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堂吉訶德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體會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體會1

由於我看的版本是楊絳翻譯的,雖然名爲精華版,但還是分上下兩部,所以我沒看完。可是儘管我沒看完,我也對它有了大體的瞭解。

本書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騎士小說。這個騎士小說就像我們中國的武俠小說:一樣精彩,一樣令人走火入魔。是什麼讓這種小說令人走火入魔我覺得是因爲它們供給了一個玄幻的世界,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人們所向往的,人們都想成爲這種小說的主人公:武功高,俠義,有一羣知音,有一個對手,還有感情。當我在看小說的時候,我會把自我強加進這個小說,成爲一個比主人公還英雄的人物。

這些小說就像酒,麻痹着人們,讓人們暫時擺脫一些雖然世俗,卻又真實的煩惱、痛苦。給予人們一種“自我無所不能”的'想法。可是須知:喝酒是爲了擺脫痛苦,酒醉時忘卻了一切煩惱,可是一旦酒醒,痛苦就會增加。書裏面的堂吉訶德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一生都生活於玄幻,與其說是醒不來,不如說是不願意醒來。明白死前,堂吉訶德才懺悔,才清楚地認識了這個世界。

騎士小說、武俠小說不是不能看,就像喝酒一樣,不是不能喝,可是要少喝,並且不能醉。如果不能百分之百確定自我能把我這個度,像我,我就立誓永不喝酒。

無論何時,都不要幻想着某樣東西能夠使我們不勞而擺脫煩惱,僅有清醒地去解決問題,才能擺脫人世間的煩惱。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體會2

塞萬提斯出生於一個貧困之家,父親是一個跑江湖的外科醫生。因爲生活艱難,塞萬提斯和他的七兄弟姊妹跟隨父親到處東奔西跑。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使他僅受過中學教育。他的一生經歷,是典型的西班牙人的冒險生涯。所以我想他才能寫出如此有趣驚險刺激的故事。

堂吉訶德本是他家鄉的一個鄉紳,過着不太富裕卻安穩的生活,爲何突發奇想要去做個騎士呢?難道他腦袋被門夾了?不,

責任最終還是歸咎到他那堆滿一房離譜荒誕的騎士小說。我查過一些騎士小說的資料,騎士小說是中世紀的歐洲流行的文學體裁,內容多是歌頌騎士的一些冒險故事和愛情故事頗受當地人的歡迎,尤其受當時多貴族的追捧,到後來小說把騎士描寫得無所不能單槍匹馬殺惡魔,還把不少征戰美化成行俠仗義,把騎士和宮廷貴婦之間的談情說愛改成比韓劇還浪漫愛情頌歌……堂吉訶德的目的就是利用文中很多地方側面或正面的諷刺那些極度無聊的騎士小說……其實堂吉訶德讓我想到了現在許多粗俗的'亂七八道的小說,

很多學生都愛看,老是白日夢,想着自己是主角,弄得沒心思幹正經事。那些書和騎士小說沒什麼兩樣,都是脫離現實,把人物極端化。比如市面上賣得最多的那些愛情小說,哪本里面不是一個善良到比菩薩還強悍的女孩,然後被一羣人狂追,而且那一羣人都是世間極品,要什麼有什麼,比騎士更能耐。結果嘛,就要看當時流行什麼感覺的了。因爲現在流行“傷痛”文學,大結局的時候難免得犧牲幾位,人性化點就是主角出個車禍再失憶,得了病要出國,或者因爲某個很無聊的苦衷而消失等等。雖然堂吉訶德的行爲滑稽荒誕,但是每當我看到他被人打到遍體鱗傷,被專橫自私的公爵夫婦捉弄,好心救助了苦役犯卻被打傷,真的替他感到不值。受了那麼多苦,還是繼續他的遊俠,從某種角度來說他的勇氣很值得人敬佩,也有點覺得騎士道還是有一些值得學習的地方的。

到現在,我覺得《堂吉訶德》是個令人傷感的故事,他越是令人發笑就越讓人感到難過。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體會3

唐·吉訶德是賽萬提斯的名著《唐·吉訶德》的主人公。我對這位夢想騎士的荒誕故事充滿了好奇,真想去這個故事誕生的地方看一看。

這次寒假去西班牙旅遊,我來到了唐·吉訶德所誕生的國家,加深對他的印象。西班牙著名作家賽萬提斯,創造了這個經典人物。他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鄉村老頭,非常羨慕中世紀的騎士生活。他夢想自己變成一個騎士,過着遊俠生活。他把成羣的牛羊當成敵人的軍隊,把當成貴婦,把風車當成敵人的城堡,鬧出了許多荒唐的故事。

這次我來到了康修迦納———這個故事的背景所在地,參觀風車村並飽覽了卡斯提爾亞曼查的城鎮風光。只見七八座巨大的風車坐落在這個小山崗上。白色的房屋、灰黑色的屋頂和巨大的十字形扇葉,非常壯觀。

城填裏,隨處都可以見到唐`吉訶德的'雕像,在小廣場上、在十字街頭、在餐廳的門口、甚至洗手間的出口,都可以看到這個瘦高個兒的西班牙老頭拿着長矛和盾牌站在那裏。在許多商店裏,也可以看到關於唐·吉訶德的紀念品。導遊說唐·吉訶德還代表着西班牙人特有的不滿現實、充滿幻想的民族性格。

這樣一來,我對唐·吉訶德的印象更生動了!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體會4

《堂吉訶德》是一本有意思的書,它由西班牙天才作家塞萬提斯創作,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我.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堂吉訶德,由於平時裏讀了許多的關於騎士的書,因受其影響而經常把自我當做騎士,到處去遊歷,經常爲人打抱不平,但卻又經常弄得笑料百出,是一個十分趣味的人.

他會把自我的那匹瘦得不能再瘦的那匹馬向別人炫耀說是一匹千里名駒;他還會把大風車看成了一個巨人,還宣佈要與其戰鬥;他自我做了一個紙頭盔,並且把他當作是世界上最堅固頭盔;他把一個面貌醜陋的農家女想象成了公主……凡此種.種,無不給讀者們呈現出了一個滑稽,趣味的人物.

主人公堂吉訶德在書中的形象是活靈活現的雖然有點神經質,但他的身上還是有着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在書中,他遭遇了一連串的失敗和挫折,可是他並沒有放棄,越挫越勇,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如果說堂吉訶德的故事是一個杯具,那麼堂吉訶德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於我們所有人的悲哀.堂吉訶德臨終的一番話與其說是所謂的`清醒倒不如說是他對現實的一種妥協,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與淒涼,諷刺與無奈.

我想每一個讀過《堂吉訶德》的人,都會嘲笑唐吉訶德的不切實際,說他總是瘋瘋顛顛的,可是,我們不應當只看到他另人發笑的一面,我們更應當看到的是他另人敬佩的那一方面,他嫉惡如仇,應對自我的"對手",他總是光明正大地進行挑戰.可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想堂吉訶德這種令人敬佩的品質,在當今社會正在漸漸地消磨殆盡.

這是一本很有想象力的書,它主要是講了唐吉訶德的冒險,把生活中一些不可能的事集中在一齊,最稀奇的是,塞萬提斯總有一些不可思議,稀奇古怪,別人想不到的念頭.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體會5

命運像水車的輪子一樣旋轉着,昨天還高高在上的人,今天卻屈居人下。

戀愛是戴着眼鏡看東西的,會把黃銅看成金子,貧窮看成富有,眼睛裏的斑點看成珍珠。

美人並不個個可愛,有些只是悅目而不醉心??一個規矩女人的美貌好比遠處的火焰,也好比銳利的劍鋒;如果不挨近,火燒不到身上,劍也不會傷人。貞潔端莊是內心的美,沒有這種美,肉體不論多美也算不得美。

美德的小徑是狹窄的,惡德的大道是寬闊的。

我知道魯莽和怯懦都是過失;勇敢的'美德是這兩個極端的折中。不過寧可勇敢過頭而魯莽,不要勇敢不足而怯懦。揮霍比吝嗇更近於慷慨的美德,魯莽也比怯懦更近於真正的勇敢。

名譽和美德是靈魂的裝飾,要沒有它,那肉體雖然真美,也不應該認爲美。貞操是美德之中最最足以使身心兩者都增加美的。

婚姻是一條繩索,套上了脖子就打成死結,永遠解不開了,只有死神的鐮刀才割得斷。

我的豐功偉績,值得澆鑄於青銅器上,銘刻於大理石上,鐫於木板上,永世長存。當我的這些在世上流傳之時,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紀亦即到來。

你以無理對我有理,讓我自覺得理虧,正如我埋怨你的美麗也是有道理的。

情慾只求取樂,歡樂之後,慾念消退,所謂愛情也就完了。這是天然的分界線,不能逾越,只有真正的愛情纔是無限無量的。

一個規矩女人的美貌好比遠處的火焰,也好比銳利的刀鋒;如果不挨近去,火燒不到身上,劍也不會傷人。

強求不可求,可求失於手。

金子要經過燒煉,才見得成色好壞;女人照樣也得經過一番考驗,才見得她的節操。

勤勉乃好運之母。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體會6

《堂吉訶德》中譯本中發行量最大的楊絳譯本,被指責爲“反面教材”,已引起各方的關注。

資深出版人李景端對此甚感驚訝,因爲楊絳曾將《堂吉訶德》中一句成語譯爲“胸上長毛”,這在西班牙語界,有人稱它敗筆,也有人稱它妙筆,對涉及翻譯學不一樣詮釋的學術問題,見仁見智,恐怕難有人能做出正確結論。李景端曾電話向楊絳求證,但楊絳一聽說這事就批評了李景端,說:“你怎樣還像個毛頭小夥子愛管閒事!對那種批評,我一點不生氣,不想去理它,隨他怎樣說吧。”

經過“軟磨”,楊絳才告訴李景端:“《文史通義》中講到劉知幾主張對文章要進行‘點煩’,要刪繁就簡,點掉剩餘煩瑣的.文字,翻譯涉及兩種文字的不一樣表述,更就應注意‘點煩’。《堂吉訶德》的譯文,起初我也譯有八十多萬字,後經我認真的‘點煩’,才減到七十多萬字,這樣文字‘明淨’多了,但原義一點沒有‘點掉’。比如書中許多詩歌,能夠去查查,原詩是多少行,我少譯了哪一行?搞翻譯,既要爲原作者服務好,又要爲讀者服務好,我‘點煩’掉十多萬字,就是想使讀者讀得明白省力些,何況這一來我還少拿了十多萬字的稿費呢。”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體會7

《堂吉訶德》的小說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爲自己終生爲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裏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羣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把酒囊當作巨人頭,不分青紅皁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臥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堂吉訶德》是一本好笑的書,可當翻過最後一頁時,心裏卻不禁在問:"究竟是誰真的可笑?堂吉訶德?還是我?"突然想起剛進大學校園時,一位夫子說:"讀《堂吉訶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難怪每每想起這個奇情異想的.末路騎士時,心裏總會涌起一種異樣的感覺———塞萬提斯創作了一個讓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劇。

《堂吉訶德》的悲劇在於它肢解了曾經神聖的道德觀念,而這種肢解是建立在一個個沉重的矛盾之上的:要消滅即將衰亡的虛僞的騎士道,卻設計了一個柔弱但真誠的衛道士。於是,人們在與腐朽道德戰鬥時,突然發現面前站着的"敵人"是個柔弱的老頭,沒有了摧枯拉朽的快感,沒有了流血犧牲的英勇,甚至在面對一個弱者的抵抗時,會檢討自己的正義性。恰好,堂吉訶德奉行的不是虛僞的騎士道,不是道貌岸然的道德欺騙,而是人們久違了的一種精神:對上帝的無限忠誠,對愛情的至死不渝。

當堂吉訶德開始爲自己的精神家園而戰時,第二層矛盾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騎士道早就被虛僞的道德所滲透演變,而世俗的價值觀已經猶如一艘笨重的航母,從對上帝的忠誠、對英雄的崇敬轉向了對個體價值的追求。世俗價值觀的改變雖然具有滯後性,但同時具有強大的慣性和持久的韌性,瘦弱但張狂的堂吉訶德卻妄想扭轉它,所以,他可以僅憑着信仰的力量不顧自身的渺小而義無反顧地衝向巨大風車,而其身後揚起的卻是一股荒謬的塵埃。我們暫且不去討論新教倫理對社會發展是否有推動力量,只要想想,當人們舉着張揚個性的大旗從中世紀解放出來的若干年後,人們不是又一次產生了信仰的需求嗎?我們可以說這是歷史的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但由此我們也可以發現,堂吉訶德以及堂吉訶德式的口號可以一言以蔽之——不合時宜。

堂吉歌德是很很好笑,但現實中不也有和他一樣的人嗎?他們妄想着,結果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笑着至於我們也該反省下自己,別讓自己成爲下一個堂吉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