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生活範文 > 心靈脩養

《哲學修養十五講》讀後感

【篇一:《哲學修養十五講》讀後感

《哲學修養十五講》讀後感

黑格爾曾說,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名詞,往往是我們最無知的東西。而哲學,就是對於“自明性”的追問,對於這些不言而喻、不證自明的事物的追問。

我們都知道philosophy是愛智慧,因爲愛智慧所以要追問寫什麼。本書提供了三個線索以供參考:1、追問宇宙奧祕,是人對大自然的驚奇;2、追問歷史和社會(包括當代人類的生存困境),是人的社會責任感;3、追問人生意義和價值,是人對自我的追問。換作我們所熟悉的名詞,叫做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宇宙是什麼?”《蘇菲的世界》中曾經將人比作兔子身上的寄生蟲。大多數人貪戀兔毛深處的溫暖,而哲學家則爬上兔毛頂端想要查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我也曾看到以劉慈欣(《三體》)爲代表的科幻作者對於宇宙的宏大建構,但是宇宙是什麼,對我來說始終是一個龐大的超出理解的概念。用現有的理論去解釋,始終像盲人摸象,只得到一點零星的拼圖。宗教徒們是幸運的,因爲他們有一個全知全能的主。但人類最聰明的頭腦們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希望經過三年左右的閱讀,我能對此有一點粗淺的認識。

我們所看到的歷史是真實的嗎?我們對社會的理解準確嗎?事件的走向是由個人決定,還是趨勢使然?南美洲蝴蝶的翅膀,能不能引起得克薩斯的龍捲風?我曾經以爲了解歷史,但同時發現自己一無所知,幾次反覆之後徹底陷入懷疑主義的泥潭。把一切歸諸於時代不公平。我是說,如果能夠掌握一個科學有效的方法,至少能對社會、歷史有一點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就好了。

有三個萬年無解的問題:“我是誰”“我從何處來”“要到哪裏去”,追問的其實是人的自我。當初對心理學感興趣,只是爲了解決這些關乎個人的問題,可是越深入,越困擾。若不在空間、時間上有着明確的定位,單獨去研究那一個點,研究的越明白,就越覺得虛無。

因此,我從狹小的自省中走出,希望尋求一個答案。

【篇二:《哲學修養十五講》有感作文】

從哲學意義上來講:人是一種實踐性的超越性的存在。它是一種與動物有着本質性區別的存在。如果別人說你(等於罵你)是個“動物”,那就等於是說你不是人,沒有自我意識,沒有自我存在的價值觀念,那也就是說你只是爲這個世界增添了一種只會排泄的東西,與牲口無異。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根本區別在於:動物只是無意識地在“生存”,而人則是積極地有意識有目的地在“生活”。因爲生存和生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正因爲如此:

人不能忍受“單一的色彩”

人不能忍受“凝聚的時空”

人不能忍受“存在的虛無”

人不能忍受“自我的失落”

人不能忍受“徹底的空白”

我在想象始終與一種色彩爲伴的人還能稱作人嗎?我在想象一生與凝聚的時空爲伴的人會健康?我無法相信真正的人能承受存在的虛無,自我的失落和徹底的空白。動物從來就是這樣地在生活,而人必須要有所思考。

因爲我們是“人”,不是動物,不是牲口。那麼我們就斷然不能像動物那般只是爲了生存,而應該過一種有目的.,有意識,超越性的“生活”。

動物只能是消極地無意識得適應自然,因爲它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人卻從來不滿於此,他的骨子裏流淌着一股股高貴的文明的滾燙熱血,他決心以自己的“實踐行動”來讓世界爲自己開道。既然世界不會主動滿足人的,那“人”就去改造世界,那就創造出一個屬於人的,能滿足人的種種需要的“屬人的世界”。是的,早從那位不知名不知姓的始祖開始,就已經在這樣做了。

當然,這只是從與世界的關係來說明人和動物的區別,但這也是最爲深刻的一方面。於此延伸開去,肯定還有其它的很多很多。比如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來看,動物是不會和世界有了關係,所有的關係都是爲人所存在的。人是認識的實在的主體,具有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動的意識和實踐。而包含動物在內的整個非人的事物,都只能是我們認識的對象,也只能是對象性的存在着。

太多的種種,標榜着人和動物的本質性的區別。因此人決心超越現在的生活,開始思索存在的意義,開始創造屬於人的價值。

人生在世,總是要創造些意義和價值的。因此蘇格拉底說出了那句至理名言:“未經審查的生活不值得一過”。這種意義,這種價值是來自於人的內心本源的一種真摯的渴望和追求。是人,便不會拋棄它了;是動物,求也求不了。

建立在這樣的世界觀的基礎之上。我深深地鄙視厭惡沒有目的,沒有思考的生活;深深地厭惡那些流毒般的寄生蟲的生命;深深地痛批只顧當下世界,從不思索人生意義,生命真諦,意義等重大人生命題的人。他們的存在是可有可無的,因爲連他們他們自身都不曾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換句話說,與動物無異。

動物只有一個世界,那就是自然界。而人擁有無數個世界,因爲人有着無數多的把握世界的方式。當我們以藝術的眼光把握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生活在藝術世界裏。當我們以宗教的眼光把握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生活在宗教的世界裏。同理,還有哲學的世界,倫理的世界,科學的世界等等。

這還不夠。人的頭腦中又有了一種新的關於世界的“理想圖景”,他決定將主體客體化。

沒有思考,就沒有超越。就沒有關於這個世界的“圖景”。這樣的生活確實不值得一過。

但人是那麼的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