靜的過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36、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標,一切筆直都是騙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彎曲的,時間本身就是一個圓圈。

37、當你可以直面自己身體裏與生俱來的笨拙與孤獨,你便能夠徹底諒解過去的自己。大多數人都像我們這樣活着,雖不聰明,但誠懇;雖會犯錯,但坦然。

38、孤單是對你最好的懲罰,請對號入座。

39、當別人說你看起來總是那麼平靜與淡然,只有你自己心裏知道,而今的平靜與淡然是用多少眼淚學回來的;此時此刻的波瀾不驚,又是曾被多少波瀾幾乎淹沒過。生命中所有的挫折與傷痛、所有的經歷,都是爲了造就你和鍛鍊你。

40、以前的你,知道我怕黑,怕蟲子,怕打針……怕很多。卻始終不知道:我最害怕的事,是我最終沒有嫁給你。

41、把自己擡得過高,別人未必仰視你;把自己擺得過低,別人未必尊重你;沒有人是完美的,無須遮掩自己的缺失。做人要能擡頭,更要能低頭。一仰一俯之間,不僅是一個姿勢,更是一種態度、一種品質。有力爭上游的勇氣,更要有願意低頭的大氣。

42、冒險一試是值得的。如果贏了,你會得到快樂;如果輸了,你會得到智慧。

43、以前覺得自己性格能和很多人合的來,什麼樣的朋友都能結交;後來明白結交朋友或許不難,難的是變成知己。人與人之間真的有磁場這回事,一接觸就能感覺出來。有些人能和你一見如故,有些人和你永遠不會深交。不是不好,只是磁場不合。

44、其實誰都不想發脾氣,賭氣不過是爲了看看對方會爲自己退讓多少空間。我們都有這樣一個習慣,鬧矛盾時喜歡說話帶刺,喜歡不理不睬。懂得你的人會爲你放下架子,不懂你的人,維持了僵局,失望的`只有你自己。

[心理學語錄]只要是那些能夠讓我們感到充實和滿足的事情應該都是積極的。也許那些被我們誤解的虛度時光,纔是生活的本質。

46、長的漂亮不如活的漂亮,身上有錢不如身上有才,說的好聽不如做的好看,等着被人誇不如悶聲發大財,死要面子不如過的痛快,東想西想不如做了再說,難以選擇不如隨便瞎選。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你以爲重要的東西,其實都是束縛你的枷鎖。人最重要的,只有兩樣:自信和灑脫。

47、只有你的境界提高了,這個境界纔來提升你,只有你爬到山頂了,這座山纔會支撐着你。

48、生活,就像騎自行車。要保持平衡,就得不斷往前走。

49、你不能總是等着時機成熟,有時候,你必須主動放手一搏。

50、在功利主義的世界裏,閱讀維繫着超脫,而超脫有利於我們的思考。讀書毫無用處。正因爲這個,讀書纔是一件大事。我們在閱讀一本書,因爲它毫無用處。

51、愛,親近但遙遠,一生中能有幸擁抱值得愛的人,值得尊重的生命,已經是最大的福分。

52、智慧是一種可以買來注射到靜脈裏的東西。

53、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總是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說明你正在走上坡路;總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說明你正在走下坡路。

54、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所以享受這種節制,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釋放是很容易,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

55、就算全世界都否定你,你也要相信你自己。不去想別人的看法,旁人的話不過是陽光裏的塵埃,下一秒就被風吹走。這是你的生活,沒有人能插足,除了你自己,誰都不重要。悲傷,盡情哭得狼狽,淚乾後,仰頭笑得仍然燦爛。一往直前,激發生命所有的熱情。年輕不怕跌倒,讓自己活的漂亮,很漂亮。

56、很多時候我們糾結於我們會不會錯過某個人,其實不用糾結,糾結也沒什麼用。在選擇糾結的時候就已經選擇了錯過。

57、當你在轉圈的時候,這個世界很大,可是如果你勇往直前,這個世界就很小。

58、任何時候,都不要想着依靠別人,別人不會對你的痛感同身受,也沒義務爲你過去買單,更不可能決定你未來。

59、願你快樂,擁有自己的幸福,不必再想他,或者再看到他時,只覺那是一場和自己無關的戲。

60、等你到了一定的年齡,彼此的過去已經不再重要,那些曾經令你無比在乎的東西就好像半途而退的潮汐一般似乎沒有了提及的必要。這個世界上沒有命運這回事,同時也沒有意外。

61、我們總是在用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些根本就不適合我們的事,只因身邊的人都說那是好的。

62、昨天很重要,它構建了我們的記憶;明天很重要,它讓我們有了憧憬和夢想。但最重要的是今天,是我們今天所要面對的人,所有想做的事。我們要告訴自己:懷着良好的心態過好每一個今天;學會給心靈療傷,不要躲藏在昨天的陰影中;做該做的事,明天自然會來。昨天今天明天,其實是同一天。

63、不要只因一次挫敗,就忘記你原先決定想達到的遠方。

64、人的煩惱就12個字:放不下,想不開,看不透,忘不了。我們之所以會心累,是因爲常常徘徊在堅持和放棄間舉棋不定。我們之所以會困惑,是因爲喜歡消極的看待事物不能自拔。我們之所以不快樂,不是擁有的太少而是奢望的太多。我們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爲記性太好,該記的不該記的都留在記憶裏。

65、所有的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謂自我,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全靠書籍繪畫音樂電影裏他人的生命體驗喚出方向,並用自己的經歷去充填,漸漸成爲實心人。而在這個由假及真的過程裏,最具決定性的力量,是時間。

66、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掙扎、奮鬥,沒什麼可抱怨的。

67、當所有人都拿我當回事的時候,我不能太拿自己當回事。當所有人都不拿我當回事的時,我一定得瞧得上自己。這就是淡定,這就是從容。

68、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陌生人惹我們生氣,最後我們一不留神把氣撒到最親的人身上。

69、比麻煩更可怕的是,我們相信自己做什麼都沒有用,然後我們便心安理得地什麼都不做。

70、最好的友情,真正的友情是。看穿了你所有的軟弱和不堪,我仍舊願意送你一把傘,我也只能送你一把傘,因爲你只能一個人走進風雨。

71、成長就是:漸漸溫柔,剋制,樸素,不怨不問不記,在安靜中漸漸體會生命的盛大。吃喝玩樂,勤勞勇敢,人山人海,邊走邊愛,成長路上我們都需要愛和勇氣。

72、驕傲多半不外乎我們對我們自己的估價,虛榮卻牽涉到我們希望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73、沒有人有耐心聽你講完自己的故事,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話要說;沒有人喜歡聽你抱怨生活,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痛。

74、人與人之間情斷義絕,並不需要什麼具體的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離開的結果,事後才編造出的藉口而已。因爲倘若心沒有離開,當將會導致關係破裂的事態發生時,理應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沒有,說明其實關係早已破裂。

人際交往心理學8

1、適當的距離能讓你跟他看起來最美

同事關係好,本是好事。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互助當然是好的,但是切記同事之間拒絕親密。同事就是同事,不是朋友,交朋友,除了志趣相投外,忠誠的品格是最重要的,一旦你選擇了我,我選擇了你,彼此信任、忠實於友誼是雙方的責任。

同事就不同了,一般來說,如果不是自己創的業,也不想砸自己的飯碗,那麼,你是不可能選擇同事的,除非你在人事部門工作。所以,你不能對同事有過高的期望值,否則容易惹麻煩,容易被誤解。適當的距離能讓你跟他看起來最美。

2、友情再好 公私要分明

公私不分也是友情的殺手之一。也許一方想着,我們這麼要好,何必對我要求這麼嚴格?即使出了事,也該罩着我纔是。但另一方卻想:明知我們這麼要好,就不該爲難我,把事情做好讓我對上面交代,不該老出一些情況害死我!如此無法達成共識,將會造成許多不便和傷害,尤其在公務上出現差錯,相互責怪的情形將導致傷害,尤其當中一方因此承受公司的懲罰時,這段友情再也無法挽回。建議辦公室好友們先找個時間將界線劃清,公私分明,而非一味在心裏嘀咕着:你怎會這樣做?

3、異性之間:拒絕親密

21世紀,兩性的工作交流非常頻繁,實在不能再以男女授受不親的老觀念來衡量。即使已婚,也不表示要和異性保持距離,兩性總是要交流的,而且兩性共事應該有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所以兩性間絕不能採取隔離策略,而必須找出好辦法使兩性相處有利無害。拒絕親密,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能夠讓你避免陷於辦公室曖昧的情境當中。

4、多數人對異性沒有排斥感

因爲是異性,對很多事物的看法普遍有很多分歧。如果你是在異性面前很虛心的人,你會發現你在異性中備受寵愛。因爲多數人對異性沒有排斥感,而且喜歡幫助異性工作夥伴,他們把這個看作是同事中成就感的一個標誌。人人都希望被異性重視、仰慕,一個人如果注意吸取他人的長處,他可以從每個工作夥伴身上學到不同的有助於自己發展的長處。平時注意觀察他人長處,不計較他人短處的人,會覺得同事之間好相處。

5、切勿泄露同事分享過的私密

所謂祕密,當然就帶着些不可告人或不願公諸於衆的隱情,基於對好友的信任,或是爲了表明自己對好友的信任,纔會將私密全盤托出。如果在別人口中聽到了自己的私密曝光,不用問,叛徒只有一個。被出賣的人一定懊惱曾經付出的友誼和信任。如果祕密中牽涉到第三方,更會使事情一發而不可收拾。所以,不論是善意或惡意的泄露祕密,都是辦公室友情的大忌。

6、物以類聚 人以羣分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既是同事、朋友,就有共同語言、互有好感的人,如果你沒有意思將這種關係發展爲戀情,就應當將感情投入限制在友誼的範圍內,即使很有好感,也不應表露出來。如果對方射來丘比特之箭,也應明智地將其化解。千萬不要給對方以默許和鼓勵。

7、友情再好 也不要滿腹牢騷

對於同性同事,也許你們像姐妹一樣感情好,但是你如果滿腹牢騷。儘管偶爾一些“推心置腹”的'訴苦能多少構築出一種“辦公室友誼”的假象,但喋喋不休的抱怨會讓身邊的人苦不堪言。也許你把訴苦看成開誠佈公的一種方式,但訴苦訴到盡頭便會升華爲憤怒。人們會奇怪既然你已對現狀如此不滿,爲何不乾脆換個環境,遠走高飛。

8、對異性採取大方不輕浮的態度

對異性採取大方、不輕浮的態度是同異性工作交往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其中包括行爲和言語兩方面。以尊重對方是異性工作夥伴的關係來處理辦公室中的一些事務,將會使某些複雜的事物變得簡單一些。千萬勿將辦公室的異性關係處理成類似“戀愛關係”所期望的那種結果,也不要與某個異性發展成比之其他異性更爲親密的關係。下班以後作朋友是另外一回事,但在辦公室內千萬要區分“急緩重輕”的關係。

9、不計利害去幫助他(她)

男同事有男同事的苦惱,女同事有女同事的苦惱,他們可能會因爲工作頭緒繁多而忙得焦頭爛額,可能會因爲事業發展阻力太大而停滯不前,可能會爲家庭糾紛而沮喪不已。

大多數同事遇到這種情況會表現出逃避的姿態,其實,只要你說出一句“我來幫幫你”的話語,同事就可能感激不已。當他(她)有困難時,或者大家都不敢接近時,如果你能不計利害去幫助他(她),他(她)心中的感激是可想而知的。

10、同性之間:相依相助

在辦公室裏人人都應友好,特別對同性則更應如此。因爲每個人來公司上班均是爲了生存,大家同在一個屋檐下,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感受同一種壓力,工作中誰也少不了誰,因而如果可以以一顆同情心來看待同伴的話,關係將很容易處理。

人際交往心理學9

最新的統計資料表明,全球完全有或完全沒有心理疾病的人只佔6%和9.5%,有84.5%的人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也就是說,全球絕大多數人在不同的場合和時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現代社會心理問題涉及各個方面,比如人的流動產生對新環境的適應問題,信息爆炸時代引發的學習和競爭壓力,或者人際關係問題。人們由於生活壓力增大,缺少對他人足夠的包容、認識、理解和溝通,進而帶來很多的人際難題。

人和人要認識、相互喜歡,必須在居所、學習或工作場合等方面有近距離接觸。兩個人距離越近,認識和接觸的機會越高,越有機會去培養對方的好感。重複接觸和麪對,只要是中性的刺激,你對他沒有特殊的反感,那麼看得越多,接觸越多,對他越易有積極的`評價,這是心理學中的“鄰近效應”。中國有一句俗話叫“日久生情”,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掌握了這一規則,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節你和他人的物理環境,如果你想結交朋友,就要拉近你和想結交者的物理距離,尋找機會,重複多次出現在目標對象面前,跟他打一個招呼或者給他一個微笑,讓他留意到你,那麼在他的潛意識當中有了你的影子,當有一天你沒有出現的時候,他可能會想起你來。

心理學當中還有一個詞叫“自我監控能力”,表示個體根據外部的環境、別人的反應等調整自己行爲的能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自我監控能力,高自我監控的人會隨着外界環境變化和人的不同調整自己的行爲和言行;而低自我監控的人比較嚴守自我原則和標準,不會靈活變通。高自我監控的人通常人際關係非常融洽,也易贏得更多的合作和別人的認可,但容易流於圓滑和無原則;低自我監控者我行我素,和人相處的時候,不會去討好別人,甚至容易得罪人,但是低自我監控者也不是沒有優點,他們善於獨立的思考,有創造力,比如一些性情古怪的天才發明家和科學家,對於這類人羣,我們需要更多的包容和忍讓、接納和理解,才能夠讓他們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總體而言,自我監控能力在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我們應在合理的範圍內適當調整自己的言行,以滿足周圍人的需要。

取悅他人,讓別人有一個好心情是博取好感最有效的一個途徑。研究發現,當人們處於好心情的時候,通常更加樂於助人,更加願意提供幫助。同時,自己經常保持積極的情緒,也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加強,使自己和別人的交流更加愉快和輕鬆。

表情和肢體語言是獲取他人內在心理感受的一個重要渠道。我們說話的時候可以言不由衷,把心理的想法隱藏起來,但是肢體語言和表情,難以隱藏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你是一個會察言觀色的人,你會從中發現他人內心的真實反應。

心理學中有許多原理和策略有助於我們知己知彼,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但是策略是其次,關鍵是要真誠地對待他人,纔可以獲得別人真誠的回報。所以設身處地,理解和顧及別人的需要和感受,對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跟你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你想要結交慷慨之人,自己要先做這樣的人,纔可以接受和吸引這樣的人,所以你的個性就像一個磁場,可以把性格相同的人吸引到身邊,最終成爲你的朋友。

人際交往心理學10

人際交往心理學目前已經告一段落,自從學了這一門課以後,感覺獲得了不少有意義的知識。現就這些知識談談我的看法。

在還沒有接觸這一門課的時候,我對於人際交往的認識還是非常簡單的,認爲和老師同學以及其他人的日常交談就是人際交往了。但是自從學習了人際交往心理學之後,我發現這真的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可以說他是最複雜也是最有用的一門學科。下可以改變人們對一個人的看法,把人人疏遠的人轉變爲人見人愛的好人;上可以在交際圈裏遊刃有餘,將成功的'道路鋪得更加平坦。

其實在中國的古代,孟子荀子告子世碩就有着對人性的不同看法,無論哪一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這可以說也是人際交往心理學的起源。人際交往實際上是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在心理與行爲上的互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在內心和情感方面的全部交往。而人際關係則是指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的必定在情感上產生的一定的結果與積澱。

原先我在日常生活中認爲如果兩個人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執,那麼這兩個人是無法進行溝通的。可是在學習了人際交往心理學之後,我瞭解到不同的意見之間的爭論也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手段,但是具體溝通是否完整還是要看傳遞的信息是否被接受和理解。我也學習到了言語溝通的藝術,比如從各個方面與角度尋找話題,直接進行提問,鼓勵對方說下去等等。我也學習到了傾聽的藝術。傾聽是我們後天學習到的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聽只是一種被動的消極的與生俱來的能力的展示,而傾聽則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用心去接受和體會的美妙能力。什麼是傾聽的藝術?理論上來說是全神貫注地聽別人說話,邊聽邊概括要點,鼓勵對方把話說下去,善於聽出對方的言外之意。但是要做到極致還是需要不斷地練習。

人際交往心理學中還有各種豐富的理論和效應,比如皮格馬利翁效應,暈輪效應,刻板印象等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發現這些理論與效應無時無刻不在被我們日常的交往中被證實,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在人際交往心理學中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去深思和理解的內容,在此就不便一一贅述了,我認爲在學習完人際交往心理學後,我一定能在未來走得更遠。

人際交往心理學11

人際交往能力是衡量一個現代人能否適應開放社會的標準之一,也是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適應現代社會以及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一項基本要求。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個性品質形成和發展極爲重要的時期,如果大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建立良性的人際關係,將對大學生形成和發展良好的個性品質產生較爲積極的影響。

1.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常見的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指一個人由於生理、家庭或社會等原因而導致的各種異常心理過程和異常人格特徵,並由此引發個體的異常行爲方式和行爲表現。由於心理障礙,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爲不能按照社會認可的適宜方式進行人際交往,以致其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表現對本人或者他人造成不良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常見的心理障

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自負心理

自負的人只關心個人的需要,強調個人的感受,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爲目中無人。與同伴相聚時,不高興時就不分場合的亂髮脾氣,高興時則海闊天空、手舞足蹈地說個不停,全然不考慮別人的情緒和態度。

1.2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品質,表現爲對他人的成就、名望、品德、優越地位等存有一種不友好的、敵視與憎恨的情感,他把強於自己的人看做是對自己的威脅,是自己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因而感到不悅,甚至產生怨恨、憤怒的煩躁情緒。

1.3多疑心理

具有多疑心理的學生,往往先在主觀上設定他人對自己的不滿,然後在生活中尋找證據。帶着以鄰爲壑的心理,必然把無中生有的事實強加於人,甚至把別人的善意曲解爲惡意,是一種狹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據的盲目想象。

1.4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種因爲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當自卑達到一定程度時,纔會影響到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正常進行。

1.5害羞心理

具有害羞心理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由於過分的焦慮和不必要的擔心,就會在語言上支支吾吾,行動上手足失措,內心上回避人際交往。 2.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心理障礙的成因分析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表現出來的心理障礙對於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產生不良影響進而影響大學生的正常學習與生活。這些障礙不是突發的偶然性心理表現,而是大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形成的。

2.1家庭原因引起的人際交往困惑

許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都是所在高中的佼佼者,跨入大學校門之後發現自身與其他學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部分農村生源的學生,家庭條件不如別人,知識面比較窄,沒有像樣的特長等,在與其他學生交往過程中就會產生自卑、封閉心理,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不能夠以正確的心態與同學交往,進而產生各種人際交往的困惑。這些人際交往的困惑導致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過於敏感,對同學的人際表現曲解誤解,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都過於消極,進而影響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2.2教育體制造成能力培養的欠缺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專業知識的學習,忽略對於學生綜合技能的培養和提升。學生大部分時間用於學習專業功課,忙於各種考試和職業技能培訓,對於集體意識的培養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缺乏積極主動性。許多學生學習成績優秀,卻不會與人交往相處,遇到挫折和壓力時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大學階段的學習壓力和各方面激烈的競爭使一些學生無法適應大學裏複雜的人際關係,部分學生對於各種校園活動不夠積極主動,無法培養集體觀念和人際交往的技能,在遇到學習或生活困難時無法得到來自朋友的支持,這樣使得他們陷入自我保護、自我封閉的狀態,對人際交往喪失信心。

2.3網絡依賴引發人際交往的排斥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統計報告,目前學生在中國的網絡用戶中佔21%,其中高校學生達到了90%。上網聊天、交友已

經成爲大學生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網絡作爲大學生提供了廣闊的人際交往空間,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交往的需求。成天泡在網絡上與遠在天邊的網友聊天交流,把精神寄託於虛擬世界,躲在遠離現實的避風港,有時候會導致大學生對於現實人際交往的缺乏主動性,現實人際交往的技能因缺少鍛鍊而喪失。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爲迷戀網絡造成精神空虛、學業荒廢,有一些學生去髮網絡辨別能力或經不住誘惑而出現痛苦的網戀或者上當受騙,甚至還有一些學生患上“網絡綜合徵”,出現嚴重的焦慮、憂鬱和懼怕現實等心理疾病症狀。

3.克服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心理障礙的對策思考

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障礙對於大學生良性人際關係的建立會產生阻礙作用,克服這些心理障礙應該從人際交往的一般原則出發,結合大學生的實際特點,引導大學生樹立自信心和正確的觀念,主動進行人際交往的嘗試,培養人際溝通的技能,進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3.1加強學習,掌握遵循人際交往的原則

要想成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首先要遵循平等原則,儘管人與人之間存在性格、能力和家庭條件的差別,但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一定要把雙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學會尊重他人,平等相處。其次要遵循互助互利原則,交往一方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給對方提供幫助。人際交往過程中破除個人主義,善於向別人求助,樂於幫助別人。最後要遵循寬容誠信原則。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心胸開闊,寬以待人,遇事多爲別人着想,即使別人犯了錯誤或者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計較。同時,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以誠相待,不卑不亢;說話算數,不輕許諾言。

3.2重視溝通,鍛鍊培養人際交往的技能

良好人際關係的培養是建立在頻繁的人際溝通過程中的,良好的溝通爲交往雙方提供身心發展的信息和資源,建立和維持相互之間的聯繫,促使持久穩固關係的形成。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重視溝通,在人際溝通中鍛鍊培養人際交往的技能。一方面要加強自身修養,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另一方面要注重語言溝通,積極評價他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大學生要正視人際衝突,學會寬容忍讓,積極化解矛盾。

3.3注重實踐,科學運用人際交往的心理效應

人際交流過程中形成的印象往往與真實的情況有所差別,人際交往的心裏效應是造成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心理效應主要包括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和刻板印象。積極瞭解一些交往心理學的知識,在實踐中合理運用人際交往的心理效應,克服這些效應的消極作用,可以幫助我們給別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善於表達自我,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克服刻板印象對於自我判斷的影響,避免先入爲主的偏差,同時正確處理衝突,及時調整自我表現。

人際交往心理學12

暑假的時候,我看了李世強編著的《人際交往心理學》。看完後,我覺得人際交往是一門非常有學問的課程。

書上有這麼個故事:老楊是個很熱心的人,不僅酒量好,而且會說話,很多朋友接待客人都喜歡讓他來捧場。老楊每次都不負衆望,把氣氛搞得非常好。

朋友的女兒會考成績不怎麼樣,沒辦法到縣裏的一中讀高中。朋友就想通過關係來疏通一下,於是請了一位縣一中的領導來家裏吃飯。領導雖然來了,但一直不願提幫忙的事,朋友看時機不對,也不好意思開口,場面有些冷。

老楊思忖,領導從事教育工作這麼久了,管理能力一定很好。

“聽說你年輕的時候是位非常有能力的教師,培養了不少人才。”老楊笑呵呵的說,“現在升到了管理層,真不錯!”

“有能力不敢當,管理也算是稍有經驗吧。”

“我的能力太弱了,想跟你請教一下如何提高管理能力。”就這樣,老楊轉換了一個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形勢立馬好轉,朋友所求之事也水到渠成的.辦成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感悟到尋找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在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要想在短時間內建立良好的溝通氛圍,避免話不投機,就必須找到談話的“契合點”。讀後感m還需要注意的是,在交談中不要以自己爲重,注意對方的情緒,對方是否願意交談。如果發現對方不感興趣或是在應付,千萬不要猶豫,立馬轉移話題。你拖得越久,對方對你的好感也就越少。要是不及時轉移話題,對方會拒絕繼續溝通,決不能給對方說不的機會。通過及時觀察,迅速找到共鳴點,溝通才可以繼續下去,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細節。

沒想到心理學方面的書我也可以讀懂,而且,還能對我的溝通能力有所幫助。看來,博覽羣書好處很多,我以後一定要多讀好書。同學們,讀書正如韓信用兵——多多益善。

人際交往心理學13

良好的心理諮詢素質,是人們進行廣泛社交活動的必要條件,也是語言技巧,交際才能得以充分發揮的前提。相反,心理諮詢狀態不佳,會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交朋結友和適應社會。

因此,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應該注重自身修養,努力克服以下種種人際交往中的病態心理諮詢。自卑心理諮詢:有些人容易產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長,甘居人下,缺乏應有的自信心,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

有自卑感的人,在社會交往中辦事無膽量,習慣於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這種心態如不改變,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漸磨損人的膽識、魄力和獨特個性。

怯懦心理諮詢:主要見於涉世不深,閱歷較淺,性格內向,不善辭令的人。怯懦會阻礙自己計劃與設想的實現。怯懦心理諮詢是束縛思想行爲的繩索,理應斷之,棄之。

猜疑心理諮詢:有猜忌心理諮詢的人,往往愛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審視對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別人議論什麼,就認爲人家是在講自己的壞話。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風捉影,節外生枝,說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結果只能是自尋煩惱,害人害己。

逆反心理諮詢:有些人總愛與別人擡槓,以此表明自己的標新立異。對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說好他偏偏說壞;你說一他偏說二,你說辣椒很辣,他偏說不辣。

逆反心理諮詢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嚴格界限,常使人產生反感和厭惡。排他心理諮詢: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及思維方式等,需要不斷地更新,否則就會失去活力,甚至產生副效應。

排他心理諮詢恰好忽視了這一點,它表現爲抱殘守缺,拒絕拓展思維,促使人們只在自我封閉的狹小空間內兜圈子。作戲心理諮詢:有的.人把交朋友當作是逢場作戲,往往朝秦暮楚,見異思遷,且喜歡吹牛。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誼和朋友。

貪財心理諮詢:有的人認爲交朋友的目的就是爲了“互相利用”,因此他們只結交對自己有用、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人,而且常常是“過河拆橋”。這種人際交往中的佔便宜心理諮詢,會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損害。

冷漠心理諮詢:有些人對與自己無關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對待,甚至錯誤地認爲言語尖刻、態度孤傲,高視闊步,就是自己的“個性”,致使別人不敢接近自己,從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人際交往心理學14

我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要正視和解決不願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問題,塑造自身形象,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爲對待人際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一、人際交往能力的含義:

社會交往能力是指妥善處理組織內外關係的能力。包括與周圍環境建立廣泛聯繫和對外界信息的吸收、轉化能力,以及正確處理上下左右關係的能力。

二、人際交往能力的種類:

(1)表達

理解能力表達理解能力意味着一個人是否能夠將自己內心的思想表現出來,還要讓他人能夠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達。一個人的表達能力,也能直接地證明其社會適應的程度。

(2)人際融合能力表明了一個人是否能夠體驗到人的可信以及可愛,它和人的個性(如內外向等)有極大的關係,但又不完全由它決定,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意味。

(3)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前獨生子女的一大弱點是依賴性強,獨立性解決問題能力差,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弊端,因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交往能力。

三、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際交往能力就是在一個團體、羣體內的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的人,很難想象,離開了社會,離開了與其他人的交往,一個人的生活將會怎樣?有人存在,必須與人交往。當我們走上社會的時候,我們會與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在與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別人的支持、幫助,這裏就會涉及到自身能力的問題。我以爲,我們在校學習期間,就要培養自己與同學、與教師、與領導、與職工打交道的能力。與同學交談,可以論爭不同的學術觀點,可以談對社會現象的不同認識,在論辯中提高自己的思辯能力;與老師交談,可以交流讀書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認識,可以從中受到啓迪;與領導交談,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對問題的不同見解,也許可以鍛鍊自己在領導面前不怯場;與職工打交道,你可以瞭解到他的工作狀況和不同的心態。善於與人交際,你會從中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四、人際交往是維護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

(1)人際關係影響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況

處於青年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感情豐富,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爲強烈,人人都渴望真誠友愛,大家都力圖通過人際交往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對象和緊張的學習生活,使得一部分學生由此而導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劇。此時,積極的人際交往,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緒飽滿,充滿信心,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一般說來,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學生,大都能保持開朗的性格,熱情樂觀的品質,從而正確認識、對待各種現實問題,化解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形成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迅速適應大學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積極的人際交往,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則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難以化解心理矛盾。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病態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可能形成惡性循環而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2)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的情緒和情感變化

處於青年發展期的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黃金時代,在心理、生理和社會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這個過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就容易導致焦慮、緊張、恐懼、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學習和生活。實踐證明,友好、和諧、協調的人際交往,有利於大學生對不良情緒和情感的控制和發泄。

(3)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的精神生活

大學生情感豐富,在緊張的學習之餘,需要進行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討論理想、人生,訴說喜怒哀樂。人際交往正是實現這一願望的最好方式。通過人際交往,可以滿足大學生對友誼、歸屬、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動地體會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價值,併產生對集體和他人的親密感和依戀之情,從而獲得充實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五、人際交往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

(1)人際交往是交流信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量之大,信息價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們對擁有各種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隨着信息量的擴大,也在不斷地增長。通過人際交往,我們可以相互傳遞、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豐富經驗,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啓迪思想。

(2)際交往是個體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說過: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人際交往,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自己的認識,以及自己對別人的認識。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彼此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認識了對方。同時,又從對方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中認識了自己。交往面越寬,交往越深,對對方的認識越完整,對自己的認識也就越深刻。只有對他人的認識全面,對自己認識深刻,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同情、關懷和幫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實現。

(3)人際交往是一個集體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人際交往是協調一個集體關係、形成集體合力的紐帶。而一個良好的集體,能促進青年學生優良個性品質的形成。如正義感、同情心、樂觀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愛的人際關係中成長起來的。良好的人際關係還能夠增進學生集體的凝聚力,成爲集體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動。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積極向上的,反之,不利於個體的全面健康的發展。

六、如何培養人際交往的能力

人際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溝通。培養交往能力首先要有積極的心態,理解他人,關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動中,要主動與他人交往,不要消極迴避,要敢於接觸,尤其是要敢於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人,而且還要不怕出身、相貌、經歷,不要因來自邊遠的地區、相貌不好看或者經歷不如別人而封閉自己,其次要從小做起,注意社交禮儀,積少成多;再次要善於去做,大膽走出校門,消除恐懼,加強交往方面的知識積累,在實際的交往生活中去體會,把握人際交往中的各種方法和技巧。另外,要認識到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打動人的是真誠,以誠交友,以誠辦事,真誠才能換來與別人的合作和溝通,真誠永遠是人類最珍貴的感情之一。

七、人際交往的原則

(1)平等的原則:社會主義社會人際交往,首先要堅持平等的原則,無論是公務還是私交,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進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時間短,經驗不足,經濟條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爲自己是大學畢業生、年輕、美貌而趾高氣揚。這些心態都影響人際關係的順利發展。

(2)相容的原則: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與人之間的融洽關係,與人相處時的容納、包含、以及寬容、忍讓。主動與人交往,廣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與自己相似的人、還要交與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異、互學互補、處理好競爭與相容的關係,更好的完善自己。

(3)互利的原則:指交往雙方的互惠互利。人際交往是一種雙向行爲,故有"來而不往、非理也"之說,只有單方獲得好處的人際交往是不能長久的。所以要雙方都受益,不僅是物質的,還有精神的,所以交往雙方都要講付出和奉獻。

(4)信用的原則:交往離不開信用。信用指一個人誠實、不欺、信守諾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格言。現在有以誠實爲本的原則,不要輕易許諾,一旦許諾、要設法實現,以免失信於人。朋友之間,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莊而不過於矜持,謙虛而不矯飾詐僞,不俯仰討好位尊者,不藐視位卑者顯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別人的信賴。

(5)寬容的原則:表現在對非原則性問題不斤斤計較,能夠以德報怨,寬容大度。人際交往中往往會產生誤解和矛盾。大學生個性較強,接觸又密切,不可必免產生矛盾。這就要求大學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計較,而要謙讓大度、剋制忍讓,不計較對方的態度、不計較對方的言辭,並勇於承擔自己的行爲責任,"做到宰相肚裏能撐船",他吵,你不吵;他兇,你不兇;他罵,你不罵。只要我們胸懷寬廣,容納他人,發火的一方也會自覺無趣。寬容克制並不是軟弱、怯懦的表現。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現,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潤滑劑,能"化干戈爲玉帛",贏得更多的朋友。

八、人際交往的技巧

(1 )記住別人的姓或名,主動與人打招呼,稱呼要得當,讓別人覺得禮貌相待、倍受重視,給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2)舉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別人感到輕鬆、自在,激發交往動機。

(3)培養開朗、活潑的個性,讓對方覺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4)培養幽默風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風趣

而不顯輕浮,給人以美的享受。與人交往要謙虛,待人要和氣,尊重他人,否則事與願違。

(5)做到心平氣和、不亂髮牢騷,這樣不僅自己快樂、涵養性高,別人也會心情愉悅。

(6)要注意語言的魅力:安慰受創傷的人,鼓勵失敗的人。恭維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幫助有困難的人。

(7)處事果斷、富有主見、精神飽滿、充滿自信的人容易激發別人的交往動機,博得別人的信認,產生使人樂意交往的魅力。

九、要有效地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要有效地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可循兩方面入手,一是對社會情境的辨析能力,二是提高對其他人心理狀態的洞察力。

(1)對環境的辨析能力

對環境的辨析能力要有效地達到社交目標,便要因應情勢而作出相應的行爲。社交環境瞬息萬變,交往的對象亦有不同的特質,要適應不同社交環境、人物,便非要有精銳的觀察和認知能力不可。一個人如果能夠對情境間的細微不同之處加以區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環境的變化而做出合宜的行爲,以適應不同性質、千變萬化的環境。

(2)對別人心理狀態的洞察力

洞察別人的心理狀態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環。一些人看到別人的行爲時,不嘗試去了解對方做事時的處境和感受,便馬上從別人的行爲去判斷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這種重判斷而輕瞭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發展的一大障礙。

要增進個人的社交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對自己及別人的需要、思想、感受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亦要細心觀察不同的情境和人物,分辨其中不同之處並加以理解分析,以加強對千變萬化的社交環境的掌握。雖然心理學家認爲社交能力是可以訓練提高的,但要真正的提高社交能力,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成功與否還是取決於一個人的動機、決心、努力與恆心。

人際交往心理學15

人的本質屬性是他的社會性,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不能脫離社會羣體而獨立生活。每個人都有與他人交往的需求,也都有與他人交往的必要。人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成功與幸福,都是和與他人的交往及關係密切聯繫的:人一生的愉快與煩惱、快樂與悲傷,也都是和與他人的交往及關係密不可分的。日常生活實踐和心理學研究都表明,正常的人際交往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個體心理正常發展、維持心理健康的基木前提。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兒童與父母之間建立穩定、親密的人際關係,是其身心健康發展、形成健康個性、適應社會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正常的人際交往對於個體心理健康的意義,隨着心理健康意識的廣泛覺醒,更易於在日常生活實踐中表象化地認識到。交往是影響個體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人長期缺乏與別人的積極交往,缺乏良好而穩定的人際關係,要麼這個人往往有某種層面的性格缺陷。在心理健康標準的界定中,也必然直接或間接地包含健康的交往方式,健康的交往與健康的個性總是相依偎的。一個人的個性越健康,與他人的交往也就越積極,與他人的情感聯繫紐帶越寬厚越深刻。他們往往更符合社會的.期望和角色要求,與他人保持着良好的交往,建立了融洽的心理關係,易於理解他人,接納他人,容忍他人的缺陷,更富有同情心,這是現代交往的基本要求。

現代社會中,交往無疑是一種能力,是與社會進行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魅力,使自己更易被他人接受和歡迎的能力。交往具有深刻的社會性,作爲一種能力逐漸引起重視,是社會發展使然。健康心理學展示的事實前已述及,全球化趨勢的發展,使人們之間的溝通日益頻繁。而溝通能否順利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方的交往能力。經對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士的成功經驗的研究發現,在個人取得成功的諸多因素中,社會交往能力的作用,決不亞於他們所掌握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對個人而言,卓越的社會交往能力,能夠使自己更容易被理解、被接納、被幫助,能夠使自己的成功之路更通暢,能夠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

交往的重要性被充分認識的同時,有必要揭示與此相對立的另一重要性,即交往需要的有限性。這一屬性或命題的提出或許會引人注目。我們正廣泛地認識着交往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中,人際交往既然是一種重要能力,那麼人際關係也是一種重要資源。難道這種重要資源有邏輯意義的限定嗎?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的確需要與他人交往,但過多的交往和過於複雜的人際關係又會引起我們的不安。這種矛盾的根源在於人的兩種不同的需要。一是對交往的需要,對穩定的人際關係的需要,對他人的需要;二是對獨處的需要。前者使人通過社會比較,通過觀察自己和觀察別人確立自我價值,產生安全感,後者則使人通過內省,通過對外來印象的自我消化,積累和整合自我。實際上,個人自由自在地表現自我,在正式的社會交往情境中是無法實現的。社會交往情境中,個人總在面臨着來自多方面的評價壓力,這使得自己必須慮及他人的存在,慮及自己承擔的社會角色,慮及自己的言行舉動對他人的影響,慮及他人對自己的期望,慮及他人的可能反應,等等。這也使得自己將注意的一大部分指向外部,而內在的如真實的自我體驗,如對外部表現的自我評價等,則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因而,個人便不能很好地觀察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自我。“學會孤獨,學會與自己交談,聽自己說話,就這樣去學會深刻。”人的機體作爲一個綜合性的需要系統,不僅要使自己接受的刺激總量保持最佳水準,也要保持各種刺激量之間的平衡。“和別人在一起時,我向往孤獨。孤獨時,我又嚮往看到我的同類。”對於交往,人們也需要保持最佳水平。交往過少,機體的調整方向是促使與人交往:交往過多,則又逃避他人,增加獨處時間。一個樂於交往的人,也可能是愛好獨處的人。不同的人,其交往需要和獨處需要的強度或許有很大差異,但都需要保持二者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