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案例分析和反思

  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行爲準則——“奧特曼”風波

“看我搭的奧特曼”“嘿哈”??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小朋友每次玩建構區的積木時口總都發出了模仿電視中特技的聲音,並以那些虛構的人物爲崇拜的對象,有意識無意識地建構他們的形象,模仿他們的動作,這個現象在活動中出現頗爲頻繁,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估計是孩子們在家中家長對他們這方面的教育或干涉太小,使孩子看了過多的動作片後模仿片中的舉動,常此以往孩子會養成喜歡打鬥等不良嗜好,我就孩子的這種不健康的舉動進行了干預。

幼兒教育案例分析和反思

我特別和小朋友一起討論了這個問題,我問大家說:“奧特曼有什麼本領。”大家都說“他會打怪獸。”我問小朋友:“怪獸在哪裏?”大家的回答都是五花八門,有的說:“在山裏,有的說在電視裏,有的說在樹洞裏……”我沒有就此問題繼續討論,我又問道:“那我們幼兒園有怪獸嗎?”小朋友都說沒有,我便把班中某些小朋友的不好行爲模仿了一遍給大家看,大家都嘻嘻地笑了起來,我問大家這樣的行爲好嗎?大家都說不好,我總結道“奧特曼的本領是很大,他會打怪獸,但是我們這裏和他們不一樣,我們是幼兒園,幼兒園裏有小朋友還有老師,不會有怪獸,大家聽到了你的這個聲音都很害怕,以後不要再發出那樣的聲音了,你們說好不好?”小朋友都明白了,就這次討論過後,模仿奧特曼和那些打槍的聲音明顯減少了許多。

幼兒模仿能力強這個特點是他們的共性,一個孩子有這樣的行爲另一個孩子就會模仿,如果不良的習慣在一個孩子身邊不加以制止很可能全班的幼兒都會受其影響,使班級的秩序混亂。就上面的不好行爲如果不加以制止,孩子的打鬥和暴力的傾向性就會加大,嚴重的就會造成不良的後果,記得在電視新聞中經常會聽到報道說:某某幼兒因爲模仿電視中的輕功等墜樓身亡的事件。這個責任在哪,誰都會惋惜,誰都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情,只能說教育出了問題,家庭的教育,學校的教育,社會的教育都沒有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如果我們能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孩子的幼小生命會就這樣喪失嗎?

所以孩子處於懵懂時期時,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行爲準則,告訴孩子哪些行爲是正確的,哪些行爲是危險的不能模仿的,並以孩子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去教導讓孩子能改變自己的行爲,有良好的行爲規範。

  觀察記錄:遊大學城

圍繞《古城松江》主題,我們帶幼兒開展了遊大學城幼兒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後幼兒對談論大學城的話題很感興趣,有的在與同伴說自己將來要上什麼大學,有的則做起了大學城的講解員,向同伴、老師、家長介紹起了大學城。

由此我設計、嘗試開展一次主題背景下的運動——遊大學城。我在設計教案時想到了幼兒參觀的大學有六所(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以及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考慮了將六所我們參觀過的大學都在活動中顯示出來,並設計在去每所大學時都有兩條材料相同但難度不同的道路,主要有平衡木構成的獨木橋、輪胎擺成的假山、平衡臺擺放成搖擺橋、用1-3個高蹺組合成的石橋、竹梯、墊子構成的竹梯路以及用小椅子橡皮筋圍成的山洞以及“小魚”山洞。

目的是讓幼兒在通過這些道路時鍛鍊其平衡能力,而且去每所大學的道路有兩條可供幼兒自由選擇,這樣能體現出幼兒間的個體差異。 在活動實施前,我考慮了器具過多的問題(由於在平時我們大多選用1~2種器具讓幼兒幼兒遊戲),但我只停留在想而沒有付諸行動;而觀察幼兒的不方便以及天氣太冷熱身運動的密度與強度可能不夠的問題,我不僅想到且及時地給予了調整:我將原來設計的圓形場地改爲半圓形;將踩四輪車去大學城改爲聽音樂跟老師一起活動身體。

在活動過程中,幼兒隨我一起聽音樂活動身體,在音樂結束時,幼兒感覺有點熱了。接着在去大學城參觀遊覽時我提出了要參觀完一所大學再去一所大學,而且自己選擇要走的道路。孩子們的興致高昂地參與了活動,但由於材料的過多,導致許多幼兒是從這條路走過去,從另外一條路回來(這兩條路是不同大學的兩條路);而且活動的材料讓幼兒練習走、爬、鑽等多個動作,哪一個纔是活動的重點就沒有凸現出來。

由於本次活動是分組教學,還有另外一半的孩子要開展本次活動。在分析活動出現的問題及聽了黃保法老師和大家的意見以後,我將活動方案進行了調整:採用2種材料(平衡臺與竹梯,輔助材料是墊子)。因此,在這一次的運動中,在設計活動時,我還大膽地讓幼兒自己動手搭建去大學城的道路;同時我也考慮了讓幼兒的運動強度不斷增加的問題,我先讓幼兒聽音樂活動身體,然後才讓孩子們鍛鍊走平衡臺的技能(是在孩子們自發組織的情況下進行的);然後也是在孩子的建議下,去了東華大學遊玩,去東華大學是兩條竹梯路(是老師預先佈置好的兩條不同難度的路),孩子要通過竹梯路才能到達東華大學;在大約孩子們都玩了有好幾遍以後,接着又有一位孩子發現還有一所大學了,於是我們又去了另外一所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於是我就告訴他們:去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路還沒有建造好,請孩子們一起動腦筋選用較多的、能夠建造一條路的材料。於是孩子們想到了我們前面使用過的平衡臺,幼兒一起動手搭建了兩條平衡臺路。在這輛條路的建構時,我發現幼兒在有意識地按顏色進行建構,但在最後建成的路中間有兩塊顏色混合了,其中的一位孩子發現了兩種顏色混合的問題,在我的提議下,該幼兒很快將這兩塊平衡臺的位置更換了。這樣兩條由紅色與黃色的平衡臺構建的路就造好了,接着幼兒在自己建構好的道路上行走,他們一邊走一邊說:“老師,今天我們真高興。”在孩子們高興的氣氛下結束了第一次的運動活動。 一次內容相差不大的活動,卻有着不一樣的效果,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雖然有時老師預設得很好,但效果卻不怎麼樣。我們應該在活動中給孩子留有創造想象的空間,相信他們有能力可以做好,更應該注重來自於孩子的信息,及時地迴應與調整,使活動真正體現幼兒的自主性。

附:活動方案

活動內容:大學城

(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景中進一步提高幼兒對大學城的瞭解與認識,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2、通過自主探索、練習,發展幼兒走、爬、鑽等動作,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

材料於環境創設:

1、平衡木構成的獨木橋、輪胎擺成的假山、平衡臺擺放成搖擺橋、用1-3個高蹺組合成的石橋、竹梯、墊子構成的竹梯路以及用小椅子橡皮筋圍成的山洞以及“小魚”山洞。

2、6所我們參觀過的大學名稱(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以及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以及該大學的照片粘貼在木柱上。

3、毛巾、衣筐等

4、錄音機、磁帶

設計思路:

在“古城松江”的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組織幼兒去參觀了新城區,使幼兒對新城區有了初步的認識,瞭解了我們松江新城區的巨大變化是:大學城進駐我們松江。但由於時間的關係以及大學不能參觀的原因,導致了我們小朋友只在幾所大學的門口停留了一會兒,幼兒對大學城產生的興趣還沒有被完全滿足。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設計了此次運動活動——遊大學城。本次活動是讓幼兒在6所大學間自由地遊玩,由於去每所大學的路都不同,而且是難度不同的兩條路,這樣幼兒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能通過的道路,通過遊戲情景讓幼兒練習走、爬、鑽等動作技能,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其次,大學城是我們小朋友去參觀過的地方,是屬於我們松江的一個標誌性的地方,通過活動使孩子們對松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過程: 出發去大學城——幼兒自由遊覽——集體遊覽——回家

指導要點:

1、幼兒隨老師一起聽音樂活動身體。

2、遊覽大學城

1)師簡單介紹,並告訴幼兒去每所大學都有兩條不同的路,每個人自己想辦法通過。

2)幼兒自由遊玩,教師觀察幼兒通過的情況。

3)提醒幼兒在遊玩時注意安全。

4)提醒個別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脫衣、擦汗。

5)教師鼓勵膽小幼兒勇敢地通過道路,教師在旁保護指導。

6)集中休息、介紹:向好朋友介紹自己走過的路,去過了什麼大學?

3、集體遊戲:遊覽大學城

4、 遊覽結束,幼兒隨老師回家。

活動反饋:在活動結束後,引起我思考的問題是:雖然天氣較冷,在活動身體時是否應該讓幼兒逐漸增加活動的強度,而不是一下子就讓幼兒達到很強的運動強度;其次是活動的材料過多,雖然孩子們的興趣很高,但活動的重點凸現不出來。在下次的活動中應該注意這兩個問題。

主題觀察記錄:我喜歡的動物

實錄:進入“我喜歡的小動物”的主題,幼兒明顯表現出十分喜愛與積極的態度。動物是每一位幼兒都十分喜歡的,它們是小朋友親密的夥伴,一提起動物,小朋友便滔滔不絕地講起與動物相關的故事,可以說愛動物是孩子的天性。幼兒園的養殖角又添了一些動物,雖然只是比較常見的、烏龜、金魚等,但幼兒還是十分喜歡圍在旁邊想親近小動物,可見孩子是多麼喜愛小動物。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班設計了“了不起的本領”的調查表。在表格裏需要填寫三個內容:1、我喜歡的動物有哪些?2、它們的圖片3、說說爲什麼喜歡它,最大的本領是什麼?通過調查表充分利用了家長資源,豐富了小朋友關於小動物方面的知識。小朋友在調查表中的答案都很確切。有的幼兒說:“我喜歡馬,因爲它跑得快。”還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大象,因爲大象能用鼻子噴水。”小朋友講了好多。

反思:通過此主題的開展,幼兒對動物有了更豐富的瞭解,有關動物的知識也豐富了許多,此主題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個主題。不過我覺得在認識動物時可以根據班級幼兒的喜愛情況有重點的介紹一到兩種動物,認識得可以深入一些,全面一些,不至於都是認識的皮毛,只是面上的認識,可以重點深入地瞭解個別動物,通過一兩個動物的認識推廣到對其它動物的認識。通過“我喜歡的小動物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對動物生動有趣的形象有了更深的印象,爲孩子們的思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引發了孩子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別錯怪了孩子

放寒假前一天,我們爲孩子們分發完獎狀和禮物,孩子興高采烈地牽着父母或者奶奶的手走後,郭琳琳的媽媽帶着孩子又一次來到活動室。我和張老師正要上前詢問,郭琳琳的媽媽就對我們說:“老師,郭琳琳又拿小朋友的東西了。”“怎麼會呢?”自從上次“本子事件”後,琳琳就再也沒拿過小朋友的東西,這次難道她又……琳琳的媽媽見我們不信,邊說着邊從琳琳的小包中拿出一張獎狀來,“老師,你看,她這不又拿了小朋友的獎狀。我問她,她還不承認,怕你們着急,我就帶她送回來了。”“奧,琳琳媽,是這樣的。”望着一臉委屈的琳琳,我忙解釋:“今天下午我們在分獎狀時,就發現少了一張,當時還以爲是寫獎狀時漏掉了,現在想想,可能是琳琳和那個小朋友的獎狀挨着,而我們分發裝獎狀時,錯把兩張當作一張裝到了琳琳的書包裏。這張獎狀的確不是琳琳拿的,您錯怪她了。真不好意思,由於我們的疏忽,讓您又跑了一趟。請允許我們真誠地向您說一聲“謝謝”。然後,我又轉向琳琳,“寶貝,對不起,因爲老師的失誤,讓媽媽錯怪了你。老師知道你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琳琳笑了……

幼教案例描述與分析:分享和謙讓(反思)

一、主題內涵

“李小多分果果,分到最後剩兩個,一個大、一個小,大的留給張小弟,小的留給他自己。”這是一首充分體現了分享與謙讓的教育思想的兒歌,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在實際生活教育過程中,大部分幼兒做不到將大蘋果留給他人,也許經過一定教育問幼兒選哪個時,幼兒嘴上會說選小的,但是實際去拿是一般都會拿大的(除非不喜歡)。幼兒能否理解分享與謙讓的道理,真正做到主動自發的與他人分享謙讓的行爲呢?分享是幼兒將自己的所有物或所支配的物品或者事件,歡樂、幸福、好處,機會等與別人一同使用,體驗的行爲,如圖書、玩具、食品,一件好玩的事等。從小培養幼兒的分享觀念,有利其建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發展,適應社會的要求。分享對於幼兒來說,僅僅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不經意間流露或者發生與同伴交往的一種形式。而謙讓,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工作中我們也始終將分享與謙讓作爲幼兒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去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然而在人們對知識、對學習、對教育重新進行思考的今天,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卻不免又使人困惑、令人深思。

二、案例描述與分析。

案例一:

幼兒A是中班的小朋友,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會說話,但也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平時玩玩具的時候總是比較被動,看見爭爭搶搶的場面總是後退一步。有一天剛從玩具架上取下一件新玩具正高興地玩着。突然幼兒B走過來說也要玩。成成不想給,兩人爭奪起來。老師看見了說:“我看誰是謙讓的好孩子!”幼兒A極不情願地把玩具推給了,幼兒B以勝利者的姿態玩去了。幼兒A則無可奈何去玩別的玩具。

分析:看這幼兒A無聊的玩着其他的玩具,我不僅思考剛纔的做法:謙讓是一種良好的品德行爲,但是不是應當發自內心呢?幼兒年齡尚小,固然需要老師的教育,但像幼兒A這樣的謙讓究竟叫不叫謙讓?這種做法對其本身的成長髮展究竟有多大意義?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案例二:

飯後休息時,幼兒C拿了一包QQ糖開始向同伴炫耀。幼兒們紛紛圍在她身旁等待她分發。幼兒C開始高興的分給自己的親信好友。由於包裝並不 透明,當分到最後幾顆時,幼兒C在分發時沒看清楚,不小心把所有的糖都分完了。當她發現自己沒有了時,開始大哭起來跑到一旁的老師身邊說:最後一個拿到糖的小朋友把她的糖拿去了。

分析:剛開始分發時幼兒C是很開心的。當分到最後一顆時不小心也給了別人,這時纔開始大哭,她的哭聲說明什麼?是委屈還是不甘心?一開始時分給其他小朋友時她還是表現出了很大方的樣子。爲什麼給了這麼多都不難過?而對最後一顆這麼捨不得?是不是可以說要讓孩子做到分享容易、謙讓則難呢?因爲從物質上講,分享意味着共同享有,我雖然給你了,我也還有;而謙讓卻等於如果給你了,我就沒有了,因此很難讓幼兒接受。

案例三:

下午點心吃黃瓜,幼兒D不喜歡吃黃瓜,又不能扔掉,他看到幼兒E正吃的很快,便轉頭和他說了什麼便把手裏的黃瓜塞給了他。幼兒E吃第二根黃瓜吃不下了時就向老師求救。老師去了解情況時幼兒D說:我是謙讓給她吃。讓我哭笑不得。

分析:像這種把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強加給別人並稱之爲“謙讓”的行爲,並不少見,午飯時常有孩子把自己不愛吃的菜放到他人的碗中,他們爲什麼會稱自己的行爲是謙讓?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了謙讓的含義,我們該如何對待他們的謙讓行爲?

案例四:

晨間活動時玩橡皮泥,幼兒自己去選擇工具。幼兒F的奶奶陪同下去拿橡皮泥。幼兒F拿了一盒較舊的橡皮泥,她奶奶在一旁馬上就說:“你這小孩真笨。這盒好拿這盒去玩。”說着就快速拿起一盒比較新的橡皮泥給孩子。而旁邊一個來不及伸手的孩子只能拿了幼兒F原來的那盒。

分析:這可能算是家長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問題,在幼兒園裏我們教育孩子分享合作、團結友愛,可是有的家長教育卻是與幼兒園背道而馳,使得孩子無所適從。家長的觀念、行爲對孩子的影響是深刻的,上述案例中,幼兒F有了謙讓的表現,家長不但沒有表揚孩子的行爲,反而說孩子笨。所以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裏,孩子往往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分享與謙讓的觀念也得不到培養。

三、案例反思和體會:

1、幼兒園該如何對幼兒進行分享與謙讓這一品德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分享作爲謙讓的基礎去對幼兒實施教育?

讓幼兒在懂得並願意分享的基礎上去進一步理解並學會謙讓?

分享行爲包括自發分享,誘發分享,被動分享。案例一即屬於被動分享。被動分享行爲產生最初,在老師要求下共同分享,或在幼兒強迫下進行的“分享行爲”幼兒不懂得同伴間玩玩具得規則:大家一起玩。在老師得被迫下,被動地與其他幼兒產生分享行爲。有的幼兒過於膽小,如:幼兒A,被別人拿去玩具後,只是稍微作出反應,卻也只能被迫地產生“分享”。這樣“分享”使一方愉快,一方愁。

而誘發分享行爲使在幼兒初步理解“分享”,卻又在道德認識水平低的情況下,產生利他行爲。在平時的遊戲中,幼兒往往會爲爭搶玩具而大大出手,在建立了“不許隨便拿別人的玩具”這一規則下,幼兒的爭搶行爲得已制止,教師進一步主導幼兒向其他幼兒“借玩具”產生另一種規則:在別人同意下,拿走玩具。因此,這樣誘發,使得幼兒都願意與別人來分享他的積木,這時也抓住時機進行禮貌教育。

教師在發揮幼兒的主導性。積極性,能動性,注意幼兒之間的相互合作探索分享行爲的過程中,幼兒的分享慷慨程度會不斷提高。這時自發分享就會產生其中、當幼兒發現某一幼兒正在爲一玩具而苦苦另一幼兒借時,他會主動拿出來說:我給你玩,在嘗試分享圖書時,幼兒會主動的提出;我要和xx一起看;或者幼兒間相互商量說:我們一起看這本書吧!此時的自發的分享就以成爲幼兒間社會交往的手段。

2、 其次,經驗告訴我們,要讓幼兒分享是比較容易的,而謙讓對於幼兒就不太容易接受。

案例二說明要使幼兒達到能夠自覺謙讓,實非易事,因爲不但要有一個漫長的認識過程,還要有這種品德形成的情感態度,即要樂意去做。所以這是一個涉及到幼兒心理髮展水平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往往籠而統之地把分享、謙讓混作一團去處理,使本來易於解決且對幼兒十分有利的教育機會就失去了。如兩個幼兒爭奪一本圖書,我認爲,如果以兩人一起看的解決方式處理,就更利於幼兒的健康心理與品質的培養,因爲既解決了矛盾衝突,又培養了幼兒合作共享的情感。在對幼兒進行謙讓教育時,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去實施,對於較小的幼兒可儘量滿足其心理需求,以分享教育爲主;隨着年齡的增長,可在滿足其心理需求的基礎上,逐漸教育其學會輪流玩、輪流使用。如班上添置了新玩具、新圖書,幼兒都想玩、看,教師可引導幼兒想想在人多玩具少的情況下,如何都能玩到新玩具。如可採取先輪流玩的辦法,再由此過渡到謙讓。

3、再次教師在教育幼兒謙讓的同時,也應爲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作考慮。

一個人的良好品德不僅僅是謙讓,誠實、勇敢、自信、熱情、友愛、好問以及活潑開朗的個性品質都是不可忽略的。案例一中幼兒A行爲就說明過分的謙讓有時反而會成爲一種懦弱,甚至對自己喪失信心。而象案例三中的幼兒D,是不是也應該好好分析一下其對謙讓的認識與理解?如果是真正不理解,可幫助其理解;如果是明知故做,那麼要讓其明白,自己不喜歡的,別人可能也不喜歡,對別人施“恩”也要徵得別人的同意,不要使謙讓過了“界”。把自己不喜歡的強加給別人,還美名其曰“謙讓”,豈不是扭曲謙讓?要讓其懂得,真正的謙讓是雙方都高興、都情願、都爲這件事而感到高興,而不是強加於別人。

4、最後我們經常談教育的一致性問題。

從案例四中幼兒F和她的奶奶身上便表現出家園教育的不一致性,家長關心幼兒,擔心幼兒在幼兒園會吃虧,希望幫助幼兒得到最大的利益,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卻與幼兒園裏的教育產生一定牴觸,成人是幼兒的鏡子,成人對事物的處理方法會直接對幼兒產生影響。或許羅傑斯的無條件積極關注能給我們一點啓示,以分果果爲例:

我們把大的蘋果與小的蘋果都放在孩子面前,可以告訴孩子什麼時候選大的,什麼時候選小的,我們還可以把我們大人的選擇告訴孩子,並告訴他原因,我們也可以告訴我們希望孩子選擇哪個,但是,最後的選擇是由孩子來做的,那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關注孩子的選擇。

四、相關問題思考

我們還要把分享和謙讓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因爲分享和謙讓不僅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物質的分享謙讓可以親眼看到,精神的分享謙讓雖然看不到,卻可體會到,兩者是一種巧妙的融合。幼兒在不斷地成長,分享謙讓行爲的表現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提高,需要藉助教育,藉助日常生活逐步滲透,採用行爲鼓勵法、榜樣示範法等各種教育方法,避免單一的說教,在潛移默化中讓幼兒克服以自我爲中心的心理,產生自發分享、自發謙讓的願望。

  培養幼兒堅持的品格

案例描述:

區域活動時,小貝選擇了益智區。益智區有一樣小貝最喜愛的玩具——七彩拼圖。

小貝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一張蝴碟造型的圖案開始拼圖。她看上去很投入,眉頭緊鎖,每一次都是很仔細地觀察過圖片上的圖形後再去盒子裏尋找,找到後再小心翼翼地放到相應的位置。

大約過了兩分鐘她好像遇到了一點小困難,原來盒子裏根本沒有她要的圖形,這是什麼圖形呢?原來這是一個多邊不規則圖形,她需要找出一個六邊形再找出一個菱形拼起來,這可有點難度,她能自己拼出來嗎?

我暗自爲她加油。

終於她從盒子裏拿起了一個六邊形,把它放在圖形上。呀,她驚呀的發現旁邊不正缺個菱形嗎?從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成功了,眼裏閃着成功的喜悅。但小貝沒有洋洋得意地停止拼圖,她的小蝴碟才拼出了一半,她繼續專心地投入拼圖,尋找圖案中的一個又一個圖形。

呀,這個圖形盒子裏怎麼沒有呀?她又遇到困難了,圖形好像故意和她捉迷藏,無論她怎麼努力地找她就是找不到,時間過去三分鐘了。小貝很着急,她看到盒子裏真的沒有她要的圖形了,她看看對面的文文,原來那兒有好多梯形,這個梯形正是小貝要找的。

“文文,給我一個梯形,好嗎?”小貝好像在企求。

“不行,我這隻小蝸牛需要好多梯形才能拼出來呢,給了你我怎麼辦?”文文不讓借,態度還很堅決。

小貝無可奈何地擡頭看見了我。

“時老師,我需要一個梯形,可是我現在一個也找不到。”

“彆着急,小貝。你再想想辦法 !沒有梯形,可不可以請其它圖形來幫忙呢?”

聽了我的話,她似乎很受啓發。大約過了三分鐘,小貝終於想出好辦法了,她用一個菱形和一個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梯形。

“太棒了!”我豎起大拇指告訴她“只要肯動腦總能想出好辦法的!” 小貝高興地端祥着手中的蝴碟,好象整個天空都是彩色的。

活動反思:

看似簡單的拼圖其實是有難度的,幼兒需要具備一定的'空間感知覺,還需要一定的耐心。所以整個觀察中我都能體會到孩子找不到圖形時的心情。

在這次觀察中我特別留意了孩子的興趣以及堅持度。

小貝第一次選擇這這樣的玩具是因爲感興趣,之後就不是興趣所能支配的了。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孩子的堅持度能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所以我擔心的不是她能否完成拼圖,而是她能否堅持到最後,孩子會不會知難而退,結果很讓人滿意。

小貝第一次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如第一次,小貝遇到困難時老師如果急於給孩子幫助,孩子就會失去一次很好的獨立思考的機會,那時老師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要相信孩子!

第二次,孩子堅持度不夠時,老師對孩子的點撥、鼓勵都會重新激發孩子的探索欲。不給孩子及時的迴應,幼兒很可能會半途而費,幼兒的遊戲水平也不可能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提高。於是第二次是得到了老師的啓示自己找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由此可見,要培養孩子的耐力需要老師適時的介入,給予指導,過早過多都不宜。當幼兒把球拋向教師時,教師不要生硬地去搶幼兒的“球”,只在幼兒把“球”拋向自己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去接,並以適當方式把球拋回給幼兒。教師要做一個“促進者”,在接拋的過程中不露痕跡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起到介入的目的。而且這種介入是支持的,而非干預性的,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所以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經常加入幼兒的探索過程,成爲幼兒探索、發現過程的目擊者和共同參與者。

漫漫人生路上,孩子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在困難面前不輕言放棄,奮力拼搏,才能讓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掘。這樣的品格對孩子是終身受益的。

  中班案例分析:我不想玩

實例一:

時間真快,一轉眼星期一又到了,孩子們興高采烈的來到幼兒園,迫不及待要學本領呢!瞧!這些早到的小朋友正在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了起來;而有些小朋友正在看故事書呢,“你看,這隻小老虎和他的媽媽在喝水。”“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小貓看見一隻老鼠,他非常生氣,‘喵、喵、喵’大叫起來……”“你看啊,我這個故事多有趣啊!”孩子們開心的說着、笑着、玩着。可是,亭亭卻一臉的不開心,一會兒玩玩具,一會兒拿故事書,沒幾下功夫就都拿回去了,只是坐在小椅子上看着其他孩子,心裏也不知到想什麼。我走上前去,摸摸她的頭,“亭亭,這麼好看的故事書,還有這麼多的玩具,你怎麼就不玩了呢?”孩子也沒說什麼,只是一臉的緊張,輕輕的說:“我不想玩!”

實例二:

下午該是玩區角的時候了,孩子們顯得特別開心,不一會兒功夫就選好自己喜歡的區角里去玩了。在玩的時候,孩子們表現非常好,沒有出現“大喊大鬧或是搶玩具”的情況,爲此,我也表揚了各個區角里玩的小朋友,孩子們得到表揚後都非常高興,玩的更加起勁了。聽,多好聽的聲音!“我們一起來玩吧。”“我能跟你換一下嗎?”“我來說你來猜吧,好嗎?”多麼優秀的孩子,我被孩子們的情緒所感染了,也“成爲”了他們其中的一份子,我笑了,孩子們也笑了。“砰——”只聽亭亭說:“你怎麼這樣?我不玩了!”隨手把手上拿着的積木撒滿一地,便頭也不回走出了區角。

實例三:

今天我們班的浩浩小朋友拿來許多的小型玩具,有:奧特曼、恐龍、摩托車、卡片等等,吸引了很多的孩子,“你這是哪裏買的?我上次也看到過的。”“哇,這麼多的玩具,能借我看看嗎?”“我喜歡這個,哈哈,變變變。”“我們用這些一起來做遊戲吧!”很快,孩子們就“打”成一片了,玩的可開心、可刺激啦。只有亭亭呆呆的坐在那,想去湊上去看,又退回來,做着自己的事情。這時,佳佳走過來,對亭亭說:“浩浩今天帶來了很多漂亮的玩具,我們也去和他們一起玩吧。”亭亭看了看佳佳一眼說:“你去玩吧,我纔不要玩!”說完,兩隻手託着下巴直楞楞的看着前面。

分析:

亭亭是一個文靜、比較少說話的孩子,屬於那種“成熟”有自己的想法與“作風”的這樣一個女孩子。在小班或是在中班上學期的時候,都沒有出現過以上的這種現象,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表現的尤爲突出,做什麼事情都比較被動,積極性不高。像實例二中說到,亭亭丟下這樣一句話:“你怎麼這樣?我不玩了!”光看表面這句話的意思好象是在責怪別人,‘說好了這樣,你沒有做到。’表現的很生氣、很憤怒。後來在瞭解當中,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本來這個玩具是亭亭自己先看中的,想要過去拿,卻被別的小朋友拿走了,她想要玩但是被小朋友拒絕了,所以才變的那麼衝動,把玩具都扔在地上。從中也可以看出,孩子還不會用好聽的語言去跟小朋友交流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且孩子很容易激動發脾氣,做事很快就放棄沒有很好的堅持性,從而也導致了孩子“我不玩”的說法。再如實例一、三:我們不難看出,亭亭其實是一個不善於交際的小朋友,她不知到該怎樣跟同伴交流,也不知到遇到什麼事情該如何用語言來更好的表達,讓其他小朋友明白,每當這時候她都會表現的非常獨立、很要強,給人一種難以接近的感覺,久而久之,孩子們都不會再想到她,和她一起玩了,這樣一來,孩子就變的“不愛玩、不想玩”了,好像對什麼都失去興趣了。在其他活動中,我也發現,孩子一直抱着“不想玩、不要玩”的這個態度,到最後就變成“不會玩”了。爲了更好的處理這件事情,我也跟孩子的家長取得了聯繫,把最近孩子在園的這些情況跟他們詳細的講了一下,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我也發現了很多:現在的家長,爲孩子“包辦、代替”的很多,亭亭的家長也不例外。平時孩子的父母工作都非常忙,沒時間顧孩子,那麼孩子的日常生活就有外婆來照看。雖然亭亭的爸爸媽媽跟孩子見面的次數很少,但是他們總會滿足孩子的每一個要求,現在,亭亭的房間裏是堆滿了自己喜歡吃的、玩的東西了。可見,孩子的心裏已經有這樣的想法了:爸爸媽媽會給我買的,奶奶會幫我做的。在幼兒園裏她就會覺得:反正我家裏有的,不玩就不玩了。正是有這麼一個僥倖的心理,孩子變的不會做了,不願玩了,跟同伴相比,孩子在各方面都比較慢,即使有時候孩子會去動手做,但是她比其他孩子想到的更少,動手能力也退步了不少。

不管怎樣,作爲老師的我,更應該去關心、呵護孩子,讓孩子每天開開心心,快樂的成長,同時我也要自我反思:“我讓孩子學到了什麼?”“孩子到底有沒有進步?”相信在以後的教育引導下,亭亭會變的更加大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