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國小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心得體會

國小心得體會1

收穫:

聽課方面:

1。整堂課的時間應該採取總—分—總的結構,必須有條理性,結構性。

2。授課內容要生動有趣,在解釋某一字詞,某一道理時應該學會靈活變通,不是照本宣科,要跟隨時代發展,用孩子們現有的經歷與感悟來體會深奧的知識。

3。板書很重要,課件只是利用多媒體教學更加直觀的向孩子們展示學習內容,對於國小生來說需要把重點寫出來,多進行板書,寫中國漢字,也讓同學們養成書寫的'好習慣,而不是被信息化,電子技術衝昏頭腦,忘記博大精深的中國漢字。

4。課堂把控度要強。不能鬆鬆散散,一節課都在管課堂紀律,或者被孩子們牽着鼻子走。老師必須要有威嚴,在嚴肅的同時要和藹可親,讓同學們都願意聽你,想聽你講課。

5。講具要有。對於國小生來說,直觀教學,形象教學很重要,這是他們理解的基礎,生動形象必不可少。

6。回答問題必須讓每個同學都參與進去,而不是隻提問好學生,給予學困生一個機會。

生活方面:

要關注每個同學的心聲,循循善誘。首先作爲班主任老師,在發生任何情況下都有沉着冷靜,不能張口就罵,氣勢洶洶;面對家長,不能低聲下氣或盛氣凌人,要告訴問題,一起討論,解決問題;面對學生,犯了錯誤,要進行教導與提醒,用心告訴他問題所在,而不是直接體罰。

困惑:

1。國小生的課堂紀律應如何抓?小孩子更加調皮愛動,不聽話,這時應該怎麼辦?

2。當很多學生都舉手時,怎麼處理?舉手過於活躍,應如何調節?

3。處理同學之間衝突的原則。打鬧受傷現象不經意間就會發生,怎麼辦?

4。當代國小生的課外活動過多,然而作業也很多,對於這個現象怎麼看?

5。每個班一個社團,這樣安排合理嗎?

國小心得體會2

2、積極配合學校,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督促,需要引導,讓孩子養成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3、堅持課餘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

除學校的作業外,我們爲孩子制訂了學習、鍛鍊的計劃,如背詩詞、描紅、閱讀、奧數、英語、舉亞鈴、游泳、跑步等內容,按學期、週末交替進行。孩子的記憶力強,背詩詞很有優勢,在背的過程中給他講解意思,背了會忘,需要不斷複習,現在我的孩子能背二百多首古詩詞了,平時他偶爾也會引用一下,並且很得當,我們也感到很欣慰。奧數不僅僅是鍛鍊孩子的運算能力,更多的是思維邏輯能力,有些題型他花好長時間才搞明白,覺得難度有些大。在背詩詞和做奧數方面是他父親給他施加了壓力的,有時難免會吃鞭子,當然我並不主張打孩子。

孩子喜歡聽故事,我們要求他自己去看書,我在圖書館給他借了一些讀物,有的他一天就看完,說很有趣,還給我們講故事情節,我們表現得很感興趣,告訴他看了其它的再講給我們聽,有的書他一頁也沒看完,我也不強迫他,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可以提高他對閱讀的興趣。假期有時帶他去圖書館,我發現他很喜歡,拿這本書看看那本書翻翻,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是很有益處的,能增長不少知識。

知識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4、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們工作過程也需要不斷學習,我們在家都喜歡學習並能長期堅持,不管書本知識還是網絡知識,我們有意識地在家中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這樣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學習。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家長自我提高的過程,大人也有很多的不足,爲了教育好後代,我們努力校正自己的行爲,不斷完善自己。大人的一言一行,無意中會引導孩子對其注意,進而模仿、嘗試。所以家長要率先垂範,從自身做起,平時做人做事都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使孩子的品德與智力良性發展。

5

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習和考試,如何使孩子身心健康地走向未來,這纔是很關鍵的,現在獨生子女問題、孩子看電視、玩遊戲、上網安全問題,孩子的任性、自私、性教育等問題,都有待老師、家長共同去尋找好的解決途徑。

家庭教育心得(愛孩子就要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對於許多初爲人父人母的人來說,又是一個現實的難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寓於日常生活中。家長毫無掩飾的言談舉止時時刻刻被孩子模仿,這種模仿對孩子的品格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在漫長的時間裏毫無感覺地完成的。家長好的教育導向,往往能夠造就一個孩子美好的未來。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 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

我覺得孩子的習慣有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過來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在一夜之間讓孩子糾正所有的缺點是不切合實際的,要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比如:我女兒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養成了事事都以自己爲中心的思想,不肯去幼兒園等等,當時做爲家長我們很着急,真的不知道怎麼對待她的,那時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就是不管用的,後來我多方面查找原因,她說幼兒園裏有咬人的小朋友,還有不肯睡在幼兒園裏,反正是找一些可以不去幼兒園的理由。我首先和老師去溝通,在這裏我還要感謝陸燕老師,在她的配合和我的耐心開導下,孩子終於肯到幼兒園了,她不再排斥幼兒園了,而且現在有時還要求自己走去,兩年下來,讓我常常感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父母的成長過程。父母只有用寬容、平等的心去看孩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成長的問題與困難,才能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空間,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的童心.

二、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現在把我的一些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共勉。小的時候,我曾經問過她:你再大一點,喜歡做什麼?她說:我喜歡唱歌跳舞。所以小班暑假我就帶她去參加暑期跳舞班,當時他們班還有2個小朋友參加,我覺得應該不會怕陌生了吧,可是後來的'情況還是讓我意想不到,一共3個月時間總共參加也沒有3個小時,當時作爲家長我也沒有和她溝通的,看着人家孩子都很乖進去跳舞,她就不肯進去,我很着急,一急打了她,每次去了都一樣,一次3節課,我就陪着她在外面坐3節課,到後來才知道原因,因爲剛開始孩子練習基本功時,腿很痛的,壓不下去,老師要求很嚴格,孩子膽小害怕老師,又不敢說,她不進去我還兇她,以致於有這樣的結果,興趣班快結束時,我才知道,當時不應該一味的指責孩子,現在說起跳舞她就反感,把孩子的興趣也弄沒有了,所以作爲家長,應該瞭解孩子的興趣,但更重要的是怎樣去培養,而不是強迫她做什麼事情,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我有一種強迫孩子的感覺,因爲我沒有了解孩子當時的感受,造成了現在的局面,所以作爲家長我們要尊重孩子,不能強迫孩子怎麼樣,她說不做這件事情可能有她的原因,我們要好好的和她溝通,聽聽來自他們的聲音,不要一味的打罵和指責。對於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三、 保持平常心,不互相攀比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是指孩子的本性,即性格、愛好、接受能力、認識能力、遺傳基因、家庭經濟環境、家長工作特點、文化程度、道德修養、生活經驗等各個方面,同時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發展取向,在成長過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僅是幼教老師的問題,更是父母的問題,如果攀比,不僅累了大人,也傷了孩子。

許多家長可能都有體會,與親朋好友在一起都會互相詢問孩子的情況。比如:在幼兒園表現怎樣、在家吃飯乖不乖、飯量如何等等。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人家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那麼乖,回到家裏,我就要求孩子也要這樣,但是不但沒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越來越差,連續兩次以後,我開始反省自己,檢討自己,從此,我再也不與別的孩子比了,這樣急功盡力,既傷了孩子,也傷了自己。

四、 父母的教育思想要一致,寓教育於故事中,寓教育於生活中。

由於小時侯接觸的人羣比較固定,孩子怕生,不合羣,中午不肯與小朋友一起睡覺,上學時緊緊保護自己的衣服、圍巾,不肯交給老師保管,熱了不肯脫衣服,在加上小孩子普遍生病的較多,孩子的問題真的太多太多,也很難講清道理,怎麼辦?首先,父母要理性的面對,不急不躁。我們相信總有辦法,有能力教育出一個思想行爲健康、合羣、有能力的孩子,爲此我們也少不了翻書、取經,從3-6歲孩子發育特點、性格特點及需求出發,採取“疏導”的方法,而非“堵截”,讓她慢慢的轉變,讓孩子的特點轉變爲優勢,同時,從兒童故事入手,說明故事的意義,讓似懂非懂的孩子有一點點模糊認識,慢慢的引導,對於不合羣、怕生,我們儘量利用休息時間出去走走,玩玩,讓她多適應一些陌生的場合,學會處理與陌生小朋友的關係,基本上有效果;對於不肯睡的問題,通過交流與瞭解,原來是怕衣服被弄丟,找到了原因,就對症下藥,通過“小恐龍看病”等故事講了小動物生病的痛苦和她自己所犯的錯誤,講了脫衣睡覺的原因,同時,與老師及時交流,互相配合,最後變的很好了

孩子的事,每天都精彩無限,每天又都會讓你哭笑不得,積極主動地從她的一言一行中發現問題,則又是我們觀察她的一種方法,現在,基本上能說出每天學校裏發生的事情,我們家也給小傢伙發“小紅花”“小蘋果”,要得到獎勵,就要彙報自己在學校的優點、缺點、在家調皮、發脾氣及幹家務等,實行了一段時間,要她每天都有是非對錯的概念,思想上和行動上產生一定的自律行爲,孩子也很積極,表現也好多了,交流也增加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家孩子從小體質較弱,打針較多,她稍微懂點事情的時候,爸爸就教她“打針時看着阿姨的針,只扎進去一點點,痛一下就好了,打了針病就好了”,從此,孩子打針、打吊都主動伸手,積極配合,從這點上我們也懂得了,孩子雖然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小毛病,但是“孺子可教”,只要教之有道,有合適的方法、環境,再加上耐心、細緻地觀察,每一點細微的進步及時鼓勵。“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要花工夫下去,總會有新收穫的。在這裏還要強調父親和母親的教育同等重要的。

細心觀察,善於思考,也給了我們處理一些突發事件的方法,“爆發”的情緒要冷處理,而且父母意見要絕對協調一致,不能妥協,等她冷靜的時候,儘量轉移她的注意力,當她高興的時候或有些事情表現好的時候,要及時表揚,順便翻一翻“老帳”,講一講道理,孩子往往能夠接受。

我們自從孩子出生到現在一直給她訂閱適合她年齡特點的書,當然也有我們大人看的書,比如:《幼兒教育》我們從她出生就開始訂閱,還有《3-6歲兒童成長特點》,還有《嬰兒畫報》、《幼兒畫報》,還有平時買的《經典童話故事》等等,現在大一點了,我們給她訂閱的是《大灰狼》,這本故事書也很好的,是月刊,每月一本,孩子看了不會累,而且新書來了他自己去取的話那個開心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笑容總也掛在臉上,書裏的內容她平時也能用上,比如:她過生日,我說送他一個禮物,然後買來了,沒有告訴她,後來她知道了,問我:媽媽你買來了,爲什麼不告訴我?我說:媽媽想給你一個驚喜,她說:媽媽,你和大灰狼一樣,把你的驚喜搞砸了,原來奶奶提前告訴她了,所以她說搞砸了,故事書中也有大灰狼想給烏龜夢夢一個驚喜,最後大灰狼自己說搞砸了,對於孩子,我們不能要求她做事情做到什麼程度,但是她自己是在慢慢的體會生活。

爲了讓孩子有一定的愛心,我們家裏還養了魚、烏龜、兔子,她每天都要看看她的烏龜,喂喂她的兔子。我們鼓勵她只有自己把自己照顧好了,才能照顧他們的。她就很聽的,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小動物。

孩子不是溫室裏的苗,遲早要面對陌生而複雜的社會,所以任何挫折和變故都要她慢慢適應、處理,而且不能讓她感覺父母什麼事請都爲她辦好了。

五、 不強迫孩子學習

我的孩子學習語言我不強調她學普通話還是本地話,但是我有個朋友就總也強調孩子學說普通話,最後孩子本地話不會說,普通話也沒有說好。

不強迫孩子學習,很自然的,孩子一天一天地成長,終於有一天她會看書了,會寫字了,會守規矩了,不知不覺地,孩子喜歡上了學校,喜歡上了閱讀,喜歡錶達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教育不急功近利,而是踏踏實實,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作爲我們,也與其他父母一樣,從撫養、教育、引導,一步步隨着孩子的成長在摸索,現在的小孩子一般都是以自我爲中心,而所謂的“家庭教育”就是要教會孩子知道世界上還有別人,雖然我們的孩子還有很多缺點和不足,但是我們的目標很一般,也很一致,不求其出類拔萃、技壓羣芳,只求其成爲自主、自強、能適應社會、對社會有用的、自食其力的、健康的、快樂的人。

國小心得體會3

今年暑假,我看見我們班的`同學都在學游泳,而且大部分同學都已經學會游泳。我心裏很羨慕他們,最終,我向爸爸媽媽說:“我也想學游泳!”我原來以爲他們會阻止我去,沒有想到爸爸媽媽居然爽快地答應了!

爸爸開着車帶我們到了南湖,來這裏游泳的人真多!我的心情十分激動,因爲是第一次到河裏來學游泳,剛開始我很膽怯,連下水都不敢下。但是,爸爸媽媽在一邊激勵我說:“不要膽怯,我們都在你身邊,我相信你一定能學會的”

爸爸媽媽開始教我學游泳了,首先爸爸讓我先學會潛水,爸爸又說:“潛水就是屏住呼吸,再潛入水下。”爸爸還示範給我看了。爸爸還沒有說完,我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去潛水了,我還對媽媽說:“幫我數一數我能憋幾秒。”爸爸開始數:“1 2 3……”我擡起頭來。爸爸說:“不錯,25秒!”我聽了,快樂極了!事後,我又練習了好幾次,爸爸媽媽發明我進步很快,就對我說:“只要肯學,就沒有學不會的事情!”

此刻我最終體會到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個道理。

國小心得體會4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對於許多初爲人父人母的人來說,又是一個現實的難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寓於日常生活中。家長毫無掩飾的言談舉止時時刻刻被孩子模仿,這種模仿對孩子的品格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在漫長的時間裏毫無感覺地完成的。家長好的教育導向,往往能夠造就一個孩子美好的未來。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 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

我覺得孩子的習慣有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過來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在一夜之間讓孩子糾正所有的缺點是不切合實際的,要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比如:我女兒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養成了事事都以自己爲中心的思想,不肯去幼兒園等等,當時做爲家長我們很着急,真的不知道怎麼對待她的,那時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就是不管用的,後來我多方面查找原因,她說幼兒園裏有咬人的小朋友,還有不肯睡在幼兒園裏,反正是找一些可以不去幼兒園的理由。我首先和老師去溝通,在這裏我還要感謝陸燕老師,在她的配合和我的耐心開導下,孩子終於肯到幼兒園了,她不再排斥幼兒園了,而且現在有時還要求自己走去,兩年下來,讓我常常感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父母的成長過程。父母只有用寬容、平等的心去看孩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成長的問題與困難,才能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空間,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的童心.

二、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現在把我的一些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共勉。小的時候,我曾經問過她:你再大一點,喜歡做什麼?她說:我喜歡唱歌跳舞。所以小班暑假我就帶她去參加暑期跳舞班,當時他們班還有2個小朋友參加,我覺得應該不會怕陌生了吧,可是後來的情況還是讓我意想不到,一共3個月時間總共參加也沒有3個小時,當時作爲家長我也沒有和她溝通的,看着人家孩子都很乖進去跳舞,她就不肯進去,我很着急,一急打了她,每次去了都一樣,一次3節課,我就陪着她在外面坐3節課,到後來才知道原因,因爲剛開始孩子練習基本功時,腿很痛的,壓不下去,老師要求很嚴格,孩子膽小害怕老師,又不敢說,她不進去我還兇她,以致於有這樣的結果,興趣班快結束時,我才知道,當時不應該一味的指責孩子,現在說起跳舞她就反感,把孩子的興趣也弄沒有了,所以作爲家長,應該瞭解孩子的興趣,但更重要的是怎樣去培養,而不是強迫她做什麼事情,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我有一種強迫孩子的感覺,因爲我沒有了解孩子當時的感受,造成了現在的局面,所以作爲家長我們要尊重孩子,不能強迫孩子怎麼樣,她說不做這件事情可能有她的原因,我們要好好的和她溝通,聽聽來自他們的聲音,不要一味的打罵和指責。對於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三、 保持平常心,不互相攀比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是指孩子的本性,即性格、愛好、接受能力、認識能力、遺傳基因、家庭經濟環境、家長工作特點、文化程度、道德修養、生活經驗等各個方面,同時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發展取向,在成長過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僅是幼教老師的問題,更是父母的問題,如果攀比,不僅累了大人,也傷了孩子。

許多家長可能都有體會,與親朋好友在一起都會互相詢問孩子的情況。比如:在幼兒園表現怎樣、在家吃飯乖不乖、飯量如何等等。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人家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那麼乖,回到家裏,我就要求孩子也要這樣,但是不但沒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越來越差,連續兩次以後,我開始反省自己,檢討自己,從此,我再也不與別的孩子比了,這樣急功盡力,既傷了孩子,也傷了自己。

四、 父母的教育思想要一致,寓教育於故事中,寓教育於生活中。

由於小時侯接觸的人羣比較固定,孩子怕生,不合羣,中午不肯與小朋友一起睡覺,上學時緊緊保護自己的衣服、圍巾,不肯交給老師保管,熱了不肯脫衣服,在加上小孩子普遍生病的較多,孩子的問題真的太多太多,也很難講清道理,怎麼辦?首先,父母要理性的面對,不急不躁。我們相信總有辦法,有能力教育出一個思想行爲健康、合羣、有能力的孩子,爲此我們也少不了翻書、取經,從3-6歲孩子發育特點、性格特點及需求出發,採取“疏導”的方法,而非“堵截”,讓她慢慢的轉變,讓孩子的特點轉變爲優勢,同時,從兒童故事入手,說明故事的意義,讓似懂非懂的孩子有一點點模糊認識,慢慢的引導,對於不合羣、怕生,我們儘量利用休息時間出去走走,玩玩,讓她多適應一些陌生的場合,學會處理與陌生小朋友的關係,基本上有效果;對於不肯睡的問題,通過交流與瞭解,原來是怕衣服被弄丟,找到了原因,就對症下藥,通過“小恐龍看病”等故事講了小動物生病的痛苦和她自己所犯的錯誤,講了脫衣睡覺的原因,同時,與老師及時交流,互相配合,最後變的很好了

孩子的事,每天都精彩無限,每天又都會讓你哭笑不得,積極主動地從她的一言一行中發現問題,則又是我們觀察她的一種方法,現在,基本上能說出每天學校裏發生的事情,我們家也給小傢伙發“小紅花”“小蘋果”,要得到獎勵,就要彙報自己在學校的優點、缺點、在家調皮、發脾氣及幹家務等,實行了一段時間,要她每天都有是非對錯的概念,思想上和行動上產生一定的自律行爲,孩子也很積極,表現也好多了,交流也增加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家孩子從小體質較弱,打針較多,她稍微懂點事情的時候,爸爸就教她“打針時看着阿姨的針,只扎進去一點點,痛一下就好了,打了針病就好了”,從此,孩子打針、打吊都主動伸手,積極配合,從這點上我們也懂得了,孩子雖然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小毛病,但是“孺子可教”,只要教之有道,有合適的方法、環境,再加上耐心、細緻地觀察,每一點細微的進步及時鼓勵。“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要花工夫下去,總會有新收穫的。在這裏還要強調父親和母親的教育同等重要的。

細心觀察,善於思考,也給了我們處理一些突發事件的方法,“爆發”的情緒要冷處理,而且父母意見要絕對協調一致,不能妥協,等她冷靜的時候,儘量轉移她的注意力,當她高興的時候或有些事情表現好的時候,要及時表揚,順便翻一翻“老帳”,講一講道理,孩子往往能夠接受。

我們自從孩子出生到現在一直給她訂閱適合她年齡特點的書,當然也有我們大人看的書,比如:《幼兒教育》我們從她出生就開始訂閱,還有《3-6歲兒童成長特點》,還有《嬰兒畫報》、《幼兒畫報》,還有平時買的《經典童話故事》等等,現在大一點了,我們給她訂閱的是《大灰狼》,這本故事書也很好的,是月刊,每月一本,孩子看了不會累,而且新書來了他自己去取的話那個開心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笑容總也掛在臉上,書裏的內容她平時也能用上,比如:她過生日,我說送他一個禮物,然後買來了,沒有告訴她,後來她知道了,問我:媽媽你買來了,爲什麼不告訴我?我說:媽媽想給你一個驚喜,她說:媽媽,你和大灰狼一樣,把你的驚喜搞砸了,原來奶奶提前告訴她了,所以她說搞砸了,故事書中也有大灰狼想給烏龜夢夢一個驚喜,最後大灰狼自己說搞砸了,對於孩子,我們不能要求她做事情做到什麼程度,但是她自己是在慢慢的體會生活。

爲了讓孩子有一定的愛心,我們家裏還養了魚、烏龜、兔子,她每天都要看看她的烏龜,喂喂她的兔子。我們鼓勵她只有自己把自己照顧好了,才能照顧他們的。她就很聽的,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小動物。

孩子不是溫室裏的苗,遲早要面對陌生而複雜的社會,所以任何挫折和變故都要她慢慢適應、處理,而且不能讓她感覺父母什麼事請都爲她辦好了。

五、 不強迫孩子學習

我的孩子學習語言我不強調她學普通話還是本地話,但是我有個朋友就總也強調孩子學說普通話,最後孩子本地話不會說,普通話也沒有說好。

不強迫孩子學習,很自然的,孩子一天一天地成長,終於有一天她會看書了,會寫字了,會守規矩了,不知不覺地,孩子喜歡上了學校,喜歡上了閱讀,喜歡錶達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教育不急功近利,而是踏踏實實,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作爲我們,也與其他父母一樣,從撫養、教育、引導,一步步隨着孩子的成長在摸索,現在的小孩子一般都是以自我爲中心,而所謂的“家庭教育”就是要教會孩子知道世界上還有別人,雖然我們的孩子還有很多缺點和不足,但是我們的目標很一般,也很一致,不求其出類拔萃、技壓羣芳,只求其成爲自主、自強、能適應社會、對社會有用的、自食其力的、健康的、快樂的人。

關於家庭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教育和培養孩子是一項艱苦而偉大的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面臨着社會的蒸蒸日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各種挑戰,獨生子女的培養和教育是擺在我們每位家長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是每個人永久的學校。父母孩子的啓蒙老師,承擔着對孩子的“搖籃教育”,同時父母也是孩子的終生老師,關係到孩子的“終生教育”。

在美國家庭教育中:

培養獨立能力

孩子從襁褓時期就跟媽媽分牀睡覺,二、三歲的幼兒就住自己的房間。父母只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遊玩、學習,都由孩子自理、自主、自我選擇。父母決不替孩子多做什麼事,最多從旁提醒、參謀。

參與家事決策

美國孩子在家裏的確是小主人,不但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還參與家庭大事的決策。一個孩子的父親說:“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權利和機會很重要,等他長大了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公衆事務乃至國家大事的決策。即使沒有采納他們的意見,也對維護孩子的獨立人格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和諧氣氛中瞭解孩子

許多家庭都有吃飯時及飯後隨便聊天的習慣,飯桌上的氣氛和諧、幽默、民主,誰也不許打斷誰的話,誰都能把心裏話倒個一乾二淨。還有許多細心的媽媽總在孩子睡覺前去跟孩子談談“今天過得怎麼樣?什麼事使你最開心?今天你向老師提了哪些問題?”父母跟孩子說話很客氣、和藹,極少見到疾言厲色的訓斥、打罵,父母總是對孩子說“謝謝”、“對不起”、“請原諒”等等,用商量的口吻對話。 多誘導、鼓勵,不強制

美國家長大多對孩子的學習不施加壓力。他們的觀點是:喜歡學習的孩子自然會努力學,爲什麼非強制他們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呢!強拗着去做,會傷害孩子的感情和個性。對孩子的遊戲和興趣活動,家長也從不強制孩子,而是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他們說,人的興趣、愛好和才能本來就各不相同,孩子適合做什麼就做什麼,人生的路由他自己選擇。

在日本家庭教教育中 :

十分重視兒童的禮儀教育

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爲已成爲他們的習慣,孩子在吃飯前必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每一次出門都要向父母說一聲“我走了”,回家後還要說一聲“我回來了”。

十分重視兒童的自立教育

日本家庭從小培養孩子自立、自主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務勞動,包括吃飯前幫忙做飯,讓孩子自己整理房間,讓孩子自己買東西等。而中國的孩子從小嬌生慣養,一切都是包辦代替,大部分孩子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即使長大成人以後,很多家長仍藉助手中權力,或通過各種關係爲他們安排舒適的工作,或爲子女的結婚傾家蕩產,債臺高築。所以中國的孩子依賴性較強,自立、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都較差,直接影響到工作的創造性。

十分重視兒童的抗挫折教育

日本的孩子走路摔倒時,父母從不去扶他起來,而中國的孩子跌個跟斗,碰破點皮好像就不得了,家長趕緊把孩子扶起來,還要對不會說話的門坎,地面發一頓火,狠狠地敲打幾下,以此來哄孩子,結果導致孩子長大後,經受不了失敗的挫折。

十分重視兒童的創新教育

日本的家庭教育從小重視對孩子創新意識的培養,重視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鼓勵孩子有獨立的想法,家長經常帶孩子到科技館去借閱圖書,做各種創造性遊戲,開發孩子的.想象力。日本父母很重視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給孩子多做組裝玩具,鼓勵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拼裝各式各樣的玩具模型,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

面對這些 ,我們的父母應從他們的做法中借鑑些什麼?

我始終欣賞專家講的 “賞識”教育方法,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所有的成年一樣,人性中最本質的渴求---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賞識是孩子無形生命成長的陽光,空氣和水。

1.要維護孩子的尊嚴,人沒有尊嚴,無形的生命便會枯萎,人前切勿訓斥孩子,要找準機會鼓勵孩子,但並不是刻意誇孩子,那樣會使

孩子洋洋得意。但孩子有爲難的時候,一定要使其對自己有信心,不要打擊他的積極性。另外要善於鼓勵孩子,即使孩子做一件事沒有成功,也不要說他笨,鼓勵孩子挑戰自我,增強自信,讓孩子自由闡述見解。

2.讓孩子體會愛和學會愛,一個人有了愛心,纔會有一個健康的,豐富多彩,高品質的人生觀。有了愛心,纔會有責任感,纔會更好的與羣體,社會相融,日常生活隨時保持與孩子的朋友關係,平等相處,共同分擔家務活,此時的孩子就會像大人一樣,高興地完成“任務”,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

3.給孩子樹立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着孩子的成長,因此父母要爲孩子做出表率,比如:在孝敬父母方面,在幫助鄰里方面,在做人做事方面等,要多考慮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家長有不對的地方要及時改正,學會道歉。

4.家長要學會寬容。對孩子犯的一些小錯,不要動不動就打就罵,要學會寬容,對孩子取得微小成績要看在眼裏,說在嘴上,要多鼓勵。比如:孩子不小心把盤子打碎了,這時,父母要多安慰,用關心的語氣說下次要小心,多注意一點。由於父母的寬容,會給孩子一種更加努力向上的動力。

5.對孩子的教育要善於正面引導,要多講道理。比如:孩子在給弟弟妹妹爭東西時,家長可以耐心地給他講作爲姐姐要讓着弟弟,通過講解,使孩子懂得作爲姐姐讓着弟弟是應該的,也是一種美德。平時讓孩子多讀一些兒童讀物,特別是一些寓言故事,使孩子從書中汲取營養,從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孩子人生價值觀的形成。

6.對待學習中的孩子,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要讓孩子掌握規律性的東西,不要爲一題一問的對錯和孩子斤斤計較,要看孩子掌握的知識是否能夠真正的理解,是否能從一些看似複雜的問題中找到頭緒。如果能夠做到,我認爲他已經掌握了。至於粗心,我想父母應該明白,這是孩子的通病,經過長期耐心的教育培養,孩子是會變得穩中細緻的。

7.要善於觀察孩子的言行,通過細心的觀察,瞭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樣纔能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對孩子的長期培養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8.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如何去做呢?如何去教育孩子呢?首先自己要做到有美好高尚的心靈,才能要求孩子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儀重在表現,這就是人們說的:“言爲心聲,行爲內現。”

另外,我簡單總結出“三忌”:忌過分保護,忌過分寵愛,忌過分期望

總之,家長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學會做人,如果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會,即使成了材,也是一塊朽木,願天下父母教育孩子從道德品質,行爲習慣入手,尊重他們,鼓勵他們,把孩子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國小心得體會5

我有幸聽了市國小數學優質課,開闊了眼界,收穫頗豐。這些課都充分運用了現代化教育手段,課件製作科學、實用、美觀,讓教學更加直觀,分解了難點,使整個教學充滿了活力和樂趣。教師的個人素質都很高,語言豐富,點評及時、到位;教學設計新穎獨特,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學習知識,學生興趣盎然。

一、充分備課是上好課的基本保障

備課是教學的基本要求,而備課的關鍵是對教材的解讀,如果教師挖掘教材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很清楚明瞭的數學問題,讓老師越講越糊塗。因此在解讀教材上下功夫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進行的內容。例如這些課,每位教師都在教材的解讀上下了功夫,畢竟是精英風采展示課,體現出各位教師備教材、用教材很充分,而且都採用了多媒體教學設施設備。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認知理解就容易了一些。當然,備課的另一個側重點是要關注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生命。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看怎樣預設才能讓學生由不會到會,由不懂到懂,另外,恰當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策略的選用,也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課,都應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只有充分的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纔能有足夠的底氣,才能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不偏離教學的重點、難點,去生成和豐富課程內容。

二、課堂生成是課堂生命靈性的體現

課堂實施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師必須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去生成和豐富課程內容。就如張春莉教授在報告中說到的“注重課堂中與學生的對話,使課堂成爲教師、學生互動交往的場所,成爲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使問題不斷產生與整合,使學生的思維不斷髮散和集中,方法不斷選擇與求新,從而使課堂高潮迭起,產生了一個又一個不曾預約的精彩!”這就說明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捕捉教育的契機,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

三、飽滿的激情是課堂的師生情感的交流

作爲一名教師,如果把真摯的感情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不僅體現出是一個有個性的'課堂,同時學生的情感也會被感染。由此,學生興趣濃厚、思維活躍,爲“營造綠色生態課堂”提供了條件。例如,在張春老師講課中,雖然是一名男教師,但一上課就用飽滿的激情把學生思維的火花點燃了。整節課教師的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悅。因此要讓我們的課堂是綠色的生態課堂,就應讓我們的課堂激情飽滿、個性張揚。

總之,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不斷反思的過程。教師走上了講臺,不是重複一次教案,而是通過師生共同活動進行的一次創造性的實踐活動。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平時應深入解讀教材,瞭解課堂,尋找到合適的方法進行課堂生命的再創造,爭取使我們的學生真正理解數學、走進數學,讓學生有興趣學、願意學,並且能自主地進行嘗試,爲學生真正營造一個綠色的生態課堂,真正使學生成爲一個具有獨立見解、善於理性思考、積極開拓應用、勇於創新變革的人。

國小心得體會6

一、國小數學閱讀學習方法

1。提綱挈領發 把一組學習材料劃分成若干個小單元,並通過簡約化的編碼形式,進行梳理和歸類,歸納出數學知識的基本規則、原理等,使知識的整體層次和結構一目瞭然,既深化理解又便於記憶。指導時,應從整體閱讀、句段分析、簡縮概括等環節入手,着重引導學生有序、準確的獲得文字所表達的意義,並把獲得的意義用恰當的語言概括的表達出來。

2。咬文嚼字法 數學教材中概念、性質、法則、公式以及解題方法,操作步驟的表述,由於其自身的特點的要求往往具有更高的嚴密性和邏輯性。因此,要在閱讀的前提下,對它們的遣詞用字、表達方式進行反覆的推敲,以幫助學生逐步弄清結論成立的條件,準確把握結論的內涵。這樣,通過細琢磨。深推敲,不僅能實實在在的解決了學生心中的“爲什麼”而且也能使學生領悟蘊藏其中的閱讀方法。

3。融會貫通法 數學知識是相互聯繫的,新舊知識之間總保持着某種內在的一致性。這直接關係到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數學閱讀學習時,要善於從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認識新知識,從知識系統的角度去把握新的材料,融匯貫通的深入思考,才能避免隻言片語的膚淺印象,減少思維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嚴密的邏輯關係,從而理解的層次,增強解決問題的靈活性,並促使學習方法從單向平面化向多遠立體化進行轉變。

二、國小數學閱讀學習的良好習慣

1。自覺進行數學閱讀的習慣。自覺進行數學閱讀,是主體從無意投入逐漸變爲有意投入的過程,它能激起學生對信息獲得與理解的心態。從心理學角度看,即使非自覺地隨意閱讀,也常常能通過這種自覺地心裏趨勢,使無疑注意轉化爲有意注意,從而使數學閱讀過程從興趣到樂趣,再昇華位志趣,實現理解力的飛躍。

(1)課前預習閱讀。

課前預習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恰當的課前預習有助於提高學生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學生帶着預習中不懂的問題聽課,也必定會增強聽課的效果。課前預習離不開閱讀,爲提高預習閱讀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要明確預習的範圍和要求。若有必要,還要設計相應的與舊知聯繫的帶有懸念性的問題或與新知相關的有趣的練習題,促使學生進行預習。

(2)課後溫習閱讀。及時的課後溫習,不僅能鞏固新知、強化記憶,促進知識的系統化,而且能幫助學生對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的反思。正確的數學課後溫習方法,應該是回憶、解題與閱讀思考的有機結合。那種只解題、不讀書的.課後溫習對正確學習方法、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是極其有害的。因此教師要明確提出課後溫習的閱讀要求。並給予必要的方法指導,使學生在溫習閱讀後有強烈的收穫體驗。

2。養成數學閱讀思考的習慣。 在數學閱讀學習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思路、順序或步驟去感知信息,這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文字信息深入理解其表達的深層內涵,通過主體的分析與思考,去獲得理性的概念或結論,這就需要養成良好的邊讀邊思的習慣。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其實只讀不思,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其義”也很難“自現”。就數學學科而言,由於其概念、法則、性質、公式等,無一不是思維的結晶,所以離開積極的思維,根本無法掌握數學知識,更談不上靈活運用。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閱讀思考的習慣,教師往往採取一些措施:(1)標註引思。(2)問題導讀。(3)讀後交流。

總之,我們老師要在數學教學中努力發揮數學閱讀學習的作用,指導學生養成數學閱讀的習慣,掌握多種數學閱讀學習的方法,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數學閱讀學習的能力。

國小心得體會7

我非常榮幸參加了××省首屆中國小教學名師培訓。在三年的培訓活動中,通過專家引領,同行交流切磋,課題組研究,使我更加熱愛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堅定了課改方向,明晰了新時期教師專業成長的道路,在追逐人生夢想中又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一、在教育反思中昇華

在培訓期間,名師班的殷××、周××、張_等學員的交流發言,發人深思。“轉變角色——丟掉幻想,準備戰鬥;包容社會——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尊重同行——善於合作,服務他人;熱愛學生——關注成長,呵護心靈;不辱使命——關注集體,榮辱與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成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中學的楊××老師關於《生物教育中的德育》,××十中特級教師王××關於《養成教育與學生成才》等專題講座,獻身說法,深入淺出,引起了我對近三十年來教育教學的反思,在反思中我體驗到自已的進步,振奮了精神,在反思中我更清楚地找到了自已的不足,我要在反思的征途上不懈地奮進。

三年中,我先後聆聽了十一位專家的學術報告,耳目一新,茅舍頓開。如: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科研管理與教育發展改革研究室的青春主任作《教育科研與教師專業發展》,四川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副主任劉建國老師作《教育科研對優秀教師的磨礪》,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傅××教授作《教育家的師德情懷》,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系教授侯××教授作《體育與健康》,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黎××作《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中的困惑與思考》等專題報告生動而精彩,啓發我們站在理論的高度去審視我的教育教學實踐,從而使我對教育教學觀念有了新的認識,並重新審視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學觀,對學生觀、知識觀、課程觀有了一個更新更高的理解。

二、在課題研究中成長

新課程改革賦予教師新的使命:教師即研究者,教師不僅是一個職業,更是崇高的事業;教學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智能和智慧。教師要把研究作爲幸福的道路,成長的階梯。教學與研究的有效結合是名師成長的'必由之路。××年9月,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我作爲第一主研,和郭昭祥、楊智勇、胥傑等名師組成了一個課題組,大家在先期研究內容: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有效學習研究、新課程下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模型建構研究、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學習中學生心理活動研究的基礎上,經過理論學習、查閱資料、反思總結,形成了較爲實用、科學的研究方案,完成了“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有效學習的研究”課題申報,該課題經西華師大培訓中心專家組指導,四川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審查批准正式立項。從此開始了有計劃有步驟的課題研究,在××師大專家組的指導下,課題研究進展順利,現已取得初步成果,正加緊進行結果整理。在這三年來的研究過程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了開展課題研究的好處:有利於“智慧型”教師的塑造,有利於學術素養的提高,有利於嚴謹工作作風的養成。教育科研是中國小教師的權利和工作職責,具備突出的教育科研能力,實現從“經驗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型,是名師必備的素質。

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成熟

作爲名師培養人選,我在教學實踐中,大膽開展課改探索,努力變革傳統教學模式,嘗試建構適合新課程標準的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課堂效率提升,沒有老師一言堂式的講解,沒有沉悶的課堂氣氛,沒有學生被動地由老師牽着鼻子走……課堂上,我巧妙地運用問題,通過創造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景,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將傳統教學學生被動接受老師傳授的“單邊活動”,變爲老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雙邊活動”,讓學生成爲了課堂主人,整個課堂變得妙趣橫生。“一堂課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學生們表示,啓發式地提問、分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他們都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下,潛移默化地學到了知識)。任教的××屆7班是一個普通班,在××年下學期的半期考試中,生物學科的入圍率、雙入圍率在班級各學科中,在全年級的前十名中包攬了第一、第二名。

當前,我國的新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我要珍惜榮譽,戒驕戒躁,自覺增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加強學習,拓寬視野,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成爲學生愛戴、家長放心的幸福的好老師。

國小心得體會8

再次經歷了見習,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收穫。我見習的班級是三(4)班,我發現這個班的班主任金老師非常善於運用表揚藝術。週二中午我和我們組的另一位成員一起擔任這個班的午間管理工作,當時小朋友們見了我們都非常激動,以至於鈴聲響後班級裏仍是鬧哄哄的。當時我們很着急,不管怎麼勸說都無法使他們安靜下來。吵鬧聲終於驚動了班主任,她走進教室環顧了一下,說道:“我要表揚某某同學,他已經開始認認真真地做作業了”。她接連表揚了幾個學生,教室裏逐漸安靜下來。

後來一次課後管理中,我也嘗試使用過這種方法,但似乎成效不大。最後一天在與班主任的訪談中,金老師透露,表揚不是簡單地說“你真棒”“你真聰明”,這會讓學生感到這是大衆性的`,激不起學生的動力。表揚需要針對學生做的好的實質內容進行,例如“你坐姿很端正,老師要表揚你”,“你這個字的字音讀得真準”等等,必須說出學生哪一方面做得好,這樣對其他學生也能起到引導作用。這一點是我感觸最深的。

國小心得體會9

我們五年級組的老師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到xx縣xx中心國小進行了參觀學習,受益匪淺。

x日早上到xx國小時,迎接我們的是學生代表,帶領我們參觀校園,向我們做學校的介紹,他們那流利的語言,良好的精神風貌,獲得了所有老師的嘖嘖稱讚。

xx國小的規模並不是很大,一走進校園,我們就感受到了濃厚的課改氣息。教學樓前的展板都是學校各種活動的剪影以及學校所取得的成績。走廊上、櫥窗裏都是師生作品展示。走進每個教室,精心的佈置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每個角落,每面牆壁都分成了固定的板塊,每個板塊都張貼着相關的內容,比如中隊角、心願樹、行爲規範記錄表、學生風采展示欄等,真正做到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

接着我們深入各班聽課,這次聽課與平常聽課的不同之處:

老師不是坐着聽課,而是可以在教室裏隨意走動,隨時觀察瞭解不同的學習小組的活動及展示情況。

聽課的過程中學生的表現讓老師們震動。他們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利用導學案自學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課前自學、課前分工、課中的小展示和大展示、小結、當堂測試這六個環節,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整個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從分配到任務後就都自發地積極地去完成,在這期間,學生始終處於一種主動、積極的心態,學生由原來的被動聽講變成了主動學習者、研究者、參與者,在課堂上學生充分發揮自己,敢說、能說、投入專注,課堂氛圍民主、寬鬆、和諧、競爭合作。學生全員參與學習,使學生學習更投入更專注,使學生的展示、交流範圍大大增加,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更充分。課堂中反映出學生陽光、自信、大膽、溝通表達、合作探究和自我學習能力都非常強。

老師的講解不超過八分鐘,整堂課都是學生在“動”,老師只是巡視,偶爾評價一下。

聽課結束之後,我們還聽了教導主任給大家做了導學案的編制和運用,詳細地介紹了xx國小生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情況和經驗,讓我們對他們教改的理念和“學案導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背後的系列配套工程如從小組-班級-學校的評價體系都有了更好的瞭解。最後跟上課的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我們提出的困惑,他們都耐心地給予解答。

這次xx之行,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所學校濃濃的文化氣息,更感受到了真正以生爲本的教育魅力。當學生作爲知識的探究者投入到學習中,他們將以自己的好奇、想象、智慧和行動讓我們爲之驚奇。這對我們每一位教師觸動都很大,我們將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努力探索出適合我們學生的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國小心得體會10

近期,我參加了xx省青年教師優質課觀摩活動,感受頗深:這樣樸實,有趣的課,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讓我大有收穫。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語文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更好,誰就能震懾學生的心靈。當我聽到老師們的課時,感覺她們的語言親切,自然,簡潔,準確。她們大多數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帶着學生在課文的創設的情境中遨遊,帶領學生感受課文。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

新課標中提到:學生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觸而領悟,就是讓學生知有所獲,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貴在悟,而教師的引導是第二位的。着眼於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讀後教,先讀後導”的過程。我想老師們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模式的一個充分體現吧。這些課通常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初步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深入課文自讀感悟。例如,在學生自讀感悟時,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要求,輕聲朗讀課文,遇到數字圈起來;第二個階段的自讀感悟,讓學生想;老師的課親切自然,看似平淡,卻彰顯出多麼精湛的語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

三、處理把握教材

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她們都根據課文的具體要求,緊緊抓住題眼,步步深入文本。

四、評價語言

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來鼓勵學生;”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個寶”、 “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國小心得體會11

4月15日,我有幸參加了去溫嶺市橫湖國小參觀學習活動。一天下來,感觸頗多,受益匪淺。

早上九點左右我們到達了橫湖國小,我們首先聽取了金維明校長對學校的介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橫湖國小的“小”,人均平均佔地面積不足0.5平方米,但這所國小校所取得的成績是令所有學校所羨慕的,與溫嶺的太平國小、方城國小兩所大學校並駕齊驅。而後,我們又聽取了兩位校長的`專題報告:《深化課程改革,轉換教育模式--學生解放行動試驗工作的彙報》《班主任工作管理彙報》,學校的特色是開闢“上靜下動、增科減課、降難擴容、彈性作業、多元評價”的操作路徑,實施“晨間經文大誦讀、課間陽光大體育、午間文化大閱覽、課外社團大活動、傳承文明大行動”五大文化工程,推行“多元化”評價和“文明券”激勵的方法,把學生培養成爲“至善、至美、至優”的學習型學生,使學生在歡樂、愉悅的環境中挖掘潛能、張揚個性、發展能力。

教育在發展,學生在發展,新時期的教育對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作爲組織者、引路人,在教學中不僅要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我們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自己要創新,從意識上,能力上,方法上創新。在教學中,力求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提高教育的藝術性。

經過本次參觀學習活動,開闊我的視野,對我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和自身發展有所啓發,爲自己今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國小心得體會12

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我們老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語言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我有幸聽了30節左右的數學教學展示課,課後同事們精彩課堂教學點評也爲我們提供了一次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本學期聽課學習使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讓我收穫頗豐,受益匪淺,感受頗多,現就談談自己聽課後的一些心得體會。

1、上課老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是老師爲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駱萍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依託教材以人爲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2、老師的教學過程精緻。從老師授課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學生在回答課堂提問以及課堂練習過程中,老師始終是循循善誘,笑容可掬。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完全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老師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今年我們數學組確立了“以螺旋上升”的命題爲指導思想,這就加大了對老師的能力考查,爲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了這個問題:在瞭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練習、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於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的目的。

4、老師教態自然,過渡語言很自然,鼓勵、評價學生的語言恰如其分,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同時教師道法自然數學課堂教學,忌教師和學生背道而馳。大多數老師的課堂,讓我體會到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教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運行。教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繫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了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聽課評課是一個短暫的學習過程,我要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努力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國小心得體會13

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學生的智力比作種子,他說:“只關心種子而忘了耕地,等於撒下種子喂麻雀。”他還說:“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表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地進行心靈的接觸。”在課堂教學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學活動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他們就會帶着飽滿的學習熱情,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樂此不疲;反之,他們就會把學習看作是一種負擔,甚至持厭惡的態度。

現代教學論強調,不管哪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不能忽略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作用,做到課堂教學始終在師生情感最佳的狀態中進行,教師應引導學生既要進行知識性學習,又要進行情感性學習,要把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情感體驗中,興趣盎然地參加智力活動,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語文課堂首先就應該是情感的課堂,這是由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的。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全可以在課堂中獲得統一的,工具性落實得自然,不落痕跡,這是一種盪漾着情感的課堂。

一、師生平等,自然生情

教育家說得好:“教育之沒有情感,就沒有愛,如同池塘裏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爲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作爲教師,應該尊重、熱愛每一個學生,與他們建立親密、融洽的關係,纔可能有語文課上的和諧。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熱情誠懇的教師,把學生看得很重,關愛、呵護他們。反過來,學生也就會敬愛老師,親近老師。

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首先必須教師心中有愛,必須以表揚、鼓勵學生爲主,這也是教育孩子的一個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原則。有人說:“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常受表揚,而是常受表揚使學生變得聰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有不盡人意之處,這時候,最需要的自然是鼓勵,給他們增添自信心,增添學習的原動力。在課堂上,應對學生的進步予以肯定,常常給學生戴戴小高帽子,讓他們不斷地有成功的喜悅,知道自己“行”。學習的興趣就會與日劇增,課堂上就能與老師配合,形成良性循環。

二、教師信任,保護激情

童年對孩子來說,是純潔的,充滿着天真與好奇,如果孩子在童年時代所持有的好奇、探索精神和創造力能得到珍惜、呵護,這些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得到較好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曾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如,好表現本是孩子們的一個年齡特徵,課堂中,往往有一些孩子舉手站起來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時如果我們不問因由的批評他們一頓,那麼孩子的學習熱情勢必會大打折扣,以後可能還會使他們變得不愛舉手,而換個說法,如“哦,你一定是暫時忘記了,先坐下去想想,等想起來了你一定會回答得很好”。這時,孩子會點着頭坐下去認真地思考,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熱情,又使他們對老師更多了一分信任。

三、語言含情,學生生情

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性和感染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調,富於變化的語氣,引人入勝的語境。以激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把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結合爲主體語言,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使學生與作者的感情相溝通。這樣既有助於理解,又有利於學生情感發展。

贊可夫曾經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藝術的教學語言應是教師內心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應是能有效感染學生情緒的催化劑。

四、自身有情,引發感情

教師的情緒最容易傳給學生,感染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神情、語氣去感染學生,根據自己對作品內容的領悟和對作者情感的體驗,藉助充滿真情的範讀,運用精當優美的講解,把這些情感信息充分地傳遞給學生,使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喜、怒、哀、樂的情感衝動,從而使作品、教師、學生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情感滲透。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大家都知道,語文學科是有別於其它學科的,你今天這節課的缺失,在別的地方還有可能補回來,但讓學生的心態中缺乏了情感是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也補不回來的。

要構建和諧的語文課堂,充分發揚教學民主,相信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是根本的條件,如果這一點難以實現,那其它的措施都是捨本逐末。因而,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引導,多鼓勵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現,特別是討論過程中學生思維出現障礙而中斷或錯誤時,要多方引導啓發,儘量讓其完成,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享受到獲得知識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感,認識自我,增強學習的自信心,這樣他纔會更加佩服教師,表現出更大的學習和參與熱情。同時,教師要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熱烈高漲的情緒,絕不把個人不健康的情緒帶進課堂,以免影響學生。

五、千方百計,調動激情

在課堂中,盡力鼓勵學生。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會用“你的表達真精彩!”“你的見解真獨特!”“你真是一個喜歡動腦筋的好學生”“老師真欣賞你”等語句去鼓勵、誇獎他們,或者抽某位同學回答問題後,然後全班孩子拍手鼓勵。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習的本身除了認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着特別重要的作用。因而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每一絲親切的微笑,每一個鼓勵的眼神,每一句溫和的話語,每一個明確的手勢……都會觸及學生學習的情緒,都可以促使學生放開膽子,亮開嗓子,都會誘發學生情感的積極投入。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引導他們對學好充滿自信,相信“我能行”。

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要“千方百記”地調動學生的激情,只有這樣,富有激情的教師纔會帶領富有激情的學生去共同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情感。

語文教材體系構成了一個宏大的情感世界,其中內容豐富優美,結構精巧多姿,情感蘊藏豐厚,情理融會貫通。只有從整體上把握文本,感受醞釀,使文本內蘊在心底昇華,教學時才能厚積薄發,氣勢恢宏,一瀉千里。教師要深入瞭解和把握作者對人生審美觀照的凝聚點,洞悉社會歷史的變遷,人際遭遇的坎坷,風土人情的多彩,微調自我胸襟、氣度、知識、視野與追求的閥門,採擷文本字裏行間所包容的點滴情感,使主觀情愫與文本脈動在心靈深處碰撞融合,從而形成自己固定的情感特質。

國小心得體會14

每次聽課都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都能獲得很好的教學薰陶,聽到一堂好的課,心中也將充滿快樂與喜悅之情。聽課後的反思過程也是值得認真總結的一個環節,在這幾次的聽課中,我有以下感想

一、帶領學生感受歌詞。

例如《青草小河邊》的歌詞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這一次聽課中,授課教師很有創意地進行了“教歌詞”這一環節,歌詞的感受是與節奏密切相連的,教師先省略複雜的歌詞中的一個字,讓學生把句子中容易的字按節奏讀出來,待學生掌握好後,再啓發學生歌詞節奏的.變化,附點的地方便加入了新的字。這樣從易到難,循序漸進,非常流暢地遍解決了歌詞中的難點,而且教課非常有趣。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教唱環節

這一步唱歌課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授課教師充分引導學生養成聆聽的好習慣,“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歌唱教學任務,教師的清唱範唱能很好地傳輸給學生正確的音高位置與節奏特點,在沒有音樂伴奏的情況下,學生的聆聽是完全集中在老師的範唱歌聲上的,這樣,他們對於音樂的接收也將更加直接,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點提高了對教師能力素質的要求。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四、讀譜訓練。

在一年級的課中,已經完成教學任務後但還有多餘的時間怎麼辦?在這裏,馮老師提示說,可以反過頭來進行識譜學習。這樣在學生會唱個的基礎上再識譜,降低了識譜的難度,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對於音符與音高關係辨別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聽課過程中的點滴體會,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音樂。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國小心得體會15

4月11日,我們五年級組的老師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到安吉縣鳳凰山中心國小進行了參觀學習,受益匪淺。

12日早上到鳳凰山國小時,迎接我們的是學生代表,帶領我們參觀校園,向我們做學校的介紹,他們那流利的語言,良好的精神風貌,獲得了所有老師的嘖嘖稱讚。

鳳凰山國小的規模並不是很大,一走進校園,我們就感受到了濃厚的課改氣息。教學樓前的展板都是學校各種活動的剪影以及學校所取得的成績。走廊上、櫥窗裏都是師生作品展示。走進每個教室,精心的佈置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每個角落,每面牆壁都分成了固定的板塊,每個板塊都張貼着相關的.內容,比如中隊角、心願樹、行爲規範記錄表、學生風采展示欄等,真正做到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

坑着我們深入各班聽課,這次聽課與平常聽課的不同之處:

一、老師不是坐着聽課,而是可以在教室裏隨意走動,隨時觀察瞭解不同的學習小組的活動及展示情況。

二、聽課的過程中學生的表現讓老師們震動。

他們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利用導學案自學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課前自學、課前分工、課中的小展示和大展示、小酷、當堂測試這六個環節,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整個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從分配到任務後就都自發地積極地去完成,在這期間,學生始終處於一種主動、積極的心態,學生由原來的被動聽講變成了主動學習者、研究者、參與者,在課堂上學生充分發揮自己,敢說、能說、投入專注,課堂氛圍民主、寬鬆、和諧、競爭合作。學生全員參與學習,使學生學習更投入更專注,使學生的展示、交流範圍大大增加,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更充分。課堂中反映出學生陽光、自信、大膽、溝通表達、合作探究和自我學習能力都非常強。

三、老師的講解不超過八分鐘,整堂課都是學生在“動”,老師只是巡視,偶爾評價一下。

聽課結束之後,我們還聽了教導主任給大家做了導學案的編制和運用,詳細地介紹了鳳凰山國小生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情況和經驗,讓我們對他們教改的理念和“學案導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背後的系列配套工程如從小組-班級-學校的評價體系都有了更好的瞭解。最後跟上課的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我們提出的困惑,他們都耐心地給予解答。

這次安吉之行,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所學校濃濃的文化氣息,更感受到了真正以生爲本的教育魅力。當學生作爲知識的探究者投入到學習中,他們將以自己的好奇、想象、智慧和行動讓我們爲之驚奇。這對我們每一位教師觸動都很大,我們將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努力探索出適合我們學生的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標籤:心得體會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