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

八月x日我參加了國小語文新課培訓。程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語文教學方法上要求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新課標更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強化語言實踐便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的能力,其主要途徑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個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夠和諧地把讀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既能讓學生充分閱讀,又能有效發揮教師的指導閱讀的作用。教師應充分了解“學情”,營造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訓練,提高學法指導的自覺性;適時引導學生自悟學法,有意識地強化活用,加強能力遷移。

我會努力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並將自己的這些認識通過教研活動傳遞給全鎮的語文教師,提升全體語文教師的業務修養。

教學中,我們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爲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爲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新理念的確立,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更新課程觀、學生觀、質量觀,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新理念指導下的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學習、反思和總結。理論指導實踐,所以要想自己在教學上能不斷進步和提高,就要不停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用專業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爲。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2

學習新課程這段時間,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現將這次新課程學習總結如下:

(1)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聽說能力整合爲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並有量化指標。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爲了學習目標。

(2)通過學習,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並將自己的這些認識通過教研活動傳遞給全鎮的語文教師,提升全體語文教師的業務修養。

(3)教學中,我們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爲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爲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4)在教學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課程標準》首次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方式。即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除此之外,對閱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確的表述。提倡獨立閱讀、自主閱讀、探究性閱讀、創造性閱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學習。

新課標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學中也逐漸體現出來並在課堂上不斷實踐着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涉及了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能力幾個方面。看完新課程標準,對於閱讀和寫作方面的體會自己頗有感觸。新的課程理念非常注重閱讀教學,閱讀是爲了着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符合語言文字學習的特點,“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徑。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閱讀教學,首先要使文本開口“說話”。這就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通讀課文,才能抓住重點,也才能與文本深入對話,因此,初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但是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初讀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問題:一是時間得不到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匆匆地讀一遍就進入精讀;二是初讀目標不明確,認爲初讀就是讓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於是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多數學生是有“口”無“心”;三是缺乏教師的指導,就是一個“讀”字貫穿始終;四是反饋不及時,自己不知如何評價學生的讀,以至於學生應有的語文能力得不到訓練。另外,感覺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孩子們課外閱讀書目的數量及程度鼓勵力度不夠,缺乏一定得評價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會努力改正,爭取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

《新課程標準》的出現――學習――運用,正如旭日東昇,陽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經驗、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新課標”的實施確實給當今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一次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們的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濃,越發變的活潑、可愛了,更多表現在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也感受着知識的滋養。

在教育教學規律的推動之下, “新課標”的指導之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遠離偏、繁、難、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綜合、運用等方面發展。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3

20xx年的這個夏天,註定令人難以忘懷。今天,我參加的語文新課標培訓中,各位教授的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如春風化雨,盪滌了所有的炎熱,滋潤着我焦渴的心田,讓我飽嘗了一頓精神大餐,受益匪淺。

在這次的培訓中,我的教育觀念和教學理論都得到了充實和提高,對課堂教學有了全新的感悟:

一、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在課程的基本理論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在這個”素養”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教師在教學課堂評價中要採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蘊育點”,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

二、新課程下的師生關係,新課程中的師生關係是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師要”把學習和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教師首先是學生的學習夥伴,是學生學習指導者、引導者、誘導者、輔導者。語文教育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它既不是教師一味教訓,學生絕對服從,也不是教師只能造就學生,圍着學生轉,而是師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師引導、學生探究。

三、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師,傳授語文知識作爲語文教師的全部職責,在教學活動中,要學習語文知識,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要新奇感轉化爲未知欲。激發學生興趣,培植學習語文的自信心。”無論是條件好或差的學校,處處有課程資源,時時有課程資源。它是可以再生的,尤其是新教材的實施中,教師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提升自己素質和能力。

這幾天的學習,自始至終都給我一種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的感受,教育專家的講課,給我們指明瞭今後前進的方法,令我受到心靈的震撼,同各位專家們的交流,讓我疏通了許多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疑難、困惑。今後,我將以這次培訓爲新起點,認真工作,刻苦鑽研,用優異的成績向學校、向家長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4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的第六條提出:“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在各學段中關於漢字書寫也提出明確的要求:1-2年級: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3-4年級: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5-6年級: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因此,搞好寫字教學,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和今後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結合課標的要求我談談教學中自己在訓練學生書寫時的幾點做法:

一、教會學生正確的坐姿及握筆

坐姿要正,手勢要準。 寫字,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姿勢,但是大多數學生的坐姿與手姿笨拙不堪。這些現象不僅影響了寫字的工整、標準,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學生身體的健康發展。 在一年級入學開始就要進行要求坐姿要正,手勢要準。

寫字的正確坐勢和握筆應該是:上身平正,兩肩齊平;頭正,稍向前傾;背直,胸挺起,胸口離桌沿一拳左右,兩腳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左右兩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執筆;眼睛與紙面的距離應保持一尺左右。正所謂做到“三個一”(眼睛離書本一尺,胸離桌沿一拳,手離筆尖一寸)和“八個字”(頭正、身正、肩開、足安)。坐勢端正了,還必須心氣平靜,心正則筆正,筆正字才美。可以教一些兒歌幫助孩子們加深寫字的要求。

對學生的坐姿和握筆,教師除提出整體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抓落實,必須要求學生做到位。可以經常表揚做得好的學生,樹立好的榜樣,使學生的正確坐姿和握筆得到強化。

二、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和技巧

1、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個漢字的筆畫。

漢字是一種形體藝術,每一個漢字都是由基本筆畫構成的`。要寫好每一個字就得寫好它的每一個基本筆畫,力求做到筆畫準確,字有動感。所以在低年級學生寫字指導中,在認識基本筆畫的同時,就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筆畫指導,讓學生打下紮實的基本功,爲今後寫好漢字起個良好的開端。

2、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個漢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漢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這些偏旁的書寫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了這個偏旁的書寫,就可以運用到帶着這些偏旁的字裏,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字的結構安排得更好。

3、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學生寫字之前,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說出每個字的結構,是屬於左窄右寬,是上緊下鬆,或是上小下大,還是左、中、右寬窄略等等不同情況,仔細觀察每一筆或每個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後,才讓學生識理寫字,自主練字,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學生寫:“惠”字,讓學生觀察分析後,懂得“惠”是屬於外框扁型時,左右的豎畫要向內收,展肩收腳,不要上下垂直。這樣結構合理了,字纔會美觀。

4、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的重心。

漢字以形象爲主,規範漢字的重心是均衡的,重心偏上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偏下則使字笨拙臃腫,偏左或偏右又使字傾斜不穩。可見,重心穩了字纔會正,字正如人正,人正走四方永不倒。

三、重視及時給學生寫字評價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5

8月27日這天,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培訓,更加深了我對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解與體會,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通過培訓學習,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方法進行了反思,對於語文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認識,現就些許體會總結如下:

學習了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這將能更好的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落到實處。

通過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我們國小老師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終生受用的語文能力。

教學中,我們應努力成爲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爲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生成點。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感情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課程標準》首次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方式。既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應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還要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究和研究的過程。除此之外,對閱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方面也有明確的表述。提倡獨立閱讀、探究性閱讀、創造性閱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咋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學習。

通過培訓,我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很多的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思想。從思想上受到了極大的鼓舞,這必將爲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6

9月3日我校組織了全體的語文教師集中在電教室學習了《國小語文新課標標準》通過這次學習讓我重新認識了新課標的標準要求和目標,爲我校的語文老師指引了明確的方向,下面來談談對新課標的一些感想和體會。

一、目標明確

作爲一線的國小語文教師,新課標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再一次更清晰的認識到國小語文,首先姓“語”,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二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二、改變模式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們的第一步就是先學會編寫切合我們學生實際情況的導學案,然後讓導學案慢慢融入課堂,讓老師學會讀、說、練相結合,力求讓我們的課堂更高效。

三、體現“語文美”

語文課就要應有濃厚的語文味。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語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反覆涵詠體味。給學生創造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師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大量閱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覆體味,學會寫感悟,學會分享,重視語文課堂的課前五分鐘和國旗下的美文分享,通過自己的聲音把最美的語言和最大的收穫分享給同學們。

四、圓夢明天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踊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相信通過不斷的努力,我們的語文課堂的明天更出色!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7

知道方向才能前進,知道課標才能上好課。這個學期我看了《國小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這本書,希望能更加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知道自己要達到哪些目的。

在59頁看到了美國國小英語語言藝術教材的分析。裏面有一封來自教材,編者寫給讀者的信件以3年級上冊爲例,寫着:“親愛的讀者你將要探索一條特殊的道路是scottforesman的閱讀街,你準備好了嗎?我們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樂趣能夠學到新的事物可以與你的朋友分享,沿着街道走下去,你將會碰到非常有趣的角色,有一個亂花錢的小男孩、懶惰的小熊、聰明的兔子,你也會碰到一個幫助親的小女孩,當你信步在閱讀結實,你可能會讀到在科學和社會生活方面有用的知識,當你滿懷喜悅地享受一段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希望你同時也在逐漸變成一個更棒的讀者,所以,穿好你的鞋子來一次非凡的旅行吧!”這樣的一段介紹的確是克服了學生恐懼害怕學習的心理狀態他把學習說成是那麼簡單的逛街,當然我們現在所用的教材上面的圖片編排也都十分充滿童真童趣。

可是再往下看,我就發現了美國這套教材它的獨到之處他每一個單元的目錄,都介紹了一冊教材所包含的單元課文,課文體裁,作者,單元總結,頁碼等內容。而這些在我們的語文教材裏確實沒有的我們的教材裏面頂多,只有個作者名字,對於文章體裁和這個單元的特點或者是總結這類的東西完全沒有。當孩子們看着課文的時候就和看着雜誌上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沒什麼兩樣,如果孩子的學習能力不是特別強的話,他根本就沒有辦法領悟到爲什麼作者會把這樣一篇文章放到課本里面來,那麼作者選編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沒辦法達成。所以在每一篇課文的後面,爲什麼作者不把自己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寫出來呢?例如這篇文章中用了大量優美的詩詞,或者是這篇文章中他用了什麼說明方法等等。71頁寫到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的,經過這次學習,我發現語文素養它涵蓋的範圍非常廣。語文素養,包含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在我看來就是隻要所有涉及中文的地方都和語文素養有關。包括用中文去思維,包括用中文去交流。所以新課程標準中明確的指出了: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電機作俑決定了他在9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158頁,第二學段閱讀階段,目標解讀與教材分析。

因爲我目前任教班級的學生是3年級,而且這個班書寫較爲工整,所以我更注重的是閱讀和習作這些階段目標。在閱讀方面我能教我的學生做到默讀並且能做到感情朗讀,但是對於,關鍵詞句的理解,重點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我的學生掌握得還不是特別好至於冒號和引號的一些用法班上有些學困生還是沒掌握好,這也將是下個學期我得趕緊抓緊時間完成的任務。看到159頁,有這麼一句,xxxx年版的克彪十分清楚地指出,第二學段的閱讀目標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是這麼說的話,那麼我們在平時上課時的咬文嚼字逐字逐句分析是不是做的有點多了呢?試題上如果出現:這個詞語表達了怎麼怎麼樣的情感?這樣子的題會不會超綱呢?我還發現這第二學段他有三毒就是朗讀沒讀和略讀,其中略讀我平時和同學是說的太少了,看來以後還要加強這方面的鍛鍊。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8

正如旭日東昇,陽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經驗、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新課標”的實施確實給當今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一次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們的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濃,越發變的活潑、可愛了,更多表現在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也感受着知識的滋養。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第一、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第二、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繫,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第三、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啓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語文課程標準》給國小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9

在春節期間學校爲我們每個教師配備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讓我們利用春節假期進行學習,這次的學習收穫很大。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意味着教師不再僅僅是教科書的執行者,而是課程的開發者,即“使用教科書,而不是純粹只教授教科書”。關注的焦點是學生,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需要,使學生成爲知識的主人,並且致力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語文課程標準》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規定國小的課外閱讀任務不少於145萬字。教師能夠在實際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由內而外的知識延伸。

而實際語文教學中也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學校的老師們也都意識到了舉一反三的重要性:每次學生學習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信息,我們就會向學生介紹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外書籍,供學生閱讀。瞭解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後,我和孩子們一起復習安徒生童話,還一起走進安徒生的《醜小鴨》,《海的女兒》,《堅定的錫兵》……利用課堂時間組織了講故事比賽,還向學生推薦了好書,讓學生在享受閱讀的樂趣中,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課外閱讀是孩子上一年級時就開始的一項要求。一年級的閱讀就是”和大人一起閱讀”這也是年輕人和年輕人之間學習的'一種方式。此時學生的識字能力有限,自己還不能夠獨力讀書,應該和大人一起讀。這個“成年人”可以是“家長”、“老師”或其他家庭成員。我們要自覺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要鼓勵家庭閱讀,給孩子營造閱讀的氛圍。

這個課外閱讀的意圖還有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儘快喜歡上語文,喜歡閱讀,從一個故事中感受到閱讀文本的樂趣。幼兒園主要做無紙化教學,依託於老師講故事,而在國小纔開始漸漸過渡到文本教學。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國小階段的老師把這個課外閱讀納入到我們的教學計劃中,課堂上不說話,用幾分鐘時間閱讀,這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會和家長學校的形式進行閱讀示範和對話閱讀,使家長能夠注意文本閱讀。當然,閱讀的過程不要給孩子過多壓力,不要佈置硬性任務,要讓孩子無憂無慮地閱讀。

相信只要我們老師能夠在生活中給孩子營造好閱讀氛圍,孩子們自然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0

工作之餘,我又一次深入學習了《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學習新課程這段時間,我不斷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反思,對教研活動的開展進行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爲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國小語文教研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現將這次學習體會如下:

1、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新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聽說能力整合爲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並有量化指標。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爲了學習目標。

2、通過學習,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個性的人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傳輸。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參與的學習方法,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3、教學中,我們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爲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爲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4、在教學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課程標準》首次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方式,即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除此之外,對閱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確的表述。提倡獨立閱讀、自主閱讀、探究性閱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學習。

時代賦予我們的是機遇、是挑戰。我會更加努力,依據新課標精神,積極開展務實有效的教育教學,積極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大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1

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地學習。時代在飛速發展,作爲一名教師,教育理念也應與時俱進。通過學習新出臺的《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感覺當今語文教學更加註重學生作爲一個人的個性發展和語文的薰陶作用,而非一味強調語文知識結構的完成性和系統性,這對於發展學生各方面能力來講,無疑是一件好事。通過學習《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讓我體會頗深。以下我就談談自己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體會和感受:

一、平等對話是課堂教學的基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加入兒童生活中,便發現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創造力。”新課程要求轉變教師角色,轉變教學行爲。教師不是絕對的權威,而是與學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學生的合作者。教學中教師的態度是否和藹、親切、有鼓動性,對學生是否民主、尊重、有親和力,對教學過程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首先是學生學習的夥伴,同時纔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所以要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學生心貼着心,聽聽他們心中的疑惑,瞭解他們的喜怒好惡,幫助解決他們想努力解決的問題。爲學生創造寬鬆、愉悅的教學氛圍。

二、共同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

以往的'我總是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纔會輕鬆、愉快地投入學習,纔會主動探究,因此,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係"理解爲愉快大百尺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裏一起學習。這個過程不再是應該使學生處於一種心理放鬆、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

1、給學生機會。比如在教學《七顆鑽石》一課時,讓學生也以小姑娘的身份提出問題。通過這樣的學習,不僅考查了學生收集的資料,培養了學生表達能力。而且變老師枯燥的講解爲學生自主地我想說,我能演。再通過讀書,進一步體會關愛的主題。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使師生、生生、生文對話達到融合,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學會了學習。再如:教學《果園機器人》一課時,發散學生思維。想想說說如果是你會設計什麼樣的機器人?平等對話使學生在課堂上成爲學習的主動者,把自己想說的,能說的都說出來,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2、虛心請教。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爲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爲別人的老師。給學生以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3、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平等對話。老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中。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話。學會合作,增強自信。

“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就要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使學生主體精神得到發揮、主體人格不斷完善、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興趣盎然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學生的思維狀態如何,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鮮明生動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點,真正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思結合,樂於參與。

三、探究發展是課堂教學的精髓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獨立探究的意識,增強與人合作的需求感。從而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與人交往和合作。這是課堂教學研究的主攻方向。以"學生髮展爲本"已經在廣大教師中形成共識擺脫"填鴨式"的滿堂灌,取而代之的是讓學生從樂學到會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我認爲,應抓住“國小生主體性的發展”和“探究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着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使學生成爲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四、展示成果是課堂教學的昇華

評價探究結果,具有共享學習成果,激勵後繼學習的意義。由於學生在探究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小組成員之間對探究的成果也進行了小範圍交流討論,對探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質疑,對來自各方的觀點進行了歸納總結,對探究的問題有了較全面、深刻、獨特的見解,他們內心有着想展示思維成果的渴望與衝動,他們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現自我。因此,教師要設置豐富多彩的展示平臺,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來彙報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都能從探究閱讀中獲得收益。善於表演的同學,可將文中的精彩片斷改編成小品,舉行書中人物化妝扮演會;心思細膩,不善言辭的同學可寫探究報告,心得體會;善於辭令的同學可進行辯論,以展示思想。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的老師細心、耐心地教導、引領。學無止境,在以後的時間裏,我會繼續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對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反思自我,並找出差距,讓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2

20xx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xx年版)》正式頒佈,標誌着新一輪的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拉開了序幕。爲了使教師儘快學習新課標,掌握新精髓,指導和改進教學,5月6日下午2點,全體語文老師齊聚潤美樓五樓會議室參加《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集中培訓會。

首先全體老師集中觀看了課標組核心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教授線上專題公益講座。吳教授詳細地給大家解讀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

在前言中這段話讓我印象深刻:隨着義務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必須進一步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優化學校育人藍圖。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網絡新媒體迅速普及,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不斷改變,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深刻變化,人才培養面臨新挑戰,這就需要教育與時俱進,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吳教授詳細介紹了這一版課標修訂主要有5個方面的變化:第一,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第二,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第三,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第四,增強了指導性。第五,加強了學段銜接。

其中核心素養內涵爲20xx年版課程標準新增內容,明確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轉變觀念,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

在課程目標裏首次提到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學生認同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堅定信心。通過語文學習,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注和參與當代文化生活,初步瞭解和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具有比較開闊的文化視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蘊。

現在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綜合國力逐漸增強,我們五千年的優秀文化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我們有責任讓學生通過學習語言,熱愛中國文化,並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

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也是新課標的一大亮點。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羣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分別是基礎型學習任務羣(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和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

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進一步關注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在邏輯,要建立以生活爲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學習主題爲引領,以學習任務爲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爲核心的語文學習任務羣。

本次線上培訓,促進了教師深入研讀並準確把握新課標的理念和內涵,新的課程標準對於我又是一個新的挑戰,我將繼續靜下心來研讀新課標、立足新課標、踐行新課標!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3

開學初,我反覆研讀了《語文新課程標準》,頗有感想,收穫頗多。語文課程標準是我們每位語文老師教學的標杆。以下我就談談自己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體會和感受:

一、注重識字與寫字教學

課標除了在四個學段都對“寫字姿勢”和“書寫習慣”提出要求外,課標21頁還明確指出:“按照規範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此外,還在習作教學中對寫字也提出要求:“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做練字的過程。”其實,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求,“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

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首先要保證自己能寫一手漂亮、規範的漢字,在板書給學生時,做到一筆一畫,特別是低年級寫字時,每一個字要分析字形、結構、佔格,在每次教學時,要儘量留15分鐘進行識字寫字,只有保證充足的識字寫字時間,抓好課上有效的時間,認好字、練好字、學好字。

二、閱讀教學重在平時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各個學段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各學段關於朗讀的目標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僑情做作的`腔調。

在教學一二年級,學生們愛唱讀,把音拖得長長的。我想,根據課標的教學目標,今後在教學過程中,課堂上多的是學生琅琅的讀書聲而不是學生拖腔怪調的吼聲。

課標23頁還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語文教學並不是只把課本的課文會讀會背,還要培養學生愛讀課外書的好習慣。所以,在低年級,語文老師就該與家長相互配合,在校內、家中培養學生愛讀書的好習慣。

三、習作教學強調兒童生活實際的連接。

《語文課程標準》注重樂於寫作和自信,注重發展個性,注重打好基礎,從而降低了寫作教學要求,要求學生會“寫話”,中年級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高年級僅僅是“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和“能根據習作內容的需要,分段表述”。這些都比過去低得多了。作文的本質在於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總之,《語文課程標準》進一步爲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4

拿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後文簡稱“新課標”),便開始了緊張的學習和梳理。目前共讀了三遍,第一遍通讀,瞭解主要內容;第二遍圈畫,找到其與20xx版課標的異同之處;第三遍,聽取了xx教授的講座之後,又對他提到的重點內容進行了再次細讀。

幸運的是,我是在新教材全面實施之初剛好從一年級開始執教,對新教材有比較系統的瞭解。我發現本次新課標的很多內容,都和新教材有很好的契合,這爲我學習理解新課標奠定了基礎,讓我有了不少基於實踐的發現和感觸。

一、新舊課標的對比

在對比新舊課標的異同之處時,我發現,具體的學段要求變化不大,大多數內容進行了整合。其中,有三處明顯的變化值得注意:

1、在“識字與寫字”板塊中,增加了對漢字音、形、義及與生活、行爲聯繫的探索,這一點變化,我認爲是對應了“核心素養”的總目標而來的,在新教材中,除了日常的閱讀教學中不斷滲透,還專門開闢了“識字加油站”欄目,一單元開展一次集中學習;

2、原來的綜合性學習改爲“梳理與探究”,體現了跨學科的學習理念;

3、國小三個學段中,在“閱讀與鑑賞”板塊中,單列了“整本書閱讀”這一項,且各學段要求層層遞進。

我想重點就第三點變化——“閱讀與鑑賞”中整本書閱讀的內容,談談我的思考。

二、“閱讀與鑑賞”的變化

20xx版“閱讀與鑑賞”板塊就是20xx版的“閱讀”板塊。新課標對原課標的內容進行了整合,此外,單獨增加了“整本書閱讀”這一條。我們來看看,不同學段關於“整本書閱讀”的具體要求:

第一學段(1~2年級):嘗試閱讀整本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他人介紹讀過的書,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第二學段(3~4年級):閱讀整本書,初步理解主要內容,主動和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

第三學段(5~6年級):閱讀整本書,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積極向同學推薦並說明理由。

第四學段(7~9年級):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探索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分享閱讀感受,開展專題探究,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感受經典名著的藝術魅力,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課程標準一字千金,把“整本書閱讀”單列一條,足見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從不同學段的要求也可以看出,這一目標也是層層遞進,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閱讀能力,逐步推進的。

三、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

爲什麼會增加“整本書閱讀”的要求呢?當然是因爲它重要啊!

爲什麼重要呢?在xx教授的講座中,他也着重提到了這部分的'變化,並且詳述了之所以這樣變的原因。我深以爲然,在此摘錄下來。

1、如今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閱讀量不夠。古人讀書都是讀整本書,有整段的時間去閱讀,閱讀能力、思維能力會更好。從新學堂後,爲了提高效率,課文開始一篇篇精讀,再舉一反三,但這樣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

2、閱讀量是語文素養的核心。xx教授認爲,沒有閱讀量,語文素養根本沒有辦法提升。有了閱讀量,稍微點撥一下,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上去了,因此,必須要通過讀整本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3、國小是閱讀的黃金期。xx教授說,中國的學生,國小階段是閱讀的黃金期,到了八年級之後,閱讀的時間就急速下降,爲了應試,只能暫時放下閱讀,因此從第一學段就開始強調整本書閱讀。

4、通過整本書閱讀磨性子。現代人面對各種信息轟炸,變得浮躁,而整本書的閱讀可以讓人靜下來,磨鍊耐性。

四、整本書閱讀的落實

結合xx教授的指導,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實踐,關於整本書閱讀的落實,我有幾點思考。

1、在課堂上落實好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新教材每冊都安排了一次“快樂讀書吧”欄目,這個欄目就是主題式的整本書閱讀指導,不僅給學生推薦圖書,還指導閱讀的方法,要求全體學生共同閱讀。我們不能再秉持以前的舊觀念,認爲這不是應試的知識,就不予重視。要針對快樂讀書吧,實實在在地進行讀書指導,開展閱讀活動。

我們學校把每冊“快樂讀書吧”的書籍都按照學生人手一本的量進行了配備,這爲我們開展此項教學活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我校每週五下午的七彩社團安排了專門的閱讀指導課,進一步推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這學期,我就利用閱讀指導課,指導學生開展了寓言故事的主題閱讀活動,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開展一些有趣的閱讀小活動,將寓言故事的主題閱讀很好地推行了下去。

2、更加註重閱讀興趣的培養。xx教授表示,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要放鬆一點,“讓學生有興趣,想辦法讓他們有興趣,沒興趣的人也不要過分苛求。”這一點我深以爲然。動不動就讓學生寫一篇讀後感的事,我不會做的,雖然也擔心有的學生沒有真的去讀書,但一旦開始因爲閱讀而交作業,就會讓大多數學生失去興趣,就得不償失了。

那我是怎樣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呢?有很多種途徑:一、我會在家長會上不斷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引導家長與孩子親子共讀、交流讀書感受,讓家長在書籍上多投資,多買書、多去圖書館,爲孩子創造家庭閱讀氛圍;二、我會在班級營造“讀書好”的氛圍,常常表揚愛讀書的孩子,用書作爲物質獎勵來促進孩子養成好習慣;三、我會不斷給學生提供閱讀資源,充分利用班級的圖書角開展讀書漂流,每年發佈一次推薦閱讀的書單,每週評選一名“好書推薦官”進行好書推薦,時不時分享自己的讀書體驗。

3、注重自由閱讀。xx教授着重強調了要讓學生自由閱讀,例如書單的設計,成人推薦的書單孩子往往不愛看,那就不能強來,要尊重孩子的閱讀喜好。我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確實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們自己喜歡看的書往往比較淺顯,存在質量不夠高的問題。我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採取潛移默化的方式去調整,發現孩子們讀的書質量不高,不動聲色,但是不停地在班級推薦一些更好的書,同時,適時開展一些好書共讀的交流活動。有了老師的引導,多少會有一點變化。但受限於孩子水平的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只停留在淺顯的層面,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其實這個書單的制定,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方式,由老師制定變爲學生共同制定,學生自己推薦的書,他們一定會更加感興趣。我打算下學期開始試一試。

古往今來,太多的先輩向我們講述了讀書的重要性。新課標中關於“整本書閱讀”的提出,是基於“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課程理念,也是我們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盞指明燈。我想,作爲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把孩子閱讀的興趣和能力真正地培養起來,那將是伴隨學生終生的良好習慣,於我們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5

今天有幸聆聽了教育界大咖xx師範大學xx教授的線上講座,她是真正懂語文、懂孩子,還能站在未來看教育的人。

她先就20xx年版和20xx年版課標目錄進行了一番對比,從大方向告訴我們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其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再深度剖浙了此次新課標的五個主要變化,分別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和加強了學段銜接。

聽完xx教授的分享,我最大的感受是,她實際上是在解讀語文學科的改革定位是什麼,只有重新認識了語文教育的價值,作爲一線的'我們才能理解該怎麼帶孩子,該爲孩子提供什麼樣的課堂和資源引導。通過語文學習,構建素養型語文課程目標,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我們要關注語文學習任務羣的內部結構,關注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習任務羣是多重對應、相互交叉、滲透的關係,關注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的不同,體現出語文課程內容的綜合性、階段性和連續性。國家現在倡導的是真正情境化的語文學習,通過“單篇閱讀、閱讀單元、學習單元”線性學習,圍繞一組課程內容,提煉一個學習主題,制定一個學習目標,開展一次學習活動,讓學習主題成爲一個統整的、典型的學習活動。新舊知識的碰撞、融合,優化了知識結構,情境有利於學生的學習狀態,語文學習活動來源於生活,打通課程內容和學生現有知識的聯合,發展學生的情境學習力和應變力,學語言和用語言,讓學生豐富語言運用經驗,逐漸探尋自己的語言風格,實現語言運用的提升。

我們應該更好地解讀語文新課標,把握學業質量標準,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培訓時做到終身學習,聚焦問題,研訓一體,努力開發和利用有特色、系統化的課程資源,用更大的格局來定位自己的科目,定位自己的教學,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把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