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精選]敬老院三下鄉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敬老院三下鄉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敬老院三下鄉心得體會

敬老院三下鄉心得體會1

白髮蒼蒼,手持柺杖,走路蹣跚,這些已成爲老人的象徵;孤獨、孤獨、無助也好像是老人的代名詞。老人,他們一路走來,經受了很多的風雪,需要的是關心與愛。在他們安享晚年之時,哪怕是我們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親切的問候,一段真誠的祝願足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暖和和甜美。

正由於如此,這次社會實踐我們來到了邛崍市敬老院,開展我們的“懷一份真情,送一份暖和”川農學子走進敬老院幫扶孤寡老人活動。盼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給這些老人帶來一份歡樂。

早早的,我們就做好了全部預備,來到了敬老院。邛崍市敬老院坐落在一個環境美麗的小鎮上。剛到敬老院門口,我們就感受到了老人的熱忱,或許是他們太久的`孤獨最終迎來了“喧鬧”。我們帶來了西瓜,藥品送給老人,看着他們飽經滄桑的臉容,摸着婆婆乾瘦且有點顫抖的手,我感到一陣陣的心酸。

到敬老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幫爺爺奶奶們清掃他們的寢室衛生。帶上口罩我們就熱火朝天的幹起來了,分工合作,擦窗戶,掃地一樣都不落下。看着我們努力的幹着,雖然我們臉上留着汗水,但是我們心裏卻一點都不覺得累,很快樂,最終能夠用我們自己的力氣爲他們做一點事情,看着他們佈滿感謝的眼神,我們覺得再辛苦也值得。我們爲他們做一點點事情,他們熱忱的感謝很一陣,我突然覺得這種樸實的“賜予與承受”的感覺很好很好。

其次件事情就是和爺爺奶奶們談天,從他們口中我知道了他們的辛酸苦辣。其中有一位八十多歲的爺爺,他是一名紅軍,他說:“我們年輕時侯的生活非常艱難,能否解決溫飽是的問題,有時候能吃上一頓番薯粥已經很好了,我們還吃過草根、樹皮,甚至還要餓上好幾頓……”。爺爺回憶着辛酸的經受,而我卻只能傾聽着、勸慰着、鼓舞着。好想和他們一起感受當時的一幕幕。後來,爺爺還表示,目前穩定的社會環境,良好的社會保障,大家的常來探訪讓他非常滿足現在的生活。說到這,爺爺的臉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隨後,婆婆還談到我們這一代的學生,並對我們大加讚美。交談之餘,我們還爲他們獻上歌曲。總之,當時的敬老院歌聲﹑笑聲久久的迴盪着。

第三件事情就是給爺爺奶奶們派飯,幫他們把碗筷預備好,把飯菜送到他們手上,看着他們吃的津津有味的表情,連我們都感覺那飯菜很香。

後來我們還和他們一起在健身房切磋,教他們打太極拳,看着他們想仔細的學好,卻又滑稽的動作,大家都笑的合不攏嘴了。

時間飛逝,活動很快就完畢了,當我們揮手離開的那一刻,大家都有點不捨,但我信任我們肯定會再來看看的。

通過這次親身體會關愛孤寡老人的活動,與他們心與心的溝通,聽着他們那扣人心絃的人生故事,我感慨萬千:我爲老人們生活在那個困難時期的遭受而深表憐憫,爲我們生活在這個安定和諧的時代而感到非常的幸運。我們能夠生活在這個年月已經是無限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眼前人,我們更要懂得敬重長輩,體諒父母,多與他們溝通。另一方面,老人們雖然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經受不一樣的風雨,但他們有着一樣的需要——我們的關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老人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我們身爲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年輕人更應當弘揚美德,多與老人們溝通,在老人生命最終的日子裏,讓他們享受到家庭般的暖和,親人般的愛!

敬老院三下鄉心得體會2

今日是個大晴天,今日調研的主要任務是去xx鄉敬老院慰問老人和給他們送上一場文藝演出。據瞭解得知敬老院距離鄉鎮約爲10來華里,在一個半山坡上。在山區由於公共交通不便利,等到9點半纔來車,10點多點到達目的地。在遠處向門口望,去見一位中年人“跪着”在洗衣服,盆子裏還有好幾件冬季的棉衣(走近一看才知他是一個雙腿關嚴峻殘疾人,爲了洗個衣服那樣瘸在地上對於他來說可是一個挑戰)。沿着大門走進去,中間是一個經過水泥硬化的平場,左右兩邊是菜地,前邊就是一排丁字形構造的平房的院子構造。那些老人已經熟識了老黃(以前的暑假老黃帶成員來過),抓緊搬出椅子和沏好茶水給我們解暑。教師帶着同學們跟覃院長打招呼,大家就放下自己的東西就開頭分頭行動忙乎起來,這些老人對咱們這一大羣隊伍的到來既佈滿驚異又露出歡快的笑容。

我約了一個組員抓緊向門口奔去,去幫那位雙腿殘疾的伯伯洗衣服,他願意的承受了我們的幫忙,並不斷感謝我們,洗幾件衣服這一小舉動對於我們來說輕而易舉,但對於雙腿殘疾的他來說是談何簡單。其他組員幫老人洗被套的、曬被子的、清掃房間衛生的、在菜地除雜草的、陪老人談心的。幫他洗完晾完衣服,走向他的房間準備還爲他做點什麼的,他講到被套剛洗過,被子也曬了不久,其他較薄的衣服都洗潔淨整理好放到櫃子裏了(他一邊說一邊翻開櫃子向我展現他的成果),只是這幾件冬季衣服由於太厚了,對於大於他來說非常不便利洗(敬老院至今還沒洗衣機),所以始終拖着沒洗,今日非常

感謝我們的幫助。在和他談天過程中還得知,他還負責養豬這一差事,今年養了6頭,主要是供院裏人自己吃,他一說完我們幾個都驚愕起來,自己連走路都是相當苦難,還怎能養豬呢?主動帶我們到豬圈裏參觀了一下,20來米的路程,走了差不多一分鐘,豬圈衛生清掃的相當潔淨,豬也長得非常膘壯,看來這一差事他完成的相當精彩,真是身殘志堅。後來又到別的老人房間轉了轉,看了看,發覺公共衛生與個人衛生都非常不錯,可見治理有方。

幫老人家做完事,大家分組集合起來預備節目,一局部人擺好椅子把老人們扶出來坐上觀衆席位。10點半正式開演,一個節目老人們情不自禁的鼓掌,或許不少言語他們沒聽明白,有些節目的主題沒有理解,甚至有聾啞人殘疾人,但他們個個都非常歡快,他們最少知道一點我們是來慰問他們,給他們送暖和的。節目有常回家看看、十送紅軍、感恩的心合唱類,劉海砍樵、豫劇表演類、小品類,也許進展了40來分鐘,雖然我們不專業,從他們臉上露出的笑容和掌聲,我知道我們到達了給他們送暖和的目標。

在節目進展中,我找到了x院長,向他進一步瞭解了這裏的.狀況,也向他請教了些問題。他都意義爲我做了解答,從他中得知這個敬老院建於2022年,剛建時根底設施並不完善,比方院子地面硬化是前兩年才完成的,自來水是去年才解決的(以前是人工到山下挑水),爲了解決熱水問題他前幾個月賒購了兩個太陽能,院裏的電視機是社會愛心人士資助的,目前急缺的生活根本用具是:餐具消毒櫃、洗衣機(難怪那位殘疾伯伯還要手洗衣服),建立資金非常緊急。現在這裏有28個人,其中有小局部是身體殘疾或是精神障礙的人,但他們生活根本能個人自理,他說這個院長並不好當,裏裏外外的事情都是他去解決,他們的生活經費都是由鄉鎮財政部門撥款的,手續比擬繁雜,經費往往下發有點遲,這導致不少物資都要先賒購。特殊是向政府申請經費解決一些養老院的實際問題(比方:解決室外晾衣杆的經費是“討來的”有時向政府去申請經費他更情願“去討”(書面語是找社會愛心人捐))更是麻煩,盼望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能爲他們解決這些生活實際問題而奉獻愛心,讓這些老人能安逸點度過點晚年。

調研感想:敬老院是無後代兒女的老人晚年的唯一場所,爲了確保他們的生活,政府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公共敬老院的根底設施,解決好生活及本所需設備,讓這些老人真正度上一個安樂的晚年;社會各界愛心企業和人士應當勇於擔當起肯定的社會責任,奉獻自己的一份力氣,爲需要的人們獻出自己的愛心。

敬老院三下鄉心得體會3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家庭中都有老人,他們已經勞碌了大半輩子,應當享受來自社會、家庭的暖和。我的身邊就有一位敬重、關懷老人的人,他就是我的舅舅。

我的舅舅五官清秀,爲人和藹,性格開朗,說話幽默。只要他一回家,家裏就佈滿歡聲笑語,似乎舅舅從來都沒遇見到煩心事。舅舅對工作仔細,對身邊的朋友熱心,在家裏又是一位好爸爸,但舅舅最讓我鄙視的是他那種孝敬老人的品質。

我的姥爺患了腦血栓,生活無法自理,哪一個家庭中有這樣一位老人不會唉聲嘆氣?可舅舅卻不這樣,主動擔起了給姥爺洗澡、刮鬍子、剪指甲的責任。由於姥爺身體癱瘓,按時剪髮便成了一個問題。去理髮店剪,上下樓梯特別不便利,看着姥爺得的頭髮日漸長長,舅舅就開頭學理髮,並且自己買了理髮工具,按時給姥爺理髮。舅舅理髮時,姥爺聽話得像個孩子,假如換了別人來理髮,姥爺不是這疼就是那癢的。剛開頭舅舅的手藝不怎麼好,但剪完了拿鏡子一照,姥爺總笑呵呵地說:“好,好!”舅舅的理髮手藝漸漸嫺熟,每次理完髮,大家都說姥爺精神了很多。現在舅舅是個名副其實的理髮師。

姥爺吃飯時也像個孩子一樣挑三揀四,就是不吃青菜。吃青菜的好處他也知道,但任憑家裏人怎麼說,依舊我行我素,大家都無可奈何。有時我們主動把青菜放進姥爺碗裏,他心情好時對青菜熟視無睹;假如姥爺聽勸聽煩了,就會偷偷把青菜扔在地上。爲此,家裏人特殊傷腦筋。細心的舅舅發覺姥爺特殊愛吃雞蛋和餃子,於是靈機一動,想出一條妙計:把青菜剁得很碎,在炒雞蛋時把青菜和雞蛋一塊炒。果真,姥爺在這特殊的炒雞蛋麪前挑不出青菜,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舅舅還有意問姥爺今日的菜怎麼樣,姥爺點點頭,說:“不錯,味道很好。”大家一聽都樂了,只有姥爺自己還莫名其妙的。

後來因種種緣由,姥爺近一年住進了老年公寓。雖然姥爺不在身邊,但只要有空,舅舅就去探望姥爺,給姥爺帶好吃的,陪姥爺談天,有什麼事儘量不麻煩那裏的工作人員,四周的人都說舅舅是姥爺的好兒子。雖然姥爺有病是不幸的,但由於有了舅舅,姥爺又是幸福的。盼望全部的`兒女都像舅舅一樣,能讓老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只有敬重老人,我們纔會有一個和諧的社會。老人們不求什麼錦衣玉食,只求親人多陪陪自己,多聊談天,有時一句暖和的問候也能讓老人感受到兒女的關愛。敬重老人,關愛老人,從身邊做起,也是對自己道德品質的一次測試。老人們雖然平凡,但他們身上那純樸、和善的品質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敬老院三下鄉心得體會4

隨着社會的進步,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人口的老齡化加劇,那些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人需要社會的關愛、子女的照看。使他們在物質上有所滿意,精神上得以安慰,享受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正如有首唱歌的那樣:“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爲家作多大奉獻,一輩子不簡單就圖個團團聚圓……”假如人人都關愛老人,這個社會將會變得多麼和諧美妙啊!

我的奶奶是一個慈愛的老人。烏黑的頭髮,炯炯有神的眼睛,稍矮的鼻樑下嵌着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嘴角微微上揚,一看就知道是個和氣可親、樂於助人的熱心老人。

在一個陰雨天的早晨,身體一向硬朗的奶奶由於勞碌和傷風着涼病倒了,她從菜市場買了菜回來就矇頭去睡,始終到我爸爸接我放學回到家。這可急壞了爸爸,他又是爲自己的馬虎內疚,又是爲奶奶倒水、喂藥,蓋好被子。我見了,也上前幫助,勸慰臥病在牀的奶奶,我們忙得不行開交。漸漸地,奶奶臉上露着一些笑容,安祥地進入了夢鄉。看到這個情景,爸爸緊鎖的眉頭伸展開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才趕忙到廚房爲我和奶奶煮午餐。

突然,奶奶斷斷續續地叫道“桶……桶……垃圾桶……”原來奶奶從睡夢中驚醒,在不停地作嘔吐狀,我心領神會,一邊心急如焚地拿來垃圾桶,一邊着急地叫着爸爸,爸爸聽見了,三步並作兩步,從廚房急衝衝地趕來。只見奶奶面如土色,乾嘔不止,爸爸見了,趕忙輕拍着奶奶的背,急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最終,奶奶不再嘔吐,可身體還是很虛弱,爸爸不放心,送我上學後,就請假回家,無微不至地照看奶奶:有時爲奶奶端來熱水;有時和奶奶叨叨家常;還有的時候爲奶奶削水果解渴。母子倆其樂融融。奶奶的.嘴角揚起了一絲笑意,彷彿在說:“有兒如此,我已知足。”

在爸爸的細心照看下,奶奶的病好了。幾天後,房前屋後,又見奶奶忙進忙出的身影,聽着奶奶嘹亮的聲音,吃着奶奶煮得香氣撲鼻的飯菜。觀察奶奶又生龍活虎起來,爸爸和我們都露出了快樂的笑容。

沒有奶奶就沒有爸爸,沒有爸爸就沒有我,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關愛老人的民族是個沒有可積澱的民族,一個不關愛老人的國家是個沒有可傳承的國家。老人不是累贅,更不是一個沉甸甸的負擔,而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讓我們一起關愛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