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學期開學工作會議上演講

開言:我們曾對過去一年進行了全面的總結,但我們不能不看到,霍邱二中在20xx年出現了許多方面的問題,我們自身感覺到的,社會評價的,同志們關心的是我們存在一些問題:校外兼課基本上失控;生源再次步入低潮;教師對班子成員出現了信任危機;學校規章執行難度加大;教師敬業精神下降……。xxxx年教育將面臨兩項重大改革:一是教師工資中活的部分將不再打卡,全部由學校根據個人績效重新分配,如何分配並以此調動而不是挫傷教師積極性是當前迫切需要研究與探索的問題;二是全面推行評聘分開,可以高職低聘,也可以低職高聘,如何分開以此理順關係調動而不是挫傷一線教師的積極性也非常棘手。因此,我想就同志們所關心的問題,目前我們所存在的問題在這裏與同志們探討,以期統一認識,達成共識。

學期開學工作會議上演講

一、關於對管理的理解問題

我們學校有位老同志對“管理”給予這樣的理解:高明的管理者就是不管理。我們一些同志也提出這樣的觀點:我們學校存在的問題,根本上在於管理跟不上。我們來看看一位管理學家是如何給管理下定義的:世界上存在的一切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管理問題。過去,我們對管理提出這樣的觀點:管理的效果,取決於管理者水平與素質和管理對象的素質,理由是許多在別的學校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在我們學校卻行不通,或執行的不好,或執行不到位。當我聽到別人對學校的管理提出批評時,我會說是我們的管理者素質和管理對象素質跟不上,爲此,還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人就直言,說我們的管理對象及管理者素質不高,無疑會傷害我們的班子成員和我們的教職工的自尊,其實客觀上卻有此嫌。最近我對管理有了更新的理解,我提出來想與大家探討,目的是想通過討論,使我們每個人都明確管理到底是哪些人的事,管理效果又取決哪些方面?管理,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管,就是一種有形的或無形的約束,二是理,就是理順各方面的關係,使各方面的效益最大化。

1、管,是一種有形或無形的約束

管有兩種理解,一是狹義的理解,就是人治,是權力的體現,往往體現決策者的意志,體現當權者的武斷,有人甚至把管與官聯繫在一起,官能管人,當官就是要當管人的官,當官就要講話算數,也不問“管”的是否有道理,“管”的方法是否得當。二是廣義的理解,管是一種有形的或無形的約束,這種約束可以是紀律的,、法律的、規章的,還可以是道德的,當然也可以是人本位或官本位的。古語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方圓就是一種良好的秩序狀態,所謂“管”,其實就是用規矩去管,通過管達到形成一種良好的秩序。管,能否起效果,能否爲被管的人接受,關鍵看兩個方面,一是來自管一方面的,管的出發點、目的性、價值性意義等,二是來自被管一方面的,就是自覺性、主動性和定向性的服從意識。除了人本位或管本位的管,在管上可能帶有主觀性或功利性或有一定的價值取向,但無論是法律、法規、紀律,包括道德方面的約束,往往是全社會或一定人羣範圍內認可的,基本價值取向是人文化的,大衆化的,民俗化的,即使是帶有政治色彩,也是在一定政治背景下爲政治服務的。另外,管還應該是雙向的,一方面,體現以制治校的原則,學校爲了維護學校及更廣大教職工的利益,制定了一些具有約束力的制度與規章,國家爲了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事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社會爲了促進人類文明健康,人們還共同形成了一定時期一定背景下的倫理與道德,這些都是“管”的依據,都是約束人們操行的軟硬件,是客觀存在的,也不是針對個人的,而是對全社會或全校教職工都有約束力的。另一方面,針對這些客觀約束的存在,管理對象首先應該意識到它們的存在,應該清楚作爲一個教師,一個拿國家奉祿的職工,其言行應該受到哪些約束,應該時刻主動地意識到這些有形或無形的約束力的存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只能做到什麼程度,哪些是事情屬於特殊要求,哪些事情需要自我克服。有人對學校產生信任危機,認爲學校包括我講話不算數,認爲一些地方管不了,沒有管到位,客觀地講確有如此,如果在這些方面有些問題,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學校決定的主觀性多了一點,理性少一點,脫離了學校實際,脫離了“人”,對遇到可能的困難思想準備不足,結果導致很具體的問題不能落實,二是少數人缺乏約束意識,自我的多了一點,張揚個性時過了一點,大局意識少了一點,本不具有針對性的約束遇上了對號入座的人,又加上手段軟了一點,執行起來感情色彩濃了一點,結果導致了學校的有些決定打了折扣。我還想聲明兩個管的具體問題:一是學校的管理規定,可以說當初從不是針對具體人的,只是針對學校工作某些環節出現的問題而採取的措施,比如年終福利發放問題、全員論文評選問題、教師外出兼課問題等;二是學校的決策並不是我一個人講了算,我可以對我的決定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廣大教職工負責,也能負得起這個責,因爲我是校長、法人代表,但並不意味着我可以獨斷專行,我可以胡搞瞎指揮。因此,我認爲無論是在社會上作爲社會人,還是在學校裏作爲一名職工,我們的言行時刻都要有一種約束,都要理性一點,凡事都不能超出一定的度,都不能違背法律、法規、紀律,也不能有悖常規、傳統和社會道德。我們不能沒有約束,無法無天,我們不能無視學校的存在,無視學校有關規定的存在。無論我們幹何種事情,這種約束不應該直接來自上面的,也不是來自權力傾向的和來自時刻提醒的,而是都要有一種精神上的自我約束,一種自覺主動的約束。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想一想這是否與常規相沖突,是否與學校的管理規定有矛盾,是否與道德情感相違背,是否與大家或集體利益相牴觸,是否與爲紀律、法律所不容,是否是個人情緒化的表現,是否是個人功利化的趨動,是否是個人自由化的指向。我想對被管要有一種全新的理解,我們被管不是去服從誰,也不是向權力的屈服。因此,管,實際上是一種推行制度與措施的過程,管,是促進學校發展與進步的一種手段,管,也是道德與思想、行爲的一種有形或無形的約束。“管”的條條再多,“管”制度再健全,管理者水平再高,管理對象沒有約束意識、規則意識,而是有意或無意去對號如座,不給管,不服管,甚至無理取鬧,再高明的管理者也無法進行管理。所以,管理者之所以有時難以實施管理,或管理不到位,有管理者的問題,更有管理對象的問題。如果我們的教職工都有一種約束意識,我們的教職工都能按學校規章制度和要求、教師的職業操行去行爲,我們的管理者也就輕鬆了,我們也就不會遇到矛盾了,也就不可能存在無理取鬧的了。

管與被管,本身雖然是一對矛盾,但絕不是有指向的、激烈的衝突,更不是戰爭,但我們的管,有些情況下往往會演化爲衝突,甚至是戰爭。我們平心而論,我們的管,哪一項不是爲了學校生存發展的需要,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爲了保護大多數或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的需要呢?種了人家地,荒了自家田要不要管;不備課、不佈置或批作業要不要管;缺課、缺勤要不要管;班主任收費不公開要不要管;欠了學校的錢要不要管?等等!不管不行,不管只能使學校跌入萬丈深淵,只能損害更廣大教職工的利益。

2、理,是使各方面的效益最大化

理,是梳理,理順的意思,具體一點就是理事,就是協調各方面的工作,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使各方面效益最大化,它體現的.是一種合作意識、一種協調意識、一種理解意識、一種配合意識、一種責任意識、一種規則意識和一種補臺意識,體現的更是一種奉獻精神、團隊精神、敬業精神和犧牲精神。理,本身就是爲規則與規矩服務的,離開了理,無論是縱的關係,還是橫的聯繫都不可能協調,工作和思想也就不可能順暢,最後管也就成了空話,措施與職責也就不可能落實到位。當然,理也必然要求管理對象給理,講理,要求在理,言語在理,行爲在理,人在理中,理在情中,理在規矩之中,理在法規之中,理在道德之中,切不能不可理喻,也不能強詞奪理,更不能無理取鬧。作爲管理者,理也需要講究方法、注意策略,理更需要管理對象的理解與支持,管理者要會理、在理、有理,也應該以理服人,以理理事,以理行爲,以理治理,以理理順關係,以理求得理解,理在理智之中,理在理性之中,理在理解之中,切不能不知所理,也不能以權代理,以勢壓理,更不能不講道理,目無法理。因此,理也應該是雙向的,沒有高度自覺、高度配合、高度責任感、高度規則意識的管理對象的支持,沒有會理、懂理、善理的管理者的自覺、主動、用心去理,上下的氣就不能順,管理者的威信就難以提高,我們的一些規章就難以落實,我們家就不能和,學校也就不能興,事業就不能發展。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大家都是理事者,只是理的依據有所不同,理的內容不同,理的對象不同,如果說這些不同是因爲權限和職責問題,那麼理的效果不同更多的則是主觀上的問題,很可能存在理的方法、理的能力、理的策略問題。作爲校長,我要理的是全校的方方面面的關係,宏觀上要引導學校健康地發展,協調全校各方面的工作,雖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會用心去理,主動去理,也會自覺去理,微觀上我也要理具體的事,我的時間多一些,興趣愛好少一些,心思多一些,性子急一些,能理的事我會自己的理。作爲副校長,他們要理的是他們那一塊的事,部門負責同志要理的是那個部門的事,要做具體的工作,現在羣衆對學校班子有意見,班子威信低,爲什麼呢?就是兩個問題,一是少數同志不集中精力理學校事,理本職之事,這種情況是工作缺乏主動性與自覺性的表現,他們往往因爲有能力,而是在自己的崗位上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理事,或是理的不是應該理的事,理的不是羣衆要求迫切的事;二是教職工對其所理之事不滿意,這裏也存在兩種情況,一是不用心,不用心就不能顯示能力與才幹,二是能力有問題,工作上難以勝任,甚至不能以身作則,威信自然沒有。我們廣大教職工的平時工作就是理事,職員同志就是要把學校分配的工作和本職崗位工作幹好,而且知道什麼時候理什麼事,如何理?教師就是要理好教學上的大事,要理順學科內與學科間存在的各種內在聯繫,還要理順學科教師之間的默契,更要理順學生與教師、班主任與教師、班主任或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係,還要正確處理好在教學過程如何實現知識技能目標、過程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等。但我們看到,一些教職工不理或不用心理本職工作之事,不理或不自覺理學校發展之事,不理或不想理個人事業進步之事。我們說,我們的教職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教職工能創造價值,爲大家爲集體創造物質財富和社會財富,是學校無形或有形資產的創造者、原始積累者,我們說他們的勞動是創造性勞動,另一部分勞動是從屬性勞動,不能直接創造價值,他們的工作又必不可少,在現有體制之下,是政策性的照顧,無可厚非,但他們的工作往往舉足輕重,工作得不好很可能會內耗學校的資源。因此,這些同志一定要爭氣,不能直接創造財富,是不是可以保護財富,對學校資源起到保值的作用,當然也要想着爲學校、爲社會創造價值,至少要爲創造性勞動做一些服務性工作。但確有些職工不像話,無事可理,有事不理,上班門一鎖走人,打牌甚至大白天去跳舞。但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有些教師在認識上也存在極端,認爲學校每年的收入都是教師創造的,就應該比職員多拿,其實職員的勞動與教師勞動的主要區別是簡單勞動與複雜勞動的區別,是社會分工不同造成的,這實際上是人們思想太功利化的一種表現。類似情況還出現在插班生費的分配上,一些班主任在對待所謂主科、副科、小三門問題就有功利化傾向。關於插班生費學校早就有態度了,前些年我們的學生外流,今天形勢好不容易好轉了,大家得點實惠是應該的,有人認爲學校提成100元不妥,有人對非大學聯考科目、文化課與小三門課另立標準。學校年底公佈插班生數,給了班主任一個清白和教師一個明白,在教師反響很好,但沒有想到又出現了新的情況。

因此,我想,無論是管,還是理,都離不開高素質的教職工隊伍的配合、支持、協調、理解、自覺、主動,特別是主人翁意識與愛校如家的精神,每時每刻地都要想到我生活在社會之中,我是一位爲人師表的教師,我們的行爲就應該有一些有形或無形的約束,作爲一個霍邱二中人,我們就應該把自己置身於霍邱二中的發展之中,年底每個人都領到了20xx到4000多不等的錢,可以這麼想如果沒有霍邱二中的今天的發展,能領到這些錢嗎?因此,我想我們是霍邱二中人,就要時刻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意識,時時要理學校發展大事,理個人事業進步大事,理教書育人大事,還要成爲謀事之人,成事之人。我們還要有強烈的是非感,要用事實、用良心說話,不要無中生有,惹事生非,如果沒有一點人情味,沒有一點是非感,沒有一點正義感,沒有一點善惡感,那不等於行屍走肉了嗎?我們衷心地希望我們的同志都要有正常而平靜的心態,在觀念上、在行爲上有一個大的轉變,真正把以誠待人、以善處事的工作思路落實在教育教學中,落實在工作之中,共同維護霍邱二中來之不易的發展與穩定局面。

二、我們的教師如何對待差距問題

我們看到,我們與兄弟學校相比我們確有差距,我們與現代化教育體制要求相比,我們的差距更大。我們差在管理上,差在觀念上,差在覺悟上,差在我們每個人的目標定位上,差在我們每個人的思想意識上。霍邱二中雖然還不是家長與社會心目中最爲理想的學校,但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現在能夠在任何場合都理直氣壯地說“我是霍邱二中人”,我們沒有也不應該有一絲一毫的自卑感,我們沒有也不會有一點一滴的遺憾。因爲我們曾擁有過輝煌的發展經歷,我們曾經創過造驚天動地的奇蹟,我們曾憧憬過霍邱二中美好的發展未來。但在我們冷靜的時候,是否有應該這樣的思考,我們雖然創建了省示範高中,創建了省文明單位,但我們發展了嗎?我們進步了嗎?我們覺悟了嗎?我們有新的起色了嗎?我們的觀念與意識轉變了嗎?我們要思考,我們要自省,我們要反思,我們要自責,我們從骨子裏要發奮,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來自不易!同時我們也要思考,你打牌能包贏嗎?校外帶課你能帶一輩子嗎?吃喝、跳舞你能得到永久的精神寄託嗎?新的一年又開始了,特別是春節剛剛過了,我們應該收心歸位了。我們每位教職工不爲今天考慮,也要爲將來着想,更要爲學校謀劃,學校是我們身心永遠的寄託,學校是我們事業發展永遠的根!爲此,結合我們學校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兩方面的要求。

1、我們都要增強五種意識

觀念與意識是我們行動的先導,是管理出效果、出成績的前提,是學校發展與個人進步的精神支持。我認爲,爲了進一步縮小與兄弟學校、與現代教育體制要求要求之間的差距,我們首先應該樹立以下五種意識。

⑴規則意識

全市教學工作會議上,丁局長向全市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增強規則意識,無論是在國際環境之下,還是在教育的大背景下,或是在學校這個小社會裏,規則都非常重要。一方面,我們要用規則去保護自己,維護規則的嚴肅性,另一方面,我們要按規則去辦事,增強規則的約束力。具體我們學校內部,增強規則意識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包括學校的決議、決定,職代會通過的方案等;②信守大衆化的教育傳統,也即守好教書育人的道;③遵守教師的職業道德,不斷維護教師的職業師表形象;④嚴守做人的基本原則,學會尊重人,知道如何贏得別人的尊重;⑤遵守法律法規,不能損公肥私,不做損人利已的事,更不做損人不利已的事。

我們每位教職工都要做教書育人的模範,做執行紀律與法規的模範,在家做好父母,在校做好職工,在社會做好公民。

⑵大局意識

把我們每個人置身於學校與社會這個集體之中,我們就得服從大局,大局意識是團隊精神的一種直接體現。我們的教職工絕大多數還是非常顧大局,識大體的,但也有一些不顧大局的情況存在。不顧大局的情況常有三種情況:一是明知某種行爲會對學校構成損害,但爲了個人利益甚至是微利,而不顧大局;二是對學校工作一貫支持,但觸及到某個人利益,而翻臉不顧大局;三是因爲對校長或學校有意見,遷移到對學校的不滿而不顧大局。我們認爲我們的教職工從以下幾方面增強大局意識:①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樹立霍邱二中人的形象意識,都要極力維護霍邱二中聲譽與形象,家醜不能外揚,事實上有人攻擊我們,招生反宣傳多種情況下都是我們自己提供的“子彈”;②即使對學校某個人有矛盾,包括對我有意見,甚至是仇恨,不能去揭學校的短來達到個人目的;③我們要維護學校管理規定的嚴肅性,不能爲了自己的或局部的利益去否定學校做法、去破壞學校的規章;④以一棵平常的心態對待我們工作中的失誤,通過換位思考來理解我們的一些行爲,經常這樣想:“校長有校長的難處,我在那個位置上也會這樣做的”;⑤牢固樹立“以誠待人,以善處事”的管理或處事思路,不該做的事不做,不該說的話不能說,時刻思考我的言行是否對學校不利,是否影響學校的形象,是否造成後果。

我們都要有一種“學校因爲我的存在而添彩,我因爲在這所學校裏工作而自豪”的意識,自覺維護霍邱二中來之不易的發展、穩定的局面,積極創設一個奮發向上的、精誠團結的、互相理解的團隊。

⑶責任意識

我們教職工職業行爲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責任意識和強烈的事業心。沒有責任心的人,工作起來只會應付,質量與效益就會大打折扣,最終就會導致學校社會聲譽下降,形成惡性循環。就我們學校來說,責任意識不強主要表現爲:一是備、批、教不認真,或準備不充分(舉六安一中期考的例子),二是對學生關心不到位;三是對學校工作甚至本職工作漠不關心,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四是對自己不負責。目前社會上包括學生及家長評價我們教師時,最不滿意的是我們的教師責任心不夠,特別是與兄弟學校(六安一中班主任、霍邱三中的張茁等)相比時能列出一系列事實。責任心是出成績、出效益的前提與保證,責任心是教師最根本的職業品質。我經常講,教師必須愛崗敬業,即使不愛崗,在沒有離開教師崗位之前,也必須敬業,因爲我們面對是的活生生的人,我也經常把教師與醫生的職業行爲相比較。作爲我們的教師的責任意識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①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千萬不能把書本知識講完就算完了,而是要顧及另一端,如何讓學生明白、學會,更爲重要從中學到方法;②關心、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特別是班主任,我們家的孩子是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冷暖、飢飽、身心都要關注到,早上沒有來,起牀了嗎?晚自習沒有來,有事嗎?曠課,出問題了嗎,我要多問幾個爲什麼,多操一點心,家長會記住你的,孩子會記住你的。王局長在教育工作會上就講了一個令家長感動的故事。③一定要注意出勤,有事可以請假,可以調課,不能空,那麼多雙眼睛期待着你,那麼多張嘴將要出去宣傳你,作爲教師沒有什麼情況比曠課更嚴重的了。今年評優,只要有缺勤的歷史,根本不能評爲優秀,至少我不會同意。王局長講到一個家長打電話反映某學校的一個問題,喝醉酒的事,我總懷疑是說我們的。④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對自己的前途與將來負責。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樹立強烈的事業心與責任感,我們就會善待每一個學生,善對每一項工作,就會上好每一節課,做每一件事,就會清楚地知道什麼時候幹什麼事,就會增強服務意識,就會給霍邱二中帶來無盡的效益。

⑷學習意識

從遠的一方面講,在知識不斷更新的信息化時代,面對學習型社會,作爲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學校教師,學習應該是提高自己、豐富自己的首要手段。教師要把人類最新成果、最新技能、最新知識傳遞給青少年學生,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觀點,掌握新技能。從近一點講,隨着國家課程改革的推行,教材內容在更新,教育資源在更新,教育技術手段在更新,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的思想觀念必須儘快更新,要有全新的“五觀”,即“五觀”要端正,我們的教學方法要更新。目前,我們的教師出現的問題不光時觀念與方法更新的問題,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知識面的問題,可以這麼說,沒有廣博的知識面就不可能有精彩的課堂表現,教師的知識面窄,學生的知識面就不可能寬,我們看到我們的有些語文教師通古博今,而有些只能侷限在課本上,參考書裏,前不久我聽了屠其雷的鐵與鐵的化合物,我們非常吃驚,真正與學生融爲一體,關鍵是學生知道的他能把它熔於教學中,形成共鳴;二是駕馭教材的能力問題,包括對同樣問題的準確理解,同樣的教師,同層次的學生,同樣的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爲什麼會不一樣,關鍵是對教材、知識點的駕馭能力;三是學科基本素養問題,三分的學科知識需要用七分的語言表達出來,教師就應該能言會道,這是教學基本功;四是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也是教師必備的綜合素養之一,敢於發表自己觀點,敢於對問題提出質疑,敢於探究,就是最爲基本的教研方式。但我們看到,這些問題的存在,主要是學習的不夠,許多人知識沒有更新、方法沒有更新、觀念沒有更新,還是在吃大學的老本,同志們想想,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過去了,你還在吃老本,用最新的“水桶論”去看這個問題,你如何能適應今天的學生、今天的教材、今天的課程、今天的教育技術和今天的各類考試。增強學習意識,比任何時候都顯得迫切,都顯得必要,都顯得有價值。我們的一些老師,甚至是一些名師,還不知道,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什麼,還不知道電腦能幹什麼?我經常聽到,某某教師是舞場名角,某某同志是搓麻高手,某某是詐機強將,其實這很可悲,儘管有句話說,術業有專攻,但畢竟這些都不是我們教師的主業啊!我們增強學習意識,我們需要學習什麼?①學習新的學科知識,只有站得高,才能居高臨下,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與知識點,甚至是中大學聯考;②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只有領會新的教育理論,才能“五觀”端正,才能事半功倍;③廣泛學習多方面的知識,以增大知識面,有助於對問題的理解;④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更好藉助現代教育手段服務於、輔助於教學;⑤學習教育家、教育名人的治學之道,治教之道,不斷激發自己奮發向上。

古人說,展卷有益,我們現在講,讀書、看報、甚至是去看電視,哪怕我們上網去瀏覽,我們都會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動,觀念會有所變化,知識面會有所提高,都要比打牌、喝酒好得多。

⑸危機意識

中國有一句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是:“人要有憂患意識!”用現代的流行語言來說,就是要有危機意識!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這個國家遲早會出問題,一個學校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垮掉,個人如果沒有危機意識,必會在突然到來的厄運面前措手不及。未來是不可預測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運的,正是因爲這樣,我們纔要有危機意識,在心理上及行爲上要有所準備,以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我們絕大多數教師都不同程度缺乏危機意識,更多的是安於現狀,享受於今朝。面對激烈競爭的社會,面對我們曾經現在依然所處的劣勢,可以說我們的對手愈加強大,我們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面對我們辦學規模的擴大,我們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而我們不少同志都不去關注學校的生存狀況,不去關注我們在同行面前所處的位次,不去思考我們可能會面臨的困難。因此,我要提醒大家,至少是現在我們還沒有到槓着省示範牌子過日子的時候,我們的危機四伏!我們的教職工必須經常思考以下幾方面問題,並有所準備:①鄉鎮事業單位馬上就要斷奶,教育同樣也會遭遇同樣問題,如果我們下崗怎麼辦?②活工資馬上就不再打卡,你如何能拿回到你應得的那一部分?③喊了這麼多年的評聘分開馬上就要開始,我們的那些高職稱一旦落聘了咋辦?④我們學校現在所欠缺的是生源質量,而不愁生源數量,隨着民辦學校的倔起,學生隨民工潮外流,如果不能在近期改變社會影響力,一旦招不到學生咋辦?⑤過去的一年高一實行班主任聘用制,產生了不小的xxx,現在的體制可以讓學校可以把你養起來,但這種體制一旦打破了咋辦?

當然,僅僅停留在思考層面上是遠遠不夠的,要尋找對策,思考完了要付諸行動,要積極創造條件,創造本領,創造資本,創造積澱,創造業績,創造機遇。我們的教師所面明臨的壓力比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更大,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怕學校抄我們的魷魚,我們的學生也可能隨時會炒我們的魷魚。今年我們就將加大學生對教師的考覈的力度,一月進行一次問卷調查,我們也將不再去維護那些責任心差、工作態度馬虎、不思進取的教師,我們將更加關注關注學生的意見。

2、我們都要正確處理好五方面關係

我們每位教職工都處在錯綜複雜的關係與聯繫之中,我們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理順這些方方面面的關係,我們作爲當事人,爲了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爲了促進學校發展的需要,爲了提高自己的需要,我們都必須處理好以下五方面的關係。

⑴課改理念與傳統教育間的思想揚棄關係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加快,隨之而來的是我們的教育理念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而這些變化絕不是空穴來風,課改理念實際上是與傳統教育的思想間存在着一種揚棄關係。傳統教育注重基本知識傳授與基本技能的培養,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大特色,無論課程如何改革這些都是需要繼承與發揚的,但傳統教育中的死看硬守,題海戰術,死讀書讀死書是與現代教育理念所不容的,事實上也是效率低下的。目前,我們的教師傳統意識不強,與課改的新教育理念有距離,有時一些傳統觀念還相當頑固,這裏既有主觀上教師不學習,排斥新思想的問題,也有客觀上家長、社會的不理解、不支持、不容忍的問題。我想我們還應該在繼承優秀傳統經驗的基礎上注意吸納以下幾方面的新觀念。①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育觀,要體現教育的全面性,差異性和個體發展的終身性、可持續性,着眼於學生潛能的發揮,要使學生有學習的能力,有面向未來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的能力,要設法讓學生“厚積”。過早分科影響學生全面發展的大敵,這一點在教師、家長及學生中根深蒂固。②體現師生和諧平等的教師觀,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上是合作伙伴關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關係,在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係。③體現注重學習方式的學習觀。教師要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努力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④體現學生整體精神培養的德育觀,加強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分享,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與人共存的整體精神。要努力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要讓每一位同學們都能做到關心同伴,關心社會,關心他人。

⑵教師個體與學校集體間的利益趨同關係我們教職工個體與學校之間存在着利益上的趨同關係,簡單地講,學校收益多,教職工得到的實惠多,學校揭不開鍋,教職工只能餓肚皮,但學校要發展,學校也要積累,學校也要進行再生產,學校的收入多並不意味着分光吃光喝光,學校必須保證最必須、最基本的教學條件。同時,學校的利益是大家共同創造的,只有大家齊心協力,同唱一首歌,團結在一個旗幟之下,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不斷髮揮集體的智慧與團隊的力量,學校才能強大,學校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學校才能得到更大層次的發展,我們個體也才能創造更大的、更持久的利益,大家也才能享受到集體的溫暖與利益。可以這麼說,如果我們每位教師都是高度負責的名師,我們的每位班主任都是深受家長愛戴的班主任,我們的生源必然爆滿,我們學校的公共積累必然就多,大家得到的回報必然就高,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的教職工都不負責任,社會聲譽就差,就不會有產生財源的生源,也就根本不可能得到回報,甚至還會失業。但目前,還不能做到每個人都能給學校創造價值,每個人在處理這方面的關係時,也存在不同的認識,有的人本來沒有創造出任何價值,但時刻都在窺視着學校的公共利益,本來每個人創造的價值並不相同,但總是在算計着與其它人獲得同樣的回報,甚至有的人把公共財產或集體財產直接或變個法子、找個理由據爲已有。因此,我認爲,我們每位教職工都要時刻想着集體,時刻想着學校,不要算計個人或局部利益,更不能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爲個人謀私利。每當我們拿到我們從學校取得的報酬時,都要思考我創造的價值值不值我所得,如果不值的話,我應該如何回報我的工作,如何回報學校,如何回報更廣大的教職工。當然也不是我們創造的價值高,我得到的回報就應該高,我們知道,我們上了省示範,學生的學費從350元提高到850元,擴招費也相應提高,僅此一項創造的價值就在400萬元,是不是就應該論功行賞呢,我們說現實還不能這樣,我們只能說你做貢獻大,我們大家都感激你!

⑶個性張揚與學校管理間的衝突服從關係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鮮明的個性,都希望在工作中、生活中得到張揚,這些個性的形成往往是在一定背景下形成的,有的個性產生於資歷,有的個性產生於本領,有的個性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縱容,還有的個性是教師個體認識上的偏激的非正常表現。這些個性中有些是與學校、與教育都是一致的,我們很希望更多的張揚,但有些個性則是與學校和教育的規則是相沖突的。我們認爲,教職工無論如何張揚自己的個性,都要立於學校大局之下,都要服從學校的管理,在學校不存在任何超越學校規章、決定與決議的個人,都不能離開教育的行業特點,不能有悖於教師的職業特點,不能有損教師的師表形象,這是最爲基本的遊戲規則,這就是我們所講的規則意識的最基本要求。有的人說,學校是軟了欺,硬了怕,甚至以爲老實人吃虧,其實,學校在管理上應該是一視同仁的,只不過有的是自覺服從學校的管理,有的是則存在一種糊塗認識,以爲我是學校元老,我是骨幹教師,學校就得讓我三分。我想,我們的教師在個性張揚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到以下幾方面:①張揚個性時應該是揚善,而不是揚惡,應該是彰顯師表形象,而不是有損師表形象,個性張揚的底限是不能忘記自己是爲人師表的教師;②張揚個性時應該是遵守道德規則,應該顧及到個性情感,不損人,不詆譭人,不污辱人,無論是校長與教職工,還是班主任與課任教師,只有分工不同,職務各異,但人格上是平等的;③張揚個性或許能達到了個人的暫時利益,獲得暫時的滿足,但同時也失去了許多,包括在同行心目中的印象、心理上的內疚感,要想信人們心中都有杆枰,輕重都自會掂量;④張揚個性不能有損學校大局,不能置集體利益於不顧,不能讓原則、公平、常理去服從你的個性,更不能無理取鬧,損害學校集體利益、損害更廣大教職工利益;⑤我們每個人張揚個性都要有平靜而正常的心態,都要通過換位思考去撫慰心理上的躁動,不能感情用事,工作上的衝突不可避免,個人矛盾也要通過合理的途徑解決。

⑷教師成長與學校發展間的目標一致關係我們鼓勵教師脫穎而出,我們期望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優秀教師資源是學校最爲寶貴的財富,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優秀教師的支撐,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優秀教師的腳踏實地的拼搏。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名校要靠名師來造就,作爲學校來講學校的發展與優秀教師成長在目標上是一致的。教師的個人奮鬥主觀上是爲了自己的成名成家,甚至是名利雙收,而客觀上卻提升了學校地位、社會聲譽和社會價值,是學校求之不得的事。正是有了魏書生,我們才認識了盤錦市實驗中學,正如我寫的《家鄉的教育》一文中“不是因爲八卦泉纔有了曹廟的名人,而是因爲曹廟出了許多名人,纔有了八卦泉”所講的一樣。我們熱切地盼望我們多出一些名家,我曾經說過,爲什麼一些優秀教師會外流,就是因爲待遇問題,如果我不是特級教師,我不是省“教壇新星”,我一定會設立專項基金,來專門獎勵特級教師、省教壇新星,我們的“四個三”工程所要突出的效果就在這裏。我們學校的年青教師居多,雖然我們成長氛圍還不是太濃,氣候不是太正,但學校的重視程度是少有的,從鼓勵教師繼續教育和參加各種培訓,並在全縣第一個解決經費問題,平時創造一個又一個平臺,包括與雜誌社合作,重視與支持教師參加各種評選,又拿出巨資與安師大合作,但似乎並沒有真正讓廣大青年教師動起來,許多教師更關注的是吃、喝、玩、舞,甚至賭,特別是令人不可思議是有的年青教師已經成爲賭神,逢賭必到,有的人還把我教育年青教師要多一些積澱,當作笑話來講。我們熱切地希望我們的青年教師能儘快成長起來,真正把青年教師“136”工程落在實處,多讀讀書,多動動手,常動筆寫寫,多在備課上花一些功夫,多給學生一些時間,先從贏得學生、贏得家長與社會開始,儘快成熟起來。我想信,經過努力,霍邱二中一定會誕生更多的教育碩士,更多的特級教師,更多的教壇新星。

⑸校外兼課與學校本職間的工作辯證關係雖然我們的教師已經成爲人們最羨慕的職業之一,工資表加工資表外的收入令不少人心動,但我們也應該實事求是地看到,不少教師的三口之家也只能靠我們的教師一人維持,生活並不寬裕。因此,過去我們長期默認少數教師在不影響學校工作質量和數量的情況下在校外兼課,這也是人知常情之事,靠勞動掙得一點額外收入,改善一下生活條件無可厚非,甚至我還有我的觀點,在別人的地裏搞試驗,鍛鍊與速成我們的隊伍,我們何樂而不爲呢?但我們看到,近兩年來,特別是去年秋學期以來,出現了我們最不能容忍的一些情況:一些教師不願更多地承擔學校本職工作,對學校分配的工作不能認真完成,把過多的精力與時間用在了校外,不能正常參加學校教育教學常規活動,一方面我們聘用了20餘位教師來本校兼課,另一方面,我們的許多教師其中不少是骨幹教師在校外兼課,甚至少數人校外兼課比校內多,造成了優秀教師資源的極大浪費。用我們家鄉話來說,家活懶,外活勤,用我現在的觀點來說,是種了人家的田,而荒了自家地。這種情況兄弟學校也有,但都沒有我校這麼嚴重,用王局長的話說“已經失控”,不是我們沒有能力控制,不是我們不想控制,而是我們不願傷了感情。從育人角度來講,教育是沒有界限的,既然大家在校外兼課了,就應該擔負起你所承擔的責任,也是在爲霍邱二中樹立形象,但你不能以降低本職工作質量,甚至以犧牲學校利益爲代價,也就是講你要種好人家的田,也要辛好自家地。但我們一直不明白,學校的本職工作也是工作,我們的學生也是學生,爲什麼我們的一些教師就是不能擺好這方面的關係呢?當然,也有不少教師很好地兼顧了學校工作與校外兼課,既保證學校的教學質量,又在外維護了學校的形象。我這裏要對那些在校外兼課的教師忠告幾句,這次評優你們中的一些人一定會受到嚴厲的處罰,同時,從今年下學期開始,如果誰還在校外兼課的話,學校就不再安排課了!

最後,我再來談談評價好教師的標準。我們知道,傳統的觀點認爲,教師的工作責任心、工作態度、工作水平是衡量一個教師業務能力的最重要的三個關鍵元素,而現在評價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對業務能力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往往欠公正與全面。社會與家長,包括學校往往都會用這樣的話去評價“好”教師: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與學生斯守在一起……;學生卻這樣去評價“好”老師:聽他的課的過癮,和謁可親……。而我卻一直這麼認爲,一個“好”教師,從狹義上講,工作責任心、工作態度要佔70%,工作水平只佔30%,雖然隨着新課程的推進,工作水平所佔的比重會有大幅度提高,但我們再有本事,工作態度馬虎,工作責任心差,也是很難教出好學生的,至少所教的學生在人格上也是不健全的。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最新給出的“好”教師的標準是這樣的:⑴有較強的敬業精神,教學能超越課堂,擴展到學校和社會;⑵熱愛學生,能創造互惠的情感,向學生傳遞溫暖;⑶掌握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教學方法模式庫,有得體的教學方法,知道教什麼?怎樣教?⑷允許學生對學習過程負責,能喚起並保持學生的好奇心;⑸善於與他人合作;⑹學會對教學的反思。總之,有了一批優秀的教師隊伍,就不愁有好的教學質量,更不用擔心沒有高質量的生源。

一句教育名言這樣去比喻教師的工作,也叫教師“火柴”論,教師是一根火柴,劃一根火柴,閃亮一下,就熄滅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點燃一堆火,卻可以散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甚至無數倍的熱量。這句名言實際上把教師的地位與作用比喻的淋漓盡致,也是對教師“蠟燭”論的否定,教師不僅僅是燃燒了自己,照亮別人,而是不僅要把自己燃燒起來,發出光亮,也要讓學生燃燒起來,也要發出光亮,絕不僅僅是照亮他們。我衷心地祝願我們的教師每個人都能成爲能劃得着的火柴,成爲能點亮學生心靈的火柴,願我們的學校早日騰飛,願更多的學生在我們的感召之下,蕩起修身養性和修業治學的雙漿,駛向更加美好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