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心理健康心得體會600字

衆所周知,健康的體魄和生活方式是全面發展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人才質量的主要標準。大學生健康教育,以傳授健康知識、建立衛生行爲、改善環境爲核心內容。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地進行健康教育,能夠增進大學生的衛生知識,幫助大學生自覺選擇健康的行爲和生活方式,樹立現代的健康意識,從而促進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質量。

心理健康心得體會600字

心理健康心得體會600字

假期不知不覺得來到了,這周,我來到了北京,參加青愛工程的種子教師培訓會,青愛工程基金會把培訓地點選在了北京市昌平區的香堂文化新村,沒有到這裏之前,覺得是很近,不會太遠,結果沒有想到,3:40分到的北京,到達香堂目的地已經是晚上七點了,也許北京就是這麼大,倒了四條線路的地鐵,最後還坐了半個小時的公交和的士。覺得這也是一種經歷吧,每一次出發,都要去不同的地方,路途中的跋涉,也是一種體驗。香堂這個地方有個聖恩禪寺,在離寺廟不遠的地方,有我們住宿、吃飯和培訓的教室。吃的都是素食,上課坐的課桌也是返古式的地墊和矮小長桌,大家席地而坐,好有一番賞古論今的感覺!

現在,我把培訓中的一些知識和大家一起分享:

對於孩子向老師、父母提出的一些性知識方面的問題,大人應該不要避諱,該怎麼回答就怎麼回答,對於孩子來說,越早知道越好,因爲知道知識了,纔有能力去預防。

教師的教育觀念中把對學生的教育從教育慢慢轉爲心育的時候,學生就會多一些被關愛,多一些人格上的完善

當孩子們來諮詢室問及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們不急於告訴孩子答案,而是試探性的問問孩子你爲什麼會對這個問題這麼好奇呢?類似此類的問法是想去探索孩子問題背後的動機和背景到底是什麼?

培訓中,越來越深刻的感覺到全國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在國家日益繁榮發展的今天,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高分的人才,而更多地是對一個人全方面素質的要求,所以我覺得動力溝通在這個時候發展,也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就是要讓人們心理健康,內心和諧安定。

心理健康心得體會600字

衆所周知,健康的體魄和生活方式是全面發展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人才質量的主要標準。大學生健康教育,以傳授健康知識、建立衛生行爲、改善環境爲核心內容。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地進行健康教育,能夠增進大學生的衛生知識,幫助大學生自覺選擇健康的行爲和生活方式,樹立現代的健康意識,從而促進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質量。

雖然我們只學習了短短的幾節課,卻使我瞭解到許多知識,在這裏主要談自救互救,艾滋病,傳染病和口腔保健。

首先是生命體徵和自救互救。生命體徵包括意識、呼吸、體溫、脈搏、血壓、瞳孔。人體通過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從而維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正常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呼吸16~20次,節律均勻,深淺適宜。正常脈搏次數與心跳次數相一致,而且節律均勻,間隔相等,正常成年人心率60~100次/分,大多數60~80次/分,女性稍快。常用的急救方法有心肺復甦術,即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的合併使用。在進行人工呼吸時要注意,將病人仰臥平地上,除去口腔異物,每次吹氣1~1.5秒,讓病人肺內氣回縮排盡,再重複吹氣,每分鐘10~12次。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必須準確,不準確容易損傷其他臟器。

其次就是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ids。hiv本身並不會引發任何疾病,而是當免疫系統被破壞後,人體

由於抵抗能力過低,喪失複製免疫細胞的機會,從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導致各種複合感染而死亡。他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爲12年至13年。它只能在血液和體液中活的細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氣中水中和食物中存在,在室溫下,液體環境中的hiv可以存活十五天,被它污染的物品至少在三天內有傳染性。它非常脆弱,液體中的hiv加熱到五十六度十分鐘即可滅活,如果煮沸,可迅速滅活,三十七度時,用常用消毒劑處理十分鐘,立刻滅活。它的傳播主要有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以及其他途徑。我國預防艾滋病的策略是:預防爲主,宣傳教育爲主,動員全社會參與,實行綜合治理。

最後是常見傳染病的防禦知識,傳染病,即傳染性疾病,由病原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它是許多種疾病的總稱。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傳染病按其報告的病種類分爲甲類、乙類和丙類,共38種,常見的sars,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傳染病在人羣中的發生,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染途徑和易感人羣。常見的控制方式是,對病人要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做到五早,才能控制傳染源,通過採用藥物或其他措施滅鼠、防蟲、殺蟲、驅蟲,大力開展衛生運動,來切斷傳播路徑,防止傳染病擴散和蔓延。實踐證明消毒、殺蟲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總之,通過學習大學生健康教育課程,我們提高了健康知

識水平,改善了對待個人和公共衛生的態度,增強了自我保健能力和對社會健康的責任感,有效預防了心理疾病,促進了心理健康,形成了有益於個人、集體和社會的健康行爲和生活習慣,降低了常見病的發病率。因此,開展這門課是十分有意義。

心理健康心得體會600字

來到新曉掰指算算已有兩個年頭了,本學期中我校建立了“陽光心語室”,我光榮的成爲了心語室的一位志願者,孩子們心中的“知心姐姐”。這意味着,今後對老師的要求不僅是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而且應當成爲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從此以後對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不由的留心注意起來了。

我們的宗旨是爲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適應與發展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使學生能適應學習、生活、人際關係環境,認識和發揮自身優勢,緩解情緒困擾,消除心理危機,增強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能力。特別是我們學校的寄宿生,在校時間長,家庭生活環境複雜。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的危機和困惑。

在此過程中,我們也收到了很多同學的來信,針對孩子們的問題我們進行了分類回信,最大程度的給予了心靈的幫助。

本學期3月26日,我很榮幸的同李主任參加了太原市中國小心理教育教學的年會,聽了名師們的示範課。下面是我對此次活動的一些感想和大家來分享交流。對我影響最深刻的是那節由尖草坪一中朱洪傑老師講的“嘮叨、暴躁的表現”課堂中圍繞學生在家都發生多被父母嘮叨的事情,在這過程中孩子是如何應對的?爲什麼會造成家長嘮叨以至於暴躁的表現呢?老師設計了這麼幾個大問題來進行的。其中又在小環節中有一個特別精彩的部分讓我至今難忘,學生經過討論老師提出的在傢什麼時候會讓家長嘮叨發脾氣,以情景模擬的形式變現的淋漓盡致。當時場下也是掌聲不斷啊!這足以證明學生是能夠理解體會到家長的心理角度的。在此老師也進行了總結分析:1、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期望值過高;2、父母的工作壓力大;後面又通過播放老師對家長的一次採訪錄音,學生在課堂中聽到了家長的心聲。家長對孩子嘮叨、發脾氣的那份無奈;家長擔心孩子的理由。學生通過課件上的父母是如何爲自己的孩子時,那份真摯的愛時,聯繫實際你又是如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恩父母的?能爲父母做些什麼?要求眼前就能做到的,要具體,有可行性。這時孩子們動手寫出了自己的行動計劃。在課後老師還留了作業,那就是“給父母的一份信”。學會用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用實際行動來感恩父母。課後的總結那就是:讓學生理解父母,讓父母理解學生,讓理解搭起孩子與父母的橋樑。

那麼具體自己的工作中又該怎麼做呢?自己也在不斷的查找資料尋求解決的方法和途徑。以下是自己的一些片面見解僅供參考。希望也能讓老師們進行嘗試和體會。

一、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教室是國小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寬敞明亮,溫馨舒適。所佈置的內容隨着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二、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

校園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是指校園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校園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國小生生活、學習和遊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

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對認知與情感的關係,作了這樣一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反過來講,如果離開“情感”這塊“肥沃的土地”,也就結不出“良好的發展”的果實。

1、平等相待學生,跨越陳舊的“代溝”。

在課程改革環境下,要求教師轉變心態,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態度,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距”。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爲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己潛在的創造能量,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問,首先就是創設和諧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如何減輕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壓力,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一種良好心態?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心靈得到溝通,理念得到認同,情緒得到調節,行爲得到訓練,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鬆。這樣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當學生的思維、情趣、愛好都有了張揚的空間時,就會走進老師和老師攀談併成爲朋友,爲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全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師生真誠相對,理解鑄就成長。

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作爲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蒙臺梭利說:“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爲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許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訴我們:不理解何來教育。我們只有通過各種途徑,深入地理解我們的學生,才能達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爲一名老師,一名心理輔導員,如果不理解兒童的心理情感,不與他們真誠的相處,他是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的。

現代的教育觀認爲,教師不應該是教育的主宰,不應該再有權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強迫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把軟刀子,不但否定了學生的權利和尊嚴,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用真誠換真誠,讓學生切實感覺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使他們從心裏接受你善意的意見與建議。

3、傾注真心真愛,促進感情內化。

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爲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爲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