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多媒體

多媒體在學前高師視唱練耳課程中的運用

多媒體1.2W

視唱練耳是高師學前教育專業中的一門必修課程,它旨在培養和提高師範生基本的音樂能力,包括迅速準確的讀譜能力,良好的樂譜還原能力,敏感的音樂聽辨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將爲師範生今後從事幼兒園音樂教學打下紮實的基礎,因此在衆多的音樂類課程中,視唱練耳的課時相對最多,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的作用與地位也是顯而易見的。

多媒體在學前高師視唱練耳課程中的運用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着高校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以計算機技術爲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對音樂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數字化音樂教學方法也不斷的得到完善和優化。如何運用新的教學模式,將視唱練耳課程更好的適應當前多媒體的音樂環境,確保師範生的音樂基礎能力能夠真正滿足實踐的需要,已成爲當前學前高師視唱練耳教學急需突破的問題。

一、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課程的現狀分析

(一)學生音樂基礎有差異,無法實現因材施教

在高等師範院校中,學前教育專業不同於普通師範專業,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音樂基礎能力才能順利進入音樂課程的學習,但由於該專業畢竟不同於音樂師範專業、在招生時對學生的音樂基礎的考覈要求相對較低,尤其這幾年專業擴招,不僅導致授課人數的增加,而且進入這個專業的學生音樂基礎差異較大,集體授課形式下的視唱練耳課受課時和教學內容的限制,教學進度遲緩,無法真正做到根據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選擇合適的視唱曲目和聽覺訓練內容,這樣學生的音樂能力很難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傳統授課形式單調,無法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

目前絕大部分的學前高師視唱練耳教學基本上還是延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藉助於鋼琴、黑板、粉筆等來進行教學,教師往往扮演的只是視唱伴奏、聽寫彈奏、樂譜覈對等角色,教學形式重複單調,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對視唱練耳課程產生厭倦、輕視或害怕的情緒。隨着數碼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上的廣泛應用,視唱練耳教學也呈現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如採用數碼MIDI系統可以用不同的速度反覆播放各種不同音樂風格、不同聲部、不同音色的視唱樂曲。讓學生耳朵聽着音響,眼睛看着樂譜。手上打着拍子,愉快地跟唱樂曲。

(三)教學內容封閉,無法與實際音樂世界接軌

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傳統視唱練耳課程以鋼琴爲主要音源,學生僅在單一的音響效果中完成音樂基礎能力的訓練。然而,當代數字化音樂環境中音樂文化呈現出的多元性和學生的吸收能力已遠遠超出了教育者的想象,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或通過磁帶、CD、MP3等載體承載的多元化音樂現象成爲音樂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音色上來講有絃樂、木管銅管、打擊樂、電子樂器、合成音色:從節奏上來講有迪斯科、華爾茲、倫巴、探戈、搖擺、搖滾等;從音樂風格來講有古典、民謠、鄉村、爵士、藍草、拉丁、非洲、新紀元風格等。在如此豐富多彩的音樂現象面前,學生的音樂聽覺顯得無所適從。其中面臨的困惑實際上反映的是傳統教學內容與當代音樂環境脫節的現實,表現爲學生能夠聽辨鋼琴彈奏的各類音樂要素,但是對實際音響作品的讀、唱、聽、記能力把握不夠,尤其對多聲部音樂作品的聽覺反應能力弱。利用計算機音樂製作技術和多媒體系統拓展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與當代音樂文化接軌,縮短了學生與實際作品的距離,擺在學生面前的音響脫節現象也能逐漸得到解決。

二、多媒體技術輔助視唱練耳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一)計算機音樂製作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成熟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全世界使用計算機、互聯網進行工作、學習研究的人數有了突破性的增長,人們的生活、工作與學習的方式正在發生歷史性的變化。計算機音樂製作技術,是指利用相關硬件和軟件對音樂信息進行編輯和處理的技術。計算機多媒體系統包括計算機本身機體和外接設備,如:聲卡、合成器(或MIDI鍵盤)、音源、調音臺、數碼錄音機和投影儀等。計算機可以將來自外部聲音源的信息進行適當處理並轉化爲MIDI信息存人,然後用音序軟件對每個音樂信息進行節奏、旋律、音色、相位、混響、延時等方面的編輯處理,再通過聲卡將MIDI信息轉化爲音頻信息,並利用磁帶、CD、MP3、MD等載體儲存。

多媒體系統能把電腦的信息處理能力與音樂設備、音樂軟件相結合,以直觀、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示音樂教學內容,計算機上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音響效果,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學生的認知過程更接近現實的音樂現象,不僅激發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也改變了傳統以教師爲主導的單向型教學,成爲以學生爲主體的交互型教學,教學資源也從封閉式向開放式過渡。

(二)有效的教學輔助軟件的推出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對課程最直接的作用來源於相關教學軟件的開發和推出,合理運用優秀的教學軟件進行教學對提高教學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國內外目前已經推出了專門的視唱練耳軟件,如《Earmaster professional》、《Auralia》等,這兩款軟件不僅可以在視唱練耳課的課堂教學中使用,而且可以在學生的課後練習中廣泛使用。其中除了可以聽辨上千條不同的聽覺訓練曲目外,還可以做構唱、視唱伴奏與練習等內容。這些軟件中相當多的都是以問答的交互形式,寓教於樂的視聽方法,讓學生通過軟件進行音程、和絃、音階、節奏、旋律方面的練習。教師也可以事先制定教學計劃與練習的難度,學生通過計算機循序漸進地練習各項內容,音樂基本實踐能力會相應提高,視唱練耳課程會更具專業性和個性化特徵。

另外,恰當的運用作曲軟件和打譜軟件,如《Cake-walk9.0》、《Sonar5》、《MW3》、《Zneore4.5》、《Sibeilius2》等,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只要熟練的運用其中的任何一款軟件,都可以解決傳統視唱練耳教學的一些弊端。在以鋼琴爲教具進行教學時,只要在備課時使用作曲軟件將不同音色、音程、和絃、旋律、節奏等訓練內容製作好,上課時通過計算機進行自動播放,就可以使教師在集體訓練時到學生中去進行近距離輔導,同時教學內容也可以得到擴展。一方面學生的視唱練耳訓練融入到了實際的音樂作品中來,另一方面不同聲部可以從整體音樂結構中剝離出來,讓學生對每個聲部清晰聽辨,爲學生以後參加各類型演唱、演奏、合奏、協奏打下良好的聽覺基礎。

三、多媒體技術在學前高師視唱練耳課程中的運用(一)數字化音樂教室的建立

利用數碼多媒體系統和數碼音樂軟件,可以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多功能的數碼多媒體音樂教室,一方面滿足教師課內進行多媒體視唱練耳教學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可以在無教師現場指導的情況下,隨時嚴格按照正確的、科學的方法進行自主的課外視唱練耳訓練。這種訓練模式克服了以往學生訓練的'盲目性、枯燥性和被動性,其豐富的訓練內容和科學的檢測方式增強了練習的趣味性、規範性和主動性。數字化音樂教室還能夠提供個別化的學習環境。在學校的內部網上,教師可利用監控系統跟任何學生相互通話,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並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要想真正發揮數字化音樂教室的作用,從學校內部最好建立起一個由專業人員,包括電腦技術人員、任課教師、教務工作等參與的小組,定期對硬件與軟件及周邊環境設施進行及時的保養與維修,最重要的是要爲確保教學計劃的順利開展而進行促進與監督,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與解決,與任課教師及時溝通與探討,輔助性的參與和跟蹤、監測和反饋,這是數字化音樂教室得以高效利用的重要保證。

(二)視唱練耳教學資源庫的建立

成功地實施電腦多媒體教學的另一個關鍵條件在於,必須要有充分足夠的優秀課件作爲教學中實實在在的主體,這樣才能更有力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從傳統的學習模式中吸引過來。現在有關視唱練耳方面的軟件,無論是國內或是國外的,已經出現在國內市場上作爲專業院校能夠得以應用的還不多,許多軟件和資料往往在難易程度和質量要求上同我們高等師範的教學要求有所差異,尤其需要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將合適的軟件內容和形式挑出來完整地放到一起進行難易程度的劃分。

視唱練耳教學資源庫即視唱練耳題庫,它的功能相當於教學課件,是輔助教師授課以及學生課後練習的專業性質的教學訓練工具。在實踐中,我們可以運用音樂創作軟件Cake。walk、打譜軟件Overture,和視唱練耳軟件Auralia三者結合的軟件整合模式來建立視唱練耳教學資源庫。其中Cakewalk是一款強大的音序軟件,主要用於錄製音樂訓練內容,以及音軌和音色的選擇。Overture是一款操作簡便的打譜軟件,主要用於樂譜的核對。而Auralia是一款強大的視唱練耳軟件。適用於多種程度的學生,它提供交互式的學習環境,學生在軟件的輔助下學習基本的音樂能力訓練,軟件能夠對學生的練習給以評判。這三者通過鏈接可以將視唱練耳教學資源庫成爲教師的備課系統。教師可以事先運用電腦多媒體系統制作好資源庫的訓練內容,如不同音色的音程、和絃、旋律、節奏、伴奏等。上課時通過計算機多媒體系統對視唱曲與練耳內容進行播放,可以任意逐小節,逐句隨教師意願及學生熟練程度播放,其速度、音調和示範音色均可隨機變化。

作爲一種實用性極強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數碼多媒體系統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觀性和應用交互性,,爲學生提供了全新的音樂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當然,數碼多媒體系統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並不是全盤否定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擴展並延伸了傳統教學方式中的精華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體,所有教學工具和音樂素材都是爲了輔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各學校的實際情況有所不同,應根據本校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選用,合理利用科技成果,不應生搬硬套地片面追求教學形式,使之成爲當代學前高師視唱練耳教師必不可少的現代教學手段之一。