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孝道文化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1

“孝”是儒學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之一。孔孟時期,出現了闡發儒家孝道觀的經典著作《孝經》。歷代儒學之士都大力宣揚“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來爲自己的統治服務;這二者的合力在民間的影響就是《二十四孝》的產生和流傳。

孔孟儒學認爲,“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就載: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爲德之本的思想在儒家其他著作裏也有所反映。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認爲孝是仁的基矗孟子則說:“親親,仁也。”又說:“仁之實,事親是也。”將侍老奉親之孝作爲仁的實質。《大戴禮記·曾子大孝》載:“夫孝者,天下之大經也。夫孝,置之而塞於天地,衡之而衡於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點,是一切德行的大經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根本法則。

百善孝爲先,萬福家是源,孝道感恩,幸福人生。學習了傳統文化《弟—子入則孝部分,我有感於父母的養育之恩。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蹟。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卻是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在懵懂的季節裏,很多事情我還沒有學會,是父母耐心的牽引我,給我了依靠和安慰。寒冬的時候父母爲我蓋暖被,夏日爲我拭去汗水。父母的愛是偉大的,他們的付出從來不求回報。父母的精神是我一生中最真、最善、最美的的財富。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們不管做什麼,都離不開5個字:學、做、教、悟、得”。父母從我們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着一生的精彩,爲我們忙碌,爲我們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範。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爲公”。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2

聽完馬主任的講課後,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在講到《弟子規》《入則孝》這一篇時,我不禁深感慚愧,我能爲父母做到的卻很少,真是太不孝了,當父母多嘮叨幾句時“氣涼了,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我會很不耐煩的回答知道了。殊不知父母是爲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

我們的父母爲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爲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連天

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從呱呱墜地的那時起,父母便給予了我們愛,在愛的哺育下,成長,成才。這份愛是我們必須回報的,孝敬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兒女做的很不雅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不關心體貼父母,甚至有些子女從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及其愛好,他們的行爲的確令人有些傷痛,孝敬父母其實很簡單,一句虛寒問暖的問候,當父母身處困境時,應鼓勵他們。當他們摔倒在地上時,用雙手親切的扶起。當父母忙碌時,應主動幫助他們,去幫他們分解壓力;當父母心灰意冷時,應勸告他們應鼓起勇氣去面對。生活本應該是這樣,許多事是無法改變的。父母是我們生活的一半,如果父母是一朵荷葉,那麼荷葉裏包裹的便是我們,我們應該孝敬父母,用真誠而又熱情的愛去孝敬他們。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做爲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爲如此纔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爲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我相信,只要我們對父母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雖然我們爲父母做的事情很小,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我們對他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愛與感恩。定會被我們的感恩行爲所感動。百善孝爲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孝敬我們的長輩。讓我們對着爸爸媽媽大聲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

孝心無價,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3

每天爲了生計奔波,看慣了世態炎涼,看多了人間冷臉,以爲自己已經沒有了眼淚。看到演講臺旁的大屏幕上幼小的小女孩稚嫩的聲音深情地叫着“媽媽”,“媽媽”。我的眼睛禁不住溼潤了。我的孩子們也是這樣“媽媽”“媽媽”的叫着我啊!媽媽,多麼美妙的字眼啊!爲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快樂的呼喚媽媽,那些生活的小磨難又算得了什麼呢?

兒子第一次叫媽媽那天剛滿四個月。做完一天繁重的工作,晚上十點多鐘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婆婆看我進門,把孩子放到牀上便翹着腳坐到旁邊看電視。廚房冷冰冰的,房間亂糟糟的。年輕的我不會看臉色,一邊笑着和婆婆說話,一邊趕緊做飯做衛生。我幼小的兒子躺在牀上,不哭也不鬧,小臉一直掛着笑,眼睛一直盯着我轉。我當時並不知道孩子餓了多久,只想把事趕緊做完。等我弄好飯,做好衛生,站到牀前時,已經快十一點了,兒子望着我,突然叫了一聲“媽媽”,然後把小臉轉到一旁格格的笑,我驚訝極了,孩子才四個月,居然會叫媽媽?我驚喜地抱起孩子,兒子又衝我叫了一聲“媽媽”,小眼睛裏都是笑。我渾身的疲倦一下子消失了。小羊兒跪乳知道感母恩,我這麼小的孩子餓着肚子,不哭不鬧望着母親歡笑,難道不是感母恩嗎?這也是一種孝啊!

兒子七歲多的時候,有一天感冒,我帶他去醫院看病,途間路過一家花圈壽衣店。兒子遠遠地站住了,表情肅穆,很認真地對我說:媽媽,我以後一定會給你買最貴的花圈。我笑着握住他的小手,問他:怎麼會想到送媽媽花圈呢?媽媽還要把你和妹妹養大才能死啊!兒子有些着急,望着我的臉一字一頓的說:媽媽,我是說你很老很老以後死了,我會買最貴的花圈給媽媽。我愣愣的看着我幼小的兒子,心裏感動極了。我的孩子該是多麼的愛我這個媽媽呀!我的孩子沒有學過孝道,這麼小的年齡,卻已經知道媽媽去世後要厚葬媽媽,這是一種多麼令人感動的孝啊!

生活的艱難磨沒了我的耐心,對着一天一天長大的孩子常常口不擇言,不知道兒子怎麼想,就算剛罵他出門,他也不忘說一句:媽媽小心。我知道他的意思,我的聽力不好,他是叫我過馬路小心車輛。心裏也感動轉眼卻還是態度惡劣的對我的孩子。看着演講臺上講課的老師,他主講的內容是要教好孩子學孝道和弟子規。我真想對他說:老師啊,其實我們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需要學習傳統文化的不應該是他們,而應該是我們這些自以爲是的父母需要好好地學習啊!

我的孩子真的是很聰明很孝順。那天大雨,兒子沒帶傘,看着已經放學了,又沒法聯繫他,只有呆在家裏站在窗邊望着車站乾着急。真是老天保佑,孩子下車時瓢潑的大雨居然停了。看着兒子輕快地步子過了馬路,我心裏鬆了口氣。進門後兒子很得意的望着我的臉說:媽媽,你兒子很棒,這麼大的雨身上一點沒淋溼噢!是啊,我的孩子是很棒!這麼大的雨居然沒淋溼自己,他很好的保護了自己的身體,他知道怕父母擔心,所以學會了保護自己,這不是孝又是什麼? 難道孝道真是需要學纔會嗎?

吃晚飯後坐在桌旁和兒子談論我去聽了傳統文化課的事,兒子很嚴肅的對我說:媽媽,學習傳統文化是好事,但是好多事情不能牽強附會,愛和孝並不需要寫到臉上。磕頭作揖只是形式,古時候是因爲沒有凳子,古人只有席地而坐,慢慢演變成了下跪。現在是新世紀了,有必要往地下跪嗎?難道下跪的人一定就是孝順的人嗎?還有節儉一方面是好事,另一方面卻是壞事,如果所有的人都節儉了,消費自然就少了,經濟自然就會停滯不前了,社會也就不會向前發展了。這樣好嗎?所有的事情不能只看一面的,我的媽媽。

我看着兒子,感覺好新奇,原來只是個高中生的兒子居然懂得這麼多事情,看來我怎麼樣辛苦也是值得的啊!在孩子的面前,我成了國小生,在古人面前,我也是國小生,在生活面前,我更是國小生,需要好好學習的更應該是我們這類自以爲是的國小生啊!這樣想想,我心裏豁然開朗了。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4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孝道講座,東山書院,麗江學校以及我們華南中英學校的許多優秀少年都講述了他們的事蹟。其中一個大姐姐的演講讓我最是感動,同時也讓我對“孝”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

那是一位六年級的大姐姐,她的爸爸在建築工地當工人,工作非常辛苦,她的媽媽也經常在那裏幹活。每當大姐姐看到她的父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時,她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於時,大姐姐決定開始到工地幫父母幹活,減輕他們的負擔。開始的時候,大姐姐的手上佈滿了繭子,因爲這項上作實在太累了。但想到父母的勞累,她堅持了下來,還幫她爸爸爭到了不少工資呢!

我在我們學校也被評選爲十佳孝心少年。有一次我媽媽炒菜時不小心被燙傷了,我連忙放下手中的作業,問道:“媽媽,您的手沒事吧?”媽媽說:“沒事,只是一點小傷而已。”但我還是趕忙拿了一些燙傷藥幫媽媽擦上。媽媽很高興的說:“我們家的小傢伙開始學會關心人了!”我聽了,心裏別提有多開心!但現在想想:和這位大姐姐比起來,我做的這點小事真的算不了什麼!常言道“百善孝當先”,孝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品質,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前我一直認爲孝就是聽爸爸媽媽的話,但聽過報告會中各位小孝星的分享後我深深的體會到孝是表現在多方面的:體貼父母,聽爸爸媽媽的話是孝順;理解與尊重父母,爲家長分擔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孝順,等等。

以後我也一定會向以大姐姐爲代表的優秀少年們學習,繼承與發揚優良傳統,做一個真正有愛心,有孝心的好少年!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5

一、感恩企業

“有活幹是幸運的,幹好活是幸福的”,我們要常常想起這樣一句話:“感覺自己穿鞋的時候,要想到有人還沒有腳”,知足是一種境界,要好好珍惜!

作爲一名企業員工,要懂得珍惜,珍惜自己手頭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崗位,珍惜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企業。要珍惜大家和諧相處、與人爲善的這個緣分。

今天,我們能擁有一份踏實而穩定的工作,應該感到幸運和自豪,要知道,還有多少人在奔波,在煩惱,在爲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彷徨。我們要爲自己是我們企業大家庭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要爲自己能擁有一個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工作崗位而感到高興;要爲企業能爲我們提供各種展示自我能力的舞臺而感到幸福。我們要感恩我們自己的企業,要對我們的企業說一聲“感謝”,只有這樣才能激起我們心中的無限感激之情和深深的報恩之意。

回顧過去,感恩現在,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明天。企業給了我們很多,很多,最需要我們感恩的是我們的企業。我們只有懷着一顆感恩企業的心,努力工作,才能對得起哺育我們的企業,對得起企業給予我們的那份收入。讓我們帶着感動,帶着愛心,帶着真誠,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那份美好,把握時代賦予我們現在的大好機遇,感恩企業,甘於奉獻,積極工作,儘自己應盡的責任,爲企業的騰飛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孝道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於父母。曾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無時無刻不牽動着父母的心。父母不僅賦於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成人,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愛、是言傳身教,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

爲了改善兒女的生存環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勞伴着我們茁壯成長的是父母日漸衰老,頭髮白了,背駝了,皺紋堆壘爬滿臉頰兒女成人後相繼踏出家門,成家立業。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當我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之後,特別是在撫養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無私偉大、不求回報的愛,“烏鴉尚知反哺”,然而,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回報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記,父母爲了讓我讀好書而省吃儉用;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不能忘記父母的千叮萬囑。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說,“日三省其身”,我們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爲,勉勵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錯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陋室銘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雖然房子簡陋,但是因爲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簡陋。個人品德是一個人的內在的涵養,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會因爲人的貴賤貧窮,漂亮和醜陋而劃分。

三、忠誠企業

很多工廠、企業都懸掛有這樣的標語“企業興我則榮,企業衰我則恥”。企業與職工之間就是脣亡齒寒的關係。沒有企業持續發展的良好形勢,就沒有員工發展提高的優良平臺,同時也無法保證個人收入的穩定。爲此,作爲職工,都應該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盡最大限度地爲公司多做一點貢獻。只有大家齊抓共管,共同奮鬥,企業纔會興旺發達,纔會有條件保證職工工作崗位的穩定性,纔會有能力增加職工收入、提高職工福利待遇。反之,若職工爲了一己私利、一己之便,消極怠工,玩忽職守,那麼就會給企業帶來損害,嚴重的會造成各種事故,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職工就要對自己的企業忠誠,就要培養這種“慎獨”的境界,進而形成習慣,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

那麼怎樣對企業忠誠呢?最簡單的表現就是,在工作中有人監督和無人監督都是一個樣,都要盡心盡力地幹好本職工作,不存在推委扯皮、應付差事等不良現象。對那種“漠不關心企業大局、本職工作得過且過”的行爲,我們都應該鄙視和制止。

四、推崇

要想成爲一個受歡迎和德高望重的人,都源於自己善於讚美和推崇別人的好習慣。我要向單位的一些老同志學習,學習他們爲工作的熱情,爲工作的投入,爲工作的犧牲。要向他們學習事事以工作爲重心,要以公司全局爲核心,要對公司發展有恆心。特別是同事申進京對社會無私地奉獻,這種大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推崇。

五、自檢

以往工作中想法很多卻不敢去做,其實敢想”不等於空想,更不等於胡想。做事情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認真負責,勤學多問能真正領會領導安排工作的意圖,不能偏差千里,對領導安排的各項工作有始有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能從工作中、業務中學更多的智慧,自己要不斷提高業務及其他綜合水平。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6

海倫長髮中心國小 趙春麗 假期有幸讀了李一冉老師的《孝道》一書,很有感觸。 孝是百善之首,孝道如果落實,百善自會落實,正所謂“孝道一開,百善皆開”孝好比是百善的一把鑰匙。我們之所以不能落實各種善行,就是因爲這些善行義舉被我們鎖在了自己心靈的陰暗處,而打開這扇門的鑰匙就是孝道。我們能將孝道完全落實在生活中,其他的善行自然會現前,因爲一個孝子不會讓祖上蒙羞,這樣的人有了能力自會忠君愛國,因此孝道是“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根本。

《孝道》一書中選了很多故事,如朱德元帥思母故事,唐朝清官狄仁傑“望雲思親”的故事 壽昌“尋母,棄官不仕”的故事, 小亮尋父,鍥而不捨的故事。這些故事既有古人,也有今人,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感人至深,篇篇動人,有的耳熟能詳,有的未曾聽聞,就是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要敬老、愛老、助老乃人倫之大道也。 書中有這樣的故事,有一個人從小就非常淘氣,母親管教他,他總是埋怨母親,成年後認識了一幫社會不良青年經常惹是生非,一次與人打架將人致殘,被叛入獄,每次母親去探監都勸他要好好改造,可他怎麼也聽不進去。不久,他在獄中鬥毆,導致自己的眼角膜破裂,這一次得到的教訓是,他將永遠面臨黑暗!當母親知道這個消息後痛苦萬分,爲了換回兒子的的光明,母親瞞着兒子將自己的眼角膜移植給了他,第一個星期過去了,以往這個時候,母親一定會帶着他喜歡吃的東西來看他。可是這一次母親卻沒有出現。

他有些沮喪,儘管平時他討厭母親嘮叨,又是一週母親沒來,他想母親是不是對自己失望了,放棄了,而此時的母親,是多麼想去看望兒子,可是她正在開始適應黑暗的生活,她怕兒子見到自己會傷心會影響他改造,所以她幾次走到監獄門前又回去了,就這樣兒子開始後悔、自責、思念、終於盼到了出獄的那天,他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媽媽早已準備了他喜歡吃的飯菜,以至於激動地不小心打碎了盤子割破了手指都無暇顧及,兒子看到這一切他明白了。他跪着、哭着、呼喊着說道“媽媽,因爲我 在街坊鄰居面前擡不起頭來!因爲我,您讓親人羞辱。父親責罵!現在又爲我這樣一個不孝子失去了眼睛。我對不起您,我發誓一定要重新做人,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來報答您的恩德......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母親啊,母親是無私的是偉大的。而我們是否對年老的父母有過厭惡知心呢?有一位母親,寫了這樣一封信給自己的孩子。 孩子: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的用湯勺,用筷子吃東西,教你係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擦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在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併忘記。

孩子難道你忘記了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你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爲什麼”嗎?所以,當我重複又重複說着老掉牙的故事,嘮叨着你已聽得厭煩的話語,孩子,體諒我!

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繫鞋帶,吃飯時,會弄髒衣服,梳頭髮時手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好嗎?只要有你陪伴在我左右,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涌上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着你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所以我們不要嫌老人的嘮叨會令人煩心,當有一天這熟悉的聲音離你遠去,你將會無比懷念......

當親人們微笑看着你,哭着來到人世間,你從呱呱墜地起,便註定應用一生的愛去澆注父母親因你而衰老的身軀,無論你是醜陋還是美麗,無論你是有所作爲還是一敗塗地,在父母眼中他們的愛沒有一分一秒因你的榮辱與得失而變輕,反之,愛的天平永遠傾斜於他們施愛的那一方。 如果我們有過這樣的行爲,或者更多,就應該反省和懺悔,要重新把愛找回來,用赤子的心來孝敬父母!最起碼要做到使父母衣食無憂,順心安樂這是小孝,如果能做到使父母光耀門庭,以德拔親,行道自德,使父母成就生命大孝,大大孝就更好了!

“烏鴉尚反哺,羊羔猶跪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畜”有善孝爲先,它是我們對父母最真切的報答,是愛的一種最樸實的表現。孝心是無價的,唯在心靈深處才能感觸。孝可以是節日時給父母雙親送的一份小禮物,證明你還惦念着雙親,可以是常回家陪父母拉拉家常,吃頓飯,實在沒時間也可以三天兩頭打打電話問候一聲,父母求的不是你給大把大把的人民幣,大大的房子,房子再大也是空的,房子是大了可是人卻少了,就剩老兩口了,就象央視公益廣告那一幕一樣,母親張羅了一桌飯菜,可是沒人回來“忙、忙、忙點好”這句話道出了老人的孤獨,寂寞,無奈我們的父母他們吃不了多少,也穿不了什麼,他們希望的是你能常回家看看,缺的是與子女其樂融融的相處,是寂寞時候的陪伴,是生病時的一聲問候,照顧。其實父母不求別的,就希望年老時子女惦記着如果能陪伴着那就更好了。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千萬莫等“子欲養而親不待”之時,讓我們用關愛去撫平父母額頭上的皺紋吧,陪伴我們的父母度過最美的夕陽紅吧!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7

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蹟。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卻是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爲他忙碌,爲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能感受到,胎兒躁動的時候父親倖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的時候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我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父母回贈我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我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的時候,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我們心靈的創傷,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說,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爲先。"父母無私的愛並不希圖什麼回報,但是做子女的卻是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願和行動。當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父母品嚐的時候,父母感覺是很香很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父母時,父母喝起來是很甜很甜的;

當你學會洗衣服、起牀疊被、整理屋子的時候,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範。

"孝爲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開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後要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爲公"。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8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當父母都老的時候》,文中說的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

當我們都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們,請你們做兒女的理解我們,對我們有點耐心不要嫌我們整日嘮嘮叨叨,前言不搭後語,其實都是爲了你們好!

當我們吃飯是嘴漏,把飯菜與口水流到衣服上師,你們千萬別責怪我們,也不要嫌我們髒,請你們想一想:當初,我們是怎麼手把手的給你們餵飯的,是如何爲你們擦屁股端尿。

當我們說話是,忽然忘了主題,請你們給我們一點回想的時間,人老了,難免有些遲鈍,讓我們想一想再說。其實,談論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們在旁邊聽我們說下去,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當我們漸漸變老,直到彎腰駝背,老眼昏花,甚至是病倒不起,請不要悲傷,這是自然的規律。你們只要能給我們送口飯,添點衣服,時常回家看看,我們就知足了。

當我們老了的時候,請多給我們一點愛心吧!當初,我們引導你們走上人生之路,如今請陪伴我們走完最後的路程。我們會回報你們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這我們對

你們無限的愛!

是的,孝敬其實並非一定需要多少金錢,只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就行。而處於學生時代的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隻懷有感恩之心。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的感恩。"烏鳥私情,願乞終樣。"這是鳥兒的感恩。努力學習,實現夢想。這是我們的感恩。是的,其實感恩很"簡單",其實孝敬很"簡單"。只要我們努力學習,考上大學,贏個美好的未來,讓父母以我們爲傲,以我們的爲榮,幸福地過完後半生,這就是對父母的孝敬,對父母最好的回報。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拼搏,圓自己的夢更圓父母的夢!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天下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是的,我們要珍惜時間,趁父母還健在趕緊孝敬吧,否則我們做兒女的將永遠後悔。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9

常言說“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礎、道德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穩定與發展的精神動力。當前社會隨着經濟的發展,經濟利益的驅使,追逐物慾等思想侵蝕了一些人的頭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益複雜化,一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改變,人們對精神層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長孝親的傳統美德逐漸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識,也以沒時間、沒精力等各種藉口,不能把“孝”付諸於行動,人們思想中的“感恩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出現了滑坡現象。市委市政府適時開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爲了弘揚中國的這種傳統文化,讓每個幹部職工在“孝德”教育中心靈得以淨化、啓迪,在實踐中體會、感悟、認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長孝親、感恩父母的過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並將這種感恩之心付諸行動,讓“愛與責任”的體現昇華至愛自己的崗位、感恩父母、感恩領導、感恩同事……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最終實現思想境界的昇華。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於父母。曾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無時無刻不牽動着父母的心。父母不僅賦於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成人,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愛、是言傳身教,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

爲了改善兒女的生存環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勞……伴着我們茁壯成長的是父母日漸衰老,頭髮白了,背駝了,皺紋堆壘爬滿臉頰……兒女成人後相繼踏出家門,成家立業。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當我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之後,特別是在撫養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無私偉大、不求回報的愛,“烏鴉尚知反哺”,然而,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回報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記,父母爲了讓我讀好書而省吃儉用;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不能忘記父母的千叮萬囑。

孝德教育讓我真正懂得了如何盡“孝”?而不能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人生苦短,要懂得及時行“孝”。 “孝”分“小孝”、“中孝”、“大孝”,而“孝”的最高境界是行“大孝”,孟子曰:“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俗話說:“羊知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只有孝敬父母者,才能懂得“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義,才能領悟人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愛的真諦,纔有可能在“老吾老”的基礎上將愛與善擴展到“人之老”,纔有可能昇華出大愛大善的崇高品格,一個社會,只有人人善待父母,才能使善良得以弘揚,關愛得以傳遞,溫暖隨處可見,才能不斷走向文明、進步與和諧。可見孝是世間一切美好品質的源頭,是“百善之先”。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說,“日三省其身”,我們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爲,勉勵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錯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陋室銘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雖然房子簡陋,但是因爲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簡陋。個人品德是一個人的內在的涵養,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會因爲人的貴賤貧窮,漂亮和醜陋而劃分,它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會發出它耀眼的光輝。

通過學習,使我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爲,對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過失及時的得以糾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斷的提高,我一定會以此爲契機,把愛與善的種子撒遍人間。讓我們大家一起重塑道德靈魂,使人性的光芒永遠熠熠生輝!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10

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拒絕是接受,全在老人的指引,心靈的抉擇。

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爲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醜,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繫於一瞬。

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您,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矇蔽心靈,爲老人,爲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爲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隻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後世;香九齡爲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您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您回報。

一個在暴風雨中求生的人,會奮不顧身挽救老人的性命;一個在沙漠裏跋涉的人會毅然解下腰間最後一壺水給老人;但也有人把老人騎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爲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爲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方向啊!田地、房屋、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麼多幹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同情淚?也沒有人再來幫助您。

如果您是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您是沙鷗,就懂得贍養;如果您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您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如果您是您,一個不願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您,就做個清純無比的您,捧上如雪的孝心——乾淨、漂亮,拋開一切污穢,所有自私,學會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如果孝敬變爲傳統,世界將更美好。您會發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您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11

馬老師說的一席話觸碰到人的心靈,讓我在浮躁中找到了寧靜。人每天都在忙碌着,很多人卻忽略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真情,就是人們常說的“子欲養而親不待”,有些人有些事當你想去珍惜和關心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老師講到人生兩件事情不能等:行孝和行善,人生就這麼短暫,孝敬父母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在觀看一段關於父親關愛兒女的視頻後,我已經滿眼的淚水,看到了這對滿頭白髮的老人,我的父母也浮現在我的眼前,畢業工作以來,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最多的時候變成了電話的問候,其實,他們只想經常看到自己的兒女在身邊,經常得到兒女的關愛,因爲他們真的在漸漸變老,當父母白髮蒼蒼的站在我們面前,是否問過自己,我們對父母夠好嗎?

可能孝順父母說出來很容易,但有幾個人能做到呢?就像老師所說,我們所做的永遠也報答不了父母,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瞭解自己的父母?在回答親情問題的時候我很慚愧我沒有答出關於父母的所有問題,所以我暗下決心,從今天開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孝順不難,就是對待父母用心,用真心,即使他們老了、行動緩慢了,也耐心地照顧他們,讓他們的內心不孤單:就是不和父母抱怨,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掛斷父母的電話,不讓他們傷心:就是不找任何推脫回家的藉口,即使幾小時的時間可以看看父母,也可以讓父母高興好多天。可是老師所播放的虐待孩子的事件和國內外發生的慘不忍睹的殺害親人的視頻,讓我感到這些人道德和教育的缺失,更感到教育對於人有多麼重要,作爲老師的我,要對孩子更有責任感,他們真的需要正確的引導,需要良好的榜樣。

對待父母是這樣,對待工作也一樣,在幼兒園裏的每個人,都是一家人,做的事情都是爲了這個大家庭更好,所以,不要抱怨工作的多與少,輕與重,做好每天的本職工作,也不忘伸手援助他人,對信任我們的家長和孩子懷着真誠的心、感恩的心,尤其對孩子充滿愛和尊重,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記得他們有着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讓孩子以老師爲榜樣,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才。

這節課讓我成長了很多,我會以傳統文化爲基礎,規範自己的言行,沉澱自己的心境,感恩生命中的每個人,做一優秀的偉才人!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12

寒假期間學習了孝道文化,看到“跪羊圖”的時候,真的是很感動。一段《跪羊圖》讓我的心酸了,痛了。反思,深思??是啊!平淡的生活和匆忙的工作是乎佔據了我們的心靈,孤身在外的也好,一家都在身邊的也好。有幾個真正的把父母恩放在心上的呢?外出的人啊,你們可曾常打電話問問二老可否安康?成家立業的人啊,你們可否常回家看看?當我們每天都在爲生活忙碌的時候,又可否體會到“父母依窗扉,苦盼兒女的消息”的那份情。一段《跪羊圖》撥開人們被世俗塵封的孝心,想到一直被我們忽視在遠方的雙親,鼻子酸了,心痛了。前進着的人們,似乎忘了想像,忘了去回憶。想象是誰十月懷胎辛苦生下我們?回憶成長路上,是誰張開雙手環着蹣跚學步的孩子?是誰用盡半生有心血去培養、去教育子女?又是誰爲子女的成家立業愁白了雙繽?

一段《跪羊圖》讓我懂了什麼叫“可憐天下父母心”,誰都無法真正體會到父母對子女付出的那份心。但我從那以後就很自然的去留意那些長輩了,他們所做的一切,我開始細細的體會他們的用心。從小就一直在學“世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這句話,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倒背如流了,可從來沒有去揣摩這幾個字的真諦。

一段《跪羊圖》也讓我開始沉思了,人生短暫,先爲人子女,然後爲人父母。自古父母育兒,兒孝父母,這是一種人性的傳遞。就因爲有了這種美德,才讓人的一生有了溫暖,有了感動。我不曾廣閱論“孝道”的書籍,也沒有作家那般表達能力,無法寫出動人心魄的句子。我只能用自己最質樸的語言表達我的感受。我不曾是一個合格的孝女。我在父母面前也任性,也曾不顧他們的'感受,也曾傷害過他們。但我也不斷的成長中漸漸的明白。孝,是一種本性的感悟。是人類最人性的表達。孝,就是讓他們一切都好。

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了,但是我現在力所能及做的就是有時間常回家看看,多關心關心父母,陪他們談談心。

“做人飲水要思源,纔不愧對父母恩”的確如此,對家裏盡孝,工作中盡忠。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13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生命品格的終極評判。在傳統的道德理念中,孝道始終是擺在第一位的。因爲孝道是責任是義務,是品行是良知,是感恩是回報。沒有孝道就沒有人道,一個缺乏孝道的社會,人間友善和親情之愛就難以爲繼。因此說孝道是生命中永遠不可或缺的一道至臻至善的品行。

從兒時開始,我們就接受了“百善孝爲首,孝道大於天”的品德薰陶,並把這作爲人生的第一課刻進了心靈的深處。教育者的宗旨就是要讓這孝道的品格能在每一顆幼小的心靈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使孝道的光茫成爲人間永遠的溫暖……

天地有情,孝道無價;不盡孝道,何以爲人?孝道是人性和品德的張揚,是生命和道義的舒展,是心靈和良知的感應,是持之以恆的堅守,是無怨無悔的付出,是盡職盡責的表率。

生命是一個輪迴,人都會蒼老的,都會有年老體衰步履蹣跚的時候,回報父母,感恩父母是我們最基本的做人原則。父母含辛茹苦的爲我們操勞一生,他們曾經爲社會做出過貢獻,又爲扶養我們盡心盡責並歷盡艱辛,他們把全部的愛和親情都傾注在我們的身上,那父愛如山母愛如海的博大厚重的情懷,無不在每個子女的心靈留下刻骨的記憶。如今,當他們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時,理應得到社會和子女的尊敬、關心和照顧,讓他們享盡天倫之樂,安度幸福的晚年,這不僅僅是社會的職責,更是我們作爲兒女應盡的責任。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孝道所要詮釋的核心內涵。老有所養、老有所靠、老有所醫、老有所爲、老有所樂,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也是老年生活應有的幸福景象。作爲子女更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恩,爲他們創造更加舒心的生活環境,讓孝道的光茫永遠溫暖着我們父母的心靈。

古有二十四孝圖,無一不是孝道的楷模。其精神和品行至今令人感動,我們未必要全盤照搬照學,我們新時代的孝道不但要有傳統的滋養,更要有時代嶄新的元素和內涵,這種孝道纔有更爲長久的生命力。

生命經不起太長的等待,孝道同樣經不起太久的徘徊。因爲孝心有期,子欲養而親不在時,則是一種抱恨終生的遺憾,盡孝要趁早,人生永無悔。

孝道需要真情的付出,需要心靈的投入,需要品格的支撐,需要時光的檢驗。人生孝道是點點滴滴的彙集,是絲絲縷縷的關懷,是春風化雨的滋潤,是冬日陽光的照耀,是心靈深處的呼喚,是歲月留痕的踐行。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14

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拒絕是接受,全在老人的指引,心靈的抉擇。

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爲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醜,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繫於一瞬。

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是想告訴你,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矇蔽心靈,爲了老人,爲了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爲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隻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後世;香九齡爲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你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

一個在暴風雨中求生的人,會奮不顧身挽救老人的性命;一個在沙漠裏跋涉的人會毅然解下腰間最後一壺水給老人;但也有人把老人騎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爲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爲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方向啊!田地、房屋、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麼多幹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同情淚?也沒有人再來幫助你。

如果你是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你是沙鷗,就懂得贍養;如果你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你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如果你是你,一個不願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你,就做個清純無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乾淨、漂亮,拋開一切污穢,所有自私,學會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如果孝敬變爲傳統,世界將更加的美好。你會發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孝道文化心得體會15

“百善孝爲先”這是中國人從古至今不變的認知,不孝道作爲道德的根本。當今社會文化在進步、時代在變遷,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從,被人所繼承。讀了《論語》中的《爲孝》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孝道的真諦。

孝乃是《論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一喜爲父母還在世而喜,一懼,因父母年高而懼。也有許多人覺的自己已經盡到了孝道了,他們都說“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孝道乃是心爲先,行爲次。面對父母,今天的兒女應該要問問自己:如何讓老人因爲有自己這個孩子而感到自豪,我們怎樣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現代歌唱出了許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麼,不在乎你給與他們多少。在乎的僅僅是你對他們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們只要能看見你們,那麼他們就會覺的他們是最幸福的老人。在孝敬父母的時候我們要做到一點:“事父母,能竭其力。”我們在孝敬父母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到竭盡全力,儘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爲先,行爲次。當往往

我們把這竭盡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對於父母,我們竭盡全力了嗎?

孝,乃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依從、感恩的心理。嬰孩呱呱落地,從此即與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親者,無過於父母雙親。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爲子女的成長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種慈愛之情,嬰兒即能感知。待其稍長,略具智識,即開始教以孝道,即教導孩子體認父母之辛勞,要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回報父母。這樣教,這樣說,這樣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範圍之內。孩子雖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樣的疼我愛我,我學父母的樣,也應該如此這般去疼父母愛父母,從而使孩子從小即體悟到愛父母是怎樣的一種滋味。這種情感體驗,就是在孩子天真無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顆“愛”的種子。從小即知愛父母,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長大後就會很自然地愛兄弟姐妹,愛周圍的人,愛國家,愛社會,愛人類。可見,中國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遠,由易及難,一步步培養出孩子的愛心來,最終使孩子養成一顆對人類全體大公無私的愛心。而這一切,都是打小從教孩子孝道開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開始,又是一切教育的歸宿。所以中國人說:“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說父母疼愛子女在相當的程度上是本於天性,那麼教孩子孝道則是一種人文教育,是後天教化的結果。固然在

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勞,要盡我所能來回報雙親,但這種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時施以正確的教導方法,使之生根、發芽、成長、堅固,則此種感恩的心情很快會泯滅掉。不知不覺中,認爲父母疼我愛我乃天經地義之事,已經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至於我也要疼父母愛父母,因無人教無人提醒,沒有成爲我的生活習慣,乃漸漸遺忘於腦後,最後則渺然無知矣。幼童時期就沒有引導孩子形成孝道的觀念,沒有使孝順父母成爲孩子的自覺行動,長大後卻埋怨孩子不懂孝道,豈非是緣木而求魚!打小就培養孩子的孝道精神,從娃娃抓起,這是最關鍵的,也最容易見成效。所以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中國人的老話:“愛子,教之以義方”,而孝道,就是義方之最大者。

《史記》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 源,是人生的啓蒙老師,是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倘若沒有父母的撫養,自己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爲參天大樹嗎?世間最可報答的人是誰?依我看就是父母親。自己本 事再大,官職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過河拆橋。正如一首詩中寫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爲人子女要孝順,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

尚知哺乳恩。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愛別人呢?

標籤:心得體會 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